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817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docx

立竣铁塔基础施工说明书

编号:

S0001S-T0501-01

通辽立峻220kV架空输电线路新建工程

 

施工图设计结构部分

第5卷基础施工图

第1册基础施工说明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工程设计:

A111003007

工程勘察:

013225-k

2014年9月呼和浩特

 

 

1总则

1.1本说明为通辽220kV立竣架空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图的补充部分,与施工图具有同等效力。

1.1.1施工图适用范围是从立竣变电站220kV出线构架至海鲁吐改接线路。

路径长度56km,单回路设计,导线采用JLHA3-425中强度铝合金芯铝绞线,每相1根,地线采用JLH40-150、GJ-80与OPGW各1根。

全线使用杆塔159基,其中转角塔19基,直线塔140基。

1.1.2施工图适用范围是从立竣变电站220kV出线构架至宝龙山改接线路。

路径长度12.5km,单、双回路设计,导线采用JLHA3-425中强度铝合金芯铝绞线,每相1根,地线采用GJ-80与OPGW各1根。

全线使用杆塔29基,其中转角塔4基,直线塔25基。

1.1.3施工图适用范围是从立竣变电站220kV出线构架至城双线129#附近破口。

路径长度1.9km(含破口段),单、双回路设计,导线采用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单回地线采用GJ-80与OPGW各1根,地双回线采用两根OPGW。

全线使用杆塔7基,其中转角塔3基(其中单回转角塔1基),直线塔4基。

1.1.4施工图适用范围是从立竣变电站220kV出线构架(北侧第11.12间隔构架中心)至梨通线490#附近破口。

路径长度1.2km,单回路设计,导线采用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每相1根,地线采用GJ-80与OPGW各1根。

全线使用杆塔5基,其中转角塔2基,直线塔3基。

1.1.5施工图适用范围是从立竣变电站220kV出线构架至梨通线493#附近破口。

路径长度1.3km,单、双回路设计,导线采用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每相1根,地线采用GJ-80与OPGW各1根。

全线使用杆塔5基,其中转角塔3基,直线塔2基。

1.1.6施工图适用范围是从立竣变电站220kV出线构架至城双线126#附近破口。

路径长度1.75km(含破口段),单、双回路设计,导线采用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单回地线采用GJ-80与OPGW各1根,地双回线采用两根OPGW。

全线使用杆塔6基,其中转角塔3基(其中单回转角塔1基),直线塔3基。

1.2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主要参照以下规范:

(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3施工中如遇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时,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便妥善解决。

1.4基础浇制前,必须进行基础根开尺寸的复测,立柱顶面标高操平,主筋规格、数量、地脚螺栓规格及间距等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浇制。

1.5基础施工时应加强检验工作,遇有不良地质作用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验槽工作,并进行必要的设计变更工作。

2基础配置说明

2.1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各卷册《线路安装明细表》中塔型及断面图一致后方可施工,如有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3基础配置

3.1转角塔基础当为两拉基础和两压基础时,两拉基础应放置在转角塔外侧。

双回转角塔及终端塔由于考虑到作为分支塔,采用四腿等大基础;0°~10°转角塔及直线耐张塔基础采用四腿等大基础。

3.2基础柱箍筋的排列从基础主柱柱顶向下排列。

3.3基础钢筋主筋采用Ⅱ级螺纹钢(HRB335),其它钢筋采用Ⅰ级钢(HPB300)在加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大代小处理,但需满足主柱间距的要求。

3.4对原材料及构件的要求

3.4.1本工程所有材料必须具有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现行标准的证明,并满足设计要求。

3.4.2基础部分,除注明用HRB335钢材以外,其余均为HPB300。

  

3.4.3杆塔、基础部份施工图的钢材种类,规格大小,在加工、施工过程中不得自行改变,如需要代料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3.4.4对于不同标号、不同品种、不同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不得同时混合使用。

3.4.5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室试验确定其合理的配合比,在施工中应认真掌握其材料用量。

3.4.6所有构件的运输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严格禁止野蛮装卸。

3.4.7构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规定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铁塔各部件均采用热镀锌防腐。

3.4.8铁塔的加工均应进行先放样,先加工一基,经试组装合格后方可成批生产,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运往现场。

3.4.9铁塔的加工制造,施工图中均附有加工制造要求或说明,除此之外还应按照《送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有关规定执行。

4土石方工程

4.1基础施工时如发现塔基和塔基周围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变化,以及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质条件或地下水埋深与设计所提供的工程地质勘测塔位明细表不符,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会同研究处理。

4.2基础开挖前,应根据基础埋深、地基土条件,确定合适的基坑排水方案,做好降、排水和坑壁支护工作,避免产生坑底土扰动,待浇制完成后,必须回复塔位中心柱。

4.3基坑开挖前须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堆的方为准确。

4.4基础开挖的深度须设专人检查,防止出现超深或过浅现象。

4.5基坑掏挖时在须爆破时,应采用多点爆破方式,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

4.6冬季基础施工,必须保证坑底土壤不受冻,如果坑底土壤受冻时,应将冻土部分全部挖掉,超深部分铺石灌浆处理,回填时不允许夹杂冰雪块。

4.7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降、排水及支护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造成基坑边坡塌方和坑底土浸泡软化,膨胀隆起等现象发生,坚决杜绝坑壁滑移、坍塌等问题,并应注意避免扰动坑底基土。

