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793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docx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

?

桐城派研究?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

以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为中心

马延炜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

汉宋之争是清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嘉庆中叶编纂的清国史馆《儒林传》初稿,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一

时期汉宋学术争论的实况.主张汉学的史稿编修者,效仿《明史》中只设儒林传,不为道学家立专传的体例,在具

体编修中将主张宋学的桐城学者列入较为时人所轻视的《文苑传》中,以达到扬汉抑宋,为汉学争取儒学正统的

目的,以致时至今日,桐城派依然被主要视为一个文学流派,桐城学者也主要被看做是文学家,他们在古文,辞章

之外的其他成就,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关键词:

汉宋之争;桐城派;清国史《儒林传》;阮元

中图分类号:

K2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Oo5—605X(2010)04-0078-06

TheHan?

SongcontroversyinMid-QingeraandtheSchoolofTongcheng

——

flocusedonthefirstdraftofthenafionMRulinbiography

MAYah.wei

(InstituteofHistory,Hun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angsha410003,China)

Abstract:

TheHan—Songcontroversyis,gX1importantprobleminthehistoryofConfucianismofQingDynasty.Thefirst

draftofthenationalRulinbiographywhichcompiledintheJiaqingerareflectsthepracticalsituationofthiscontroversy.The

complierswhomaintainedtheHan—learningfollowedtheexampleofcompilingofMingshi.TheyabolishedtheDaoxuebiogra-

phywhichincludesscholarsofSong—learning.TheylistedtheTongchengscholarswhomaintainedtheSong—learningintheWe—

nyuanbiographywhichdespisedbypeopleofthetime.Consequendy,eventothisday,theschooloftongehengisstillbere-

gardedasaschoolofliterature.theTongchengscholarsalestillberegardedasliterati.Theirachievementsexceptpoetryand

prosehadbeenoverlooked.

Keywords:

Han—Songcontroversy;SchoolofTongcheng;nationalRulinbiography;RuanYuan

汉,宋之争是我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四

库馆臣曾认为:

"自汉京以后,学凡六变,……要其归宿,

不过汉宋两家,互为胜负."将二千余年的儒学发展

史,归纳为汉,宋二派互相争胜的过程.有清一代,学者

埋首董理群籍,成就蔚为大观,后人述及清代学术,亦常

以"汉学"代称.然而,尽管汉学在清代,特别是乾嘉时

期处于执学界牛耳的地位,但由于清朝官方始终将宋学

悬为功令,宋学学问并未完全消亡,有清一代,关于汉宋

学问的争论仍所在多有,学者基于各自或汉或宋的学术

78

宗尚,着书立说,扬己抑人,构成了学术史上颇具特色的

景观.

今人对清代汉宋之争的研究颇多,其中关于二家争

论的核心,已有观点主要有两种:

1,考据学和义理学两种

不同为学方法之间的争执.这种观点产生较早,也是长

期以来学界的一般看法.2,清代汉学发展出来的新义理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1《经部总叙》,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1页.

?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

与宋明理学旧义理之间的冲突.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张

寿安,张丽珠等台湾学者为代表.她们反对传统以诂训

称汉学,以义理称宋学的"二分法",认为"礼理争议"才

是清代汉宋之争的核心."汉宋之争,应是义理学内部

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汉宋歧见;而不是考据学与义理学两

种不同形态的学术路线之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

循的观点:

"清代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官方,其实就是

君主一人驾驭臣民的统治之'术'.因此,一方面要迎合

'术'守住意识形态,一方面要通过客观历史的研究来突

破义理,致用等意识形态的规范,来为'学'争取些许的

自由,这两种取向的冲突,即是所谓'汉宋之争'的核心

含义."②

这些关于"汉宋之争"实质的不同看法,其实道出了

这个问题的不同面向.其中,考据学与义理学的争论应

是汉宋之争最主要的方面.近年的研究表明,清代理学

的内容非常丰富,信奉并从事理学研究的学者所在多有,

既非前辈学者所形容的"竭而无余华",也不简单只是帝

王驭下的统治术,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项严肃的学术

研究⑧.而"以礼代理"固然是一种新义理,但那是汉学

家经由考据这一汉学为学方式,由汉学学术生发出来的.

