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779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趣的诗词故事.docx

有趣的诗词故事

一,问刘十九

昨晚有晚自习,回家的时候已经十点过了。

刚打开门,就听见卧室孩子的声音:

“爸爸!

”放下东西,到天天的床前。

“今天我们讲什么呢?

“我们讲白居易的一首诗好吗?

“白居易是大诗人!

“是啊!

不过今天我们讲的不是你以前听过的《草》,我们讲《问刘十九》好吗?

“好!

我靠在天天身边,开始讲:

“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可是后来他被小人陷害,被贬官了,贬到江州当司马。

“江州是什么?

天天是每一个细节都要弄清楚的孩子。

“是一个地方。

“司马呢?

“是一个小官。

“哦。

“江州很小,很穷,人也很少,但是人们听说大诗人白居易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也都很喜欢他,因此,白居易在江州也交了不少朋友,有一个叫刘十九。

“有一天,和现在一样,是很冷的冬天,马上就要下雪了,白居易坐在家里,想:

这么冷的天,干什么好呢?

干脆喝酒吧!

“古人就喜欢喝酒。

”天天很老练地作出了总结。

“是的,”我笑着说,“不过古代的酒是用米酿成的,刚酿出来的时候,上面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泛着绿色,跟小蚂蚁一样,好可爱的。

而且古代人冬天喝酒的时候要用火炉温一下。

“这样就不会感冒。

”天天从医学角度进行了解释。

“对。

”我又笑了。

“但是一个人喝酒很寂寞,应该请一个朋友来喝啊,请谁呢?

“请刘十九!

”天天替古人作出了选择。

“对!

于是,白居易就想写一封信给刘十九,请他来喝酒,白居易是诗人,于是他的信也用诗来写。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刚酿出来的酒啊,上面浮着绿色小蚂蚁一样的泡沫,真好看,红泥做成的小火炉让人好温暖。

天晚了,马上要下雪了,白居易问朋友,能够来喝一杯吗?

“无是什么意思?

“‘能饮一杯无’就是‘能不能来喝一杯’的意思,无就相当于‘好不好’。

天天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进行了评论:

“诗人写信都用诗写,真好玩。

“后来呢?

我愣了一下,诗里面没有写后来怎样,但是为了满足天天的好奇心,只好杜撰了:

“后来啊,刘十九看到白居易的这首诗,心里十分高兴,马上就出门到了白居易的家里,两个人一起聊天,喝酒,这时候啊,天上也下雪了,两个人很高兴,然后就完了。

二,游子吟

天天上床之后,就等着爸爸来讲诗的故事。

我坐到床头,靠在他身边:

“今天我们讲一首关于妈妈的诗好吗?

“好!

什么诗呢?

“《游子吟》。

“好啊!

什么叫游子呢?

“游子啊,就是古代那些因为读书或者工作还有当官离开了家的人啊。

“那么‘吟’呢?

“‘吟’是一种诗歌的名字,等天天长大了,读初中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的。

“这首诗是唐朝一个诗人叫孟郊的写的。

孟郊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读书很刻苦。

他长大了之后,就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去考试。

“考上了吗?

“没有,他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考上。

那时候啊,他的生活很苦,但是还是坚持读书。

后来终于考上了。

黑暗里,我听见天天轻轻舒了口气。

“后来啊,他就到一个叫溧县的地方当县尉。

“县尉是什么?

“是古代的一个官。

“哦。

“当了官之后,孟郊终于挣钱了,于是就想把妈妈接来一起住。

在路上的时候啊,孟郊就想,为了把自己养大,妈妈吃了多少苦啊,现在一定要让妈妈过好日子了!

于是,他就写了这首《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要离开家的时候,妈妈在灯下给他缝衣服,线缝得很密。

“为什么呢?

天天对针线很不熟悉。

“这样啊,孩子穿的衣服就很结实啊。

以前还有一个风俗,说给孩子的衣服缝得密一点,孩子就能早点回来。

“哦。

“所以孟郊的妈妈也很想他能早点回来啊。

‘意’就是心里,‘恐’就是害怕。

所以妈妈很害怕他回来得太晚了。

“寸草心是什么?

