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8056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docx

水分析化学第三版整理资料

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

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答:

(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

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

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

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

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

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

做空白实验。

1答:

滴定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两者按照一定的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标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用量,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

在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先将被测定物质的溶液置于一定的容器中(通常为锥形瓶),在适宜的条件,再另一种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地加到容器里,直到两者完全反应为止。

这样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标准溶液(滴定剂):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标定:

将不具备基准物质条件的这类物质配制成近似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该物质与某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其准确浓度,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化学计量点:

当滴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定的物质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

为止,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

滴定进行至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时而终,此时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往往并不相同,由此引起测定结果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又称滴定误差。

指示剂:

为了便于观察滴定终点而加入的化学试剂。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试剂称为基准物质。

2答:

表示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或mg)。

表示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分数。

1答:

H2O的共轭碱为OH-;;

H2C2O4的共轭碱为HC2O4-;

H2PO4-的共轭碱为HPO42-;

HCO3-的共轭碱为CO32-;;

C6H5OH的共轭碱为C6H5O-;

C6H5NH3+的共轭碱为C6H5NH3;

HS-的共轭碱为S2-;

Fe(H2O)63+的共轭碱为Fe(H2O)5(OH)2+;

R-NHCH2COOH的共轭碱为R-NHCH2COO。

2答:

H2O的共轭酸为H+;

NO3-的共轭酸为HNO3;

HSO4-的共轭酸为H2SO4;

S2的共轭酸为HS-;

C6H5O-的共轭酸为C2H5OH

Cu(H2O)2(OH)2的共轭酸为Cu(H2O)2(OH)+;

(CH2)6N4的共轭酸为(CH2)6NH+;

R—NHCH2COO-的共轭酸为R—NHCHCOOH,

的共轭酸为

3答:

(1)MBE:

[NH4+]+[NH3]=2c;[H2CO3]+[HCO3-]+[CO32-]=c

CBE:

[NH4+]+[H+]=[OH-]+[HCO3-]+2[CO32-]

PBE:

[H+]+[H2CO3]+[HCO3-]=[NH3]+[OH-]

(2)MBE:

[NH4+]+[NH3]=c;[H2CO3]+[HCO3-]+[CO32-]=c

CBE:

[NH4+]+[H+]=[OH-]+[HCO3-]+2[CO32-]

PBE:

[H+]+[H2CO3]=[NH3]+[OH-]+[CO32-]

4答:

(1)MBE:

[K+]=c

[H2P]+[HP-]+[P2-]=c

CBE:

[K+]+[H+]=2[P2-]+[OH-]+[HP-]

PBE:

[H+]+[H2P]=[HP-]+[OH-]

(2)MBE:

[Na+]=c,[NH3]+[NH4+]=c

[H2PO4-]+[H3PO4]+[HPO42-]+[PO43-]=c

CBE:

[Na+]+[NH4+]+[H+]=[OH-]+2[HPO42-]+[PO43-]

PBE:

[H+]+[H2PO4-]+2[H3PO4]=[OH-]+[NH3]+[PO43-]

(3)MBE:

[NH3]+[NH4+]=c

[H3PO4]+[H2PO4-]+[HPO42-]+[PO43-]=c

CBE:

[NH4+]+[H+]=[H2PO4]+2[HPO42-]+3[PO43-]+[OH-]

PBE:

[H+]+[H3PO4]=[OH-]+[NH3]+[HPO42-]+2[PO43-]

(4)MBE:

[NH3]+[NH4+]=c

[CN-]+[HCN]=c

CBE:

[NH4+]+[H+]=[OH-]+[CN-]+[HCN]

PBE:

[HCN]+[H+]=[NH3]+[OH-]

1解:

(1)EDTA是一种氨羧络合剂,名称乙二胺四乙酸,用符号H4Y表示,其结构式为

配制标准溶液时一般采用EDTA二钠盐,分子式为

其水溶液pH为4.4,可通过公式

进行计算,标准溶液常用浓度为0.01mol•L-1。

(2)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总是以H6Y2+、H5Y+、H4Y、H3Y-、H2Y2-、HY3-和Y4-等七种型体存在,其中以Y4-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pH›10时EDTA才主要以此种型体存在。

除个别金属离子外。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都是1∶1。

(3)K/MY称条件形成常数,它表示一定条件下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其计算式为

(4)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金属离子的分析浓度CM和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

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值越大,突跃也越大;在条件常数K/MY一定时,CM越大,突跃也越大.