所以"礼理争议"是由汉,宋两种不同为学路径导致的争

论,本质上仍不脱汉,宋学术之争的大范围.

其实,清人基于各自学术宗尚对汉宋学术优劣的陟

抑,在指出对方学问的缺略处之外,也蕴含着各以本方学

问为周秦以来孔学正统的想法."这种一方面否定他

人,一方面肯定自己的目的,显然是在恢复干余年前的两

汉儒学旧传统,以取代自南宋以来六百年问理学家所建

立的新儒学传统,藉以加强汉学家在学术上的正统地

位."④

通过编修学术史,描绘学脉,将彼方学问打成异统,

是学者为己方学问争取正统时常采取的手段,清代之前

已是如此.南宋朱熹撰《伊洛渊源录》,其职志即是为以

二程为代表的道学争取儒学正统地位.清初学者排击

陆王,亦通过学术史的编写阐发意见.而在清代中叶,

汉学学者抑宋扬汉,为汉学争取正统的活动,则集中体现

在这一时期清国史《儒林传》初稿的编修过程上.

清国史《儒林传》初稿之体例'

清国史《儒林传》是清朝官方修史机构国史馆编纂

的一部当代学者类传,该传自嘉庆中开始编纂,前后删订

续修多次,直至清末宣统年间仍有编辑,也是一部清人自

撰的清代学术史⑦.该传初稿的编修,主要是在阮元的

主导下进行,编纂体例则主要受到清初《明史》编纂的

影响.

在关于《明史》体例的最初设计中,"道学"一传也包

括在内.彭孙通曾有《明史立道学忠义二传奏》,较早提

出设立《道学传》.康熙二十一年徐乾学补《明史》总裁,

二十三年与徐元文撰成《修史条议》,亦主张为理学(道

学)家设类传,但遭到朱彝尊,黄宗羲等的激烈反对,史

馆最终采纳多数学者的意见,未立《道学传》.

在这场争论中,始终蕴含着关于汉宋学术,何者才是

儒学正统的不同意见.彭孙通认为宋儒直接孔孟心传,

其学醇,其功巨,有不得不特为表彰者.他要求将明儒中

与程朱合者(理学家),和有功于传注的学者(汉学家)区

分开来,将后者与那些"学未大醇"者人之《儒林传》,认

为这样才不会使大道混淆,显示出其以宋学为学术正统

的倾向:

"窃惟历代之史,凡儒学诸臣皆载《儒林列传》,

独《宋史》于《儒林传》之前复立《道学列传》一篇,专以

记大儒程颢,程颐,朱子为主,其及门弟子悉为编载.盖

以道学之统自尧舜至于孔孟代相授受,孔孟殁后,千有余

年,而得程子,朱子发明六经之蕴,远契列圣之心,其学至

醇,其功甚巨,故特立此传以衍孔孟之真传,明正学于天

下,诚非无见也.……自今纂修《明史》,合无照《宋史》

例,将明儒学术醇正,与程朱合者编为《道学传》,其他有

功传注及学未大醇者仍入之《儒林传》中,则大道不致混

淆而圣谟独高于今古矣."㈣徐乾学则意识到载人理学

传者未必皆胜儒林,并云"《宋史》程朱门人亦多有不如

象山者",但仍然坚持"学术源流,宜归一是".

①张丽珠:

《清代新义理学——传统与现代的交

会》,里仁书局2003年版,第149页.

②张循:

《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复旦大学历

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0-21页.

(参见龚书铎主编:

《清代理学史》,广东教育出版

社2007年版

④王家俭:

《清代"汉宋之争"的再检讨——试论汉

学派的目的与极限》,载氏着《清代研究论薮》,文史哲出

版社1994年版,第74页.

⑤陈祖武:

《中国学案史》,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第27—34页.

⑥卢钟锋:

《中国传统学术史》,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250页.

