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1949.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652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194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新中国194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国1949.docx

《新中国194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1949.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中国1949.docx

新中国1949

新中国1949-1956年过渡时期

一、课前预习(核心知识点整理)

 

 

考点提示

具体知识点(考点解析)

涉及章节

政治

新中国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时间、地点、意义

1.4.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1.4.1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过渡时期总路线

 

2.3.1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社会生活

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及其原因

 

 

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方面的论著以及思想主张;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科技

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

 

 

二、重点归纳与解析(核心知识点的理解)

1.考试说明要求及版本内容归纳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考试说明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围绕一届政协、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尝试情境体验和理性分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联系西柏坡会议和人民解放军军事上的胜利,结合本课内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

成立新中国的准备工作。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与意义。

(运用相关文献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三大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

3.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结合中国国情并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比较,分析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形成原因,)

4.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体会人民民主的意志得到反映的喜悦,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的认同。

2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1954年9月,一届人大举行。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说明

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联系当时的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化情况,分析中国外交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背景,)介绍新中国外交活动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增强历史的生动感和鲜活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应当引导学生分层把握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

2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考试说明

1.概述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等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

结合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调整生产关系、恢复国民经济等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可能性及条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用列表的形式,从方针(原则)、形式、结果(特点)等方面,帮助学生归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

.联系“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等内容,从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两方面完整地认识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援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材料,引导学生历史地看待三大改造,正确认识其历史意义和遗留下来的问题。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必修一P114)。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改造,由此开始起步。

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里,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几千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基本结束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获得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解放,中华民族开始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说明

1.概述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思想。

联系必修Ⅰ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必修Ⅱ中“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等史实,帮助学生认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实践意义。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50年代末,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是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程如影相随的,是建立在具体的阶段性影响的基础上的,可以先做阶段性分析:

特定时期—特定内容—特定影响,再做出宏观的概括和整合。

2.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可以援引毛泽东著作(含诗歌)和党的会议决议等史料,参与学生的诵读感悟及理性提炼的学习过程,科学地多方面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理性地并且充满感情地评述共产党人的业绩。

3.体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和创造品格,并且学会感恩。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等方面的论著以及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集中地体现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提出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成为这一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则是新历史条件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考试说明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内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知道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

联系专题二的古代科技,与新中国科技做一比较,既明确古今科技的若干差异,又增强民族自豪意识。

26.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

2003年10月,中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新中国科技进步的作用: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在困难的条件下艰难起步,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科技人员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中国的科技进步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中国现代史 过渡时期)

By 朱小荣发表于2008-11-258:

01:

00 

新中国1949-1956年过渡时期

一、课前预习(核心知识点整理)

 

 

考点提示

具体知识点(考点解析)

涉及章节

政治

新中国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时间、地点、意义

1.4.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1.4.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经济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过渡时期总路线

 

2.3.1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社会生活

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及其原因

 

 

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方面的论著以及思想主张;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科技

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

 

 

二、重点归纳与解析(核心知识点的理解)

1.考试说明要求及版本内容归纳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考试说明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围绕一届政协、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尝试情境体验和理性分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联系西柏坡会议和人民解放军军事上的胜利,结合本课内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

成立新中国的准备工作。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与意义。

(运用相关文献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三大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

3.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结合中国国情并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比较,分析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形成原因,)

4.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体会人民民主的意志得到反映的喜悦,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的认同。

2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1954年9月,一届人大举行。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说明

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联系当时的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化情况,分析中国外交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背景,)介绍新中国外交活动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增强历史的生动感和鲜活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应当引导学生分层把握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

2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考试说明

1.概述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等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

结合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调整生产关系、恢复国民经济等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可能性及条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用列表的形式,从方针(原则)、形式、结果(特点)等方面,帮助学生归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

.联系“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等内容,从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两方面完整地认识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援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材料,引导学生历史地看待三大改造,正确认识其历史意义和遗留下来的问题。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必修一P114)。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改造,由此开始起步。

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里,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几千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基本结束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获得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解放,中华民族开始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说明

1.概述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思想。

联系必修Ⅰ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必修Ⅱ中“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等史实,帮助学生认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实践意义。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50年代末,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是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程如影相随的,是建立在具体的阶段性影响的基础上的,可以先做阶段性分析:

特定时期—特定内容—特定影响,再做出宏观的概括和整合。

2.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可以援引毛泽东著作(含诗歌)和党的会议决议等史料,参与学生的诵读感悟及理性提炼的学习过程,科学地多方面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理性地并且充满感情地评述共产党人的业绩。

3.体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和创造品格,并且学会感恩。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等方面的论著以及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集中地体现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提出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成为这一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则是新历史条件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整理

考试说明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内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知道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

联系专题二的古代科技,与新中国科技做一比较,既明确古今科技的若干差异,又增强民族自豪意识。

26.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

2003年10月,中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

《教学要求》之“史论共享”新中国科技进步的作用: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在困难的条件下艰难起步,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科技人员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中国的科技进步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成立新中国的准备工作:

(联系西柏坡会议和人民解放军军事上的胜利、一届政协)

成立过程: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国大典(时间、地点)

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

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

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

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3、阐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与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

1949,②发展到新阶段:

1956年。

③意义:

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

②目的。

③法律保障。

④五大自治区。

⑤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结合中国国情并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比较,分析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形成原因

5、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

(1)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背景:

(联系当时的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化情况)

内容: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2)重大外交活动

1.1949年底,10多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2.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

3.1953年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4.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5.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6.概述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等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

可能性及条件(结合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调整生产关系、恢复国民经济等内容)

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从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两方面完整地认识、用列表的形式,从方针(原则)、形式、结果(特点)等方面,归纳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

意义:

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