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651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docx

2019-2020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富阳分部社会聘用职工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

第1题: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保民族性和世代相传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不属于我国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项是

( )。

A.昆曲

B.马头琴传统音乐

C.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D.古琴艺术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B。

2020年,马头琴传统音乐由蒙古国成功申报,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余三项均属于我国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2题:

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和技术的领域,它们还可能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甚至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因为这些物质产品和技术发明,还体现了创造者、发明者的精神理念、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他们作为某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传统的濡染和教育。

而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的输出,间接地传达了这种物质产品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内涵,因而也就使其成为文化整体的代表而传播并发生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来自于文化传统

B.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也能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

C.不同文化中共有的文化传统促进了物质文化的传播D.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是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发展的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首句指出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接着阐释了能够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

从整体来看,文段是围绕物质文化、技术文化对人们精神文化的影响展开的。

故本题答案为B。

第3题:

这首 的山西民歌,将男女至爱、离情别绪与人生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移民史上 的一页,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波澜壮阔

B.脍炙人口气势磅礴

C.喜闻乐见浩浩荡荡

D.喜闻乐见沧海桑田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A。

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

首先看第二空,根据文中“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移民史上……的一页”可知,“气势磅礴”“浩浩荡荡”不能与之搭配,排除B.C。

脍炙人口:

好的事物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比喻很多人都知道的事。

喜闻乐见:

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大众欢迎。

文段中是说山西民歌,不是用来看的,由此排除D。

所以本题选A。

第4题:

将我国

(1)第一高峰、

(2)第一大湖、(3)第一大岛、(4)第一大经济特区按从南到北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A.(3)

(2)(4)

(1)

B.(4)(3)

(2)

(1)

C.(4)(3)

(1)

(2)

D.(3)(4)

(1)

(2)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我国的第一高峰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珠穆朗玛峰。

第一大湖是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

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

第一大经济特区则是海南岛。

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排列为:

海南岛、台湾岛、珠穆朗玛峰、青海湖。

故选C。

第5题: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

再社会化是正常的社会化不完全或失败后重新开始的社会化过程。

通过再社会化,可以全面地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再社会化的是:

A.狼孩卡玛拉7岁时回归社会.在人们的帮助下学会了双脚站立和简单的语言

B.戒毒中心聘请专门的辅导员为戒毒者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和心理辅导

C.小明一家移民到美国后.为了能够尽快适应美国的生活。

学习了美国文化的相关课程D.美国政府为未能接受学校教育的贫困儿童提供学习机会.帮助他们达到起码的教育水平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A。

再社会化的定义要点是:

①正常的社会化不完全或失败后重

新开始的社会化过程:

②重新塑出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A项卡玛拉在之前没有经历过正常的社会化,不符合①。

属于社会化:

B项是对戒毒者的再社会化;C项是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进行的再社会化:

D项是由于正常的社会化不完全而重新开始的再社会化。

故答案选A。

第6题:

李清照《声声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中的“将息”是指()。

A.喘息B.停止C.睡眠

D.保养身体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D。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

此处的“将息”是说保养、调理身体。

第7题:

某市某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其管理的国有味精厂出售,该厂的承包人李某以侵犯其经营自主权为由提出行政复议。

下列哪一个机关是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

()

A.区国土资产管理局B.区人民政府

C.市国有资产管理局D.市人民政府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区人民政府上级机关应为市人民政府,D项当选。

扩展阅读: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第8题: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最好的是()。

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D。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揭示了封建社会分崩离析、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第9题:

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

“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

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D.我国不可能搞真正的社会主义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已经结束。

我国是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因此生产力不发达。

但现阶段绝不是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10题:

斯特鲁普效应,在心理学中指干扰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具体来说就是当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某种因素的干扰,被刺激者难以集中精力对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斯特鲁普效应的是()。

A.把“红色”两个字涂上黄色,“黄色”两个字涂上绿色,“绿色”两个字涂上红色,然后读这几个字,读字的速度会立刻变慢

B.当听到“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问一共几个猴”的问题时,回答者通常会脱口而出“俩猴”

C.如果试图记忆“EZO16TPMB”这个字符串,人们比较容易记住此字符串中的6,因为6是这个序列中唯一的数字

D.考试之前明明已经将考试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但在考场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A。

A项是由于受到颜色的干扰,读字的速度变慢了,属于典型的斯特鲁普效应。

B项是一种脑筋急转弯,“七”的谐音是“骑”,故对反应结果产生了干扰,而不是对“反应时间的影响”,不属于斯特鲁普效应。

C项是莱斯托夫效应,指的是相对于普通事物,记住独特或特殊事物的可能性更大。

D项是由于紧张或其他因素而产生的怯场反应,故本题选A。

第11题:

下列关于我国缓刑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C.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需要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根据此条规定可知,并不是所有被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以适用缓刑,而只有符合《刑法》规定条件的才属于缓刑适用范围,因此C项说法有误。

第12题:

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新理念是( )

A.发展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3题:

下列属于不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A.国务院某部门的《关于提高食盐出厂(场)价格的通知》B.某市政府的《××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

C.某镇政府的《关于出生人151性别比升高专项整治活动的意见》

D.某省人大的《××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B。

《行政复议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可以提出复议申请。

一般规章的常用文种有规定、办法、准则、细则、制度、规程、守则、规则等。

D项是由人大制定的,不属于行政行为,不符

合题意。

B项为地方政府规章,属于不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抽象行政行为。

故本题答案选

B。

第14题: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途径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B.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C.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采用“一裁终局”

D.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即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途径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A项正确。

第30条第1款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B项正确。

第48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不采用“一裁终局”,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起诉。

C项说法错误。

第52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仲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D。

项正确。

第15题:

期待包括( )。

A.过程期待B.结果期待C.方法期待

D.效能期待-E、自我期待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B,D。

略。

第16题: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应由下列何人对损害结果承担民事责任?

()

A.受害者B.第三人

C.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D.受害者和第三人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的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

它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

因此C项正确。

第17题:

下列不可能如现的天文现象是( )。

A.月全食B.日全食C.月环食D.日环食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地球的直径是月球的4倍,即使在月球轨道上,地球的本影直径仍为月球的2.5倍,远大于月球,因此绝不可能形成月环食。

故选C。

第18题: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B.他人行为的替代经验

C.他人的榜样行为

D.个体自身行为的归因方式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A。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

(本。

由张恩凯提供)

第19题:

去年某商品的销售量与前年相比减少一半,市场营销部门调查发现,去年与前年的最大不同是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了20%。

下列最可能有效解决商品销售量下滑问题的措施是()。

A.利用多种媒体加强广告宣传B.为该商品增加更多的使用功能

C.根据实际情况,商品价格实行季节浮动价D.给购买该商品的顾客附赠一个小礼品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题干中“去年与前年的最大不同是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了

20%”可知,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从价格着手。

故选C。

第20题:

很多技术类创业的公司并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他们往往有了一个自以为很牛的技术,就认为有了市场,其实市场需求和技术领不领先是两回事。

很多看上去很炫的技术,几乎是没有市场的。

你去看看科研院所和大学实验室里的那些科研成果,大多数看上去都很炫,但能够转化为市场需求的产品,不到10%!

这也是很多技术类创业的公司容易失败的原因。

上述文段中的“这个问题”是指:

A.他们自以为很牛的技术实际并不如此B.技术和市场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C.能够转化为产品的技术所占比例很低D.技术类创业公司根基在市场而非技术

【解析】正确答案:

B。

第21题:

2020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其中包括:

A.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B.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C.城镇化率超过50%

D.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0万亿斤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C.城镇化率超过50%第22题:

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推测发

B.头脑风暴法C.两难故事发D.对偶故事法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D。

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

第23题:

研究人员对3.7万名年龄在49岁至75岁的瑞典男性研究10年,记录研究对象巧克力和其他食物的摄人量,并了解调查对象的体重、饮食习惯、是否吸烟、是否患高血压等信息。

研究显示,爱吃巧克力男性的中风率比其他男性低17%。

因此,常吃巧克力能降低男性的中风几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研究中喜欢吃巧克力的人可能本身就比不吃巧克力的人健康

B.该研究团队曾对3.3万瑞典女性做过相似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C.巧克力中含有类黄酮,它有抗氧化作用,对血压、胆固醇和血管功能都能产生积极影响D.常吃巧克力会摄人大量糖、脂肪和热量,可能引起肥胖症和Ⅱ型糖尿病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题干结论是“常吃巧克力能降低男性中风几率”。

A项削弱了题于研究;B项“女性”与题干结论无关;D项也与题干论证无关。

C项说明巧克力本身的益处,直接加强了题干结论。

故答案选C。

第24题:

某市公安机关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一个体户许某(先已拘留5天),认定其犯有制作、组织播放淫秽录像罪。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还扣押了许某的四台录像机,并擅自将这四台录像机作为公物四处借用。

许某被羁押了11个月后,检察机关查明其确无犯罪行为,决定撤销案件。

公安机关遂归还了这四台录像机,但均已破旧不堪,其中两台已无法使用。

许某若提出赔偿要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公安机关

B.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检察机关 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C.许某只能就拘留、逮捕或录像机损坏中任选一项提出赔偿要求

D.许某可以同时提出两项赔偿要求,即赔偿因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所遭受的损害以及赔偿被损录像机的价款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D。

对于错误逮捕的应由检察机关赔偿,错误扣押的应由公安机关赔偿,因此二者都是赔偿机关。

第25题:

去年,有6000人死于醉酒,有4000人死于开车,但只有500人死于醉酒开车。

因此,醉酒开车比单纯的醉酒或者单纯的开车更安全。

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将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A.不能仅从死人绝对数量的多少判断某种行为方式的安全性