(5)K/MY值是判断络合滴定误差大小的重要依据。

在△pM/一定时,K/MY越大,络合滴定的准确度越高。

影响K/MY的因素有酸度的影响、干扰离子的影响、配位剂的影响、OH-的影响,其中酸度愈高,H+浓度愈大,lg/MY值越小;螯合的络合作用常能增大K稳,减小K离。

在K/MY一定时,终点误差的大小由△pM/、、CM、K/MY决定,而误差的正负由△pM/决定。

(6)在[H+]一定时,EDTA酸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

1答:

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1mol/l(或其比值为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13×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1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

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行了校正。

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1)配位效应;

(2)沉淀效应;

(3)酸浓度。

2答:

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0.4V,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

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

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答: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答:

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2)重铬酸甲法.Cr2O72-+14H++Fe2+===2Cr3++Fe3++7H2O

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3)碘量法3I2+6HO-===IO3-+3H2O,

2S2O32-+I2===2I-+2H2O

Cr2O72-+6I-+14H+===3I2+3Cr3++7H2O

5答:

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大于106,即△E>0.4V。

(2)反应迅速,且没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要完全,且有一定的计量关系。

(3)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或能与还原剂或氧化剂生成沉淀的物质。

(4)应有适当的指示剂确定终点。

6答: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

电位差△E较大,突跃较长,一般讲,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大于0.20V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定,△E值大于0.40V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1=n2时,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恰好在滴定突跃的中(间)点。

如果n1≠n2,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偏向电子转移数较多(即n值较大)的电对一方;n1和n2相差越大,化学计量点偏向越多。

7答:

酸碱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共性是:

1)在滴定剂不足0.1%和过量0.1%时,三种滴定曲线均能形成突跃;

2)均是利用滴定曲线的突跃,提供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其特性是:

酸碱滴定曲线是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以pM为纵坐标,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以E值为纵坐标,其横坐标均是加入的标准溶液。

8答:

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分为三类:

(1)氧化还原指示剂。

是一类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试剂,其氧化型与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

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指示剂或者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或者由还原型转变为氧化型,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突变,指示终点。

(2)自身指示剂。

利用滴定剂或被滴定液本身的颜色变化来指示终点。

(3)专属指示剂。

其本身并无氧化还原性质,但它能与滴定体系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结合而显示出与其本身不同的颜色。

9答:

氧化还原滴定所用的指示剂分为两个类型:

氧化还原指示剂和其他指示剂。

后者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无有任何异同点。

而前者——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的异同点如下:

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主要与溶液的酸度(pH值)有关;而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主要是决定于其氧化型和还原型(两型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②酸碱指示剂变色和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均有变色点;两者均有变色范围。

③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均与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有关。

酸碱指示剂是范围,而氧化还原指示剂则是电位范围。

其颜色强度的变化均是从10变到0.1的关系。

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除与溶液的值有关外,而指示剂本身也有结构变化;氧化还原指示剂则只与电位有关。

10答:

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之前,为了能成功的完成氧化还原滴定,时常需要将被测定的组分处理成能与滴定剂迅速、完全并按照一定计量关系起反应的状态,或者处理成高价后用还原剂进行滴定,或者处理成低价后用氧化剂滴定。

滴定前使被测组分转变为一定价态的步骤称为滴定前的预处理。

预处理时对所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有以下几点要求:

(1)反应进行完全而且速度要快;

