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7647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docx

九寨沟作文之九寨沟导游词1000

九寨沟导游词1000

【篇一:

九寨沟导游词】

九寨沟导游词

景区大门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人间仙境”九寨沟,我们现在所在的位臵是九寨沟风景区的门口。

九寨沟是中国惟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九寨沟县中南部,属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

九寨沟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更以五绝而著称于世。

五绝分别是:

翠海、叠瀑、彩林、雪山和藏羌风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少了一样你都会觉得遗憾。

九寨沟景色秀丽奇艳、世所罕见,在现代社会中还能保持如此完美神奇的天然梦幻景象,这与九寨沟藏族同胞所信奉的藏传佛教中的苯波教有很大的关系。

藏族人信奉神灵,他们认为九寨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是神灵所恩赐,所以我们尊重九寨沟人民的风俗就是对九寨沟的最大尊重,也是对九寨沟藏族人民的最大尊重。

我们相信您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能做到不在沟内吸烟、不乱丢垃圾、不投食喂鱼、不攀树摘花。

在这里我代表九寨沟人感谢你们的合作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九寨沟的游览方式:

我们游览九寨沟是要换乘九寨沟的观光车,每辆车上都有讲解员,他们会为我们讲解沟内沿途的风景,检票后进入景区后请各位跟好我们的队伍,我们排队上观光车,沟内的观光车会由调度统一安排。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神奇的“童话世界”。

.荷叶寨

各位朋友:

坐上观光车,我们已经进入了九寨沟风景区。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阿坝州82万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热忱欢迎你们的到来。

进入九寨沟,各位就是沟内1000多名藏族同胞最尊贵的客人,就是九寨沟童话世界里的公主和王子,希望你们在沟内玩得开心、玩的温馨、玩的尽兴。

前方我们到达的是进沟的第一个藏寨--荷叶寨,荷叶寨是九寨沟内繁华的村寨之一,村寨中的藏民一改过去游牧和农垦的生活方式,定居在寨中,原有的古老木结构的房屋现在都成了家庭旅舍,他们随时用香喷喷的酥油茶、甘甜的青稞酒热情款待每位慕名而来九寨沟的远方贵客,这也是由于政府保护九寨沟要求他们退耕还林而为他们寻求的一条谋生之路,这样类似的

情况还有树正寨和则渣洼寨。

荷叶寨的后边有一棵百年巨松,孑然独立,苍劲伟岸,那便是迎客松,传说是萨尔王当年来九寨沟降妖除害时,曾变成一只雄鹰搏斗,这棵孤松就是他追捕妖魔自天空飞过时扇动翅膀而留下的标志。

2.盆景滩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千姿百态的盆景滩。

它实质是钙质流的形态,在乳白色的钙质层上面渗着一层薄薄的水,水中生长着喜爱水性的白杨、杜鹃、松树、柳树,这些树在滩流上形态各异。

大作家魏巍八十年代来九寨沟时就对九寨沟的自然之美用最简单的话语作了的最完美的概括,他告诉世人九寨之美为:

自然的美,美的自然;人间天上,天上人间。

九寨沟水中的树为何可以摆出千变万化的造型呢?

