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7689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48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水厂向淇河、棉丰渠引水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批准人:

审核人:

鹤壁市海阳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1.《鹤壁市海绵城市生态补水工程设计图纸》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286-2008)

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第三水厂向淇河、棉丰渠引水工程。

其中向淇河补水段管线全长为830米,管材以螺旋钢管为主管道;棉丰渠引水工程管线全长为940米,管材以DE600PE管为主管道,材质:

PE实壁管,图纸设计水平穿越长度为940米,用于棉丰渠补水,拟建工程场地地貌为黄河路人行道北侧2米位置。

本工程定向钻穿越工期为1个月,沟槽开挖工期为1个月。

2自然条件、地质条件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观察,施工段地层主要分为a.粉质粘土:

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塑状态,中压缩性b.卵砾石:

分布不均匀,变化较大;c.设计管道穿越地层为粉质粘土层和卵砾石层。

3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线路总长

m

940

水平长度928

1、

作业带清理及扫线

m

900

2、

管沟土方开挖与回填

m

30

3、

管道清扫试压

m

940

4、

定向钻穿越Ф637.4

m

650

5、

警示牌

2

4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台)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穿越设备

1

定向钻机

DWT-1000

1

中国华元

2002

2

自动泥浆循环系统

MP-1000

2

中国华元

2003

3

泥浆搅拌罐

MM-20

2

中国华元

2003

4

发电机

120千瓦

2

中国

2000

5

钻杆

5″

150

2002

6

扩孔器

6

1999

7

工具房

1

自制

2003

焊接设备

1

热熔机

LN-400

1

2000~2001

2

铣刀

1

1999、2000

施工机械、机具

1

单斗挖掘机

PC-200C

1

日本加腾

1999

2

汽车吊16

1

徐州重工

2001

3

发电机组

120KW

1

1995~2000

4

清管器

BS-SW10

1

自制

2004

5

空压机

20m3/min

1

美国

2001

第三章工程总体施工部署

1项目组织机构图

 

2项目部主要领导岗位及部门责任

2.1项目经理

2.1.1全面负责组织工程的实施,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HSE负领导责任。

2.1.2组织编制项目施工实施计划,确保按期完工。

2.1.3组织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及HSE培训。

2.1.4组织制定项目经济责任制及其它制度,并确保其实施。

2.1.5组织调动各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解决施工中的重大问题。

2.1.6组织协调与业主、PMC、地方及其它施工单位的关系。

2.2技术负责人

2.2.1对技术、质量进行专业管理。

2.2.2参与项目重大问题的讨论与决策。

2.2.3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质量培训。

2.2.4组织编制项目施工实施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制定各专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检查和调整。

2.2.5组织处理解决现场技术、质量问题。

2.2.6组织项目技术、质量检查。

2.2.7组织整理、编制各项竣工资料,参与组织竣工验交。

2.3施工管理部

2.3.1参与组织有关施工准备工作,包括:

组织设备维修,组织营地建设和人员、设备调迁。

2.3.2办理各种施工许可证。

2.3.3组织协调施工,合理调配施工力量,解决现场施工问题。

2.3.4采用P3项目管理软件对整个项目的进度进行控制。

2.3.5编写施工计划,搞好计划管理,使工程按预定进度计划实施,防止工程拖延。

2.3.6处理对外征地协调事宜,搞好与业主、PMC及地方政府的关系。

2.4工程技术部

2.4.1组织内部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

2.4.2办理设计变更,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参与质量、安全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4.3检查、监督所属施工单位的原始技术资料填写及现场签证情况。

2.4.4组织工程检查、验交,参与组织保投产工作,整理、汇编竣工资料。

2.5QHSE部

2.5.1编写项目质量手册、质量计划和质量程序文件,确定项目质量方针、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合同评审等全部质量体系要素的控制原则。

2.5.2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定时对各营地、各机组进行质量体系审核;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奖惩制度。

2.5.3参与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的质量培训,定期组织各机组召开质量会议,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有关质量问题。

2.5.4收集质量信息,为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2.5.5建立HSE管理网络,编写有针对性且实用的项目HSE体系文件。

2.5.6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HSE培训、审核和监督检查。

2.5.7制订并实施工程应急反应计划,对项目交通安全进行严格管理。

2.5.8针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及文物古迹特点,编写环境评估报告,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削减措施。

2.5.9组织编制项目HSE管理计划及保证措施,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检查和调整。