(2)反应应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3)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应易于除去;

11答;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溶液的遇酸分解;

(2)碘标准溶液的挥发和被滴定碘的挥发;

(3)空气对KI的氧化作用:

(4)滴定条件的不适当。

由于碘量法使用的标准溶液和它们间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将会发生副反应:

S2O32-+4I2+10OH-=2SO42-+8I-+5H2O

而且在碱性溶液中还会发生歧化反应:

3I2+6OH-=IO3-+5I-+3H2O

如果在强碱性溶液中,溶液会发生分解:

S2O32-+2H+=SO2↑+S↓+H2O

同时,在酸性溶液中也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4I-+4H++O2=2I2+2H2O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碘量法不适宜在高酸度或高碱度介质进行。

12

KMnO4

K2Cr2O7

Ce(SO4)2

优点

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可以直接或间接滴定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应用广泛,且可作为自身指示剂

易提纯且稳定,可直接配制,可长期保存和使用,在HCl中可直接滴定Fe2+

易提纯,可直接配制,稳定可长期放置,可在HCl用Ce2+滴定Fe2+而不受影响,反应简单,副反应少。

缺点

其中常含有少量杂质,其易与水和是空气等还原性物质反应,标准溶液不稳定,标定后不易长期使用,不能用还原剂直接滴定来测MnO4-

本身显橙色,指示灵敏度差,且还原后显绿色掩盖橙色,不能作为自身指示剂

价钱昂贵

水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

1、什么叫水质指标?

它分为哪三类?

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它是判断水污染程度的具体衡量尺度。

水质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

2、如何描述水样的臭和味?

臭的强度可用从无到很强六个等级描述或用臭阈值表示;

味用酸甜苦辣麻等文字描述。

3、如何测定和表示水样的浑浊程度?

浊度一般用目视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表示方法以1mg/l漂白土所产生的浊度为1标准浊度单位。

4、什么叫水质标准?

表示生活饮用水工农业用水等各种用途的水中污染物值的最高容许浓度或限量阈值的具体限量和要求。

5、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感官性状无不良刺激或不愉快的感觉

2.所含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浓度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害和不良影响。

3.不应含有各种病源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是流行病学上安全。

6、基准物质应符合哪些条件?

1.纯度高;

2.稳定;

3.易溶解;

4.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5.定量参加反应,无副反应;

6.试剂的组成与化学是完全相符。

7、如何测定水的色度?

色度的测定采用铂钴比色法或铬钴比色法,以氯铂酸钾和氯化钴或重铬酸钾和硫酸钴配置标准系列进行目视比色,规定1mg/l铂、0.5mg/l钴产生的颜色为1度。

8、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对某一水样的同一指标,分别得到5个平行数据,则用什么来反映某一个数据的精密度?

用什么来反映甲、乙各组平行数据的精密度?

某个数据的精密度用绝对偏差或相对偏差来表示,某组平行数据的精密度用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极差来表示。

9、某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5个平行数据中某个数据与其它数据偏离较远,一时未找到其原因,用什么方法来决定其取舍呢?

偏离其他几个测量值极远的数据为极端值。

极端值的取舍,一般参照4d检验法或Q检验法。

10、准确度和精密度分别表示什么?

各用什么来表示?

准确值反映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反映测量值与平均值的接近程度(或测量值互相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11、K2Cr2O7法和比色法测铁相对误差分别为±0.08%、±2%,今有铁矿、石灰石含铁分别为约含60%,0.1%,问各用什么方法测铁比较合适?

为什么?

1.铁矿用常量组分分析方法—K2Cr2O7法;石灰石用微量组分分析方法—比色法。

2.常量组分分析方法对被测组分含量有浓度范围要求,即〉1%,微量组分分析方法0.01~1%

3.石灰石用常量法其含量低于最低限量结果的误差会很大;

4.铁矿用比色法其含量太高须高倍稀释误差会扩大很多倍或减少样品的量样品的量很低其误差会很高。

12、定量分析的基础是什么?

