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63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docx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佳能尼康

单反相机摄影教程(经典)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图很清晰的表明了成像的过程,如果各位还没有忘记中学物理知识,就更容易理解了。

简介

  单反就是指单透镜反光,即SLR(singlelensreflex),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

单透镜反光照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从学习摄影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不存在视差

  单反机由于整个成像系统(对焦与拍摄)为一个镜头所以不存在视差也就是说取景和成像是一致的。

(传统机子多为旁轴式取景)其次由于采用一个成像系统为一个镜头所以协调反应比一般的机子反应快,所以单反机对高速运动的物体拍摄较好(不会因为相机反应迟钝错失佳景)再次,单反机由于采用了换镜头组成不同的摄影系统比如说你可以换广角镜、可以加长镜头、也可以加色片、还可以选用微距离镜头等等来满足你的不同需求。

你不会因为机子镜头受限错失美景。

  优秀的镜头

  最后一点,由于单反机多采用了纯天然的水晶或萤石打磨的镜头所以价格就比一般的玻璃以及塑料镜头贵多了。

甚至有些采用了超声波马达调节镜头比机械式震动更小有些还有自己的防抖专利(如佳能的EF系列镜头中带有IS标志的)特别是佳能EF系列镜头中带红线的就是所谓的纯天然萤石镜头贵的一个镜头在3-5万之间。

  优势及常见品牌

  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

  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

市场中的代表机型常见于尼康、索尼、佳能、宾得、富士等。

此类相机一般体积较大,比较重。

  使用电子取景器EVF的机型,也归入单反类,但一般加注“类似”,或注明是EVF取景,如奥林巴斯C-2100UZ、富士Finepix6900等。

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影像。

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另外,现在单反数码相机都定位于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因此在关系数码相机摄影质量的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的面积上,单反数码的面积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这使得单反数码相机的每个像素点的感光面积也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因此每个像素点也就能表现出更加细致的亮度和色彩范围,使单反数码相机的摄影质量明显高于普通数码相机。

  适用性

  可以很简单的说,单反数码相机并不是适合任何用户,首先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是一方面,其次要用好单反数码相机必须搭配不同型号的镜头,这很可能使镜头的花费高于购买数码相机的费用。

  而且在外出旅游时,带上镜头群的相机包的重量也远高于一个普通相机,会成为旅游过程的严重负担。

另外单反数码相机在更换镜头时都会让感光元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因此使用时也必须要注意相机的保养。

所以,单反数码相机虽然拍摄质量更高,而且现在价格也下降了很多,但也并非适合所有的用户,用户购买时还是要按需选择。

  优势与劣势

  优势

  在使用同轴直射CCD取景的数码相机尚未普及前,单镜反光相机具有无视差的优势。

  精确的取景和对焦,这一点对于微距和远距摄影特别重要。

  部分较高阶的DSLR具有可以预览景深的功能。

  多数的单镜反光相机可自由更换镜头。

  常见的单反镜头比固定镜头相机提供了更广泛的光圈范围,尤其是增加了最大光圈(举例来说,在50毫米定焦镜头上可见到f1.4甚至到f1.0等级的最大光圈)。

  这主要带来两个好处:

可以在更昏暗的条件下拍照而不需使用闪光灯。

可以获得更浅的景深。

  劣势

  由于其复杂的机械装置,在同等片幅下,单镜反光相机的体积要大于旁轴照相机。

  由于反光镜需要时间进行移动,因此产生相对较长的快门时滞。

在使用电子系统的单镜反光相机上,时滞问题还有可能被自动对焦时间拖长。

  由于反光镜的往返移动,会造成额外的噪音和震动。

有些单镜反光相机具有反光镜预升功能,在拍照之前就把反光镜提升并锁定来减少曝光时的震动。

但这仅适用于被摄物体在反光镜预升时会相对保持静止的情形下,因为观景窗在这时是漆黑一片的。

  在小光圈的情况下,取景器很暗,难以进行手动对焦。

这个问题在自动对焦镜头普及后获得些许改善。

在使用电子闪光设备的情况下,曝光时间受到限制。

  由于需要给反光镜留出移动的空间,设计广角镜头更加困难。

1、照相机的结构

照相机基本结构

照相机由镜头和机身组成,有的镜头和机身可以拆开,有的不能。

2、曝光、光圈和快门

曝光

曝光就是照相机的感光材料接受影像记录的过程。

所谓曝光准确,则是让一张照片看上去不是太亮或太暗,要达到曝光准确,前期拍摄后后期冲洗,同样重要。

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f16。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快门

