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672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doc

恒晟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版本号:

1.0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制定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的再次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1伤亡事故的上报

1.1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1.2、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1.3、工程管理部接到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总经理,其中死亡、重大伤亡事故并应上报市、区主管部门及市总工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门和人民检察院等单位。

1.4、发生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时,公司安全委员会成员应立即赶赴现场,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公司工程管理部及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必须协同事故调查小组调查并及时做出处理意见。

1.5、公司工程管理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统计、报告死亡事故。

1.6、对伤亡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以不当理由,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对项目经理、直接责任人员按《安全生产奖罚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事故的调查与结案

2.1调查组的组成

发生人员重伤及死亡事故,由公司总经理或指定的人员组织施工生产、技术、安全、劳资、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2事故调查程序

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轻伤事故的调查,参照进行。

2.2.1现场处理

2.2.1.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2.1.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2.2.1.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2.2.2物证搜集

2.2.2.1现场物证包括:

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2.2.2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2.2.2.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2.2.2.4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2.2.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2.2.3.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资料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②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③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④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

⑤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2.3.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①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性能和质量状况;

②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

③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④关于工作作业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

⑤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⑥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

⑦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2.2.4证人材料搜集

要尽快找被调查者搜集材料,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做好记录,并由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共同签字确认。

2.2.5现场摄影

2.2.5.1显示受害人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2.2.5.2可能被消除或被践踏的痕迹:

如刹车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引起损害的照片、冒顶下落物的空间等;

2.2.5.3事故现场全貌;

2.2.5.4利用摄影或录像,以提供较完善的信息内容。

2.2.6事故图

报告中的事故图,应包括了解事故情况所必需的信息。

如:

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

2.3事故分析

2.3.1事故分析步骤

2.3.1.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2.3.1.2按以下七项内容进行分析:

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①受伤部位;

②受伤性质;

③起因物;

④致害物;

⑤伤害方式;

⑥不安全状态;

⑦不安全行为。

2.3.1.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2.3.1.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2.3.1.5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2.3.2事故原因分析

2.3.2.1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

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2.3.2.2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⑦其他。

2.3.2.3在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

2.3.3确定事故责任

2.3.3.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2.3.3.2在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2.3.3.3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2.3.4责任认定

2.3.4.1因下列情况造成事故的为直接责任:

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发现事故危险征兆,不立即报告,不采取措施私自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安装、检修、检验、试验错误等。

2.3.4.2因下列情况造成事故的为领导责任:

①指令错误、违章指挥、规章制度错误、没有或不健全;

②承包、租赁合同中无安全卫生内容和措施;

③不进行安全教育、安全资格认证,机械设备超负荷、带病运转;

④劳动条件、作业环境不良,新、改、扩建项目不执行“三同时”制度;

⑤发现隐患不治理;

⑥发生事故后不采取防范措施,致使一年内重复发生同类事故。

2.4事故结案归档材料

2.4.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4.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

2.4.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2.4.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2.4.5物证、人证材料;

2.4.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2.4.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资料;

2.4.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

2.4.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2.4.lO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2.4.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2.4.12注明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2.5事故处理结案

2.5.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公司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2.5.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公司安委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5.3违反本规定,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5.4项目经理部应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损害程度及处理结果对职工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共5页第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