定量分析是将一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和被分析物质的组分定量反应完全,根据反应完成时所消耗的试剂溶液和用量,计算出被分析物质含量的方法。

基础就是标准物质和待测物质完全反应,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符合反应式中的计量关系。

13、采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

采样的基本原则:

供分析用的水样应充分代表该水的全面性,并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取样时必须做好现场调查,合理布点,才能使水样有代表性,分析其水样才有意义;否则,水样不能代表其真实情况,分析其水样没有意义。

14、水样若需保存,通常的保留方法是什么?

水样保存时通常加入保存试剂,控制PH值和冷藏冷冻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抑制氧化还原作用和生化作用,抑制化学反应速度和细菌活性。

15、为什么用NaOH/H2O溶液滴定HCl/H2O溶液用酚酞指标剂,而不用甲基橙,在用HCl/H2O溶液溶液滴定NaOH/H2O溶液时用甲基橙指示剂而不用酚酞?

人的视觉对红色比较敏感,用碱滴定盐酸用酚酞指示剂,终点是由无色变为红色终点敏锐;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是红色变为蓝色,不好观察,因而用酚酞指示剂。

用盐酸滴定碱时,用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无色不好观察用甲基橙指示剂是蓝色变为红色,容易识别,所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16、请叙述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滴定指示终点的原理

HIn=H++In-

指示剂一般是很弱的有机酸,以碱滴定酸为例,终点前,酸过量,指示剂以HIn的形式存在;终点后,碱过量,指示剂以In-的形式存在,终点前后溶液中的指示剂以HIn形式为主转变为In-形式为主。

而HIn和In-又是不同的颜色从而达到了以颜色的变化来指示终点的到达。

17、什么是酸碱滴定中的pH突跃范围?

影响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酸碱滴定的pH突跃范围是指在f--PH滴定曲线图上,f=1.000±0.001区间内,PH值的大幅度变化,其变化范围叫突跃范围.酸碱的浓度和强度影响突跃范围大小,酸碱的浓度越大,酸的酸性越强,碱的碱性越强,突跃范围则越大。

18、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标剂的原则是什么?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处于或部分处于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内。

19、在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指示剂?

首先计算计量点的PH值,再根据计量点的PH值,选择变色点与其较接近的指示剂。

20、什么是理论终点?

什么是滴定终点?

理论终点即计量点,为根据反应是计算得到的,理论上计量点时对应的PH值。

滴定终点为实际停止滴定时的PH值,它是由指示剂或其他方法指示的;

一般理论终点与实际终点不相合,因此滴定分析存在终点误差。

21、什么滴定误差?

它属于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

滴定误差时由于理论终点与滴定终点未重迭而产生的误差,它是由指示终点的方法不是很好所引起的。

因此它是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作空白实验对照实验对实验结果加以校正,能减少或克服滴定误差。

22、一元酸碱水溶液准确滴定的条件是什么?

一元酸碱的准确滴定,必须有一定的突跃范围,而突跃范围大小取决于酸碱的浓度和强度,因此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SP×Ka≥10-8或CSP×Kb≥10-8。

23、用0.01000mol/lNaOH/H2O溶液滴定0.01000mol/lHAc/H2O,它的理论终点pH为多少?

若用酚酞指示剂,它的滴定误差pH值为9.1,有无终点误差?

若有,是否在0.2%(相对误差)范围内?

理论终点PH=8.22;

滴定终点PH=9.1,与理论终点不一致,存在终点误差。

滴定终点9.1,其PH值高于理论值,为碱过量。

由C=(f-1)/(f+1)可知   COH-=((1+0.2%)-1)/((1+0.2%)+1)=(2×10-3)/(2+2×10-3)=10-3mol/l-1即碱过量0.2%时的PH值为14-(-lgCOH-)=14-3=11>9.1。

结果表明终点误差在0.2%的范围内。

24、二元弱酸分别准确滴定二个终点的条件是什么?

