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144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七八章 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七八章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七章《运动和力》、第八章《压强与浮力》综合达标检测卷

(时间:

80分钟  满分:

8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益的摩擦需要增大,有害的摩擦需要减小。

下列实例中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汽车的轮子加防滑链D.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

2.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

A.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4.如图,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箱子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所示,关于舰载机在航母上训练飞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舰载机在甲板上和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B.舰载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C.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前进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D.在起飞过程中,舰载机的惯性将消失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同一物体分别放入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小于乙

B.甲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

C.甲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

D.甲、乙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7.今年4月份,我市某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在攀登武冈云山时,小月同学不小心将自己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老师立即告诫大家,这瓶子有水就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8.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像的性质制成的。

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摄影师应(选填“靠近”或“远离”)小芳,同时(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

9.如图所示,将玩具电风扇固定在一个与地面摩擦极小的小车上,当电风扇工作时,小车将(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原因是。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哈尔滨中考)如图,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滑至粗糙程度不同的三个水平面上时速度为v0。

甲、乙图中小车最终停在图示位置,分析可知:

在水平面上小车所受阻力即为小车所受合力,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所以小车在甲图比在乙图受到的阻力大,更明显;若丙图水平面光滑,则小车在该水平面上将。

11.如图所示,一氢气球用细绳系在玩具车上,静置在广场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当有匀速的风沿水平方向向右吹来,气球和玩具车在风力作用下向前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一段时间后玩具车匀速前进,此时细绳(选填“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或“保持竖直”)。

12.让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

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pB,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

(均选填“>”“<”或“=”)

13.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最大吃水深度为10.5m(指最底部到水面的竖直距离),排水量达6.7×104t,舰载机24余架,它将为保护我国领土领海发挥重要的作用。

(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当“辽宁舰”达到最大吃水深度时,其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此时航母受到的浮力为N。

当一架质量为20t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m3。

14.如图所示,小明用吸管喝水,水在的作用下进入口中。

如果每次吸入水的质量相同,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量为Δp,则喝水过程中Δp逐渐。

三、识图、作图题(本题共4小题,共10分)

15.(4分)如图所示是从某交通宣传栏中拍到的照片。

请你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并作出正确解释。

(1)违背科学规律之处。

(2)正确解释。

16.(2分)(重庆中考)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17.(2分)(淮安中考)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茶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8.(2分)(黄冈中考)高颜值、高速度的中国高铁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标志。

其以快速、平稳、舒适为世界所称道。

如图,在水平行驶的高铁上,一枚硬币稳稳地立在窗台上。

请作出硬币在竖直方向受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9.(8分)(武汉中考)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远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片对光有作用。

20.(12分)(河南中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

(忽略滑轮的摩擦)

(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则F1=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

在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实验完成后,利用原有器材,还可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方案:

(4)请你判断:

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五、计算与简答题(计算部分要有主要公式及数值代入过程,计算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简答部分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

本题3小题,共15分)

21.(2分)小松用钢化玻璃水杯装半杯开水后,拧紧杯盖,过一段时间发现杯盖很难拧开。

他灵机一动,将绷紧的橡皮筋套在杯盖上,就能轻松把杯盖拧开,如图所示。

请用所学物理知识分别解释杯盖原先很难拧开和后来轻松拧开的原因。

 

22.(6分)如图所示,小华仿照帕斯卡做了一个实验。

他用一个封闭的木桶,桶内装满水,上面插一根很细的管子,从楼上的阳台向管中灌水,只用了几杯水,当水位达到4m高时,桶就被撑破了。

已知桶重20N,桶内底面积为1000cm2,桶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200cm2,管中水与桶内水的总体积为50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所做的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有关;

(2)当水位达到4m高时,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3)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g取10N/kg)

 

23.(7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3kg的木块下系一铁球,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剪断木块与铁球的连线,当木块静止时。

(g取10N/kg,ρ木=0.6×103kg/m3)

(1)容器的液面发生怎样的变化?

(2)木块与铁球受到的总浮力变化了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淮安中考)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益的摩擦需要增大,有害的摩擦需要减小。

下列实例中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B)

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汽车的轮子加防滑链D.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

2.(邵阳中考)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B)

A.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4.如图,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箱子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所示,关于舰载机在航母上训练飞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舰载机在甲板上和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B.舰载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C.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前进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D.在起飞过程中,舰载机的惯性将消失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同一物体分别放入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物体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小于乙

B.甲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

C.甲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

D.甲、乙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7.(邵阳中考)今年4月份,我市某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在攀登武冈云山时,小月同学不小心将自己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老师立即告诫大家,这瓶子有水就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8.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

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摄影师应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小芳,同时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

9.如图所示,将玩具电风扇固定在一个与地面摩擦极小的小车上,当电风扇工作时,小车将向右运动(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原因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哈尔滨中考)如图,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滑至粗糙程度不同的三个水平面上时速度为v0。