天天的思维已经跳到了下一句。

“‘寸草’就是小草,这里孟郊的意思是,我现在对母亲好,但是我的心只能跟小草的心相比。

怎么能够报答春晖一样的母爱呢?

“那春晖是什么呢?

天天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看,春天来了,阳光灿烂,花儿也开了,树叶也绿了,这些都是阳光的功劳是吗?

“嗯,是。

“春晖啊,就是春天的阳光。

所以小草即使报答阳光,你说能够报答得了吗?

“报答不了。

实力悬殊的道理天天还是懂得的。

“所以啊,孟郊的意思是说,妈妈的爱太伟大了,自己永远也不能报答啊!

三,观沧海

与学生学习诗词害怕长篇的相反,天天希望每天晚上讲的诗歌都很长。

这倒不见得是他好学,只是希望诗歌长一点,睡觉的时间就可以晚一点。

因此那天当我又靠在他身边的时候,天天首先提出了要求:

“爸爸,今天讲一首长一点的诗好吗?

“好吧,那我们就讲曹操的《观沧海》吧!

“就是打赤壁之战的那个曹操吗?

“是啊,不过他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没打赤壁之战呢。

“沧海是什么意思?

“就是大海啊,观就是看的意思。

“长吗?

“比较长,爸爸给你背。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背完了之后,天天满意地点了点头:

“嗯,还比较长,给我讲诗的故事吧。

“好。

有一年啊,曹操跟敌人打仗……”

“打赢了没有?

”天天的问题总是直指结果。

“打赢了。

结束之后,曹操想休息一下,于是登上了那里的一座山,这座山叫碣石山,正好对着大海。

曹操登上高山,远望过去,好浩大美丽的大海啊!

大海无边无际,波光闪闪,海上有很多岛屿,露出水面,就像是小山一样,所以叫‘山岛竦峙’。

“哦。

”天天表示明白了。

“在岸边,在岛上,都生长着很多很多的树,所以叫‘树木丛生’,树下还有很多很多的小草,所以就是‘百草丰茂’。

“真美丽!

”天天似乎入神了。

“这时候正是秋天,秋风吹起来了,很大的海浪从海上涌起来,好壮观啊!

“大海很大吗?

”天天问,他还没见过海呢。

“当然啊!

很大很大,无边无际。

站在大海上,太阳和月亮都像是从海里升起的,星星也好像是从海里升起来的似的。

“呵呵好夸张哦!

”天天笑了:

“太阳和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不是从海里升起来的……”

天天准备给爸爸普及科学常识。

“是啊,因为大海太大了,所以这里曹操都有错觉了啊。

而且天天你看,曹操在海边看得久吗?

天天思索了一下:

“久。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从有太阳的时候看到有月亮的时候,从白天看到晚上了。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好像是诗词鉴赏题的原题。

看到这么美的风景,曹操高兴极了,于是他说:

“我真是太幸运了啊!

我要用诗来把这些写下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所以啊,曹操就写了这首《观沧海》。

“好了,讲完了,该睡觉了臭小子。

天天把被子往上拉了一点,问我:

“爸爸,你见过大海吗?

“见过。

“以后你也带我去看大海好吗?

“好的,爸爸带天天一起去看大海。

四,虞美人

平时给天天讲的大多是诗,这天晚上,天天要睡觉的时候,居然我一时想不起哪首诗比较熟悉了,于是决定给天天讲词:

“天天,今天爸爸给你讲《虞美人》好吗?

“虞美人是什么?

“《虞美人》是一首词的名字,”我又觉得不妥,改口说,“是一首词的词牌。

天天大概还没有反应过来词牌是什么意思,于是继续问:

“为什么叫虞美人呢?

“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讲过的项羽的故事吗?

项羽被包围的时候,他的虞姬很难过,为他舞剑,唱歌,后来自杀了?

“嗯,想起来了,她为什么自杀呢?

“因为不想受辱啊。

”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久,于是说:

“好了,爸爸还是给你背词好吗?

“好的。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作者是李煜,以前爸爸没给你讲过。

从前啊,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南唐,李煜就是这个国家的皇帝。

他很会写诗写词,喜欢喝酒,但是不喜欢治理国家,所以国家很穷很弱。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天天希望能给古人一锤定音。

“他是一个很好的词人,但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哦。

”天天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这时候啊,北方出现了一个国家,叫宋。

“就是宋朝!

