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7515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docx

电站防洪影响评价解读

目录

1概述1

1.1项目背景1

1.2评价依据2

1.2.1法律依据2

1.2.2标准规范2

1.2.3基础资料3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3

2基本情况5

2.1建设项目概况5

2.1.1工程设计方案5

2.1.2工程施工方案6

2.2河道基本情况8

2.2.1河道概况8

2.2.2气象水文特征9

2.2.3地形、地貌、地质情况10

2.3河段防洪标准14

2.4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15

2.5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16

3河道演变18

3.1河道历史演变18

3.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19

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21

4防洪评价计算23

4.1设计洪水23

4.1.1流域概况23

4.1.2水文站及基本资料24

4.1.3工程设计洪水标准25

4.1.4设计洪水26

4.1.5施工分期设计洪水28

4.2壅水分析计算29

4.2.1低坝壅水分析29

4.2.2厂区壅水分析35

4.2.3进水闸、冲砂闸及防护工程高程复核36

4.3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37

4.3.1冲刷分析计算37

4.3.2河道泥沙量估算38

4.3.3淤积分析38

4.4河势影响分析39

5防洪综合评价40

5.1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40

5.2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40

5.3对行洪安全影响评价41

5.3.1电站枢纽河段行洪安全评价41

5.3.2电站厂区行洪安全评价42

5.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42

5.5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及设施影响分析43

5.5.1对工程建设区河段的影响43

5.5.2对工程区涉河桥梁的影响43

5.5.3对回水区堤防的影响43

5.6对防汛抢险影响评价44

5.7建设项目防洪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得当44

5.8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评价45

5.9下游电站对本电站防洪影响评价45

5.10施工期防洪评价45

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与工程量估算47

7结论和建议48

7.1结论48

7.1.1***系峡谷型山区型河流,河势稳定,不会因修建******段***水电站工程导致河床演变48

7.1.2***水电站的修建符合***流域总体规划,对上、下游其它用水现象无不利影响48

7.1.3***水电站的修建,不影响河道正常泄洪,不影响防洪安全49

7.1.4电站拦河坝、厂房设防标准符合规范要求49

7.2建议50

1概述

1.1项目背景

***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处于北纬33°21′32″至33°57′4″、东经110°7′49″至110°49′33″之间。

东与商南县、河南省卢氏县接壤,西与商州区毗邻,南以山阳县为界、北与洛南县相连,总面积2438km2。

因县城南临***、北依凤冠山而得名。

***县城距省会西安170km,西合铁路和“312”国道东西横贯全境,沪陕高速公路从县城南部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在***境内西自棣花的条子沟口,东至竹林关雷家洞,总长约66.8公里,流经商镇等8个乡镇,总流域面积1134.46平方公里(不含银花河),占全县总面积的47.2%。

***在县境内的干流中,刘家涧至竹林关一段,名“日月峡”,为变质岩陡峭峡谷,坡度多在30度至70度,谷底狭窄,为***梯级水力开发的重要河段,水量丰富,其水力资源为历代重视,***电站工程即位于此段。

拟建***电站位于***县月日乡境内,为有坝引水式水电站工程,厂区坐落在***右岸。

拟由***干流小栗西沟口上游约100m处河道筑坝取水,在桑树坪下游的西梁沟口处设站发电,装机容量4000kw(1600kw×2+800kw)。

建筑工程主要包括引水枢纽、输水建筑物和电站厂区三大部分。

引水枢纽由拦河坝、进水闸、冲砂闸三部分组成;输水渠道总长2720m,其中隧洞4座长2650m,涵洞2处长70m;电站厂区由前池、压力管道、厂房、尾水渠、变电站、防洪工程以及附属辅助设施等组成。

工程估算总投资3164.38万元。

该电站工程由陕西商南豪迪集团投资修建。

根据我院2008年1月编制的《陕西省***县***干流***段水力资源开发规划》,在***干流***县城至竹林关段共规划了四级电站,总装机14200kw。

其中***水电站为规划二级电站。

2007年4月,该电站投资方陕西商南豪迪集团该公司与我院鉴订了***县***电站工程的设计合同,由我院编制完成了《***县***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年10月,该公司又委托我院进行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组织技术人员收集了***电站所在河流——***干流水文站实测资料;还收集了***防洪工程各阶段设计资料,以及***和***县河道管理部门所掌握的河段冲淤情况等资料,先后多次派员前往工程所在地对相关建筑物进行实地勘察。

