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6706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doc

XX市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XX煤矿9万吨/年技改项目

安全设施联合试运转报告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XX煤矿9万吨/年技改项目

安全设施联合试运转报告

一、矿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XX煤矿位于湖北省XX市,属XX乡管辖。

井田面积3.224平方公里,保有储量104万吨,可采储量80.206万吨,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服务年限7.9年。

根据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XX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规划方案》的批复(鄂安[2006]24号),XX煤矿是2006年XX市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规划方案中合法保留矿井之一。

2007年12月,我矿向市、州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提交了90kt/a技改扩能项目立项申请,2008年3月,XX经委以XX经煤[2008]7号文批复立项。

2008年7月,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XX自治州煤矿设计院为XX煤矿编制了《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和《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2008年6月,由湖北煤监局组织专家组对《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评审,2008年7月,由湖北省经委在XX组织专家组对《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进行了评审及确认批复。

并以鄂煤监察〔2008〕77号文对我矿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评审意见予以批复。

2008年10月,我矿进入改扩建阶段。

我矿在进行技改期间,发现采区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多处出现溶蚀带对煤层赋存进行了破坏,经我矿申请,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鄂经信煤函[2010]12号文下发了《关于同意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万吨/年技改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和鄂煤监察[2010]97号《关于对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设施设计(修改)的批复》同意对新风井的坐标调整为:

X=3319490;Y=36556653;Z=+1344。

I采区和II采区轨道上山改为沿煤层底板全岩布置,提升绞车调整为JTB1000*800-39型,建设工期自2011年2月18日,因受到XX水井湾、石坝煤矿较大事故影响及3个春节放假,延误了建设工期因此又对技改工期进行了延长XX经信煤[2011]6号《关于同意XXXX煤矿9万吨年技改工程补偿建设工期的批复》和XX经信煤[2011]81号《关于同意XXXX煤矿9万吨年技改工程延长建设工期的批复》延长至2012年11月30日,鄂煤监察[2012]92号《关于对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安全设施延长工期的批复》。

我矿根据《关于印发湖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办法和湖北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的通知》(鄂煤监察[2012]68号)文件的要求,编制了《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安全专篇(变更)及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专项设计》。

XX煤矿从2008年10月18日启动基建开始,历经近49个月的建设,截止2012年10月底,按照设计内容,已全部完成井内外的技改工程建设,具备了9是万吨/年生产能力的安全生产条件。

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11月30日下发《关于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9万吨/年技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联合试运转的意见》(利安监管[2012]77号)、XX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XX经信煤[2012]74号《XX经信委关于同意XX市XX煤矿9万吨/年技改项目进入联合试运转的批复》批准了试运转。

我矿接到试运转批文后,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分工,于2012年11月16日进入试运行。

自试运行以来,边生产边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完整。

通过一个月的试运行,各系统运行正常,已基本达到9万吨年生产,年内即可达产,现将联合试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二、矿井联合试运行领导机构成员

XX煤矿在技改期间建立健全了煤矿管理机构,设置了矿长办公室、副矿长办公室、安全科、生产科、技术科,机电设备科、财务科、供销科、井口调度室、井口值班室、监控室等各职能科室,经过各级培训取得资格证的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共计34人,即矿长1人、副矿长4人;特种作业人员29人(其中安全员4人、瓦检员3人、爆破员3人、电钳工3人、绞车工3人、信号把钩工3人、机车工3人、支护工7人)。

矿井在册人数152人,井下人员112人,直接从事原煤生产82人,掘进30人。

三班作业,日产量230~280吨,其中掘进工程煤25~30吨,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技改中我矿实际共投入资金3244万元(其中:

机电设备投资1058万元,土建工程投资752万元,井巷工程投资1348万元,环保投资86万元)。

累计完成井巷工程6190米(其中:

新掘巷道2950米,维修老巷3240米),锚喷4500米,水沟4500米,水仓300立方米,水泵房及管子道90米,硐室1260立方米;安装设备110台/套,购买各种安全仪器、仪表94台(套);土建工程完成职工宿舍楼和综合办公楼总建筑达到3600平方米,还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运动场地800平方米。

三、矿井联合试运转起始及终止时间

本矿试运行批复于2012年11月16日,试运行从2012年11月16日开始,至2012年12月16日止。

矿井实际试运行30天。

四、矿井各系统设计、建设及运行情况

1、生产运行情况

试运行一个月时间内,边生产边完善改进,每天三班作业,布置两个采煤工作面:

①、I采区1101回采工作面,区段水平标高+1187米,采煤工作面斜长80米,垂高20米,煤层平均厚度0.58米,容重1.4吨/m3;②、Ⅱ采区1201回采工作面,区段水平标高+1238米,采煤工作面斜长80米,垂高23米,煤层平均厚度0.58米,容重1.4吨/m3。

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风镐落煤、刮板机运输,金属液压支柱支护,采空区采用矸石充填后缓慢下沉管理顶板。

布置四个掘进工作面,即北+1187III采区两条下山。

掘进工作面使用凿岩机打眼,电动装岩机装渣,人力推车运输,通风采用FBY№5.0/11.0(Ⅱ)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风筒采用φ400mm阻燃抗静电风筒,供风距离20米左右。

Ⅱ采区备采工作面+1238区段运输巷道和+1265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使用凿岩机打眼,电动装岩机装渣,通风采用FBY№5/2×11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风筒采用φ500mm阻燃抗静电风筒,供风距离220米左右。

2、通风系统运转情况

二号风井(为北翼工作面服务)地面出口安装了两台FBCZ-№10型,2台通风机,亭内安装S11-M-200/10/型变压器一台,为通风机主供电源,自备发电机100KVA,形成通风机双回路供电。

一号风井(为南翼工作面服务)地面出口安装了两台FBCDZ-№11/2*18.5KW型,2台通风机修建了通风机房、风井值班室、配电房,配电房建有一个变电亭,亭内安装S11-M-400/10/型变压器一台,为通风机主供电源,各配有自备电源形成通风机双回路供电。

配电设施电流表、电压表、可通开关具备,运行正常,值班室配备了电话,与调度室直接联系;风井的井筒引风道、安全出口、防爆通道、正反风门、防爆门、通风设施齐全,运行可靠。

井下设置7个测风站,即主斜井总进风测风站、+1187南翼进风测风站、+1187北翼进风测风站、+1222南翼总回风测风站、I采区1101回采工作面回风巷测风点、Ⅱ采区1201回采工作面回风巷测风点,一号和二号风井总回斜井各一个。

矿井实行了分区通风,矿井实测总进风量20.5m3/s,完成了全负压通风,总回风量22.6m3/s,1101回采工作面风量为2.743m3/s,风速1.12m/s,1201回采工作面风量为6.292m3/s,风速1.43m/s。

掘进工作面为压入式供风,采用FBD№5.0/2×5.5KW局部通风机供风,实测风量+1265区段回风巷巷分别为1.26m3/s,+1238区段运输平巷分别为1.85m/s。

井下通风设施完善,通过试运行,完全满足要求。

1矿井需用风量计算

1)设计需用风量及装备

(1)I采区通风机所需风量负压计算

容易时期风量:

Q=17.93m3/s(已增加1.25风量备用系数);

容易时期负压:

H1=333Pa(已加矿井风压最大损失量15%);

困难时期风量:

Q=17.93m3/s(已增加1.25风量备用系数);

困难时期负压:

H2=429Pa(已加矿井风压最大损失量15%)。

通风机选型

根据通风机所需风量风压,选用FBCZ№10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二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该型号风机风压范围是270~986Pa,风量范围是4.8~14.4m3/s,配备YBFe160L-4型(15kw)电动机。

电动机效率为0.75,转速为1450r/min。

(2)II采区通风机所需风量负压计算

容易时期风量:

Q=17.93m3/s(已增加1.25风量备用系数);

容易时期负压:

H1=206.1Pa(已加矿井风压最大损失量15%);

困难时期风量:

Q=17.93m3/s(已增加1.25风量备用系数);

困难时期负压:

H2=387.34Pa(已加矿井风压最大损失量15%)。

通风机选型

根据通风机所需风量风压,预选用FBCDZ№11/2×18.5KW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二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该型号风机风压范围是400~2200Pa,风量范围是9~22m3/s,配备YBFe160L-4型(18.5kw)电动机。

电动机效率为0.75,转速为1440r/min。

3、运输能力运输情况

(1)大巷运输

矿井为斜井开拓,主大巷+1187米,大巷运输距离360米,使用防爆柴油机车,重车一列车牵引0.75m3矿车15-20辆,即15-20吨,往返时间30分钟,日运输14小时。

(2)I采区轨道上山安装了JTKB1000×800W型提升绞车一台,功率37kw,钢丝绳φ18.5mm,即6×19-15.5-155右交互捻,提升斜长310m,坡度14度,区段为甩车场,主要用于提升和下放材料;Ⅱ采区轨道下山安装了JTPB1200×1000型提升绞车一台,功率55kw,钢丝绳φ20mm,即6×19-18.5-155右交互捻,提升斜长326m,坡度14度,区段为甩车场,用于提升原煤和下放材料。