这主要是由于九寨沟的水属于低钠高钙的矿泉水,这些树木补钙过剩,也就变成了今天盆景滩上千奇百怪的盆景。

3.色嫫女神像

我们欣赏了形态不一的盆景滩,请各位看一看对面的山岩壁上,神奇般渐渐显现出一个低眉颔首、温情脉脉的色嫫女神像,仿若人间童话。

据说,如果你能一眼就看到女神头像,那么表示你正在走“桃花运”,在爱情上将一帆风顺。

看到色嫫女神像我们就不得说说她的由来。

在九寨沟人的心目中,树正沟的达戈男神山和日则沟的色嫫女神山是最有权威的神灵,为九寨沟藏民所崇拜。

达戈男神山位于九寨沟的西北面,另一座色嫫女神山位于东南面,两山遥遥相对。

相传达戈、色嫫本是一对恋人。

雪山王毁去了九寨沟的山林湖泊。

达戈去雪山寻找能造山林的绿宝石。

雪山王暗中给他喝下迷魂汤,使他忘记色嫫,爱上了雪山王之女宝雪公主。

色嫫的热泪唤醒了他,也感动了公主。

雪山王前来报复,达戈和色嫫吞下绿宝石,变成两座高山,挡住了雪山王的进攻。

从此这对神山情侣,共同守护着九寨沟的森林海子,使得九寨沟山山水水的美景长留人间。

人们感谢达戈与色嫫,也向往他们的爱情,每年除了固定的转山会期间朝拜外,婚娶、节庆或有灾祸时,都要来烧香祭祀,祈求吉祥。

4.芦苇海

下面我们很快将到半沼泽湖泊芦苇海,它是我们进入九寨沟后的第一个海子。

传说是仙女色嫫路此地时留下的一条彩带。

芦苇海长2公里,海拔2140米,一条碧流蜿蜒穿行其中,海中芦苇丛生,一股水色翠绿、晶莹透明的清流从成片的苇中蜿蜓流过。

春夏时节,清流芦苇同色,满眼碧绿;秋冬之际,芦苇一色金黄,如黄金盘上的一道翡翠,让人惊诧,甚至不敢相信大自然的色彩竟能对比如此强烈。

5.双龙海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双龙海,透过晶莹的湖水,可以看到海中有两条带状的生物钙华礁堤隐隐潜伏于海底,活像两条蛟龙藏于海中,蠕蠕欲动,顾盼生风,随时要腾空而起,飞入苍穹。

传说因为它们玩忽职守,造成洪水泛滥,带给了九寨人民无比的痛苦,格萨尔王一气之下将两条龙镇压在这儿一大一小的两个海子中。

我们在公路边能够看到一小龙,在对面的栈道上可看到另一条细龙。

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一步一变幻,一步一个景,这是个容易让人激动的地方。

我们大家可以好好看一下我们的水景。

6.火花海

请看这路旁水深9米的火花海,欣赏火花海的最佳时刻是太阳斜照的时刻。

清晨的时候,旭日东升,晨晕轻拂水面,湖上波光如焰,金碧耀眼;黄昏的时候,落日斜照翠海,千万朵火花自水中绽开,灿烂热烈,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有阳光,火花不时会在湖面盛开、闪烁。

7.火花海栈道

在环山公路旁我们看到有51级栈道,它直通火花海,沿着栈道而下,我们可以到达火花海观景台,观景台上能观赏到火花海瀑布,树正瀑布还有树正群海。

8.火花海叠瀑

各位朋友,我们沿着51级石阶而下,首先面前看到的是飞溅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绚丽多彩、夺目迷人,这就是火花海瀑布。

此瀑布是九寨沟“六绝”之一叠瀑的代表。

整个瀑布宽50余米,高8米,分为两股相隔

不远却永不能交汇的瀑流,因此又名“相思瀑”。

瀑布在一片翠绿中跌宕,虽然称不上壮观,却别有一种玲珑的诗意。

9.卧龙海

我们再看卧龙海中,乳黄色的钙化堤横卧于深22米的湖心中,宛若一条腾飞的游龙。

卧龙海海拔2215米,面积61838平方米。

当卧龙进入了静谧的梦乡的时候,卧龙海是宁静的;而当微风掠过,湖面轻漾涟漪,龙体徐徐蠕动,山风稍大的时候,卧龙摇头摆尾,跃跃欲飞,活灵活现。

10.树正群海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带被称为树正群海,树正群海景区是九寨沟秀丽风景的大门。

树正群海沟全长13.8公里,共有各种湖泊(海子)40余个,约占九寨沟景区全部湖泊的40%。

上部海子的水翻越湖堤,从树丛中溢出,激起白色的水花,在青翠中跳跳蹦蹦,穿梭奔窜。

水流顺堤跌宕,形成幅幅水帘,婀娜多姿,婉约变幻。

整个群海,层次分明,那绿中套蓝的色彩,童话般的天真自然。

由大不19块海子组成,19块海子就如19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这深山幽谷之中,中间由绿树、银色的小瀑布相连,就如给树正寨带上了一条美丽的翡翠项链。