⑦关于清代国史馆编辑《儒林传》的具体过程,参见

拙文:

《清国史馆儒林传纂修活动考述》,《故宫学术季

刊》(台北)第25卷,第3期,2008年春.

⑧(清)彭孙通:

《明史立道学忠义二传奏》,栽氏着

《松桂堂全集》卷3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

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⑨(清)徐乾学:

《修史条议》,载氏着《儋园文集》,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9

安徽史学2010年第4期

反对设《道学传》之学者的观点正好相反.朱彝尊

注意到《宋史》将言经术者人之儒林,言性理者别之为道

学,又以同乎洛闽者进之道学,异者置之儒林的做法,蕴

含着以程朱义理为正统的观点,"其意若以经术为麓而

性理为密,朱子为正学而杨陆为歧途,默寓轩轾进退予夺

之权,比于《春秋》之意".他认为经学才是儒学的正

统:

"然六经者,治世之大法,致君尧舜之术,不外是焉,

学者从而修明之,传心之要,会及之理,范围曲成之道未

尝不备,故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可以统儒林."汤

斌更认为经书之外无道学:

"《宋史》道学,儒学厘为二

传.盖以周,程,张,朱继往开来,其师友渊源不可与诸儒

等耳,而道学经学自此分矣.夫所谓道学者,六经四书之

旨体验于心,躬行而有得之谓也,非经书之外,更有不传

之道学也."⑨

这些围绕着《明史》编修问题的儒学正统之争,特

别是《明史》最终只立儒林传,不再为道学家立专传的

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汉学逐渐兴起,并渐渐

开始占据主流的学术发展时态.众所周知,"儒林列

传"最早见于《史记》,所叙次者皆为"传经之儒".后

世史书仿而效之,在各自《儒林传》小序中,所描绘的

也多为"经学历史".经学占据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元修《宋史》,首度标举道学传,又加诸儒林传之上,

传经之儒的地位有所下降,失去了在儒学中的正统地

位.清初学者借由讨论《明史》编修问题所实欲争取

的,正是传经之儒(汉学)在儒学中的正统,所采用的

手段,则是取消为程朱理学家立传的道学传,而以为

汉学家立传的儒林传囊而括之.因此,清初学者对

《宋史》道学传的看法,并不是从纯粹的史书编纂学方

面出发讨论后的结果,也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甚

至也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看法.乾嘉之际的史学家章

学诚就深以《宋史?

道学传》之设为是:

"宋史为元人

所撰,疵病甚多.以史家法度而言,等于自郐无讥矣.

然有特笔创例可为万世法者.……又《道学》,《儒

林》分为二传,前人多訾议之.以谓吾道一贯,德行文

学,何非夫子所许?

而分门别户以启争端.此说非

是.史家法度,自学《春秋》,据事直书,枝指不可断而

兀足不可伸,期于适如其事而已矣.儒术至宋而盛,

儒学亦至宋而歧.《道学》诸传人物,实与《儒林》诸

公迥然分别,自不得不如当日途辙分歧之实迹以载

之.……如云吾道一贯,不当分别门户,则德行文学

之外,岂无言语政事?

然则滑稽,循吏亦可合于儒林

传乎?

"④

清初因修《明史》而引发的"道学"与"儒林"之争,

特别是《明史》最终仅设儒林传,不再单独为理学家立

传的做法,对嘉庆中清国史馆之修《儒林传》有重要影

80

响.阮元主导编纂的初稿,《凡例》开篇即盛赞《明史》

将"道学"融会于"儒林"的做法:

"《史》,《汉》始记儒

林,《宋史》别出道学,其实讲经者岂可不立品行,讲学

者岂可不治经史,强为分别,殊为偏狭.国朝修《明

史》,混而一之,总名儒林,诚为盛轨."⑧并批评《宋史》

的二传分立:

"《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二传,不知此即

周礼师儒之异,后人创分而暗合周道也."⑨但和清初

学者明确喊出的"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足以统儒

林"的口号所不同的是,清国史《儒林传》的编者似乎还

强调汉,宋持平的态度:

"综而论之,圣人之道,譬若宫

墙,文字训诂,其门迳也.门迳苟误,跬步皆歧,安能升

堂人室乎.学人求道太高,卑视章句,譬犹天际之翔,

出于丰屋之上,高则高矣,户奥之间实未窥也.或者但

求名物,不论圣道,又若终年寝馈于门庑之间,无复知

有堂室也矣."⑦

尽管编者做出了如此明显的调和汉宋的表态,历来

学者皆认为是传仍以汉学为重.侯外庐曾分析《拟国史

儒林传序》,认为其在重视汉学的前提下,叙述中有意歪

曲了清朝之前的儒学发展史."他在文字上尽其委婉曲

折之能事,首述学术之流变,对于汉儒,'复兴六经',推

崇备至,对于魏晋玄学,认为'儒道衰弱',对于宋儒轻轻

叙过,不加抑扬,对于明儒,认为'不出朱陆,空疏甚矣',

对于清朝学者谓'卓然不惑,求是辨诬','精研古义,诂

释圣言','好古敏求,各造其域',……按照他的这样述

学,无论如何得不出'两汉名教得儒林之功,宋明讲学得

师道之益',……为什么他做出这样的矛盾文章?

实在

是由于他所云:

'我朝列圣,道德俱备,包涵千古,崇宋儒

之性道,而以汉儒经义实之'一句文化政策.所以,这篇

文章是官样格式,不是他的内心话."⑧德明则认为:

"从

选择传主的标准来看,史书《儒林》一向是学行并重,而

由阮元选择者来看,却偏重于学,尤重汉学.如毛奇龄,

阎若璩等在清儒心目中德行品评不高者,因有考据着述,

①②(清)朱彝尊:

《史馆上总裁书》,栽氏着《曝书

亭集》卷3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76,277页.

③(清)汤斌:

《重修苏州府儒学碑记》,载范志亭,范

哲辑校:

《汤斌集》,上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

132页.

④(清)章学诚着,冯惠民.董校:

《丙辰札记》,中华书

局2006年版,第222页.

⑤《儒林传稿?

凡例》,载《续修四库全书》第537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8页.

⑥⑦(清)阮元:

《拟国史儒林传序》,载氏着《擘经

室集》一集,卷2,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页.

⑧侯外庐:

《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三友书店1944

年版,第538页.

?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与桐城派?

亦被选人."

清学以汉学为主要特色,但在清代历史的不同阶段,

汉,宋学术的具体面貌则非常丰富.以清初为例,虽然就

后来汉学大盛的事实上溯,基本可认定这一时期,儒学主

流正处于由理学向考据学转变的过程中,但就当时的情

况而言,理学仍然比较兴盛.学术史的编写,应该如实反

映这一时期"儒林"与"道学"并存的汉,宋学术现实.但

阮元主持的初稿,虽制定了汉宋持平的写作方针,却在叙

述儒学史时特别突出汉学的地位,在入传人物方面又将

汉学家作为叙次的主要对象,为汉学争取正统地位.这

种扬汉抑宋的取向,在处理关于主张宋学的桐城学者的

人传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作家人

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②.百余年来,学界研究成

果颇丰⑧.但这些已有研究,大多数仍将桐城学者主要

视作文学家,将其作品归类为文学作品,较少注意到桐城

学者在清代儒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事实上,桐城学者

在经学等方面亦有造诣.嘉庆中,清国史馆纂修《儒林

传》初稿时,部分桐城学者被认为可以入传,但由于主事

者崇尚汉学,他们的经学成就因其理学的学术宗尚而被

轻视,加之他们在辞章方面亦颇有成就,所以被史馆列入

《文苑传》中.因为后者较为时人所轻视,被列入《文苑

传》中类似被打入另册,所以引发了桐城学人的不满.