矿井矸石量按20%计。

各系统安全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4、工作面生产能力

按设计投产时完成两个采区,两个采煤工作面,工作面斜长80m,煤均厚0.65m,每天两班生产,日推进度2m,年生产时间330天,容重1.45t/m3,回采率97%。

年生产量为:

A=n·L·L1·M·γ·K·C×2(万吨/a)=1×330×80×0.65×1.45×0.97×2×2=9.45(万吨/a)

矿井年生产能力9.45万吨,可以满足9万吨/a生产能力。

五、采矿工艺系统运行情况

1、开拓回采情况

本矿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普采工艺,生产采区两个,采煤工作面两个,采掘比1:

2。

现布置四个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即布置四个掘进工作面,即北+1187III采区两条下山。

净断面(宽2.4×高2.5),单头月进尺80m。

可以保证接替。

Ⅱ采区备采工作面+1238区段运输巷道和+1265回风平巷,已基本行成。

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柱支护,柱距和排距0.8-1.0米,两排,最大控顶距4.0m,最小控顶距2.0m,矸石充填采空区、缓慢下沉管理顶板。

2、防尘系统情况

井下用水由风井以上+1360标高的清水池供给,根据工作面用水点的水量及水压情况,局部管段设置减压阀减压。

在井底车场,采区上、下山口、机电硐室附近每200设置了出水口,在机电硐室增设干粉灭火器;在采区进、回风巷内设置喷雾。

掘进工作面防尘采用冲洗岩邦、湿式凿岩、装岩洒水放炮喷雾、通风排尘等综合措施,使岩、煤尘浓度降低到2mg/m3以下。

回采工作面采用以下防尘措施:

在运输巷内配备洒水器,在煤流的转载、装载处进行洒水喷雾。

通过以上措施,使采煤工作面的含尘量降低到10mg/m3以下。

巷道内消防洒水管上每隔50m设置一个DN32的支管,并装设截止阀,以供防尘洒水及清洗巷道用。

消防洒水管沿巷道侧壁敷设。

3、瓦斯防治情况

经省经委批准瓦斯的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在生产和运行阶段的检测结果显示,采煤工作面和总回风巷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在0.02-0.12%,左右。

瓦斯管理采取现场巡回检测,严格执行了“一炮三检”制度。

井口调度室设置了监控室,室内安装了KJ78N型矿用瓦斯监控主机,井下设有五个分站监控系统,采煤工作面上出口、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均安装了GJC4型低浓度沼气传感器,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安装了GKT5型风电闭锁,安装了GKT5型开停控制开关,实现了瓦斯电、风电闭锁,做到了对监控系统定期校核(7天一次)。

配齐了合格的瓦检员,坚持瓦斯检测、瓦斯登记审批、现场公布和领导签字制度。

本矿现有已年检的完好光学瓦检器6台,矿井自建以来,从未发生过瓦斯事故。

4、排水及防治水措施

地面污、废水:

矿井的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室外排水管网至矿区污水处理池集中处理后外排。

井下排水:

在生产过程中井下水受岩尘、煤尘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排到地面后,由排水沟流入污水处理池,经过混凝、接触过滤中和处理。

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排放。

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加药 矿井排水生产生活污水接触过滤中和处理排放,水处理构筑物排泥均排入渗滤式煤泥浓缩池,下渗液可达标排放,干泥人工清挖外运。

矿井排水处理设备与构筑物参数如下:

1、加药装置:

JY-3A/72型,一套。

投加PAC混凝剂。

2、接触滤池:

320m3/h标准虹吸池二组,钢砼结构。

单组尺寸为L×B×H=11×7×6.6m。

3、渗滤式污泥浓缩池:

尺寸为L×B×H=21×6×2.5m,钢砼结构。

底部铺设穿孔渗水管。

室内排水:

工业广场的建筑物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室内排水系统。

所有水池应设防护栏杆和安全网罩,防止人员落池。

5、供电系统情况

矿井完成了双回路供电系统。

(1)电源

XX煤矿外部供电电源有二趟线路,矿井第一回路电源引自XX乡变电站10kv供电线路,作为矿井的第一回路电源,LGJ-35-10kv架空线路5km至矿井变电所。

第二回路电源引自忠路镇变电站10kv供电线路,LGJ-35-10kv架空线路8km至矿井变电所。

矿有自备电源(250GF柴油机组)能保证主要通风机等一类负荷且能在10米内可靠启动和运行,备用电源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矿井通风及主排水泵等,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矿井的进线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2)矿井地面变电所