这样就形成了“树在水中长,水在林中流”的奇景。

11.树正磨坊

树正群海被称为九寨沟的缩影,沿着石阶而下,我们可以看见那古老的石磨、水转经,还有树正栈桥,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许多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尤其是电影中出现的石磨坊,就是我们眼前的场景。

12.树正寨

前方我们看见的这个寨子是进沟后看到的第二个寨子--树正寨,在这里的藏家旅店中可品尝到奶香四溢的酥油茶和清凉可口的洋芋糍粑,也可观赏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还有展示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村”。

13.树正瀑布

我们继续逆流而上,不远处白色的银练飞流而下,龙腾虎跃似的,这就

是宽67米,落差20--25米的树正瀑布。

它是九寨沟四大瀑布中最小的一个。

虽然最小,但也能让初游九寨沟的人惊心动魄。

是由无名海水沿湖堤奔突,被水中树丛分成数以千计的水束汇集到树正瀑顶。

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瀑布了。

14.公主海

公主海是位于树正群海和树正瀑布之间的一个小海子。

秋天是九寨沟最为灿烂的季节,五彩斑斓的红叶,彩林倒映在明丽的湖水中。

缤纷的落在湖光流韵间漂浮。

悠远的晴空湛蓝而碧净,自然自造化中最美丽的景致充盈眼底。

看到公主海,各位有没有一种洗涤心灵的感觉?

15.老虎海

16.犀牛海

犀牛海是九寨景区中仅次于长海的第二个大海子,面积20万平方米,长约2.2公里,深12米,犀牛海中的倒影层次分明。

传说犀牛海与犀牛有关,从前有一位西藏高僧身患重病骑着犀牛来到这里,奄奄一息,可是当他喝了路边的甲里甲格神泉之后,病痊愈了。

后来,他为了感谢甲里甲格神泉,就在这里留下了犀牛,故名犀牛海。

甲里甲格神泉,是一种低钠泉,富含钙和锶等矿物质,不但苦甜解渴,而且还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

九寨沟矿泉水厂生产的九寨沟牌矿泉水就取自这里。

各位朋友,回顾我们所经过的盆景滩、芦苇海、火花海、树正群海、树正瀑布、老虎海和刚过的犀牛海些景致后,您是否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感觉呢?

水是九寨沟的灵魂,相传男神达戈把宝镜送给色嫫的时候,色嫫不小心失手打破了镜子,破碎的镜片就变成了九寨沟内114块海子,海子就是我们这里的藏民对高山湖泊的称呼。

17.诺日朗瀑布

【篇二:

九寨沟导游词】

九寨沟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朋友:

介绍完了行程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我们这几天的旅游的注意事项:

第一,我们要去的九寨黄龙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因此请大家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维护我们的民族团结,以免发生不愉快;第二,因为路途较远,路上免不了上洗手间,为了文雅起见,我们这里说上洗手间叫“唱歌”。

在路途上,进入了阿坝州,所有的洗手间都是“一首歌”五毛钱,但是在景区内不收费。

第三,因为阿坝州地处川西高原,海拔较高,蔬菜等农作物非常的有限,仅能种一些青稞,胡豆,土豆和莲花白菜,餐厅里的蔬菜都是从成都平原和丘陵地区运输进来的,这些蔬菜都经过一至两天的路途颠簸,从新鲜的角度讲也比不上家里的,所以我们的餐自然比不上在自己家里的好,请大家体谅。

另外因为海拔较高的原因,所以气压比较低,因此这边的饭可能有点生,因此呢也请大家体谅。

第四,由于松潘、黄龙、九寨这些地方海拔都比较高,大家都知道海拔上升1000米温度就要下降6度,请大家根据温度及时的添加衣服,以免感冒了。

第五,我们进入我们住的宾馆房间以后,一定要检查一下房里的设施是不是完备的,有没有坏的,有的话请及时告诉服务员,以免到时候产生误会,同时请保存好自己的房卡不要掉了,否则是要赔偿的。