”天天插嘴说。

“是啊。

宋朝很强大,于是就派兵攻打南唐,南唐就被打败了,李煜也被俘虏了,带到了北方。

“这时候,李煜才后悔,自己以前怎么不好好治理国家呢?

所以他写了很多词,都是怀念以前的国家的,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的一首。

“哦。

”天天似乎明白了。

“春天开花了,秋天的月亮升起来了,一年又是一年,可是李煜被关着,觉得日子过得很慢很慢。

所以他说:

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呢?

‘何时了’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他难过呢?

因为他现在被关着,想起了很多很多以前的往事,数也数不清啊!

“春天来了,他住的小楼昨晚又感觉到东风吹了起来,于是李煜又想到了自己的国家,他十分难过,不堪回首啊!

“什么是‘不堪回首’?

“就是不愿意回头去想以前的事情,因为太难过了啊。

“李煜想到他以前的皇宫,以前的国家,皇宫的栏杆啊,台阶啊,都和以前一样,还在那里,可是皇宫的主人却不是自己了。

‘朱颜’原来指女子,这里就是指李煜自己。

“哦。

”天天回答。

不过我估计天天这时候对这种香草美人写法多半是似懂非懂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意思是,我问问自己,能有多少忧愁呢?

忧愁太多了,就像是这长长的江水,永远流动,永远也流不完啊!

你说他的愁多不多?

“嗯,很多!

”天天使劲点了点头,表示对李煜的观点的无限认同。

五,夏日绝句

要六岁的孩子乖乖睡觉大概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天天更是如此。

这天他上床之后,还没有一点睡意。

我说:

“爸爸今天讲一首天天的诗好吗?

“我的诗?

”天天很惊奇。

“是啊,你不是叫夏天吗?

今天我们就讲一首夏天的诗,叫《夏日绝句》。

“哈哈哈哈!

我就是说嘛,哪里是我的诗啊!

”天天知道上当了,但是很开心。

“什么叫绝句呢?

天天的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

“绝句是一种诗歌的形式,一般只有四句。

比如杜甫有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天天很熟悉,应该是他以前看碟子看到的。

“是啊,这就是绝句。

今天讲的《夏日绝句》是一个女诗人写的,她的名字叫李清照。

爸爸给你背一下好吗?

“好!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嗯,好,给我讲讲诗的故事吧。

”没有故事的诗,天天是不感兴趣的,只是傻小子未必知道,没有故事的诗,根本是不存在的。

“有一年啊,李清照来到了乌江边上,有人对她说:

这里是以前项羽自刎的地方。

李清照听了十分感动……”

“项羽为什么自刎?

”天天打断了我的讲述。

“你忘了爸爸给你讲过的《垓下歌》吗?

我笑着说。

项羽和刘邦打仗,在垓下被包围了。

到了晚上,他的营地四周都响起了楚地的歌声。

“四面楚歌!

”天天插言说。

“是啊!

项羽说:

难道我们的家乡都被敌人占领了吗?

于是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了。

于是他和一百多个骑兵冲出重围,路上遇到一个老人,向他问路,老人讨厌项羽的残暴,于是故意给他指错路,结果项羽再也逃不掉了,最后手下的人都战死了,他也被围在乌江边上。

“嗯,我想起来了。

”天天点点头。

“当时啊,乌江的亭长,就是一个小官对项羽说:

我这里有船,可以帮助大王逃回江东,以后再打回来。

可是项羽不干。

“他为什么不干呢?

“项羽说:

从前我起兵的时候,带着从江东出来的八千子弟兵,可是现在打败了,这些人都全部死光了,我还有什么脸回去见江东父老呢?

“哦。

这时候啊,敌人的追兵也逼近了,项羽最后就用宝剑自刎了。

“他为什么自刎呢?

“因为不想受辱啊!

“什么叫受辱?

幼小的天天当然还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然而我似乎也有些不知道怎么解释:

“受辱就是被侮辱啊。

以前他当大王,现在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就会侮辱他,他不愿意这样,所以就自杀了啊。

天天听得有些似懂非懂。

“好了,我们再来看这首诗好吗?