矿井地面变电所位于主平硐井口左侧,所内设KS11-500/10和KS11-400/10电力变压器2台,内设低压配电屏为地面系统配电,供地面生产生活用电。

设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为10KV下井控制开关。

(3)风机供电

矿井地面变电所为风井主通风机主供电源,供电电源有二趟线路,其中一回路电源引自XX乡变电站10kv,供电距离5km;另一回路引自忠路镇变电站,电压等级10kv,供电距离8km。

(4)井下采区变电所

井下Ⅰ采区变电所位于+1184北翼运输大巷,所内安装KS9-250/10/0.4型矿用隔爆变压器两台,由PBG-100/10型高压隔爆开关控制,660V配出由KBZ-60/660(380)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控制;Ⅱ采区变电所位于+1184南翼运输大巷,所内安装KS11-400/10/0.4型矿用隔爆变压器两台,由PBJ-100/10型高压隔爆开关控制,660V配出由KBZ-80/660(380)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控制。

(5)井下供电

①电源

双回路电源由地面变电所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10KV输出,下井电缆两回,型号MYJV22-8.7/10KV3×25㎜2,沿主平硐壁左侧敷设,分别经南350m和北960m送至Ⅰ采区、Ⅱ采区井下中央变电所。

分别安装KS9-250/10/0.4和KS11-400/10/0.4型和KS11-315/10/0.4型矿用隔爆变压器各两台,为采煤、掘进、提升、抽水供电。

②井下线网

井下线网全部使用MA型电缆供电,设备供电电压为660V,手持电器和信号电源电压127V。

③电器保护

地面过电压由变电所避雷器自行保护,通讯、监控、钢轨,管道入井前均有可靠接地。

过电流由所控制的开关执行一级保护,分段总开关执行二级保护,各设备接线盒的外壳、铠装电缆的铠装,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均与接地极可靠连接,接地电阻在2Ω以下。

漏电保护由配电硐室的各检漏继电器执行。

④压风系统情况

主平硐地面安装LGJ-13/型开山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接φ110的矿用防阻燃PE和φ50矿用防阻燃PE向井下各掘进巷供风,达到“三条生命线”之要求。

⑤工业广场建设

修建了办公楼、井口调度楼、工人宿舍楼、卫生间、炸药雷管库、煤仓等地面建筑。

仓库、配电房、机修间、坑木加工房、食堂、澡堂等一应俱全,矸石山远离主井口。

⑥环保

矿区的污染源主要有噪声、水、矿渣、矿尘,矿区内居民较少,且远离井口,噪声在充许范围内。

井下水排到地面、河流,不存在矿井水污染,只有生活水经沉淀后排放到河沟,矸石大多被回填到采空区,只有少量矸石排放到征用荒地内存放。

六、存在的问题

1、煤层薄,工效低。

2、劳动力逐渐紧张。

3、掘进成本高,掘进速度缓慢。

㈡下步打算

1、学习引进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劳动效率。

2、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

3、采用光面爆破,锚网喷支护替代砌碹、金属支护,缩小巷道掘进断面,尽量控制巷道掘进成本,又利于提高巷道支护质量。

七、联合试运行结论

本矿自2008年10月开工技改,历经49个月时间的改造,健全了组织机构,建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及预案,配齐了各工种人员和技术安全装备。

经过一个月试运行,对矿井通风、运输、生产、供电、瓦斯防治、防尘、压风、监控各大系统进行了检验,目前均能正常运行,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年产9万吨的原煤生产能力。

在今后的实际作业过程中关键是抓好通风管理、瓦斯防治和顶板管理,经水文地质调查,本矿水文地质较复杂,在防治水过程中,贯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政策,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确保达到安全与效益双赢的目的。

附表:

1、采掘系统测试一览表

2、矿井通风系统测试一览表

3、排水系统测试一览表

4、提升运输系统测试一览表

5、供电系统测试一览表

6、防尘、防灭火系统测试一览表

7、瓦斯监控系统测试一览表

8、人员定位系统测试一览表

9、通信系统测试一览表

10、紧急避险系统测试一览表

表1XX煤矿采掘系统测试一览表

设计简况

竣工情况

测试情况

开采方式:

平硐

平硐

符合

可采煤层:

一层

一层

符合

可采储量:

104(万吨)