第六,各位亲爱的朋友,我们要在要一起相处五天,因此呢请大家呢爱护我们车内的卫生,垃圾请丢在我发给大家的塑料袋里面,同时请大家爱护我们车内的设施,我们在一起是一个团队,所以最后呢请大家一定要遵守时间,以保证我们的游览可以很好的进行。

现在就开始我们今天的行程了,今天我们的目的是平武,首先我们是沿着成渝高速公路行驶,在由成都环城高速和成绵高速公路过绵阳,江油,然后就达到我们今天此行的目的地了。

离开重庆市我们就上了成渝高速公路了,成渝高速公路全长是340.2公里,于1995年5月1日建成通车。

其中重庆段全长是114.2公里,从陈家坪一直到荣昌的桑家坡,其中大桥有4座,中小桥梁114座,互通式立交7座,隧道有8个,包括中梁山隧道,歌乐山隧道等,在当时中梁山隧道以全长3134的长度创下了中国隧道之最。

其实重庆到成都的路是分走出来和修筑两个阶段的,走出来的路是成渝老路的基础,,过去重庆到成都要翻越歌乐山、中梁山以及成都那边的龙泉山等等。

就拿成都那边的龙泉山来说,它是成都东面及其重要的险关要道。

海拔近1000米,翻山翻得人筋疲力尽。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做小本生意的是靠肩挑背扛,骆驼马运,既劳累又不安全,直到后来龙泉设了“驿”有了官道,行人才略感方便。

赶考的秀才,上任的官员,做生意的商人,过往次路的人渐渐增多,马帮也开始兴旺了起来,这样的年月过了很久,直到1938年以后才有了公路,不是是一截一截的,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国民党中

央政府迁都重庆才将路连接了起来,成了最早的成渝公路,不过大家都直到,老成渝路路况不好,一路颠簸十分的辛苦,严重阻碍了成渝两地的交流,直到现在的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大的缩短了里程,现在只用四、五个小时就可以安全的到达成都了,同时也大大的促进了成渝两地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两地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据统计,现在这条路上每天运输客流量达2万人次,运输物资上千吨,有力的促进重庆及四川地区经济的发展。

咱们重庆修建的高速这段虽然只占了全程的1/3,但花费的资金却与成都差不多,大家直到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重庆的地势复杂,需要修的隧道和桥梁比较多,可是这段路的路况却是最好的,想来这也是咱们重庆人值得骄傲的一个地方。

现在我教大家一个区分重庆段和成都段的最好的方法,。

如果中间的隔离带是绿化带的话,我们就是还再重庆,如果是隔离带变成了木栏杆的话,我们就算是进入了四川地区了。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四川了,咱们重庆人在97年以前也是四川人,想必大家现在听起来定会觉得特别的亲切。

四川是中国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全省面积是48.5万平方公里,在各省,市,自治区中是名列第五位,仅此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是8500万,仅此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的第三大人口大省,主要民族有汉、藏、羌、彝、回、苗等53个民族,其中人口在5000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3个,是中国的第二大藏族聚居地,第一大彝族聚居地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地。

四川虽不靠海,也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当闭塞,但是战略地位却十分的重要,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到四川就会想起“天府之国,一个古老又富饶的地方”,四川之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指的是四川盆地,并比不包括现在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特别是先秦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此,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的战略地位,因此避免了历史上很多的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远见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作为可以立国的基础之地。

在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的时候,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逃到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一片笙歌宴舞,当然要被成为“天府之国”了。

说完了四川被成为天府之国,那么这个天府之国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它本来是一种官名,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职,后来人们用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地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战国策.秦策》,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的是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后来“天府之国”在历史文人学者的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饿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地理常识。