2.6经营管理部

2.6.1制订项目经济责任制,并负责具体实施。

2.6.2负责工程的预决算编制及管理,负责项目签证、索赔工作。

2.6.3负责整个项目费用的控制。

2.6.4按公司劳动工资管理规定进行日常劳资管理,并做好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

2.6.5负责合同的起草、签订及管理工作。

2.6.6编制项目物资管理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

2.6.7制定项目目标成本控制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

2.6.8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2.7综合管理部

2.7.1负责整个项目部的文件控制和信息管理工作。

2.7.2组织安排项目部各种会议。

2.7.3负责项目部的党、政、工、团及宣传报道工作。

2.7.4负责竣工资料中声像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2.7.5负责项目部机关的后勤管理工作。

3施工任务划分

根据自然环境因素及我公司的施工能力,确定成立3个施工机组,即1个半自动机组、1个定向钻穿越机组及1个综合作业机组进行施工。

半自动机组负责穿越管段焊接及连头;定向钻穿越机组负责定向钻穿越施工;综合作业机组负责扫线、管沟开挖、布管、试压、补口、补伤、设备进场。

具体任务如下:

序号

单位

人数

施工主要任务

1

项目部

2

总体协调,管理施工,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负全面责任,负责对业主、PMC及地方政府等部门的联系工作。

2

半自动作业机组

17

负责组焊、焊口返修、连头等工作。

3

定向钻穿越机组

40

定向钻穿越施工。

4

综合作业机组

22

负责扫线、作业带清理、管沟开挖、运布管、试压、电火花检漏、补口、补伤、设备进场等工作。

4施工人员组成

各机组人员组成如下:

序号

单位名称

人数

工种

1

项目部

2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2

定向钻穿越机组

10

队长1人、司钻1人、控向1人(兼管技术、质量及HSE)、司泵1人、起重1人、电工1人、挖掘机操作手1人、普工2人、吊车司机1人。

3

综合作业机组

8

技术质量及HSE1人、测量工1人、吊车司机1人、司机1人、电工1人、修理工1人、普工2人。

4

合计

20

5施工暂设

5.1施工暂设设置的一般要求:

5.1.1施工营地以就近选择为原则,各施工队可以就近租用现有的招待所,少量增建临时砖房作为食堂、库房。

5.1.2各施工营地配装电话,施工现场和关键人员配备移动电话,保证通讯畅通。

5.1.3尽可能依托当地的现有设施,达到节省时间、节约资金、保证施工生产及后勤保障之目的。

5.1.4各营地备有一定数量的房间及办公设施,以备业主代表、PMC人员等临时住宿和办公。

5.2施工暂设的设置方式为: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租赁或临时搭建。

5.3施工暂设内容

项目部驻地、施工驻地、仓库、停车(设备)场、储油罐、消防设施、配电箱、应急发电设备、生活用储水罐、茶炉、锅炉等。

5.3.1项目部驻地

按照HSE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驻地选择应考虑到与施工现场、外界联系方便,交通方便等因素,其包括:

办公室、会议室、宿舍、厨房、餐厅、洗手间;项目部办公采取现代化办公的形式,办公室的设施包括:

微机(能接发电子邮件)、传真机、电话、复印机等。

项目部按照8人考虑施工暂设,其中四人间宿舍五个,办公室、会议室、厨房、餐厅、洗手间各一个。

5.3.2职工驻地

按照HSE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能租赁的就不搭建,施工驻地设宿舍、厨房、餐厅、公共电视房、公共浴池、洗手间、卫生所等。

还要和当地医院联系好,职工生病或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得到及时救治。

后勤设专人负责管理食堂,食堂卫生、整洁。

施工驻地的选择应考虑离施工现场的距离,同时考虑职工的休息环境,进行一定的装修。

5.3.3仓库

应满足施工的需要,包括大小、安全性、对所储物资性能的保护情况等,仓库设置在施工驻地附近,便于施工物资的统一调度。

5.3.4储油罐、停车(设备)场

两场应设在一处,位置应考虑车辆的进出方便,同时场地要满足使用需要,不仅场地面积合适,而且要平整;储油罐用于存放设备用油,与职工驻地和人口密集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设专人看守,储油罐容积为5000升。

5.3.5配电箱、应急发电设备、生活用储水罐、消防设施

按照HSE的要求设置消防、发电设施及储水罐,发电设备及储水罐用于突然停电、停水的应急,保证临时用电、用水需要。

5.3.6锅炉

用于给公共浴池供应热水,按照锅炉出厂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保证安全运行。

5.3.7其他有关施工暂设按照实际情况进行。

6通讯保障

为保证优质高速地完成该工程,必须强化通讯保障手段,以保证项目部与公司总部、业主、PMC、地方部门及各施工营地的通讯畅通无阻,使工程的各种情况能够及时上报,各种指令能迅速下达。