他们或致书史馆争之,或在私人信件中进行讨论.这些

文字,既体现了当时学界对国史馆这部当代学术史应如

何编纂的不同意见,也反映出清代中叶汉宋二学相互争

论的学术时态,这些都是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内容.以

下即以桐城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分析该传所折射出的

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

二,桐城学者主张宋学的学术取向

清中叶汉学大盛,流风所及,学者不仅多治考订之

学,更多讥诋宋儒,宋学者,标榜汉学,诋毁宋学俨然成为

时尚(垒).但同时仍有一批学者深知汉学之弊,注意对义

理的阐发,姚鼐及经其所发扬光大的桐城学派就是其中

的典型代表.姚鼐论学,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

义理尤为其所强调者.在他的笔下,被清代汉学家认为

"去古未远,独得圣人真意"的汉儒,其学"承秦灭学之

后,始立专门,各抱一经,师弟传授,侪偶怨怒,嫉炻不相

通晓,其于圣人之道,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后虽有通

儒渐出,贯穿群经,然"其弊也杂之以谶纬,乱之以怪辟

猥碎,世又讥之."只有到了宋代,"真儒乃得圣人之旨,

群经略有定说",而"当明佚君乱政屡作,士大夫维持纲

纪,明守节义,使明久而后仄",此皆"其宋儒论学之效

哉!

"因此,他认为:

"欲尽舍程朱而宗汉之士,枝之猎而

去其根,细之蔸而遗其巨,夫宁非蔽与?

"姚鼐所授之

徒亦多承师说,主张宋学,形成了桐城学派表彰宋学的学

术取向.他们重视义理,反对《明史》取消道学传而以儒

林传囊而括之的做法,要求恢复道学传在史书中的原有

地位,陈用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陈用光,字硕士,江西新城人,"从(姚)鼐最久,师说

尤为笃信".他对《明史》废道学传深为不满,认为当

时主张废道学传的朱彝尊"纂修《明史》时所上总裁七书

言多中史法,独第五书言儒林道学不宜分传,则于司马,

班氏所立义例及宋元明儒之源流派别皆有考之不详

者."④在他看来,宋代的理学大师远胜汉代的传经之

士,"夫通天地人之为儒,称此名者,非周程张朱莫属也,

彼京刘之属曷足云."只不过因《史记》,《汉书》所创之

"儒林传"所传者乃在于经学,故"京刘之属有不可没

者".陈用光的这一看法颇足玩味,他既以只有周程

张朱等理学家才配得上"儒"的称号,实际上就将研治章

句训诂的汉学家排斥在外,这种观点较之清初修《明史》

①德明:

《阮元史学撰着述评》,《扬州师范学院学

报》1995年第2期.

②周中明:

《桐城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版,第1页.

③江小角,方宁胜:

《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安徽

史学)2004年第6期.

④据张循研究:

"大量的读书人……无论对'汉学'

还是'宋学',他们往往并没有很高的修养,乃至根本就

是不入流的门外汉."因此,"汉宋之争并非只是少数专

业学人书斋里严肃的学术问题,同时也是广泛传播于读

书阶层的时髦话题".见张循:

《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

之争》,第22—23页.

⑤(清)姚鼐:

《赠钱献之序》,载氏着《惜抱轩文集》

卷7,《续修四库全书》第1453册,第56页.

⑥刘声木撰,徐天祥点校:

《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

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160页.按,当代学者曾认为,

"(陈用光)能实事求是地对当时的学术,特别是考据之

学作出客观评价,与姚门其他弟子狭隘的师门观念不

同."(柳春蕊:

《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

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子为中心》,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7年版,第32—33页.)事实上,对汉学有肯定言论的

并非陈氏一人,姚门其他弟子也有类似言论,但他们之

肯定汉学,不过是要以汉学补宋学之罅漏,其表彰的核

心仍在宋学.在崇尚宋学,排击汉学上,陈用光和姚门

其他弟子并无显着不同.

⑦⑧(清)陈用光:

《朱锡鬯史馆上总裁第五书书

后》,载氏着《太乙舟文集》卷6,《续修四库全书》第1493

册,第387,388页.