李清照这时候就到了项羽自刎的地方,她想起项羽不愿受辱的精神,十分感动,于是她说:

活着,就要成为人中的豪杰,即使死去,也要成为鬼里的……”

“英雄!

天天接嘴。

“很对!

李清照觉得项羽就是这样的人啊,活着是大豪杰,死去了也是鬼中的大英雄。

所以李清照说,我现在还在想项羽,想他当年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就是因为不愿意受辱啊!

清平乐村居

天很冷了,周末,给天天洗了澡,他看了会书,要睡觉了。

“今天讲什么诗?

”天天躺在床上问。

“今天讲《清平乐•村居》。

”我回答。

“谁写的?

“是宋朝的一个词人,叫辛弃疾。

“哦。

“辛弃疾可厉害了,他是一个大诗人,还是一个将军。

“文武双全!

”天天反应很快。

“是啊。

辛弃疾是南宋时候的人,当时,北边的大片土地被敌人占领了。

“被谁占领了?

“是北方的一个国家,叫金国。

“虢国在哪儿?

”小孩子的思维跳跃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什么虢国?

“就是‘暗箭伤人’那个成语里面的虢国。

“哦,这个爸爸不知道,那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

“你讲的是什么时候的?

“是宋朝的。

“哦,你讲吧。

”解决了背景问题,天天开始下命令了。

“当时,北方的领土被金国占领了,很多大臣和将军都想把这些领土收回来。

辛弃疾就是这样的人,但是当时的皇帝和一些大臣贪生怕死,不愿意打仗。

“什么叫贪生怕死?

“就是总想享受,不愿意为国家出力。

所以,辛弃疾很难过,后来他就不想当官了,于是他到了乡下,看到很多农民,他看见他们很辛苦,但是也很快乐,所以就写了一首词,叫《清平乐•村居》。

村居就是农村生活的意思,爸爸给你背一下。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嗯,什么意思?

”天天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过一首诗一定要我讲它的意思。

“茅檐就是茅草盖的房子,农民很穷,所以他们的房子很矮小。

但是他们住的地方景色十分美丽,有一条清清的小溪,小溪岸边,还有青青的小草,美丽极了。

“农民喝了酒,互相聊天,说着‘你好你好!

’吴音就是吴地的话。

“什么叫吴地?

“就是你看《三国演义》里面的吴国的地方。

“哦。

“大家都在打招呼,有白头发的老爷爷和老奶奶。

“大儿子正在小溪的东边种豆子,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什么是鸡笼?

”天天问。

“就是养鸡的笼子,用竹子编成的。

“哦,农民好辛苦哦!

”天天居然一语中的。

“是啊,农民很辛苦。

但是最小的一个儿子最可爱,他呀,趴在小溪边上,正在剥莲蓬吃呢!

“那是生的啊!

”天天说。

“莲蓬可以生吃的呀。

“那我们这里的莲子怎么都是煮熟了的呢?

我一时想不起怎么解释:

“我们这里的莲子,是晒干了之后吃的,但是新鲜的莲子是可以吃的。

以后爸爸如果看到有新鲜莲蓬,给天天买来吃好吗?

“好吃吗?

“当然好吃啦!

不过,现在天天该睡觉了。

爸爸再给你背一遍,然后闭上眼睛,乖乖睡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天天给爸爸讲诗歌故事

周末,我对天天说:

“爸爸带你去看电影好不好?

“我想租碟子回家看!

“那爸爸给你一个选择:

看电影还是租碟子?

“先看电影后租碟子。

”小子挺贪心。

“那不行,只能选择一个。

“那还是租碟子吧。

”天天思考之后决定。

“那好,我们出去租碟子。

牵着小家伙的手,我们走到楼下。

“爸爸黄鹤楼在哪里?

你去过黄鹤楼吗?

“黄鹤楼在武汉,去年爸爸去过武汉,但是没有上黄鹤楼。

“那我给你讲碟子里面的黄鹤楼诗的故事好吗?

“当然好啊!

”我笑了,看来好为人师是人性,天天也未能免俗。

“一片羽毛从黄鹤楼顶上掉下来,一只嘴巴、脖子是红色,身上都是黄色的小黄鹤飞下来,想捉住羽毛。

飞到二楼的时候,它停住了,里面有两个伯伯在说话。

“哦,是吗?