我公司已为此配置最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能利用互联网、传真、电话把业主、PMC、项目部及公司总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四章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测量

1.1依据线路平面、断面图、设计控制桩、水准标桩、中线测量成果表进行测量放线。

采用GPS定位,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

对于丢失的控制桩、水准标桩,根据交接桩记录或中线成果表等测定资料进行补桩。

依据设计管线平面图、测量成果表,复查设计桩的位置和高程。

1.2管线测量应测定出线路轴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每100m设置一个百米桩,在线路轴线上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标志桩,各桩应注明里程、地面高程、管底高程和埋深。

1.3测量过程中应做好各项测量记录,包括控制桩测量(复测)记录。

2放线

2.1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在作业带清理前放出,管线轴线在管线焊接及管沟开挖前放出。

采用三点定一线的方法用百米绳拉线后布放白灰线。

2.2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应以标书规定的作业带占地宽度划定。

2.3在放线过程中,当管线经过村庄、经济作物区、地面及地下障碍物地段时应积极与地方各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勘察、登记,现场确认。

2.4对局部线路走向与当地规划有重大争议地段,承包商应及时向PMC、业主反映。

由业主和设计单位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3进场道路

3.1施工运输干线

运输干线是保证管线进场、设备进入作业带的重要条件。

3.2施工进场道路的修筑

施工便道修筑主要考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结合当地长久规划及管线巡线的需要,本着少征地,造福当地百姓的原则进行。

为不破坏耕地,进场道路经过田地时用枕木排及钢板铺垫。

4施工作业带清理

4.1作业带清理之前,对测量放线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特殊地段的扫线做重点交代说明,扫线时测量人员参与作业带清理工作。

4.2施工作业带应与标志桩的路线完全一致,施工作业带清理之后要恢复管道中心线标志桩,并注明线路设计等级、壁厚变化的位置、转角的角度、防腐层变化、特殊地段的起止点等。

4.3一般地段根据管道施工占地宽度,采用推土机或人工将占地范围内的杂物、石块清理干净及平整,确保机械设备通过。

4.4清理施工作业带时应测定埋地设施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如地下电缆、管道、下水道等,包括设计图中未标出来与管道交叉和平行的设施。

必要时用人工方式开挖此处管沟,以免损坏耕已有的地下设施。

4.5施工作业带清理之后要填写扫线工作记录,并请业主代表及PMC签字认可。

5防腐管运输

5.1防腐管装运前,应逐根检查验收防腐管的数量和防腐层质量及管口的几何尺寸,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

经检验合格的防腐管在出库单上签字后拉运出库,验收不合格的防腐管不得装运。

5.2防腐管装卸时,应使用专用吊具轻吊轻放,严禁摔、撞、磕、碰损坏防腐层和管口。

吊运时不得产生造成管体或管端局部凹痕或失圆的冲击载荷。

在吊装过程中,防腐管与吊绳的夹角不宜小于30°,以免产生过大横向拉力损坏管口。

5.3拖车与驾驶室之间要有止推挡板,立柱必须齐全牢固。

5.4管车底部装有运管专用支架,支架与管子接触面垫橡胶板,防止管线防腐层损坏。

5.5装管后应采用外套橡胶管或其它软质管套的捆绑绳捆绑,捆绑绳与管子接触处应加橡胶板或其它软材料衬垫;或用尼龙带、绳捆扎。

5.6当运管车辆不能到达组焊现场时,可将钢管卸在公路与作业带交叉点处的堆管场,然后由推土机牵引爬犁运到组焊现场。

5.7防腐管在现场选择地势平坦的场地堆放,不平坦的场地用推土机或人工平整,在场地内平行放置四排枕木,枕木上放软垫层。

防腐管与地面隔离应不小于200mm。

堆管场设置排水沟,汽车、吊车道路进行硬化处理。

靠近村镇、路口堆放时,设置安全警示牌。

5.8防腐管的最大堆放层数不得超过3层。

运到工地上的防腐管应堆放在施工作业带地势较高且平坦处。

5.9管垛支承应以管垛的中部为准,均匀对称地配置,以便使载荷分布均匀,管端距端部支承的距离为1.2~1.8m。

6布管

6.1布管时管子的吊装(运)使用专用吊具和运管车(爬犁),吊管吊具或吊带的强度满足吊装使用的安全要求;吊钩与管口接触面与管口曲率相同,应有足够的宽度;爬犁运管时管子与爬犁之间用软质材料隔开。