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就像一块挡板,用来控制曝光时间。

一般做在机身上,做在镜头上的叫做镜间快门。

我们常说的快门,实际上是相机上的快门释放按钮。

当按下快门释放按钮的时候,快门离开镜头和感光面,光线通过镜头投射到感光面成像,当快门离开时间达到了设置的快门速度,就回弹关闭,光线不再进入感光面,可以理解为倒计时关闭器。

快门速度是时间单位,比如1/250秒。

快门速度越快,影像就越清晰,一般来说,所谓安全快门速度,就是在平稳手持的情况下,基本不会造成影像模糊的快门速度,一般是焦距的倒数,比如20mm焦距的镜头,安全快门速度是1/20,200mm的安全快门速度,是1/200秒,但这样还是不够安全,最好是两倍这样的数值以上更可靠,特别是长焦。

同时要保证被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也会造成影像模糊。

快门时滞时间

  相机在不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同时保证在自动对焦工作状态下,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

快门的使用,将在前期篇详细介绍。

3、对焦和测光

焦点:

光线经折射或反射后的交点。

一般指主焦点。

焦点上的物体最清晰;对准焦点的过程叫做对焦。

对焦失败,影像是模糊的,叫做失焦。

顺便说以下,在某些情况下,失焦也不乏为一种创意拍摄方法。

对焦和机身、镜头都有关系,对焦方式有手动对焦、自动对焦、多重对焦,其中除了手动对焦必须依靠眼睛之外,其它都由相机或镜头自动完成,具体使用也将在前期篇说明;

测光:

从字面解释,就是测量光线。

为什么要测光呢?

我们知道,曝光准确就是照片看上去整体不会偏亮或偏暗,要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必须对要拍摄的画面光线分布情况进行测量,得到一个光圈快门的组合值,以完成正确的曝光。

在自动相机出现之前,有一个叫做测光表的仪器,能准确测量出当前拍摄画面的光圈快门以及感光度组合值,给拍摄提供参考。

现在自动相机都有自动测光功能,专业说法叫做TTL(ThroughTheLens)测光系统。

要提一下的是,如果使用了镜头滤镜,测光值和不加滤镜时是不同的。

测光方法有:

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点测光以及评价测光等,每种测光方式都有不同的应用情况,具体也将在前期篇再说。

4、感光度和颗粒

感光度和颗粒,都是针对感光材料说的。

这里指胶片。

感光度,简称ISO,它的意思就是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就是胶片上化学元素对光线的反应速度。

感光度,也叫做感光速度。

一般胶片都有以下感光度,ISO50ISO64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ISO3200等,每种胶片的ISO都是固定值,如果要在机身设置里改变ISO值,比如ISO100的胶片,设置成ISO200来拍摄,叫做增感,这种设置也有特别的效果。

在数码相机里,ISO可以很方便的调节。

感光度越高,意味着曝光最终画面所需要的光线越少,所以,ISO1600的胶片,比ISO100所需要的光线少,快门速度就可以设置更高,特别是在抓拍动态物体时候,很有用。

但是,并不是感光度越高越好,由于物理特性,感光度高的胶片,拍下画面后,冲洗后画面颗粒非常的粗,在人们看来,显得很脏,很粗糙,而低感光度的胶片,则画面细腻程度高的多,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

这种颗粒,在数码相机里,称作噪点。

当然,也有些摄影师把颗粒也当作艺术了,有些黑白照片,粗糙的颗粒反而增强了艺术效果。

5、传统相机分类

按画幅分:

所谓画幅,就是相机所使用胶片的尺寸。

画幅越大,记录的画面细节越多,画质就越好。

135相机——使用135胶片的相机,它的拍摄尺寸是36x24mm;最常用。

体积最小,便于携带。

比如尼康F80、徕卡M系列等。

中画幅相机——使用120胶片,根据机背不同可分为6×6、6×7、6×9、6×10等画幅;商业用得多。

体积中等,可以接受。

比如哈苏503、禄莱6006等。

大画幅相机——4×5、8×10大画幅相机使用的是单张的页片,一次拍一张或两张胶片。

体积最大,笨重,带个大画幅相机出门是很痛苦的事情。

这类品牌有林好夫、仙娜等。

按结构分:

单镜头反光式相机

优点:

没有视差,所见即所得;对焦迅速;便于携带;不同的镜头选择;

缺点:

噪音大、机震大、镜头大,按下快门反光板上升会黑;