保有储量104万吨,其中122b:

36.7万吨333:

100.2万吨

符合

服务年限:

7.9年

7.9年以上

符合

定编定员:

214(人)

198人

符合

采煤方法:

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长壁(后退式)

符合

采区划分:

3个

形成2个(首采区)

符合

首采面布置位置:

I采区、Ⅱ采区

符合

采掘比例:

1:

2

1:

2

符合

采煤工作面个数:

2个

2个

符合

工作面位置:

+1187水平、+1238水平

+1187水平、+1238水平

符合

采煤工艺:

炮采

风镐落煤

符合

支护方式:

支护柱排距1.0m×1.0m

金属和液压支护

符合

巷道高度及断面:

主平硐、主运大巷5.5㎡,轨道上下山、回风上下山4.8㎡;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4.4㎡

主平硐、主运大巷5.5㎡,轨道上下山、回风上下山4.8㎡;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4.4㎡

达到设计要求

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

各2个

各2个

符合

工作面风量/风速

实测:

287m3/min、1.65m/s

符合

工作面生产能力2×4.725万吨

9.45万吨(年)

平均煤厚0.65m

掘进工作面位置:

采区运输平巷、采区回风平巷

+1187北区段运输平巷、

+1238南区段运输平巷、

+1265南区段回风平巷、

+1222北区段运输平巷

Ⅰ采区接替工程

Ⅱ采区接替工程

数量:

4个头

4个头

符合

断面:

4.4m2

4.4m2

满足运输及通风要求

高度:

2m

2m

符合

支护方式:

半煤岩巷金属支护

半煤岩巷金属支护

符合

采掘比例:

1:

2

1:

2

符合

日进尺

半煤岩巷

2.5m

符合

岩巷

2.5m

符合

表2  XX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测试一览表

设计简况

竣工情况

测试情况

新风→主斜井→主北运输大巷→运输顺槽→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I采区回风上下山→II号回风斜井→地面

新风→主斜井→主南运输大巷→II采区轨道上下山→区段运输平巷→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II采区回风上下山→南回风平巷→地面

新风→主斜井→主北运输大巷→I采区轨道上下山→区段运输平巷→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I采区回风上下山→II号回风斜井→地面

新风→主斜井→主南运输大巷→II采区轨道上下山→区段运输平巷→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II采区回风上下山→南回风平巷→地面

符合

防爆门设置:

安装在风井出口(直巷)

符合规定要求

矿井通风机型号:

一号风井FBCDZ№11/2,18.5KW型,抽出式通风机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通风机参数风量:

9-23(MJ/S)风压:

2200-400二号风号FBCZ-№10型,15KW抽出式通风机2台,通风机参数风量:

1040-525(立方/S)风压:

450-800

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通风机

运行效率:

供电方式:

双回路供电

矿井通风机型号:

一号风井FBCDZ№11/2,18.5KW型,抽出式通风机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通风机参数风量:

9-23(MJ/S)风压:

2200-400,风量二号风号FBCZ-№10型,15KW抽出式通风机2台,通风机参数风量:

1040-525(立方/S)风压:

450-800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通风机

形成双回路供电,运转正常,达到要求

采区通风方式:

分区全负压通风

采煤工作面分区全负压通风

符合

局扇型号:

FBD№5/型5.5KW2台

供电方式:

风电、瓦斯电闭锁、断电仪

FBD№5/2×5.5型煤矿用隔爆型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2台,FBD№4./×5.5(II)型煤矿用隔爆型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2台由井下配电点配出,双回路供电。

瓦斯传感器安装在离掘进头5米内,闭锁安装在局部通风机供电回路中

满足要求

符合

指示基本准确,运行正常,符合要求

主要通风构筑物设置

风井口直线出口安装两扇防爆门;引风道,安全出口符合,安全出口安装正反各两道风门;井下人行上山安装双向双道风门;绞车硐室风道安装调节风门。

开关灵活,风量可按需风调整,符合要求

Ⅰ采区新鲜风流经主平硐进入——+1187北翼运输平巷——运输顺槽——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Ⅰ采区回风上山——2号风井回风斜井——地面。

Ⅱ采区新鲜风流经主平硐进入——+1187南翼运输平巷——Ⅱ采区轨道下山——区段运输平巷——运输顺槽——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Ⅱ采区回风下山——南回风大巷——1号风井——地面。

瓦斯探测设备:

GJ4甲烷传感器20个

20台瓦斯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总回风巷,掘进工作面5米内,采区变电硐室,采区避难硐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