二元酸碱分别准确滴定二个终点的条件是必须同时满足

1.每个计量点的突跃范围必须符合要求,即CSP×Ka≥10-8或CSP×Kb≥10-8。

2.△PKi≥4。

25、H3PO4和Na3PO4分别可以准确滴定几个终点?

并写出被测物质终点存在形式。

1.用NaOH滴定H3PO4,可滴定二个终点,终点产物分别是H2PO4-、HPO42-,但第二个终点的误差较大;

2.用HCL滴定Na3PO4,可滴定二个终点,终点产物分别是HPO42-\H2PO4-,但第二个终点的误差较大。

26、什么叫碱度?

总碱度的数值反映了什么?

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的总量。

总碱度是指各种碱度之和,它的数值反应了水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它的组成翻映了酸性物质的种类。

27、包括组合类型的碱度,共有哪几种类型的碱度,写出其对应的水样pH值大致范围。

共有五种类型;

1.单独的OH-碱度,一般PH〉10;

2.OH-和CO32-混合碱度一般PH〉10;

3.单独的CO32-碱度一般PH〉9.5;

4.CO32-和HCO3-混合碱度一般PH在8.5~9.5之间;

5.单独的HCO3-碱度一般PH<8.3。

28、请简述连续滴定法测定碱度的基本操作步骤。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先加入酚酞指示剂滴至终点,所用酸的体积V8.3,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至终点所用酸的体积V4.8,根据V8.3和V4.8计算各碱度及总碱度。

29、写出分别滴定法测定含CO32-、HCO3-混合碱度时,VpH8.3和VpH4.8的相互关系。

用酚酞指示剂时CO32-被中和成HCO3-所用酸体积为V8.3,用甲基橙指示剂时CO32-、HCO3-都被中和成CO2。

所用酸体积为V4.8,根据物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V4.8〉2V8.3。

30、分别滴定法和连续滴定法测定含CO32-,HCO3-混合碱度时,如何计算其总碱度和分碱度?

写出对应的计算式。

CO32-碱度(

CO32mol·L-1):

HCO3-碱度(HCO3-mol·L-1):

总碱度(mol·L-1)

或CO32-碱度(

CO32mol·L-1)+HCO3-碱度(mol·L-1)

31、为什么说EDTA在碱性条件下配位能力强?

EDTA为氨羧类配位剂,是有机弱酸,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其电离,事实上PH13以上时,EDTA以Y4-离子的形式存在,而Y4-才是与金属离子配位的配体,因此EDTA在碱性条件下配位能力强。

32、什么叫酸效应系数?

酸效应系数与介质的pH值什么关系?

酸效应系数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酸效应系数是反映EDTA溶液中,加入的EDTA的总浓度与游离Y4-浓度的倍数。

酸效应系数是氢离子浓度的函数,氢离子浓度越高,酸效应系数越大。

酸效应系数反映了在一定PH值条件下,EDTA的总浓度为游离Y4-浓度的倍数,实际上就是反映已电离成Y4-的情况。

33、表观稳定常数(K′稳)与稳定常数(K稳)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稳定常数是一种理论稳定常数

,表现稳定常数是一种条件稳定常数

即一定条件下的实际反应的稳定常数。

从表达式中[M]、[Y]是指平衡时游离浓度;[M]总、[Y]总是指系统中除已生成MY的金属离子总浓度,EDTA各种形式的总浓度。

lgk′稳=lgk稳-lgαY(H)-lgαM(L)

34、配位滴定时为什么要控制pH值,怎样控制pH值?

配位滴定时,须严格控制pH值。

这是因为EDTA须离解成Y4-才能配位,即系统中存在离解平衡和配位平衡的相互竞争。

为了保证准确滴定,满足配位平衡占主导地位,每种离子配位滴定时都有最低pH值。

当然也不是pH越高越好,有的离子在pH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