秦灭了巴和蜀之后,在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使整个四川统一于中原的王朝版图之内,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立了13刺史部,巴蜀二地统一地益州,东汉末年刘备曾经占据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唐朝中期,在这里设立了剑南川东节度使和剑南川西节度使,“川”字开始出现,宋初设立了川陕路,宋真宗咸丰四年将川陕路一分为四,即益州路、倖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

在元代的时候设立行省,把川陕四路合并为“四川行省”,四川因此而得名。

四川的地势西高东低,长江自西向东横贯而过,黄河在川西北挂角而去,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这里高寒少雨,地广人稀;东部是四川盆地,面积达16.2万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四大盆地中最富饶的一个。

四川盆地东有巫山、南有大屡山、大凉山,西有邛崃山、岷山,北有

大巴山、米仓山。

因大巴山、巫山、大屡山界属于古代巴国的地域,四川的主要河流大都是从这里经过流入长江的,所以历史上习惯把四川的山水叫做“巴山蜀水”,巴山蜀水绚丽多姿,自古为文人墨客所景仰,有“天下山水之冠在蜀”的赞誉。

四川是中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成都平原,自古就有中国的粮仓的说法,四川最突出的经济成果就是解决了8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粮食总产量占中国西部10省、市、自治区总和的1/3以上,四川还是中国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农产品除了满足本省需要外,粮食、油料和其他的经济作物大量外销,其中尤其猪肉的外销外调大约占了全国的1/3左右,一时间有“川猪安天下”的说法。

来到四川还不得不提一下四川的酒和茶,四川自古就是茶叶的发源地之一,境内也是名茶辈出,比如青城的贡茶就是青城四绝之一,那关于酒的话题就更多了,上午我们就路过著名的酒乡五粮液的产地宜宾。

此外还有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大曲、问君酒等等都是全国文明的!

下了成渝高速公路,我们又上了成都的环城高速公路,借此机会我把成都的概况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成都是四川的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

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了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荣。

成都一直是一座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芙蓉花和银杏树分别是成都市的市花和市树。

除此之外成都还有锦官城和龟城的称谓。

成都市的面积达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分为7区4市8县。

此外还有国家级四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则指的是市中心部分的五个区,简称“五城区”其余的统称“市郊县”。

成都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就已经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表明,至少在4000年以前,古蜀先民们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蜀文明。

大约在250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都城从樊孜乡迁到此处,取“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成都”,这是的成都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

公元前316年,秦国把四川纳入版图,成都就是蜀郡首府,从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成都的名胜古迹很多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武侯祠和杜甫草堂。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的礼堂,诸葛亮生前封为武侯,死后谥号为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的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带着家人来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建茅屋居住,第二年的春天,茅屋落成,称为“杜甫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近四年,所作的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首,其中包括《茅屋为秋风所破》、《恨别》等。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出了环城高速,上了成绵高速,成绵高速全长135公里,大约1个半小时左右我们就可以到达四川的第二个大市绵阳市了,绵阳古称“涪成”“锦州”。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有十一处提到了“涪关”四处提到了“涪水关”,十三次提到的涪城就是指的这里,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北的重要门户,控有中原入蜀的唯一陆上大道剑门蜀道也称金牛道和沟通西北的阴平古道,为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史称“控扼川西”的“蜀道咽喉”。

以分益州之地,断水陆之冲的军事重镇闻名于世,距今有2200年的历史了。

它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在地图上处于全国的中心部位,整个城市幅员面积20249平

方公里,北到剑门雄关,南抵成都平原,西至九寨黄龙,东达巴渝山川,总人口520万,市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只有60万人口,辖三区六县一市,代管江油市和科学城。

时至今天,绵阳不仅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联各国授予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而且是国家重要科研基地。

市内有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燃气涡沦研究院,西南磁学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于发展中心等为代表的研究所43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等,具有国内甚至世界上一流水平的科研,测试手段和较强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能力。