81

安徽史学2010年第4期

时学者试图以儒林统摄道学的做法,实际上走的更远,因

为在他看来,所谓的传经之士根本配不上儒的称号,这无

疑从根本上把汉学家打翻在地.

道光间,陈用光出任福建学政,正好赶上《福建通

志》的编纂,他极力主张在其中设立道学传以表彰宗尚

理学的闽籍学者,特别是身为福建人的理学宗师朱熹.

但当时主持修纂的汉学家陈寿祺并不同意,"道学之名,

创自元人,古无是称,不可以为典要,且道外无儒,儒外无

道,道与之儒,将何分辨?

……夫圣门四科,游,夏列于文

学,孔子语子夏以为君子儒,语子游以学道,舍儒何以为

道,舍学何以为儒.紫阳大贤,百世尊仰,然平心而论,正

与游,夏伯仲,使紫阳而在,亦未敢自谓驾二贤而上之也.

必欲因仍《宋史》之旧,道学,儒林歧而为二,乖违旧章,

失所依据,欲崇道学,转蹈不经,恐徒供人窃笑耳."坚

持不为理学家立专传,以致梁章钜说他:

"墨守汉学,排

挤宋儒是其故智."陈寿祺去世后,陈用光联合地方部分

意见和己相近的学者,持续施压,迫使陈寿祺的继任者,

同样主张不为道学立专传的高澍然辞职,并使这部志稿

的刊刻被迫延迟并险些遗失,在后来对该志所进行的修

改中,道学最终立有专传.

在这个问题上,桐城派其他学者也多持此说,主张不

可以儒林传代替道学传,方东树以《汉学商兑》一书激烈

批判汉学时,更认为清初学者对于《宋史》设理学家类传

的批评,其实出于"深妒"⑨.一往一还之间,体现出学

术史编纂背后的汉,宋争论.

史书中登载的文字,必定不可能是对时代巨细靡遗

的全貌写真,它只是着作者对自己所观察(包括亲身经

历和发掘文献)到的历史情况的描写.换句话说,后人

经阅读史书所感触到的历史,乃是经史家过滤后的历史,

并非也无法是历史事实的全部本真面目.而那些有幸存

留在史书上的人和事,必定是被史家所认为特别重要者,

因为后人乃是藉由史书的记载以了解过去的时代.正因

为如此,古代读书人都希望身后能在史书上留有一篇佳

传,赵翼曾云,"男儿生坠地,例须~篇传".桐城学人强

调恢复道学传在史书中的原有地位,也就是表彰理学的

种方式.

三,桐城派的无奈

由于《儒林传》出自官方修史机构,对于入传者来

说,被收录其中也等于其学受到官方表彰,所以学者之门

生汲汲为师谋入传者,所在多有,并将此当作表彰师说的

手段.但提倡宋学的桐城学者虽多方奔走,却难以谋得

席之地.

桐城学者对该传的编修一直非常关注,姚门弟子利

用在史馆任职的有利条件,经常向乃师通报相关情况.

82

姚莹曾写信给姚鼐汇报凌廷堪入传情况,引起姚鼐强烈

不满,"所言近时诸公于学问邪正之辨不明,其所品论殊

非公当,诚然.吾昨得凌仲子集阅之,其所论多谬漫无所

取,而当局者以私交入之儒林,此宁足以信后世哉!

吾家

自当力为其所当为者,书成以待天下后世之公论,何必竞

之此一时哉!

"

这是一封写给姚莹的家书.在信中姚鼐说:

"吾家

自当力为其所当为者,书成以待天下后世之公论.何必

竞之此一时哉!

"这勉励侄孙的一句话,表面看来,似乎

表达了这位桐城掌门对后世关于桐城学者可能的评论拥

有充分自信,实际却显示了他对当下学界以《儒林传》形

式扬汉抑宋,轻视讲求宋学的桐城派之做法的深深无奈,

即既然此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只能寄望后世

"公论".

姚门弟子不满国史馆《儒林传》侧重汉学,积极为本

方学者谋取入传,但这些努力多以失败告终,在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