他们说的什么呢?

“一个穿棕色衣服的伯伯说:

‘李兄啊,我马上就要走了,到百花盛开的扬州去了,真有些难受啊!

’一个穿白衣服的伯伯说:

‘是啊,孟兄,真舍不得你走啊,呜呜呜呜呜呜……’他们哭了。

“是吗?

”我问。

“好朋友分别,心里很难受,你说他们哭不哭嘛?

”天天抬起头,仰起小脸很严肃地启发我。

“对对,是难受,要哭!

”我连忙点头,表示对天天老师的观点无限的支持。

“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黄鹤楼……什么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对!

谁写的?

“李白。

“哦,”天天点了点头,不过他背诵的诗歌倒是一点不错: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诗写得真好啊!

”天天感叹了一句:

“这首诗什么意思?

我哑然失笑:

“你意思都不知道你还说它好?

“好,爸爸给你讲。

故人就是朋友,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孟浩然要去扬州了,李白在黄鹤楼送他,孟浩然向着西边告别,所以就叫‘西辞’。

“孟浩然要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扬州了……”

“烟花是什么意思?

”天天问。

“就是有很多鲜花盛开的意思。

”我回答。

“孟浩然坐的船远去了,船上的帆越来越小,消失在天的尽头,只看见……”

“只看见长江在流!

”天天接嘴说。

“是的,只看见长江在天的尽头流啊流。

“其实天是没有尽头的,古人不知道!

”天天试图用现代科学给古人挑刺,“爸爸,天为什么没有尽头呢?

“因为宇宙太大,人们还不知道他是否有尽头,至少我们现在没有发现它的尽头,所以说天没有尽头。

“哦,”天天若有所悟,“就是,奥特曼就是宇宙的守护者,人类的保护神!

我要租奥特曼碟子!

我笑了,天天的思维转换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题都城南庄

从严格意义上说,有故事的诗歌并不是太多的,因此,当天天要我讲有故事的诗的时候,我几乎是第一反应就想到了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今天爸爸给天天讲《题都城南庄》好吗?

“好!

谁写的?

”天天的版权意识十分明确。

“是唐代的一个诗人,叫崔护?

”这个诗人天天还是第一次听说。

“崔什么?

“崔护,就是保护的护。

“哦,好吧,给我讲故事吧。

”弄懂背景资料是天天听故事的前提。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诗人叫崔护。

有一年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花儿都盛开了。

崔护就和大家一样,到城外去踏青。

“什么叫踏青?

“踏青呀,就是春天的时候出去春游啊。

“哦,说起春游,天天明白了。

“崔护走啊走啊,一路上看了很多春天的美景,真漂亮啊。

可是他走了很久,又累又渴。

怎么办呢?

正好,他看见一大片桃林,桃林里面有一家人家,于是崔护心想:

我就到这家人家去要点水喝吧。

“嗯,对。

”天天对崔护的选择表示了高度赞同。

“崔护走进这家人的园子,园子里也栽了很多桃树,桃花盛开,美极了。

崔护去敲门,可是敲了半天,也没有人答应。

“是不是没有人啊?

”天天在推测。

“过了一会,门里面有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你是谁啊?

’”

“崔护回答:

‘我是过路的,因为渴了,想到你们这里讨点水喝。

’”

“过了一会,门‘吱呀’一声开了。

出来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

端着一碗水,对崔护说:

‘你喝吧。

’”

“哦,有人啊。

”天天说。

“崔护喝水的时候,那个女子就靠在门边看着他。

枝头的桃花就开放在女子的脸边,很美丽。

后来崔护就喝完了水,告别了女子。

“后来呢?

”天天似乎也意识到肯定还有下文。

“第二年,又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春天,崔护又到这座都城南边的人家这里来踏青,他又走进这家人家的园子,敲门,可是这次,他敲了很久的门,也不见有一个人出来。

崔护有些遗憾,就在门上题了一首诗,名字就叫《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什么意思?