甲、乙图中小车最终停在图示位置,分析可知:

在水平面上小车所受阻力即为小车所受合力,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所以小车在甲图比在乙图受到的阻力大,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若丙图水平面光滑,则小车在该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如图所示,一氢气球用细绳系在玩具车上,静置在广场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当有匀速的风沿水平方向向右吹来,气球和玩具车在风力作用下向前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段时间后玩具车匀速前进,此时细绳保持竖直(选填“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或“保持竖直”)。

12.让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

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pB,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

(均选填“>”“<”或“=”)

 

13.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最大吃水深度为10.5m(指最底部到水面的竖直距离),排水量达6.7×104t,舰载机24余架,它将为保护我国领土领海发挥重要的作用。

(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当“辽宁舰”达到最大吃水深度时,其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05×105Pa,此时航母受到的浮力为6.7×108N。

当一架质量为20t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20m3。

14.如图所示,小明用吸管喝水,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

如果每次吸入水的质量相同,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量为Δp,则喝水过程中Δp逐渐变大。

三、识图、作图题(本题共4小题,共10分)

15.(4分)如图所示是从某交通宣传栏中拍到的照片。

请你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并作出正确解释。

(1)违背科学规律之处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向前倾。

(2)正确解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身体的上部因为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倒。

16.(2分)(重庆中考)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题图  

答图

17.(2分)(淮安中考)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茶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题图     

答图

18.(2分)(黄冈中考)高颜值、高速度的中国高铁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标志。

其以快速、平稳、舒适为世界所称道。

如图,在水平行驶的高铁上,一枚硬币稳稳地立在窗台上。

请作出硬币在竖直方向受力的示意图(O为重心)。

题图     

答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9.(8分)(武汉中考)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选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远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20.(12分)(河南中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

(忽略滑轮的摩擦)

(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则F1=1.6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实验完成后,利用原有器材,还可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方案:

将木块与铝块互换位置,重复实验,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请你判断:

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五、计算与简答题(计算部分要有主要公式及数值代入过程,计算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简答部分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

本题3小题,共15分)

21.(2分)小松用钢化玻璃水杯装半杯开水后,拧紧杯盖,过一段时间发现杯盖很难拧开。

他灵机一动,将绷紧的橡皮筋套在杯盖上,就能轻松把杯盖拧开,如图所示。

请用所学物理知识分别解释杯盖原先很难拧开和后来轻松拧开的原因。

答:

钢化玻璃水杯中装入半杯开水,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水杯内气体遇冷收缩,气体压强变小,使杯内外气体产生压力差,杯和杯盖间的摩擦力较大,因此很难拧开;用绷紧的橡皮筋套上杯盖以后,增大手与杯盖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大小,因此便能较轻松地拧开杯盖。

22.(6分)如图所示,小华仿照帕斯卡做了一个实验。

他用一个封闭的木桶,桶内装满水,上面插一根很细的管子,从楼上的阳台向管中灌水,只用了几杯水,当水位达到4m高时,桶就被撑破了。

已知桶重20N,桶内底面积为1000cm2,桶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200cm2,管中水与桶内水的总体积为50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所做的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2)当水位达到4m高时,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3)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g取10N/kg)

解:

(1)由实验可知,虽然只灌了几杯水,但由于管很细,水的深度大,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把桶压裂了,说明了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有关;

(2)当水位达到4m高时,水对桶底产生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4m=4×104Pa;

(3)管中水与桶内水的总体积:

V=50L=50dm3=0.05m3,由ρ=

可得,水的总质量:

m水=ρV=1.0×103kg/m3×0.05m3=50kg,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水+G桶=m水g+G桶=50kg×10N/kg+20N=520N,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2.6×104Pa。

23.(7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3kg的木块下系一铁球,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剪断木块与铁球的连线,当木块静止时。

(g取10N/kg,ρ木=0.6×103kg/m3)

(1)容器的液面发生怎样的变化?

(2)木块与铁球受到的总浮力变化了多少?

解:

(1)剪断木块与铁球的连线,铁球下沉,铁球受到水的浮力不变;木块上浮,当木块静止时,木块漂浮,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变小;所以铁球和木块受到的总浮力变小,由F浮=ρ水V排g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容器内水面将下降;

(2)由ρ=

可得木块的体积:

V木=

=5×10-3m3,剪断连线前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1=ρ水V排1g=ρ水V木g=1×103kg/m3×5×10-3m3×10N/kg=50N,剪断连线后木块最终漂浮,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2=G木=m木g=3kg×10N/kg=30N,而连线剪断前后铁球受到的浮力不变,则木块与铁球受到的总浮力变化值:

ΔF浮=F浮1-F浮2=50N-30N=2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