在广泛收集防洪评价相关基础资料后,经过大量统计分析工作,初步完成防洪评价报告(送审稿)上报***水务局。

1.2评价依据

本防洪评价报告,依据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还依据了其他相关文件。

主要如下:

1.2.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

水利部、国家计委《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水利部办公厅《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1.2.2标准规范

《防洪标准》(GB50201—94)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71-200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2.3基础资料

《陕西省防洪规划报告》(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03年3月);

《陕西省***县***干流***段水力资源开发规划》(***水电勘测设计院2008年1月)

《***水务局关于陕西省***县***干流***段水力资源一发规划的批复》(商政水发[2008]23号)

《陕西省***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省***干流防洪工程初步设计》

《水力计算手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县***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洛地区实用水文手册》

陕西商南豪迪集团的技术委托书、合同书。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本次防洪评价通过现场查勘,充分收集了***电站工程所在河段水文泥沙、河床演变、防洪工程现状及规划资料,分析了水电站工程所在河段河道行洪、河道冲淤、河势演变的规律及特点预估了电站工程在使用期限内河道冲淤变化趋势与淹没影响,本次评价的设计洪水计算,直接采用已批复的《陕西省***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城区***干流防洪工程初步设计》中的设计洪水成果,采用面积比拟法推求与该工程有关的各个断面的各种频率设计洪水,核定水电站工程所在河段的设计洪水位及校核洪水位,计算分析了工程的壅水和冲刷情况,依照河道管理的有关规定及防洪要求,分析电站工程建设可能给河道行洪、河岸防护、道路桥梁、安全渡汛、工程管理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不利影响提出防治、补救和减免措施,最后做出综合评价。

***水电站工程项目洪水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1)工程建设与防洪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2)工程建设是否符合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

(3)工程建设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4)工程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5)工程建设对堤防、护岸及其它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

(6)工程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7)工程防御洪水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8)工程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9)施工期防洪评价;

(10)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2基本情况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工程设计方案

拟建***电站工程位于***干流月日乡境内前咀至桑树坪段,河段长度8.3km,河道平均比降2.48‰,河床地形高差约20.1m。

工程设计方案如下:

***电站工程引水枢纽设在***干流小栗西沟口上游约100m处河道,输水建筑物沿***右岸延伸,站址坐落在桑树坪下游河道右侧凹岸的西梁沟口处。

建筑工程主要包括引水枢纽、输水建筑物和电站厂区三大部分。

引水枢纽由拦河坝、进水闸、冲砂闸三部分组成,设计引水流量Q=27.6m3/s,冲砂流量60m3/s。

拦河坝经多种方案比较,确定为浆砌石重力坝坝型,进水闸、冲砂闸均布置在拦河坝右端。

输水渠道总长2720m,其中隧洞4座长2650m,涵洞2处长70m。

根据工程实际,于桩号1+643m处设140m长导洞一处,用以增加隧洞开挖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结束后将导洞改造设为退水(兼冲砂)洞,出口处设退水闸门1座。

输水建筑物设计流量为27.6~26.2m3/s(1+643m处导洞以后设计流量26.2m3/s),比降1/1500。

电站厂区由前池、压力管道、厂房、尾水渠、变电站、防洪工程以及附属辅助设施等组成,占地4333m2,折合6.5亩。

主厂房建筑面积425m2,副厂房建筑面积246m2。

厂区防洪堤主体采用M5.0浆砌石砌筑,迎水面及底部采用C15混凝土,堤身中、底部位设两级廊道,堤背采用渣石或砂砾石填筑。

堤防地基为基岩。

堤顶高程490.50m,顶部宽度为2.5m,最大底宽10.0m,相应高度11.5m,齿墙深2.0m,嵌入基岩深度不小于1.5m。

总长度约118m。

本工程可研选定的主要建筑物的防洪标准为:

拦河坝3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厂房3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

2.1.2工程施工方案

***电站施工分为三个施工区,引水枢纽施工区、输水建筑物施工区和厂区施工区,其中输水建筑物沿***右岸延伸,地势较高,其施工不受***洪水影响。

涉河的引水枢纽、厂区的水工建设物都较为集中,临时施工设施、施工工厂及施工生活区可在两地集中布置。

施工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可从***或其支沟径流直接汲取,坝址、厂址等处分设蓄水池;由于任意堆放工程弃渣将对区域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坝址及厂房开挖弃渣应按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堆放,并做好临时及永久性防护,避免发生水土流失;各洞口及施工支洞出渣可就近安排填高阶地或筑堤,利废兴利,剩余渣量亦按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进行集中堆放和防护。