135和中画幅,都有单反相机。

中画幅单反更大更重,噪音更大,价格更贵,但画质更好。

旁轴取景式相机

旁轴相机,是相机发展史上品种最繁多的一种相机,著名的徕卡、禄莱,还有康泰时等,就是非常有文化的旁轴相机品牌。

这种相机出现在单反相机之前,它有如下特点:

单独的取景器,不像单反必须通过镜头取景,但这样会造成视差,如图(高级旁轴有视差补偿系统);

机身小、轻巧——因为没有反光镜和复杂的部件,无论是体积和重量,都不是问题;

可更换镜头——但由于其结构问题,没法使用超广角和长焦,35mm~70mm焦段是其常用的

最具有人文味道的相机——由于其小巧隐蔽,不像单反那么招摇,还有视差上让你不得不先思考画面构图,这种相机往往是纪实、人文摄影师的利器。

比如纪实人文大师布列松,就是徕卡走天下,他最常用的就是35mm或50mm镜头。

说个题外话,现在很多玩纪实人文的摄影师,往往对使用单反咔嚓个不停的摄影师很鄙视,就是因为纪实人文,低调,思考,有品,不动声色。

哈哈!

纯属个人看法,请勿对号入座。

旁轴相机,也有135和中画幅两种类型,中画幅旁轴特别适合专业摄影师,画质好又便于携带,就是价格……死贵!

直接取景式相机

这种相机一般都是大画幅的专利!

不会有反光板,不会有视差,画面直接通过镜头取景,也是照相机最原始简单的一种!

这种相机看起来像个手风琴,前面是镜头,后面是聚焦屏,调焦基本靠手,移动镜头或相机后背——真的很像拉手风琴。

大画幅相机,至今依然是对画面每个细节都很专注的摄影师的最爱,适合拍风光和建筑,画质是当之无愧的一流!

不过,实在太笨重了!

拍照时简直是超强体力劳动!

最后提一下,这种相机是最原始的小孔成像原理,所以聚焦屏上看到的是个倒影……要慢慢习惯。

还有其它什么双反相机、傻瓜相机、水下相机、立体相机……很多名堂的相机,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有兴趣自己找资料看。

6、传统摄影过程

前期(拍摄):

取景——按下相机快门释放按钮——曝光——胶片感光——光线直达胶片成像——曝光结束

后期(暗房):

底片冲洗——药水显影——调整曝光色彩等技术调整——定影——冲洗照片——晾干

一、认识数码摄影

什么是数码摄影?

相信大家学完以上知识以后,就会很聪明地想到,把胶片换成数码感光元件,就是数码摄影了。

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数码摄影的学习范围。

1.数码摄影的过程

数码摄影的前期,和胶片摄影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就是不用换胶卷,一块感光元件代替了胶片,你可以重复使用它而不用更换,除非它坏了,这种感光元件,我们叫做CCD或CMOS。

以下以CCD为例。

现在我们看看数码摄影的前期过程:

取景——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曝光——CCD感光——光线直达CCD——CCD获取光线信号并转换成数码信号——通过数码相机内部软件转换成数码格式(RAW或JPG)——传输到存储器存储

大家可以看到,数码相机的功能就是把影像直接数码化了,变成文件存储起来。

其中,RAW格式,是原始数据格式,记录的就是原始的影像细节,机内软件设置对RAW不起作用,所以RAW格式是一种原始无损的格式(也有压缩的RAW格式,人眼分辨不出来),准确来说,RAW不能叫做图片,而应该叫做数据。

JPG格式,则是一种压缩图片格式,通过机内设置存储为不同效果的图片格式。

很多人说到原片,实际上,JPG已经不能叫做原片了,最多叫做相机处理片,而真正的原片,则是RAW格式。

但RAW格式还不是图片格式,必须经过软件处理之后,才能成为图片。

于是,我们要谈到非常有争议的数码后期过程。

 

大家都对胶片摄影的暗房制作没有什么疑虑了吧?

胶片暗房出来的图片,很多人不会觉得那是“PS”的,甚至回避后期这个词眼。

我觉得这真是个偏见!

数码摄影的出现,颠覆了以往我们对摄影的传统概念。

特别是后期处理,各种五花八门的软件大显神通,各种让人惊异的效果层出不穷,甚至移花接木、变脸大法……等以前我们只能在墙上涂鸦的技术,可以堂而皇之用电脑软件来玩了,甚至玩得更不可思议。

这,就是数码后期的魅力,也是数码后期的茫然甚至让某些人感到愤怒!

我们先演示一下数码后期的过程(为了显得更摄影点,更严肃点,我用RAW原始数据格式文件为例):

用photoshop打开一张RAW格式文件——调整各参数(曝光、色温、反差、色彩、锐度……)——转换成工作图片——细节调整——完成——存储为JPG图片——发表

嗯,大家觉得怎样?

