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623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docx

圆管涵开工报告ZXG

淮盐高速公路HY-YC5标

路基土方工程

(K53+100~K59+720)

(圆管涵)

 

淮盐高速公路HY-YC5标项目部

2003年9月

 

淮盐高速公路HY-YC5标

路基土方工程

(K53+100~K59+720)

 

(圆管涵)

 

淮盐高速公路HY-YC5标项目部

2003年9月

 

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本段桩号为K53+100~K59+720,其中有桥梁:

特大桥2座,中小桥7座,分离式立交桥1座;通道4道,箱涵6道;土方总工程量:

77.6万立方;圆管涵4道,共计工程量为:

173.25延米。

管涵所处位置施工段落的软基处理路段已全部施工完毕。

已具备全面开工的条件。

2、地质情况

圆管涵所处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K53+100.8、K56+306、K57+920、K59+100圆管涵为里下河古泻湖平原区,地表为粘土,灰色~灰黄色,硬塑~软塑,夹灰色淤泥或淤泥质粘土质,软塑~流塑,层厚1.5~3.1米。

下部为硬塑状亚砂土,局部中密粉砂,下覆Q3地层,上部为硬状粘土、亚粘土、亚砂土,下部为硬塑~软塑状亚粘土。

3、前期准备

全线导线、水准复测已全部复核结束。

所有施工段落的软基处理已全部结束。

且完成段落已经省、市高指抽检合格。

已具备圆管涵施工的条件。

通电、通水:

生活用电采用国家用电,生产用电采用发电机供应。

生产用水为沿线河塘内的水,生活用水接当地自来水。

通讯、交通:

对外及施工区域内通讯均采用电话进行,由于路线长各施工部门都配备机动车辆进行交通往来。

二、施工进度计划

结合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力量以及机械设备数量,我们对圆管涵的施工进度计划作统一安排。

工程量(m)

9月

10月

173.25

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计划

1.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设备名称

单位

型号

数量

发电机

75KW

4

搅拌机

350

4

插入式振动器

8

汽吊

16T

1

全站仪

尼康DTM-352

1

水准仪

BEIF

1

2.材料进场计划

圆管涵产地为:

江苏淮安,汽运至施工现场。

圆管涵进场计划:

根据各施工队伍的圆管涵数量计划要求,项目部对各施工队的圆管涵数量进场计划作了统一安排。

3.人员进场计划

人员类别

施工一队

职责范围

队长

1

负责本队施工现场及后场保障的一切事务

副队长

1

负责本队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及质量控制

技术负责人

2

负责本队技术工作及报验工作

测量

4

负责本施工段的测量放样工作及资料整理

试验工

4

负责本施工段的各项试验检测及资料整理

机械操作工

15

负责本施工段的一切机械施工操作

机械修理工

4

负责本施工段的一切机械维修

辅助工

20

各项辅助工作

 

四、资金流动计划

项目

总工程数量

(m)

总金额

(元)

9月

10月

圆管涵

173.25

176195

117463

58732

五、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

为加强对本工程的施工管理,保证优质高效的按期完成全部工程项目,结合本工程实际特点,具体管理:

项目经理部,负责总体协调;道路施工一、二队,负责圆管涵全面施工管理;做到层层把关,严格管理。

1、本段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见下页:

 

 

2、具体施工管理负责人如下:

HY-YC5标项目经理:

金星海

全面负责工程管理;

HY-YC5标项目副经理:

李刚

负责工程进度、计划、安全、文明生产;

HY-YC5标项目总工办:

李雪峰

主管工程技术、质量;

HY-YC5工程科负责人:

徐方

负责部分计量、统计、测量、资料;

HY-YC5标试验室:

张金国

主管原材料试验检测;

HY-YC5质检科:

王振华

负责工程质量检查;

HY-YC5材料科:

余子华

负责道路一、二队所有材料的供应;

施工一队技术负责人:

刘云

负责技术、生产、质量、工程进度外部协调工作;

施工二队技术负责人:

刘正彬

负责技术、生产、质量、工程进度外部协调工作;

六、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为了确保本标段工程为优良工程,做到“学沪宁、创国优、争一流”的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严密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切实可靠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以下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一)工序质保体系框图(附后表)

 

施工管理组织、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组织框图

 

(二)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研究施工工艺,合理划分各道工序,建立和完善工序质保体系,实现工序到人,责任到人。

2.实行工序交接制度,上一道工序未交接验收,绝对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建立各级、各部门责任人岗位职责考核制度,明确各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和所承担的责任。

4.建立责任人奖惩制度,按岗位职责考核结果执行奖惩措施。

5.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制定专项质量管理制度,由项目经理督促执行。

6.严格执行图纸技术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员在按图纸施工的过程中明确知道本工序的设计及规范要求,每道工序必须制定明确的技术施工方案,杜绝盲目、随意施工。

7.严格控制各工序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坚决返工。

8.加强对原材料的事先试验、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凡未经检测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予使用。

9.严格对测量仪器、试验仪器实行定时、定量标定检查制度,确保所测数据和结果的正确性。

10.建立和完善内业资料的管理制度,加强工地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各类资料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归档。

11.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对主要技术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12.明确工程的创优目标,对工程的整体实行目标管理。

13.项目部定期召开内部工地例会,解决技术难点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各施工队提出质量要求。

(三)、雨季施工措施

1、掌握天气预报和气候趋势及动态,开工前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气象服务合同,制定应急措施,以利安排施工,作好预防和准备工作。

2、机械设备和材料的存放要选择在高处,搭建材料棚和配备防雨布。

有计划地使材料出库,做到工完料清。

对主要的工程和运输便道作好排水工作。

3、备好防雨物品和施工人员的雨衣和雨靴。

4、施工用电严格管理。

5、雨季汛期成立防汛组织和备足防洪抢险物资和设备。

6、做好雨季施工记录,注明所采取措施。

七、安全施工措施

1、安全责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2、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上岗前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4、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施工;

5、无条件接受安全部门的监督,与安全部门签订安全生产协议;

6、施工作业区有良好的隔离措施,施工交通标志齐全;

7、有专人负责吊装设备、机械的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

8、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

9、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准穿戴不利于施工的衣帽鞋上班,严禁酒后作业;

10、电器设备由专职电工作业、管理,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运用;

11、严格执行工地消防制度,落实工地防火责任制,对工地人员进行定期的文明施工教育。

八、文明施工措施

1、严格执行文明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设专人负责,对工地人员进行定期的文明施工教育;

2、施工现场布置协调美观,场地硬化,机械、材物堆放整齐有序;

3、严格遵守当地的各项环保制度,不污染当地环境;

4、工地专门设立文化、娱乐场所,严禁酗酒、赌博;

5、制定有效的奖罚措施,强化职工的文明意识;

6、有原则地处理好当地的干群关系,与当地干群和睦相处;

7、管理人员佩戴好上岗位,实行挂牌施工,接受社会监督;

 

 

圆管涵施工技术方案

工程概况:

全线共4道圆管涵,涵长共173.25m,管径均为1.5米。

所有管涵所处位置软基已全部处理完毕,且已全部通过省市高指的检验合格,已具备全面开工的条件。

一、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2、施工放样

按设计图纸要求,先用全站仪放出路中线及各轴线,并埋设轴线和施工控制桩,桩位偏差不得超过3cm,并请监理工程师复核。

3、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首先要在路基上放样,把中心桩及边桩在实地放出来,然后根据施工图中基础平面尺寸在路基上用白线画出开挖范围,考虑到涵洞基础模板的安装及基坑回填的工作面,白线框应比基础平面尺寸放大50cm。

根据施工图来看,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后,应在底部设置集水坑,用抽水机及时排干基坑内的积水。