施工设施及布置既要考虑防洪,既要方便施工又要安全可靠。

项目区内交通较为便利。

“沪陕”高速公路“商界”段沿***干流延伸,另有“丹(凤)竹(林关)”公路沿***西侧翻越流岭直达竹林关镇。

可用于水泥、钢材、河砂等大宗建筑材料和设备运输。

道路未达处需修筑短距离临时公路。

本工程按规模划分属小

(2)型水电站,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本工程施工导流流量,采用***水文站实测日均流量资料,对年内10月、11月、12月以及1~4月的月、旬最大流量进行频率分析,所得成果按水文比拟法推求至本工程拦河坝及站址处。

施工导流期确定为枯水期的10月至次年3月。

导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拟定采用土石结构。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规定,本工程导流建筑物洪水重现期为10~5年。

本工程可研报告按P=10%日均流量确定。

***电站工程总工期安排2年,即第一年10月1日~第三年9月底。

工程永久占地(坡地)仅发生在电站厂区,共占地4333m2,折合6.5亩;施工临时占地2667m2,折合4.0亩。

第一期施工时段从10月中旬开始至12月底,完成右坝段25m长的开挖、砌筑工程量,以及进水闸、冲砂闸砌筑施工。

施工期间利用原河道导流,修筑临时导流工程,一期围堰长110m。

第二期施工时段从第二年1月开始至3月底,完成其余坝段40米长的开挖、砌筑工程量,以及金属结构安装和其它零星工程量。

施工导流利用已建成的冲砂闸闸孔导流,以建成的冲砂闸左闸墩为边界,在上、下游修筑导流围堰,二期围堰长150m。

围堰采用河床砂砾石堆筑,迎水面采用编织袋砂砾石码砌,断面形式为迎水面坡比1:

0.5;背水面坡比1:

1.0;围堰顶宽1.5m。

***电站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目标的非污染生态建设项目,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源于施工活动,电站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甚微。

工程范围内无环境敏感因素,无较大水生动、植物群落,无著名人文历史景观。

本工程输水建筑物为隧洞或暗涵,不会造成大面积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拦河坝为低坝,不会造成较大的回水淹没影响。

由于输水隧洞开挖弃渣堆置会造成环境破坏,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弃渣堆置形式和位置做了规定,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按本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对弃渣有组织堆存,并覆盖恢复植被或复垦。

根据分析,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破坏。

2.2河道基本情况

2.2.1河道概况

***电站所在地为陕西省东南部的******县,位于我国地理分界线——秦岭山脉的东南段,呈中~低山地地貌特征。

项目所在地为***流域,是长江的二级支流。

***发源于***商州区境内的秦岭山脉凤凰山南麓,是汉江最大的一级支流,也是***境内的最大河流。

***流经***的商州、***、商南三县(区),于商南县梳洗楼附近出省境,再经河南、湖北两省汇入汉江,全长443km,总流域面积16812km2。

***在***境内流程259km,河道平均比降3.27‰,流域面积7478km2,占***总流域面积的44.5%。

***在***境内根据河谷发育特征分为五个河段:

①河源至商州二龙山河段42km,属河源段。

1975年建成二龙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65km2,总库容0.81×108m3,电站装机3×1250kw。

②商州二龙山至***月日滩河段71km,属川塬地段,俗称“商丹盆地”。

③***月日滩至竹林关河段40km,属峡谷河段。

④***竹林关至商南过风楼河段53km,是宽谷和峡谷相间的串珠状河段,湾多滩多,段内落差96m,适宜修建径流电站。

⑤商南过风楼至省界河段,长58km,称“湘河峡谷”,段内落差96m,规划修建水库电站,现筹备建设莲花台电站。

***境内***及其支流为雨源性山区河流,流域范围西北高东南低,河谷山势陡峻,河床深切,河流蛇曲发育。

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河流水量在汛期主要由降水补给,枯水期则依靠地下水补给,径流量大小及分布均决定于降水与蒸发,故区域径流具有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

本流域暴雨主要发生在5-10月,全年降水量的80%都集中在此期间;11月至翌年4月,受西风带环流及西部大陆干冷气流控制,空气干燥,降雨量少,仅占全年雨量的20%。