这是不是摄影的一部分呢?

如果是,那我PS了啊,不是说ps的不是原汁原味的摄影吗?

那不PS,RAW格式怎么变成图片呢?

我觉得有些人已经明白了,PS,即后期处理,是数码摄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使用的JPG图片格式存储,也是机身帮你PS过了的!

只不过机身PS,相对来说简单了一点而已。

之所以现在很多人对ps有偏见,是因为目前的后期处理,花样实在太多了,不像传统胶片暗房后期,已经在百年发展中形成了套路和风格,而且由于胶片暗房的条件限制,不是人人都玩得起花样的。

就算是胶片暗房,有些有条件的摄影师,不也做出很多风格的照片了么?

只是大家接触最多的,是街头冲印店传统风格罢了。

如果有人说这张照片PS过了,他的本意应该是,这张照片处理得不符合我的审美,而不是PS本身有什么问题。

我建议的是,在数码摄影时代,不要再问这张照片是不是PS过了,很假之类的,这是个非常菜鸟的问题,如果一张数码照片入不了你的法眼,你应该说,这张图处理得不好,不喜欢!

这样才是正确对待数码摄影和后期处理的态度。

再提醒一下,很多人不知道PS具体什么意思,就人云亦云,其实PS=photoshop,本来是玩数码的人的行话,现在居然成了流行语,像那个拍假老虎的农民,网友动则说照片PS过的,那农民猛拍自己胸脯说,我绝对没有PS!

真是好笑……

不过,数码后期确实也带来了诸多疑问,比如照片的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而在胶片时代,这种怀疑比较少,因为胶片时代的照片造假过程,在价值不菲的暗房里,自己无法把握,现在人人都可以数码后期暗房……可想而知啊!

比如一张美丽的数码风景照,有人去了实景直呼上当,其实这里面原因很复杂,一方面,可能作者前期的确看到的是美景,而你没有看到,一方面是作者的后期很好,美化了风景,这可的确是个伤脑筋的问题,不是吗?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想得太复杂,景由心造,即使胶片时代的摄影师,也会在暗房里把照片做得更完美。

如果能体会到一张照片带来的美好感觉,而不是说这张照片要给你证明某个地方风景很美,这才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哦!

2.数码相机类型

数码相机,类型也是非常多了,几乎每种传统胶片机型,都有相对应的数码相机。

比如135相机就有数码单反,数码旁轴,120有中画幅数码后背,大画幅也有数码后背——当然最便宜的数码还是135型的。

世面上很多消费级的小数码,实际上也是135型的,只不过,这些小数码的画幅更小,这点下一节我再提。

当然,目前最流行最时尚的,就是数码单反相机了。

画质好,方便,镜头多,好玩,价格相对便宜,是选择数码单反的重要理由。

3.画幅和像素

画幅的概念,前面都说过了。

我们这里只谈数码相机的画幅。

全画幅:

36mm×24mm=864,即普通35mm胶卷的大小,佳能5DII、尼康D700、D3均采用这种尺寸的感光元件;

APS-H画幅:

28.7mm×19.1mm=548.17,佳能的1D/1DMarkII采用这种尺寸的CMOS感光元件,镜头转换系数为1.3;

DX画幅:

23.7mm×15.6mm=369.72,入门级数码单反常用CCD大小,尼康的D70/100采用这种尺寸的CCD感光元件,镜头转换系数为1.5;

APS-C画幅:

22.5mm×15.0mm=337.5,佳能的10D/20D/300D采用这个尺寸的CCD感光元件,镜头转换系数为1.6;

X3系统:

20.7x13.8mm,代表机器有适马的SD9SD10以及索尼DSC-R1

4/3系统:

17.3mm×13mm=224.9,奥林巴斯的E300就采用这个尺寸的CCD感光元件,镜头转换系数为2.0;

2/3英寸:

9.74mm×7.96mm=77.5304,目前民用数码相机所采用的最大尺寸的CCD,尼康的CP5700/8700、索尼的F717/828、佳能的Pro1皆采用这种尺寸的CCD;

1/1.8英寸:

8.1mm×6.64mm=53.784,佳能的A95、奥林巴斯的C5050/5060皆采用这种尺寸的CCD;

1/2.5英寸:

6.66mm×5.58mm=,松下FZ10/20、柯达DX6490/7590皆采用这种尺寸的CCD;

1/2.7英寸:

6.17mm×5.17mm=31.8989,佳能的A85、索尼的P73皆采用这种尺寸的CCD;

1/3.2英寸:

4.54mm×3.42mm=15.5268,尼康CoolPix2100使用这种小得可怜的CCD……

顺便提一下:

两款最有口碑的小数码——松下Lx3使用1/1.63英寸,理光Grd2使用1/1.75英寸。

大家都已经知道,画幅是画质的重要因素,画幅越大越好。

在数码相机里,画幅大,代表容纳的真实像素越多,这里我提到了像素。

像素的定义:

“像素”(Pixel)是由Picture(图像)和Element(元素)这两个单词的字母所组成的,是用来计算数码影像的一种单位,如同摄影的相片一样,数码影像也具有连续性的浓淡阶调,我们若在电脑里把影像放大数倍,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Pixel)。

画幅就像一个容器,画幅越大,容纳的像素就越大,所以,一般来说,全画幅可容纳的像素最多,像素越多,存储的影像的数据就越大,画质就越好。

所以为什么数码单反比消费级DC要贵,感光元件的尺寸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有人要问了,那小数码也有千万像素的,而数码单反也不过千万像素呢?

其实,数码的东西,都离不开软件。

小数码为什么能在很小的感光元件上达到千万像素,是插值运算的结果。

它是通过程序控制,在两个实在的像素之间增加一系列并不实际存在的像素,从而使得影像尺寸变大,比如本来只能存储200万像素,通过插值输出成400万像素,甚至1000万像素,当然,这种插值运算很专业,相机厂商拥有专利,需要提一下的是,尽管插值运算程序越来越优秀,但如果跨度太大毕竟对成像有影响,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尼康D200的千万像素照片和松下LX3的千万像素照片有什么区别。

LX3虽然插值运算非常优秀,但我对比过,原始大图的画质上还是比D200差多了。

实际上D200的千万像素也是经过插值运算的,只不过经过优化以后,加上插值跨度不大,所以比较符合教专业要求。

像素是数码相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商家为什么大打像素牌,就是利用人们对高像素的追求心理,实际上,小DC标称的像素再高,也没有画幅来得实在。

(关于选购相机的内容,稍后讲)

4.数码摄影和器材的关系

前面我也说了,数码摄影,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后期的多样性,一个能随心所欲表达想法的数码暗房,是划时代的进步!

相比传统暗房里的药水啊工具啊,数码暗房是一片无比广袤的天地!

这时候,器材对于数码的影响,相比之下,没有对胶片影响那么大了,有些照片处理之后,一点都看不出是什么镜头什么相机拍的。

当然,我们还是需要好一点的器材,能让图片处理变得更游刃有余。

总结一下前面说的数码摄影过程,我们可以这么说,数码相机得到的raw文件,实际上是一张素材,而素材的好坏,跟器材也有关系的,一般器材出的素材,自然比好器材出的素材要差一点,但如果后期能力强,倒可以通过后期来弥补一下。

好器材出的素材,则可以省却后期很多麻烦。

看自己如何把握吧!

以我为例,我用得最多的就是尼康的18-70套头,这个套头确实是个狗头,特别在拍路灯光芒的时候,衍射光比较难看。

这就是镜头的差异。

但大多数时候,我觉得18-70够用了,因为经过后期处理,画质不好的照片也能起死回生。

还是那句话,有钱就上好器材,没钱就学好后期。

个人觉得玩好后期比上好器材更有吸引力,哈哈

5.数码摄影和胶片摄影比较

数码摄影按快门轻率,胶片摄影慎重

数码摄影时代到来,带来的最大问题,也是胶片摄影人最为鄙视的,就是狂按快门!

如今烂片如潮,就是因为不经过思考按快门的人太多。

其实这也是数码的最大便捷之处,胶片要花钱嘛!

这样确实不好,少了思考的片子,不但占用存储空间,还影响进步,我建议,数码摄影,多用RAW格式拍,这种文件格式大,不方便浏览,后期调整麻烦,肯定会给按快门造成一定压力!

呵呵

数码摄影浮躁,胶片摄影平和

其实这也是按快门的问题,由于快门按得轻率,数码摄影会给人造成浮躁的感觉,拍片-删片-再拍-再删,这动作重复很多次以后,大脑会轻度苍白。

不如学学胶片摄影,先想想,再拍,心情会平静很多。

数码摄影画质比不上胶片摄影

虽然数码摄影发展到现在,进步很大,但在画质上还是比不上胶片,而且放大和印刷,数码照片离胶片照片还有很大的距离。

胶片油润细腻凝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