6.2布管前,先在管线中心线上打好管墩,每根管子下面应设置1个管墩,靠近钢管中心处,放在管墩上的钢管底部与地面的距离为0.5~0.7m。

管墩可用土筑并压实,取土不便可用麻袋装填软体物质或用枕木作为管墩,所有管墩应确保稳固、安全。

严禁使用硬土块、石块、碎石土作管墩。

6.3在布管前,先要选配管口。

布管人员应逐根测量钢管的实际长度、管口周长,并进行管口的匹配和记录,用记号笔逐根在防腐管中间的防腐层上进行现场编号。

在每根钢管长度方向上划出平分线,以利于平稳吊装。

6.4布管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布管后应进行复查,经现场PMC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5布管时管与管间首尾相接,相邻两管口错开一个管口,成锯齿形布置,以方便管内清扫、坡口清理及起吊。

6.6用爬犁拖运管子时,爬犁两侧装有护栏,且将管子与爬犁捆牢,以防上、下坡串管。

运管中不得使管子与地面拖拉磨擦,卸管时,不得使用滚、撬、拖拉管子的方法。

6.7吊管时,宜单根吊运。

在吊管和放置过程中,应轻起轻放,防止碰伤钢管防腐层和管口。

吊管机吊管行走时,要有专人牵引钢管,避免碰撞起重设备及周围物体,吊管机拔杆的外侧要用胶皮捆扎。

6.8遇有水渠、道路、堤坝等建(构)筑物时,应将管子按所需长度堆放在位置宽阔的一侧,以便据边坡比确定布管中心线和管道中心线间的距离。

6.9采用沟下组装施工工艺时,要在管沟开挖、验收以及焊接操作坑开挖后进行。

下沟时,用吊管机或履带吊逐根将管子吊置到沟下管沟中心位置。

沟下布管时有专人指挥,用牵引绳牵引,将管子放在管沟中心。

7管道组对

7.1管口组对前用自制清管器清除防腐管内杂物。

管端50mm范围内清除油污,用磨光机清除铁锈、毛刺等,钝边、坡口及盖面焊压边部分要打磨露出金属光泽。

由管工对管口坡口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7.2除连头、弯头(管)处外,管道组对采用内对口器。

对口时,吊装机械机数量不宜少于2台。

起吊管子的尼龙带宽度大于100mm,吊点置于已划好的管长平分线处。

7.3管口组对的错边量,应均匀分布在整个圆周上。

根焊道焊接后,禁止校正管子接口的错边量。

严禁采用直接锤击的方法强行组对管口。

7.4使用内对口器时,在根焊完成后撤离对口器。

移动时管子应保持平衡。

7.5使用外对口器时,一般应在根焊完成50%以上方可拆卸,所完成的根焊应分为多段,且均匀分布,组对设备在根焊完成后方可撤离。

7.6管道组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道组对规定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要求

1

坡口

符合“焊接工艺规程”要求

2

管内清扫

无任何杂物

3

管口清理(10mm范围内)和修口

管口完好无损,无铁锈、油污、油漆、毛刺

4

两管口焊缝间距

错开间距大于或等于100mm弧长

5

错边量

小于或等于1.6mm,延周长均匀分布,

6

钢管短节长度

不小于1.5m

7

管子对接

不允许割斜口

7.7管口组对完毕,由管工依据标准的规定进行对口质量自检,填写管口组对记录,并与焊工进行互检,检查合格后管工与焊工应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经PMC复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

7.8所有已焊好的管段两端,每天下班前在管口安装临时管帽。

8焊接和外观检查

8.1在施工前根据焊接工艺建立焊接质量管理体系,按照焊接工艺的要求对焊工进行培训,使焊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技术水平能够符合本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8.2所有参加此工程施工的焊工必须具有有关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证”和上岗前PMC颁发的“上岗证”,做到持证上岗。

8.3焊接施工前,应根据“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据此制定详细的“焊接工艺规程”,然后根据合格“焊接工艺规程”,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指导现场施工。

8.4分层施焊时,不能在施焊层以外的坡口上引弧,更不允许在坡口以外的管壁引弧。

接地线与管子结合牢固。

8.5纤维素焊条在包装良好时不需要烘干。

若受潮或当天未用完必须烘干,烘烤温度为70-80℃,不得超过100℃,烘烤时间0.5-1h,烘烤后的焊条应放在恒温箱中。

现场要设置临时焊材库,将焊丝存放在材料库中,随用随取。

焊条要放置在焊工随身携带的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时间不得超过4h,超过4h应交回焊材库重新烘烤,但重新烘烤次数不宜超过2次。