***流域产生洪水的主要原因是暴雨或连续阴雨所形成。

同时与流域内气候、地形和植被等自然因素有关。

流域产流方式多为蓄满产流方式,洪水峰值的大小和峰型,除决定于暴雨的强度大小外,还和集流时间长短有关。

洪水具有多峰,锯齿状的特点,而且峰尖坡陡,一般涨落时间几十个小时到上百个小时,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山区河流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

另外,除暴雨引起洪水外,也有长期连续阴雨形成的洪水。

这种洪水的特点是:

缓慢涨落,峰低量大的洪水过程。

拟建***水电站位于***干流***段,地势西高东低,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68%。

沿途均为山川,因河流切割,地形起伏,山大沟深。

枢纽坝址位于小栗西沟口处。

该处河道狭窄,岸坡基岩裸露,河谷基岩埋深相对较浅,坝基可以建在岩基上,有利于挡水建筑物稳定,减少了坝基渗漏。

坝址上下游无人家及耕地,有利于工程施工,筑坝后不存在淹没及搬迁。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044km2。

厂址选在桑树坪下游河道右侧凹岸的西梁沟口处。

该处河道窄,边坡陡,施工开挖量大,不是很理想的厂址方案。

但经实地踏勘,相对其它位置而言,仅该处条件较好、较合适。

厂址控制流域面积3075km2。

2.2.2气象水文特征

***流域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受秦岭制约,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热量充足,四季分明。

据***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3.8℃,一月份平均气温1.2℃,七月份平均气温25.8℃,极端最高气温40.8℃(1996年),极端最低气温-13.4℃(1967年)。

多年平均风速3.0m/s,历年最大风速20m/s,风向多为WNW,最大冻土深度0.16m。

由于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冬春季干旱少雨,夏季多雨间有伏旱,秋季湿润并多连阴雨。

多年平均降水量700mm,但时空分布不均。

从时间分布讲,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6%。

从空间分布讲,一般山地多于川道。

特别是暴雨多发生于高、中山区。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径流也随之变化。

6~10月份为丰水期,12月至次年3月份为枯水期,11月及4~5月为平水期。

据荆紫关1959~1987年共29年实测径流资料估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72mm,年均径流量16.84×108m3(***境内)。

***水文站年最大径流量16.25×108m3(1964年),年最小径流量1.76×108m3(1977年),7~10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以上。

泥沙与径流具有同样的规律,***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232×104t,多年平均含沙量3.78kg/m3,年最大输沙量766×104t,年最小输沙量4.05×104t(1986年),最大与最小相差189倍,其中7~10月份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80%。

年最大断面日平均含沙量达236kg/m3。

2.2.3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2.2.3.1区域地质

(1)区域地质概况

项目所处地位于大地构造单元之东秦岭褶皱系,加里东和华力西两个褶皱带内。

北与商渭台缘褶皱带相连,南与印支褶皱带相临。

这些褶皱带均呈近东西向延伸的构造格局。

由于地壳多次运动,第三系末期至第四系初,普遍沿***河谷两侧残留着一至三级基座性阶地,本区地壳在现代时期仍处于相对上升阶段。

(2)地形地貌

以***河流为界***河流以南,银花河流以北属流岭山脉东延段;***河流以东或东北属蟒岭山脉的南麓。

工程区地形地貌特征可分为:

①中低山地貌

工程区山势陡峻险要,河流蛇曲发育,大部分斜坡基岩裸露;工程区主要山脊标高1240m,而工程区***河床标高483~508m,相对高差736~757m,按照地貌类型划分,属中~低山地形地貌区。

②山麓斜坡堆积地貌

工程区河流两侧山势陡峻相对隆起,沿***河流两侧坡脚堆积着厚度不等,岩性和形状各异,组成大体相同的碎石层、碎石砂质粘土层等,倾向河流或主要冲沟,成因以坡~残积为主,冲~洪积次之的山麓斜坡堆积地貌。

③河流堆积地貌

工程区河流方向呈NW~SE向,该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与***河流大体平行,***河床宽窄相间,沿河床堆积着厚度不等,岩性大体一致的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冲~洪积砂砾石、砂卵石层等。