4、基础砼浇筑

浇筑砼基础前,必须对中心桩位进行复测,检查基坑底的标高及基础底部的平整度,合格后,方可在管身端部铺筑58cm、在管身中部铺筑20cm砂垫层,砂垫层必须压实,确保厚度及顶面标高及平整度,砂垫层铺筑好后,即可安装基础模板,模板采用钢模,模板安装时必须保证模内尺寸,及中线偏位,基础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管节底部位置,第二次待管节安装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为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下层砼顶面要进行凿毛清理处理。

管涵全长范围设3~4道沉降缝,沉降缝宽度1-1.5cm。

5、管节安装:

安装管节前,应检查管基顶面标高和平整度,进行中线放样,在管基上弹出墨斗线,及每节管节的位置。

管节安装必须严格按放样线进行,控制管节相接处的错口,错口应控制在3mm以内,相邻两管节间间隙1.0~1.5cm。

管节安装好后,须作好管节接头处的防水处理:

(1)设沉降缝处,先在缝内填塞沥青麻絮、接缝处包裹一层沥青进浸制麻布,然后在缝内用直径2cm麻绳缠绕管壁一周,其上再包裹4层沥青进浸制麻布,最后用粗铁丝在缝两侧绕管壁各绑扎两道,以确保防水。

(2)不设沉降缝处,用1:

3水泥砂浆抹带,抹带宽度15cm,厚度3cm,抹带范围为管基以上管节外露部分。

(3)管节通身涂沥青两层。

6、端墙浇筑:

管节安装好后,即可安装端墙模板,模板要注意模内尺寸、模板顶面标高、模板平整度,为取得好的外观质量,模板将采用大型竹膜模板,浇筑时注意振捣,分层浇筑,每层后厚控制在20cm以内,振捣上层砼时,应振入下层5-10cm,以下冒气泡,泛浆为振捣密实标志。

三、质保措施:

1.认真研究涵洞的施工工艺,合理划分各道工序,建立和完善工序质保体系,实现工序到人,责任到人。

2.实行工序交接制度,上一道工序未交接验收,绝对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建立各级、各部门责任人岗位职责考核制度,明确各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和所承担的责任。

4.建立责任人奖惩制度,按岗位职责考核结果执行奖惩措施。

5.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制定专项质量管理制度,由项目经理督促执行。

6.严格执行图纸技术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员在按图纸施工的过程中明确知道本工序的设计及规范要求,每道工序必须制定明确的技术施工方案,杜绝盲目、随意施工。

7.严格控制各工序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坚决返工。

8.加强对原材料的事先试验、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凡未经检测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予使用。

9.严格对测量仪器、试验仪器实行定时、定量标定检查制度,确保所测数据和结果的正确性。

10.建立和完善内业资料的管理制度,加强工地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各类资料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归档。

11.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对主要技术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12.明确工程的创优目标,对工程的整体实行目标管理。

13.项目部定期召开内部工地例会,解决技术难点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各施工队提出质量要求。

四、雨季施工措施

7、掌握天气预报和气候趋势及动态,开工前与当地气象部门签定气象服务合同,制定应急措施,以利安排施工,作好预防和准备工作。

8、机械设备和水泥等材料的存放要选择在高处,搭建材料棚和配备防雨布。

有计划地使材料出库,做到工完料清。

对主要的工程和运输便道作好排水工作。

9、备好防雨物品和施工人员的雨衣和雨靴。

10、施工用电严格管理。

11、雨季汛期成立防汛组织和备足防洪抢险物资和设备。

12、做好雨季施工记录,注明所采取措施。

五、验收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抗压强度或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F检查

2

管轴线偏位(mm)

50

经纬仪或拉线:

每两井间测3处

3

管内底高程(mm)

±20

水准仪:

每两井间测2处

4

基础厚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

每两井间测3处

5

管座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拉边线:

每两井间测2处

6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

按10%抽查

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5

相邻管内底错口(mm)

5(下游低于上游)

按10%抽查

 

附表:

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主要机械设备已全部到位,具体见下表

设备名称

单位

型号

数量

发电机

75KW

4

搅拌机

350

4

插入式振动器

8

汽吊

16T

1

全站仪

尼康DTM-352

1

水准仪

BEIF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