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新).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615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新).doc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新).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新).doc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百姓不用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

但食品的安全问题却愈显突出。

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最近的“黑心烤鸭”,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

为此,我们九位同学组成了食品安全问卷调查实践小组,利用假期时间,查找相关书籍,并与网络上热点问题相结合,制作出一份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问卷,向各高校学生发放。

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有:

第一,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态度和想法。

第二,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第三,通过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提高我们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四,提升我们和不同类型的人们的交流沟通能力。

经过五天的问卷调查发放和数据汇总,我们整理出一份详实的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

本次实践共发放调查问卷335份,有效收回320份。

通过比较,我们选取了以下十二个典型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第1题:

您的专业是什么?

(单选题)

A.文科类专业

94

29.4%

B.理科类专业

104

32.5%

C.工科类专业

87

27.2%

D.其他

35

10.9%

分析:

我们在每个学科中都有选取代表,相对比较均衡。

这样的调查问卷能够客观的反映出高校学生的真实情况,更利于数据结果的分析。

第2题:

您用于食品的月支出是?

(单选题)

A.100-300元

62

19.4%

B.300-500元

192

60%

C.500-1000元

60

18.8%

D.1000元以上

6

1.9%

分析:

绝大多数同学的食品支出都在300到500元之间,甚至更多。

而对于北京的高校学生而言,月生活费大都在800-1000元之间,这足以说明每个月食品上的花销是占相当大比重的。

所以食品安全的问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正可谓“民以食为天”。

第3题:

您选购食品时主要关心:

(多选题)

A.价格

155

48.4%

B.品牌

103

32.2%

C.生产日期、保质期

228

71.3%

D.配料表

34

10.6%

E.产品认证标志

44

13.8%

F.商家促销

27

8.4%

G.食品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

116

36.3

H.其他

16

5%

分析:

从数据来看,同学主要关心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次是价格,食品色泽、外观等感官,当然还有品牌。

而对配料表和产品认证标志的关注度却少得可怜,这恰恰是最能反映食品本质质量的东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有待加强,对于配料表和产品认证商标的关注度仍需提高。

第4题:

您一般是从哪些途径得到食品安全消费的知识?

(多选题)

A.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

131

40.9%

B.电视、广播

217

67.8%

C.网络

144

45%

D.有购买经验的人

124

38.8%

E.相关知识讲座

27

8.4%

分析:

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网络等的宣传一定程度上还是给大家普及了知识,同时身边有购买经验的人可以适时帮助自己拓展眼识。

但是关于食品的相关知识讲座的举办却并未影响到更多的同学,根据情况分析原因,首先是因为讲座举办数量较少且没有规律性,其次规模不大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同学无从得知信息,因而不能积极地参与进去。

第5题:

下面食品安全事件您听过的是:

(多选题)

A.广东河源饲料公司购买“瘦肉精”

201

63.1%

B.烟台开发区用工业染料浸泡花生进行染色

44

13.8%

C.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大头奶粉)

275

85.9%

D.杭州市畅销“毒海带”

49

15.3%

E.“苏丹红”事件

276

86.3%

F.“龙凤”“思念”速冻食品检出致病菌

50

15.6%

G.“三聚氰胺”

284

88.8%

分析:

此项调查中,“瘦肉精”“假奶粉”“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是被大众熟知的,可是诸如“毒海带”这样的事件,由于媒体曝光力度不够,同学们并不能及时掌握此类食品安全信息。

而事实上,百姓有权利知道关于所有黑心食品厂的全部食品安全信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百姓减少被食品危害健康的几率。

第6题:

对于食品添加剂,您的观点是:

(单选题)

A.添加剂都有害,食品中不该用

20

6.3%

B.凡列入国家标准中的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13

4.1%

C.只有列入国家标准中的添加剂,按适用范围和限量,才是安全的

171

53.4%

D.即使是天然食品添加剂,食品中也应少用

112

35%

E.为了色香味,使用添加剂无所谓

4

1.3%

分析:

大部分同学对食品添加剂都有着正确的认识,只有少数同学对于食品添加剂还有些偏激的看法,这种现象亟待解决。

第7题:

就目前您所学知识,您认为食品安全最主要的问题有哪些?

(多选题)

A.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问题

155

48.4%

B.农药、抗生素、重金属、防腐剂等高残留问题

202

63.1%

C.散装食品卫生问题

105

32.8%

D.食品过期变质问题

98

30.6%

E.假冒知名品牌,宣传虚假夸大

136

42.5%

F.三无产品

110

34.3%

G.食物中毒

104

32.5%

分析:

此问题同学在填写问卷时普遍全选,这说明大家觉得各项问题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说明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而国家和政府更应该更加努力地去解决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第8题:

您认为目前中国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

A.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112

35%

B.相关法律不健全

60

18.8%

C.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

103

32.2%

D.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

33

10.3%

E.购买者假冒伪劣鉴别能力不高

12

3.8%

分析:

多数同学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

同时,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不法分子的惩罚,也可以有效地缓解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对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来说,国家和政府应该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告诫他们看轻利益、重视安全才是双赢之道。

对于百姓来说,提高鉴别假冒伪劣的能力,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第9题:

就您所学专业知识,对于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您采取什么方法避免?