B.醉酒导致意识模糊.醉酒开车大大增加了酿成交通事故的危险性

C.醉酒开车死人的数目已分别包含在醉酒死人的数目和开车死人的数目之中

D.醉酒死人的概率不到0.01%,开车死人的概率是0.015%,醉酒开车死人的概率是33%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D。

削弱型题目。

题干由“有6000人死于醉酒,有4000人死于

开车,但只有500人死于醉酒开车”得出“醉酒开车比单纯的醉酒或者单纯的开车更安全”的结论。

D项说明醉酒开车死人的概率远远大于单纯的醉酒或者单纯的开车死人的概率,直接削弱了论点;A项说明死人绝对数量的多少是判断某种行为方式安全性的条件之一,

削弱程度有限;B项“交通事故的危险性”与题干论证无关:

C项也不足以削弱题干论证。

故答案选D。

第26题:

高贵:

卑贱:

品行

A.电脑∶鼠标∶键盘B.才智∶计谋∶经商C.实际∶虚幻∶生活D.声势∶气势∶权势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高贵和卑贱构成反对关系,可用来形容人的品行。

与之逻辑关系相符的只有C项。

第27题:

双轨制度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所采取的制度安排,曾在各个经济领域广泛使用。

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工业品和绝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已经全部放开,但是粮食领域的双轨制度依然存在,这在一个侧面反映出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根据这段文字,关于“双轨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双轨制度在市场经济下完全退出时机尚不成熟B.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业产品普遍采用双轨制度C.农产品市场的全面开放指日可待

D.粮食市场的双轨制度限制了粮食的自由交易

【解析】正确答案:

A。

由“双轨制度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所采取的制度安排”可知,B项“计划经济时期”表述错误;D项“限制了粮食的自由交易”无中生有;由“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可知,C项错误,A项正确。

本题答案为A。

第28题:

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从广义上来说,光污染还包括了视觉污染,即城市环境中杂乱的视觉环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不涉及光污染的是( )。

A.小亮家楼下新开的一家美发店整天播放震耳欲聋的摇滚乐,还安装了一个旋转激光灯,小亮经常会被激光晃到眼睛。

他不堪其扰,愤而打电话投诉

B.近几年来,某大学的天文系被迫搬了好几次家,从市区搬到郊区,又从郊区搬到荒郊野外,师生们都在抱怨越来越明亮的夜空

C.大卫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杂志、零食、脏衣服……扔得到处都是,妈妈看了就觉得心烦意乱,恨不得全给他扔出’去

D.某城镇规划布局非常不合理,建筑物杂乱无章,街道脏乱、破旧,电线、线杆凌乱不堪,外地人刚来时都觉得简直无法忍受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既涉及噪音污染也涉及光污染,美发店的激光灯经常晃

到小亮的眼睛,给他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这是光污染。

B项,城市中的过量的人工光源损害了天文系的师生观察星空的能力,这是典型的光污染。

D项是“城市环境中杂乱的视觉环境”,属于广义上的光污染。

C项中,大卫的房间不属于“城市环境”,与广义光污染定义的主体不符,因而符合题干要求。

故本题选C。

第29题:

对于如何维持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有很多不同观点,这使得父母有点儿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断专行B.不知所措C.无所适从D.顾此失彼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的干扰项是B。

句意说的是面对众多观点不知道听从哪个,很难选择,而“不知所措”有可能什么办法也没有,根本不存在选择的问题,故排除B。

“无所适从”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符合句意。

本题答案为C。

第30题:

下列作品中反映了反战主题的是( )。

A.《竞选州长》

B.《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C.《老人与海》

D.《永别了,武器》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D。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表现的是反战主题。

第31题:

山水之乐同样是书法家的本性,“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是何等的 。

山水之乐洗去了书斋枯坐的寂寞,场景转换了,心境也为之一变。

老子曾说: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山水间徜徉和在书斋中勤奋,感觉是不一样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兴高采烈B.心旷神怡C.豪情满怀D.得意忘形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B。

兴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

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地控制不住自己,含贬义。

文中显然不含有贬义,根据词语的褒贬色彩首先排除D项。

山水

之乐体现的不是豪情壮志,因此排除C项。

A项和B项比较,B项更符合语境,更能体现出游玩山水时愉快的心境。

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32题:

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C。

定势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干扰作用。

前者有助于认知思维活动的迅速、敏捷而有效地进行,后者则相反,它使创造性思维活动受到限制,难以突破旧框框,或使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甚至造成认知的歪曲反映。

第33题:

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是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是保护性印象管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

保护性印象管理的是()。

A.小范上班时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单位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事都觉得他是一个勤快的人

B.小陈平时不喜欢说话,因为他有时会出现口吃的现象C.小王读书很认真,获得了“三好学生”的称号

D.小张有些小聪明,喜欢在课堂上抢答

【解析】正确答案:

答案B。

根据题干信息,获得性印象管理是积极的努力,保护性印象管理是防御性措施。

A项和D项属于“获得性印象管理”;C项不属于“印象管理”;B项小陈为了避免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而采取不喜欢说话的防御措施,属于“保护性印象管理”。

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