8.6焊接过程中,为防止焊接飞溅,破坏防腐层,施焊前须在管口两端用胶皮包裹。

8.7在下列任一种焊接环境下,没有防护措施严禁施焊。

8.7.1雨雪天气;

8.7.2大气相对湿度大于90%;

8.7.3环境温度低于5℃。

8.8在下列风速要求下,若无防护棚防护,严禁施焊。

8.8.1纤维素型焊条手工电弧焊,风速大于8米/秒;低氢型焊条手工电弧焊,风速大于5m/s;

8.8.2药芯焊丝半自动焊,风速大于8米/秒;

8.9设备要求

8.9.1焊接设备应能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准确的量值显示和安全性。

8.9.2焊接地线应尽量靠近焊接区,采用专用地线卡具与管道连接。

8.10管口预热采用环形火焰器加热或中频加热器进行预热;预热时,保障在预热范围内温度均匀;预热宽度为坡口两侧宽度各大于75mm;预热温度要求按焊接工艺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应保障在预热范围内温度均匀,同时严格控制层间温度;预热温度采用测温笔或红外测温仪在距管口50mm处测量均匀圆周上的8个点。

8.11在管子焊接时,每第一根管非焊接端用临时盲板封死。

在两名焊工收弧交接处,先到达交接处的焊工应多焊部分焊道,便于后焊焊工的收弧。

8.12焊道的起弧或收弧处相互错开30mm以上。

焊接起弧在坡口内进行,焊接前每个引弧点和接头必须修磨。

在前一焊层全部完成后,开始下一焊层的焊接。

8.13根焊道必须熔透,背面成型良好。

根焊完成后,用角向磨光机修磨清理根焊外表面熔渣、飞溅物、缺陷及焊缝凸高。

修磨不得损坏管外表面的坡口形状。

在“焊接工艺规程”范围内,热焊道的焊接遵照薄层快速的原则。

8.14焊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内产生穿堂风,影响焊接质量。

8.15焊丝每次引弧前,将端部去除约10mm。

各焊道应连续焊接,并使焊道层间温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焊口完成后,必须将接头表面的飞溅物、熔渣等清除干净。

每日收工前,每个焊口要完成整个焊道的50%以上并不少于三层。

下次焊接前,焊口应预热到焊接工艺规程要求的温度。

焊接施工中,应按规定认真填写“焊接施工记录”。

8.16焊接缺陷修补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8.16.1每处修补长度应大于50mm;

8.16.2相邻两修补处的距离小于50mm时按一处缺陷进行修补;

8.16.3每处缺陷修补不超过二次;

8.16.4对管子表面偶然出现的引弧点,经工程PMC允许,可进行修补。

修补处按《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渗透检测技术标准》(SY/T0443-98)进行渗透检查。

修补后的管壁厚度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

8.17返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8.17.1进行返修工作的焊工应具有返修焊接资格;

8.17.2焊口返修前,修补表面上的涂料、铁锈等杂物清理干净,将缺陷彻底清除,并修磨出便于焊接的坡口形状,坡口及其周围25mm处应露出金属光泽;

8.17.3每处返修焊缝的长度应大于50mm,同一部位的修补及返修累计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8.17.4返修焊接前,必须整口加热,加热温度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8.18焊口标记为:

按照PMC的有关规定进行喷涂。

焊接废弃物要集中保管,统一处理。

8.19焊缝应进行焊道外观检查,现场PMC检(复)查确认合格。

8.20外观检查内容及要求

8.20.1焊缝及其附近表面上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引弧痕迹、有害的焊瘤、凹坑等缺陷;

8.20.2焊缝外观成型均匀一致,不得有焊渣、飞溅;

8.20.3焊缝余高:

焊缝余高应不大于1.6mm,局部不得大于3mm,超标部分可以进行

打磨,但不能伤及母材,并与母材进行圆滑过渡。

除咬边缺陷外,焊缝表面都不应低

于母材表面;

8.20.4焊后错边量不应大于1.6mm;

8.20.5焊缝宽度为两侧外表面坡口宽度每侧增加0.5~2.0mm;

8.20.6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咬边深度小于0.3mm的任何长度均为合格。

咬边深度在0.3~0.5mm之间,连续长度不超过3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焊缝圆周全长的15%。

8.21对当日不能完成的焊道,必须按规范要求施焊完成三层以上。

9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