各类科技人员10余万人,两院院士有25人,现在已经在电子计算机,应用磁学,小麦水稻基因种植,沼气能源等新领域获得显著效果。

绵阳已经被誉为“中国西部科学电子城”,“中国西部硅谷”。

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

绵阳科技城。

绵阳现在是全国的电子工业中心城市和四川重要的工业基地,电子工业优势突出,近年来通过实施军转民科技兴市的方针政策,促进了一批企业的迅速兴起,长虹电子集团公司就是个典型的代表,总之,在绵阳科技成果大到原子弹,小到装饰品,国内种植的经济实力在中国的西部城市中位居第五位。

绵阳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风景秀丽,街道宽阔。

市区最高点为绵阳第一山富乐山,古名东山,位于绵阳城区的东面,山上的楼阁叫富乐阁,富乐山得名于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绵阳是刘备入川的据点,历三载而取成都,涪城对于蜀汉来说,犹如唇齿相依,得涪城得川西,失涪城则成都失去屏障,可谓“蜀汉兴旺在涪城”。

绵阳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古代之谜,不知为谁而建的平阳府君阙,锌潼七曲山大庙,还有绵阳市利历史悠久的古刹“圣水寺”。

我们快要走出绵阳了,一会就要到李白的故乡江油市了,经过绵阳你是否也会发出:

“富哉,今日之乐乎!

”的感慨呢?

好了朋友们,我们现在到了江油了,大家看,在你们右前方的大石头上写着“李白故里”,这个是由邓小平题词的。

李白是我国诗坛上的泰斗,被誉为诗仙。

他的祖籍在陇西成纪,就是今天的甘肃泰安,先代在隋末被流放到中亚的啐叶(即今天的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

有朋友可能会说:

“李白不是出生在托克马克的库页岛的那边吗?

可是有怎么说李白出生在四川的江油呢?

”李白在江油留下了许多的文物古迹和诗篇,他到底出生在哪里呢?

有没有姊妹?

是不是我们四川人?

大家不妨到李白纪念馆去看一看就明白了,只需要30分种左右,门票也子不贵,,李白纪念馆现在的门票是30元,如果大家愿意去看一看,我们就麻烦师傅送我们去参观一下!

(江油李白纪念馆位于江油市南14公里的青莲乡。

今存遗址有陇西院、粉竹楼、太白祠、衣冠墓、洗墨池、月圆坟等。

陇西院是李白青少年时居住的地方。

后面有其胞妹李月圆墓。

相传“铁杵磨针”的故事就发生在院前的磨杵溪。

隔溪不远是太白祠,祠内有陈列室和明碑。

街上小学内有李白衣冠墓,是乡人凭吊诗人的纪念建筑。

街北一里许的粉竹楼,是李月圆和她的好友张雪娥吟诗刺绣的住处。

后面不远有一口常年不枯的井,叫洗墨池,是兄妹读书练字的地方。

馆中,收藏有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唐代手抄本李白诗词、明清版本李白诗词注疏,以及李白遗墨、遗迹的照片和拓片。

还收藏有宋庆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郭潮沫若、张爱萍等人书写的匾额、对联、李白诗抄等。

李白(701—762)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中亚巴尔喀什湖畔的碎叶城,5岁随父李客迁蜀,来到青莲居住。

直到玄宗十三年(725)李白25岁时才经重庆出三峡而“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李白在蜀中20年,度过了“观奇书”、“诵六甲”的青少年时代。

在唐“安史之乱”后,由于宦官专权,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后因李白写了《清平调》而受到了高力士的陷害,得罪了杨贵妃,由于唐玄宗的疏远和冷落,李白的“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无法得到施展。

便写了告老还乡书,玄宗同意了李白,从此李白就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李白离开家

乡以后,虽然再也没有回家,但是他深深的怀念着故乡,写了很多诗歌来怀念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最有名的就是《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他晚年的时候思想之情更加的强烈。

在他的《思乡》中写到: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迴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的晚期正值安史之乱,天下大乱,李白又贫困交加,根本不可能叶落归根,最后客死当涂即今天的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

虽然李白未能归来,但是他的故居:

陇西院和他妹妹李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