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药物及用药安全心的体会.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730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药物及用药安全心的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习药物及用药安全心的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药物及用药安全心的体会.doc

《学习药物及用药安全心的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药物及用药安全心的体会.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药物及用药安全心的体会.doc

学习药物及用药安全心的体会

学习了药物及用药安全,我感触很多。

同时我想在平时遇到感冒发烧一些小病时也不会束手无策,可以说收获颇多。

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讲了好多医药常识,对我们非常有好处,实用性强。

对我们而言,健康是本钱,掌握一些常识,对自己提高。

同时学会更加呵护自己的健康。

一下是我一些体会和所学。

如何安全合理选择药物?

1、应当确诊自己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自我感觉或某一个症状就随便用药。

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完事。

2、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成本产量以及不同的厂家来决定的,而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和治病的效果,因此,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是更安全有效的药品。

服用感冒药应注意的问题:

1、复方抗感冒药中多含有抗过敏成分,如扑尔敏等,这些药物服用后容易困倦,因此,凡从事驾驶,机械操作,高空作业的人员要慎用。

2、服用抗感冒药时,要注意只选择一种,不应同时服用作用相同的另一种,以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要慎用抗感冒药。

4、服用解热镇痛药及复方抗感冒药期间不要饮酒,以免加重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5、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慎用抗感冒药。

6、妊娠头3个月的妇女禁用含有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抗感冒药。

7、服用3~7天后,如症状无缓解,建议去医院就医。

8、服用感冒药期间,一般不要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健康是一个整体,包含身心双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感”,而应该是“身体、心智和人际关系三者都处于最佳状态”。

因为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心理的不健全会影响身体的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会引起生理的征候或疾病。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跟随着生活高节奏和高热量、高脂质饮食而来的是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发病率。

在出现躯体疾病的同时,人们也存在着高度的心理负荷,其主要表现有过分紧张、焦虑不安、惊恐、悲伤、抑郁、愤怒等等,我们将之称为情感障碍。

疾病作为一种负性的生活事件,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同时过重的心理负担也会加重病情、影响预后。

我们把这一类与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性疾患称之为身心疾病

美国著名情绪心理学家扎伊德等人提出“动机一分化”理论,认为人们的行动由内驱力引起,内驱力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个放大作用的就是情绪过程。

以幼儿教师为例来说,在工作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应急事件,比如孩子摔伤了、生病了,或者很执拗地哭泣。

传统观念认为,如果孩子不听话,出了问题,老师也同样有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教师都会有“犯错误”的感觉。

在这种情绪作用下,内驱力所形成的力量作用于老师自身,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躯体的反应,造成心身疾病。

幼儿教师中常见的心身疾病有慢性咽炎、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等。

它们大多由焦虑、抑郁、强迫、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引起。

身心健康在现代医学不在只肉体,还有精神、心理的健康。

在如今心理问题也是诱发身心疾病的重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当前引起各种疾病的原因中有百分之七八十与心理因素有关。

其中主要由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患者已占总人口的1/10,这些人易患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某些皮肤病等等。

由此可见,不良心理因素对健康危害不亚于病菌,而良好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则胜过保健品。

社会是向前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压力的变化,失业率增高,经济的动荡等都会引起人们的身心变化。

工作的变化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工作不能胜任、工作调动、经济收入降低、被动接受新的化境、生活的能力降低等都会导致情绪低落、心理失衡、失眠、严重时出现精神异常,甚至还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现代城市的拥挤、交通繁忙,安全事故频起,生活、工作节奏紧张,人们的交感神经兴奋,持续的血管疾病,患高血压的的病人增多。

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焦虑,情绪不稳,甚至恍惚。

诸多的不良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身心的疾病。

目前我们大多数的临床医生对于身心疾病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各科医生治疗各科疾病,内外科医生和精神心理科医生都普遍对对方的专业领域缺乏认识,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病人被误诊,治疗被延误。

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应该从身体和心理上双重治疗,早治疗是对病人加强心理方面得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疾病意识,保障身心健康。

最后感谢老师教我这门课,让我学多了好多知识,对用药安全有了初步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