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6581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

《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10505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1.doc

巩固创建成果拓展创建内涵

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县迎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综合复评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

(2011年5月9日)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江西省南部,环抱**市区,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全县国土面积2993平方公里,辖9镇10乡,总人口62万,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县和客家摇篮,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18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7个(县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农医中心、皮防所),乡镇卫生院24所(中心卫生院9所、一般卫生院15所),乡镇防保站8个,村卫生所379个。

卫生系统在职人员1598人,在岗乡村医生397名。

二、创建成效

我县自2008年元月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以来,严格按照先进县的建设和管理要求,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创建水平,农村卫生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我县先后被省卫生厅等部门评为“全省新农合工作先进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全省2009年度新农合先进县级经办机构”、“全省卫生监督工作先进集体”等,县卫生局各项业务工作连续数年被市卫生局评为先进;2009年8月**副省长在我县调研时,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概括起来,我县创建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明显”:

(一)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国债卫生建设项目和设备装备项目,全县所有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均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一般卫生院业务用房达1000平方米以上,并配齐了基本医疗所需的B超机、心电图机、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诊疗检查设备,20所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乡镇卫生院的房屋和设备等硬件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投入200多万元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所有乡镇卫生院已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加强了卫生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争取了“三支一扶”支医大学生和省卫生厅招聘的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充实到各乡镇卫生院,并选拔培养农村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3名;制定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加强了医务人员的理论学习、岗位培训、技能比武,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以安全、质量、服务为重点的内涵建设,全县所有开展助产项目的卫生院都被评为“母婴安全乡卫生院”,15所卫生院先后被市卫生局评为“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

(三)农村卫生监督管理明显强化。

设立4个乡镇卫生监督分所,每个分所负责4-5个乡镇的日常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分别挂靠所在地的防保站,设卫生监督员16名、助理卫生监督员49名,初步建立县、乡(镇)一体化管理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和监督监测信息网络,推动了卫生监督体系向乡村延伸,实现对乡镇以上的卫生监督覆盖面达100%。

(四)农民健康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制定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累计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11.86万份,建档率达21.02%;其中为26123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为23626名0—3岁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3805名孕产妇开展孕前孕后保健,对14411名高血压患者、2024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管理,农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五)乡镇卫生院活力明显增强。

通过创建活动,理顺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有力促进了医改工作任务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顺利实施。

同时,扎实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建立了乡镇卫生院绩效综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财政经费补助挂钩;建立了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兑现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积极性。

在创建活动过程中,还将13名作风好、懂技术、善管理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聘到乡镇卫生院院长岗位,并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三、主要做法

(一)强化“三大保障”,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常务会议坚持每季度研究卫生工作一次以上,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新农合等工作任务列入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的指标,并作为民生工程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和奖惩。

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定期听取农村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2010年11月17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和副县长**率财政、人保、编制等部门负责同志到县卫生局调研指导农村卫生工作,并协调解决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机构编制以及卫生配套经费的落实等问题。

二是政策支持到位。

县委、县政府站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明确了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了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农村卫生工作的责任。

同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县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等系列政策文件,深入推进农村卫生改革。

三是资金投入到位。

县政府把卫生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乡镇卫生院的在编人员基本工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资金、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偿等经费县财政均按要求足额配套,并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2009年、2010年县财政的卫生投入分别为1014.45万元和1539.7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6.22%和35.07%。

同时,制定了《*县基层卫生院经费保障多渠道补偿机制暂行办法》,并对乡镇卫生院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乡镇卫生院的收入每日全额缴入县卫生局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设置的“收支专户”,再由专户汇总缴入县财政专户,所有补助收入和业务收入全部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运转,统筹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强化“三大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近年来,我县按照“壮大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这个龙头、强引领,抓好乡镇卫生院(防保站)这个枢纽、强支撑,筑牢村卫生所这个网底、强基础”的总体思路,统筹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一是强化“龙头”建设。

投资4000余万元的县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建成竣工并投入使用;县政府在城南片区划拨20亩土地新建中医院,已完成规划设计,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今年下半年将开工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原中医院旧址对外拍卖,引进客商投资6000万元兴办县第二人民医院,目前已开工建设。

二是强化“枢纽”建设。

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先后争取国债项目10个,筹集资金1800余万元,对10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共完成业务用房改扩建面积8600余平方米;通过实施中央和省级设备装备项目,近两年共增添各种医疗设备近300台(件),价值662.8万元。

同时,投入近300万元,先后对8个乡镇防保站的业务用房进行改扩建,并按“十统一”标准完成预防接种门诊视觉识别系统建设。

2010年,新设立**卫生院,占地面积16.23亩,总投资1300万元、建筑面积8030.9平方米(共8层)的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

三是强化“网底”建设。

县政府出台了《*县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建设的工作目标、建设标准和工作步骤等内容,并把村卫生所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村部建设规划,做到与村部建设同步进行,县财政给予每个达标村卫生所1万元的补助,全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达标的村卫生所。

落实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津贴补助机制,按照《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细则》,每年对乡村医生完成公共卫生任务情况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情况发放补助津贴。

(三)强化“三项措施”,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县制定和完善了基金使用与管理、费用报销、农民就诊转诊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新农合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已发展为覆盖全县所有乡村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农民参合率逐年提高(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县新农合参合率分别为90.2%、92.62%和95.75%);同时,农民受益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共有269391位参合农民得到了补偿,比上年同期增加114020人,受益面同比增长37.26%,补偿金额增长30.2%,基金使用率为88.6%。

一是设立县外非定点医院住院直报大厅。

在全省率先设立县外非定点医院住院直报大厅,简化了参合农民在非定点医院住院的报账程序并缩短了报账时间,并进行电话随访,确保补偿款在最快时间到农民手中;同时,居住在县城或在外务工的农民可直接到直报大厅缴纳参合费用。

二是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工作。

在全县所有乡镇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工作,让参合农民门诊看病也能报账,进一步加强了门诊统筹监管和完善补偿机制。

三是不断完善新农合直补制度。

实现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参合农民出院当天既可获得补偿,一次报账率达96%以上;为进一步减轻农民看病的经济压力,在县人民医院和**卫生院开展新农合住院按比例缴费试点,参合农民住院时仅需预缴55%的住院押金,出院时按实际发生的医药费用报账后多退少补。

同时,加强与周边县市的横向联系,目前与**县签定合作医疗协议,参合农民在**县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也可直补。

创建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是推动农村卫生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宣传农村卫生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为农民群众提供健康保障的纽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拓展创建活动内涵,全面推进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为保障全县人民健康、纵深推进我县“四化”建设,把赣县建设成为全省的工业强县、物流强县、文化强县和旅游强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