(单选题)

A.不吃路边小摊上的食品

36

11.3%

B.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包装等

158

49.4%

C.尽量在食堂吃饭,不去无证餐馆就餐

99

30.9%

D.选择净菜或有包装的食品

27

8.4%

分析:

同学对食品安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包装等,不去无证餐馆就餐,不吃路边摊上的食品等等,都说明人民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已经有所加强。

第10题:

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向有关部门投诉:

(单选题)

A.是

71

22.2%

B.否

249

77.8%

第11题:

不投诉的原因有:

(单选题)

A.不知道如何投诉

55

22.1%

B.认为投诉不能解决问题

80

32.1%

C.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去投诉

98

39.4%

D.自认倒霉

12

6.4%

分析:

以上两题在汇总数据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国家和政府应该大力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违法行为;媒体应该尽职尽责地对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全面曝光,不给黑心食品厂任何可乘之机;而当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选择了默不出声的方式解决。

根绝原因分析,绝大多数人群都选择不去投诉,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这说明人们的法律意识严重不足,对于不法分子不去投诉,不去解决,他就可能一直都在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而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有可能解决目前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原因是认为投诉不能解决问题,这显示了百姓对于国家和政府监管部门极度的不信任,以至于觉得去投诉,解决不了问题,纯粹是浪费时间。

所以,如何让百姓信任,这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再者,仍有部分同学反映不知道如何去投诉,或者电话投诉过去,对方态度并不友善,这些问题都阻止了投诉的热情,也就使得百姓生活更不安定,食品安全违法事件日益猖獗,国家社会远离和谐。

总之,人们应该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国家和政府将监管落在实处,人人都给不法分子以反击,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第12题:

对于目前的食品安全环境,您的看法是:

(单选题)

A.逐渐好转

60

18.8%

B.这些年都差不多

179

55.9%

C.越来越差

81

25.3%

分析:

这些年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恶化,也没有什么好转,却不是一个值得高兴的评价。

我们仍需着眼于食品安全,切实保障百姓利益,让老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以上12个题目的汇总分析让我们喜忧参半,为便于更好地总结实践结果,我们将问卷上30道题目的数据分析以文本的形式整理出来,供大家阅览。

1.当前高校学生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绝大部分通过平面媒体(报刊杂志等)、电视广播以及网络获得,相比于一些农林院校,其他学院更缺乏获得这方面知识的途径,比如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2.大家普遍觉得当前存在的食品问题很多:

如没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假冒知名品牌、三无产品、食品过期变质问题、食品卫生问题、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问题、农药、抗生素、重金属、防腐剂等高残留问题,其中,最多提到的是农药、抗生素、重金属、防腐剂等高残留问题和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问题。

在大家看来,形势颇不乐观。

3.学生对于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基本上想法较少,至于最简单的留意保质期、生产日期这一点,还有28.7%的同学没有做到。

其他的一些防范方法也很消极或被动,比如通过不买小摊的小吃来保证食品安全。

4.倾向于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同学比例最高,小饭馆和连锁餐饮店次之。

5.在公认学校周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仍有11.9%的同学会经常去就餐,只有13.6%的同学坚决不去。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饭馆和小吃摊位真的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并且没有得到处理,那么大部分同学的健康都有可能会受到损害!

6.76.3%的同学认为近期地沟油、塑化剂等事件频繁发生与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直接相关;63.6%的同学认为商贩的道德素质需要提高,经营需要被严格监督;40%左右的同学对此表示担忧,同时认为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还过于薄弱。

7.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77.8%的同学表示不会向有关部门投诉。

而我们实践小组队员同时也发现,关于投诉热线或投诉方式的宣传也是少之又少。

我们猜想这也与大家会放弃投诉的现状直接相关。

8.44.9%的同学发现过或怀疑过学校附近的饭馆和小吃摊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此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并对不同专业的高校学生的购物习惯、食品安全关注程度、饮食健康知识等情况进行了评估,得出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人民的维权意识不强等结论。

同时,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近些年政府和人民都对食品安全的问题更加重视,人们对自己的保护意识也更加强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还是有待提高。

比如,人们应该有意识的对食品安全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应该更重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人们应该有意识的与破坏食品安全的不法分子做斗争,不该采取纵容的方式,这样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应该加快食品安全进步的步伐,增加监管力度,严惩不法分子等。

总之,实践小组认为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还应靠政府、企业和百姓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