”天天问。

“这首诗的意思是啊:

去年的今日,就在这个门里面,那个美丽的女孩子的脸和红艳艳的桃花相映,真是美丽极了。

可是今年我来的时候,那个美丽的女子却不知道哪里去了,只剩下美丽的桃花,还和去年一样,在春风中微笑呢。

“嗯,这个故事真好听。

”天天满足地说。

大风歌

和往常一样,天天上床,我关上了灯,黑暗中,躺在天天身边:

“今天,爸爸给天天讲《大风歌》好吗?

“嗯,有故事吗?

”天天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有啊!

爸爸讲好吗?

“好!

大风歌是什么意思?

”天天问。

“就是在刮起大风的时候写的诗。

“呵呵真好玩,刮大风还要写诗啊!

是谁写的?

”天天问得很有专业精神。

“是汉朝的皇帝,叫刘邦。

“哦,给我讲吧。

“好吧。

汉朝的第一个皇帝叫刘邦,他和许多人一起推翻了秦朝,又和项羽打了四年的仗……”

“他们为什么要打仗?

”天天很不喜欢暴力。

“因为都想当皇帝啊,所以他们为了争夺天下而打仗。

“哦。

“后来,刘邦打败了项羽……”

“就是四面楚歌的时候打败的是吗?

”天天听过这个故事。

“是啊,于是刘邦当了皇帝。

不久,有人叛乱了。

“什么叫叛乱?

“就是反对皇帝,造反。

天天似懂非懂。

“刘邦带兵去打败了叛乱的人,回来的路上,他路过了沛县,这里是他的家乡。

他以前的乡亲们都来迎接他,于是刘邦下令,全体人马就在这里休息几天。

刘邦就和乡亲们整天喝酒唱歌,聊天。

这一天,刘邦十分高兴,又刮起了大风,刘邦说:

我来写一首诗吧!

于是就写了这首《大风歌》。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说的是:

大风刮起来了啊,云也在随着大风飞扬。

我当了皇帝,威力遍布天下。

可是,我希望国家能够安定,不受敌人欺负,那么,我哪里能够得到勇士,来替我守住四方,不让敌人侵略我们呢?

故事讲完了,天天似乎有些不满足:

“太短了。

“明天我们再讲一个长一点的故事吧,现在,天天得睡觉了。

江城子•密州出猎

晚上,天天刚上床,我还没到卧室,就听见天天在说:

“爸爸,今天讲宋词里面的‘望海湖’吧?

“什么望海湖?

”我觉得有些奇怪:

哪里有这样一首词呢?

我估计天天多半是不认识“潮”字,把望海潮看成望海湖了。

等我走进卧室,果然看见天天拿着一本儿童版宋词在看。

“你说什么‘望海湖’?

“你看,就是这个。

”天天把书拿给我看。

我一看,果然是柳永的《望海潮》。

我笑了:

“小粗心鬼,这是望海潮啊!

“哦,我看错了,”天天认错很快,“谁写的?

“柳永。

“给我讲这首词好吗?

我想了一下,这首词主要写景,北宋的市井生活距离我们已经太远,对一个六岁男孩来说过于陌生。

“这样,爸爸给你换一首词讲好吗?

“好!

讲什么呢?

”天天很好说话。

“讲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吧。

“好!

“宋朝的时候啊,有一个大诗人叫苏轼。

“他也会写词!

”天天补充说。

“是啊,他不仅会写诗,写词,还会写文章,还是一个书法家,还是一个烹饪家呢!

“什么叫烹饪?

”这个词天天没有听说过。

“就是做菜啊。

苏轼还发明了一些菜呢,比如‘东坡肉’。

爷爷做过的东坡肘子就是苏轼发明的。

“哦,他好厉害哦!

”天天惊叹。

“是啊,有一年,苏轼当一个叫密州的地方当太守。

“什么叫太守?

”天天问。

“就是一个地方最大的官。

一次,苏轼率领手下一起去打猎,打了很多猎物,心里十分高兴,于是就写了一首词,就叫《江城子•密州出猎》。

“什么叫‘江城子’?

“江城子是词牌,就跟前面爸爸讲过的虞美人一样,是写词的格式。

密州出猎是题目,就是说,这首词是讲苏轼在密州打猎时候的事情的。

“哦,那给我背一下吧。

”天天对每次讲诗词故事的流程已经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