地貌类型以***河床、河漫滩、中山地貌为主。

(3)地层岩性

按照地层界线划分,项目区所在地段属华北区(Ic)商县~南召分区。

依据1/50万东秦岭地质图和工程区出露的地层岩性分别为古生界地层和新生界地层。

(4)地质构造

工程区位于东秦岭东南段纬向区域构造单元内,由于受南北向强大挤压应力的作用,形成一系列压性或压扭性断裂和褶皱带,这些构造带组成了本区以近东西向为主的构造格局。

(5)区域稳定性评价与地震效应

①区域稳定性评价

整个秦岭山地在白垩纪末~第三纪初构造运动较为剧烈,其特点是断块隆起,地壳反复活动,形成以深大断裂为阶的次一级断块。

由于活动的差异性,形成一系列山间小型盆地,第四纪初先后结束了沉积,表现为整体性、间歇性上升,与前期比较,活动性逐渐趋于和缓,地壳相对稳定。

②地震效应

本区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商洛境内没有发生过大于5级以上的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

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按土的类型划分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境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基本地震烈度为Ⅵ度。

2.2.3.2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区域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其中松散层孔隙潜水的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砂砾石、砂卵石层,其次为第四系碎、砾石砂质粘土层等。

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上古生界、泥盆系碎屑岩和碳酸盐类岩石,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变质砂岩、方柱石角岩、角岩化板岩夹砂质灰岩、角砾状灰岩,黑云母角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等岩石裂隙中,水量一般比较贫乏,季节性表现比较明显。

(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其次为灌溉用水的渗入补给。

区内降水量相对集中,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比较明显。

地下水补给靠***河和沿岸主要支沟水流,通过入渗补给于松散层孔隙中。

区内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与地形基本一致,即自河流两侧流向***河床,再沿***河流自上游向下游排出工程区。

基岩裂隙水流向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具有多向性和多样性,以渗流或泉水的形式向临近河、沟、谷等临空面排泄。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径流方向由高向低运移,又由斜坡后缘向前缘运移,最终以地下潜流形式排入主河道。

2.2.3.3工程地质条件

(1)坝址

坝址位于月日乡保仓村、小栗西沟口上侧峡谷段;河谷右岸坡角40~60°,而左岸坡角25~50°,为一不对称的“U”型河谷。

河床右岸坡脚为修筑通村公路堆积(Q4aL)碎石层,厚度0.3~1.2m,松散空隙极大,工程地质条件差;河床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砂砾卵石层,松散透水性强,渗透系数K=100~200m3/d;据商界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河床覆盖层厚度推测3~6m。

两坝肩基岩裸露,岩石均为上古生界、泥盆系中统刘岭组中段(D2—3L2),浅~深灰色中厚~厚层变质砂岩夹薄层云母石英片岩,岩层产状SW∠60~65°,微倾下游,局部有石英脉,岩石中硬~坚硬,裂隙较发育,强风化厚度0.2~0.5m。

两坝肩山体稳定,高大雄厚,具有建坝高度和厚度的岩体;坝区地表未发现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有建坝工程地质条件。

(2)输水渠线

输水渠线位于***河流右岸,保仓村小栗西沟口~柳林村一组西梁沟河段。

此工程利用了***干流峡谷多弯曲河段,进行裁弯取直的引水方案,渠线总长2720m,其中隧洞4条,长2650m;暗涵2段,长70m。

隧洞所通过的地层岩性为上古生界、泥盆系中统刘岭组中段(D2—3L2),浅~深灰色中厚~厚层变质砂岩夹云母石英片岩,岩层产状SW∠54~58°,局部有石英脉,岩石中硬~坚硬,裂隙发育~较发育。

隧洞所通过山体高大雄厚,隧洞进出口山体稳定,从地表未发现断层,软弱夹层和不利于该工程的地质现象;隧洞所通过山体地表,有竹园沟等较大的3条冲沟,沟内长年有地表水,因此有地表水下渗的可能性,洞室局部有地下水影响,但有实施该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洞室围岩工程地质分类,1#隧洞桩号0+000~0+135段、2#隧洞桩号0+195~0+295段、3#隧洞桩号2+058~2+158段、4#隧洞桩号2+670~2+720段为Ⅲ类围岩。

2#隧洞桩号0+295~1+638段、3#隧洞桩号1+638~2+058段、4#隧洞桩号2+218~2+670段为Ⅱ类围岩。

(3)厂区

电站厂址位于***干流右岸的月日乡,柳林村一组西梁沟口上游。

厂区斜坡角度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