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22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docx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

绝密★启用前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汇总6

未命名

未命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B.2gH2完全燃烧生成36gH2O

C.水变成汽油D.冰转化成干冰

2.在一定条件下,5gA物质和7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

若生成6gC,则生成D的质量是(  )

A.5gB.6gC.7gD.4g

3.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

A.反应条件B.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4.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2

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12g碳加32g氧气等于44g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24g碳能与32g氧气反应生成56g二氧化碳

5.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6.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7.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

1

8.酒后驾车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交警常用:

“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饮酒。

司机呼出的乙醇分子能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使红色的三氧化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

硫酸铬[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5C.+6D.+7

9.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aO为催化剂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减少

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对该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前后纳米镍的质量、化学性质不变

C.甲、丙、丁均为氧化物D.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

1

11.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12.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O28.8g,H2O5.4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B.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

1

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13%D.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9.6g

13.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

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B.碳原子的数目

C.氢元素的化合价D.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CuO

Cu+H2OB.Mg+O2

MgO2

C.H2O2=H2O+O2↑D.Cu+H2SO4=CuSO4+H2↑

15.物质是变化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  )

A.Mg→MgO→MgCl2B.Fe2O3→Fe→FeCl2

C.CaCO3→Ca(OH)2→CaSO4D.S→SO2→SO3

16.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则根据该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A.X由四种元素组成

B.X是化合物

C.X中有水

D.X不稳定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计算题

17.有一赤铁矿样品(主要成分为Fe2O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探究:

小明取1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和酸),不断加入稀盐酸到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加入稀盐酸的量如图所示。

求:

(1)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三、流程题

18.18.21世纪是钛的世纪。

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如下:

 

(1)该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Ⅱ可获得海绵钛,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氯气和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19.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分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质量⑤分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2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即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化学变化的质量问题。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A石墨制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2gH2完全燃烧生成18gH2O;C.水中无氢元素,不可能变成汽油;D.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组成元素不同,不能相互转化。

选A

2.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进行分析。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5gA和7gB完全反应生成6gC,则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5g+7g-6g=6g。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D

【解析】

【详解】

科学家从定量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可见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与具体反应的反应条件、哪些物质是反应物、哪些物质是生成物无关。

故选D。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读作“和”,不正确.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C、不能读作“加”和“等于”,不正确.

D、恰好反应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2:

32,在点燃的条件下,24g碳能与32g氧气反应碳有剩余,不正确.

故选B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只研究化学变化质量问题。

A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镁的燃烧实验,涉及到气体,但是没有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不能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D实验生成氧气,逸出,不能称量生成氧气的质量。

故选A.

6.D

【解析】

【详解】

A、反应中有氧气参加,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甲的一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C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2;故选C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Cr元素的化合价为x,硫酸根显-2价,可知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2x+(-2)×3=0,则x=+3;故选A。

9.C

【解析】

A、由图中信息可知,碳酸钙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都增加是生成物,B、该反应是由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C、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因反应后有气体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固体的质量减少;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量分数不变。

选C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为以纳米镍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生成甲烷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2+4H2

CH4+2H2O。

【详解】

A、该反应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反应中,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丙甲烷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

2,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A、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完,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

故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刚开始,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故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变化,故正确。

答案:

D。

考点:

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

12.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O28.8g,H2O5.4g,8.8gCO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8.8g×

×100%=2.4g,5.4gH2O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5.4g×

×100%=0.6g。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之和为2.4g+0.6g=3g<4.6g,则二甲醚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分别为2.4g、0.6g,则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4g:

0.6g=4:

1,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为8.8g+5.4g﹣4.6g=9.6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错误;C、根据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项正确;D、反应中,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4.A

【解析】

【详解】

A、该反应符合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故正确;

B、该式子中氧化镁的化学式错误,故错误;

C、该方程式没有条件,也没有配平,故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的后面,故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错误。

故选A。

15.C

【解析】

【详解】

A、镁在氧气中燃烧能一步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能一步生成氯化镁和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故正确;

B、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故正确;

C、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一步转化生成氢氧化钙,故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故正确。

故选C。

16.C

【解析】

【详解】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可知:

A.X由氮、氢、氧、碳四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B.X是化合物,选项正确;

C.X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没有水,选项错误;

D.X在稍加热条件下就分解,说明X物质不稳定,选项正确。

故选C。

17.80%10%

【解析】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和水,所以反应中固体质量减少,最终不溶的固体是杂质,所以氧化铁的质量为:

10g-2g=8g,设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Fe2O3+6HCl=2FeCl3+3H2O

160219

8gx

160/8g=219/x

x=10.95g

所以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95g÷109.5g×100%=10%;

答:

点睛:

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18.TiO2TiCl4+2Mg 高温Ti+2MgCl2(800℃或△都可以)Mg(或镁)

【解析】

(1).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TiO2是氧化物

(2).由题中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可得TiCl4+2Mg 高温Ti+2MgCl2(3).Mg是工艺流程反应物,同时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19.向右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左侧质量减少不变密闭①③⑥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氢气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称量到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使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少,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没有涉及到气体,能够称量到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为了能称量到气体物质的质量,一定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4)化学反应过程是旧的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所以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①原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20.天平平衡装置没有密闭,气体逸出SO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数目和种类不变

【解析】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天平平衡或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质量为72.6g或指针左右等幅摆动;,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装置没有密闭或气体逸出了。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①X的化学式是SO2,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变或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