当塔基填土为粉土时,考虑到其抗冲刷能力较差,当塔基所处位置较四周较高时应注意防止填土的水土流失现象。

运行期间需加强维护工程。

在基础浇制前必须将坑内积水(雪)、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施工。

4.8基坑回填须在基础四周均匀填土、逐层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位移。

回填水坑时,应先将坑内积水排除后再回填并按规定夯实,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3:

1掺合后回填;冻土回填应将冻土块中的冰雪清除,捣碎后回填,并且在雨季后进行二次回填。

4.9基础施工时,若基础坑出现流沙、淤泥或基础坑为泥水坑时,应将水抽干并打铺石灌浆垫层,厚度为100毫米,宽度每边比基础底板宽出100毫米。

4.10基础开挖时,基坑弃土,不得堆置坑边,以防止边坡塌方和基底隆起。

本工程基础一般抬高0.2-1.5m左右,基坑回填时余土多半在塔基处平整完毕,如果还有多余土可运至适当处堆放。

4.11地处深坑边的塔位,为保证基础有足够的边坡,以满足上拔要求,施工过程中请勿放炮,并保证储有足够的回填土。

4.12回填基坑后的余土处理方式:

如果塔基地势情况不好则根据设计意图用来护坡或者挡土墙。

5基础工程

5.1基础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保证其准确性。

当确认与铁塔加工图一致后方可施工。

5.2地下水埋深较浅的低洼地段施工时,应参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有关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进行土方施工。

基础浇制前坑底积水必须排干,以保证基础浇制质量。

5.3在施工开挖后应立即做基础,停留时间过长,易使地表水渗入坑内积水而影响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与养护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防止地面浸水湿陷。

当发现地基浸水湿陷时,应暂时停止施工,切断有关水源,查明浸水的原因和范围,对基坑加强观测,并进行记录,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4基础施工应严格保证其设计埋深,基坑超深时应按《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的要求采用铺石灌浆处理,不允许用回填土找平。

5.5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措施,防治跑浆、漏浆现象,并保证基础的设计尺寸。

基础施工中严禁以土代模,严禁在基础中掺入大块石。

5.6基础施工完毕后,基坑回填土夯实,应按《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中的第4.0.7条执行。

回填中树根、杂草必须清除。

5.7基坑开挖过程中,当开挖深度接近设计深度时,应尽量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

5.8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

进入冬季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5.9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须保持一致。

5.10混凝土从加水拌合到浇筑完毕,中间的停滞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经实验确定,无实验资料时不得超过2小时。

5.11施工用水必须保证水质。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

检查数量:

同一水源检查不少于一次。

检查方法:

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5.12每个基础的混凝土应连续浇注完毕,不得留施工缝,不同种类、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5.13浇制过程中设专人控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防止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

5.14混凝土垂直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超过时应使用溜槽、串斗。

5.15基础浇制时,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主柱不同心。

5.16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

5.17基础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回填,基坑回填要求按《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要求进行。

坑面上必须筑防沉层,一般土质基坑层厚不小于300mm,不易夯实土质基坑层厚不小于500mm,防沉层上部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高度不得超过基础层面,防沉层表面应平整规范。

5.18灌注桩基础

5.18.1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以便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用的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是否适宜。

5.18.2搬运钢筋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扭转弯曲。

5.18.3埋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垂直沉入,避免碰撞孔壁。

钢筋笼下放到设计位置即予固定.两段钢筋笼连接应采用焊接。

5.18.4桩主筋焊接时,同一构件的接头应相互错开.相邻钢筋的焊接接头中心间距为焊接钢筋直径的35d且不小于70cm。

同一区域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并且接头钢筋的截面积不得超过钢筋总面积的50%。

5.18.5桩主筋净保护层60mm,桩顶净保护层70mm,顶面浮浆层应凿除并以高标号水泥砂浆找平。

5.18.6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对孔深、孔壁垂直度、孔底回淤土厚度(回淤土与桩直径之比小于或等于0.4)和积水深度进行复查,不合格时应及时处理。

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

5.18.7当清孔结束后应立即安放钢筋笼和浇注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可采用导管法,由下向上连续灌注,灌注质量和工艺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

5.19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分解组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进行整体立塔。

5.20铁塔组立后,应将地脚螺栓拧紧,直线型塔经检验合格后可立即浇制保护帽。

承力塔在架线完成后,应再次拧紧地脚螺栓,当塔脚板与基础顶面间有空隙时,可按《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中的第6.2.3条进行处理。

完成必要的各项检查并合格后即可浇筑保护帽。

基础的保护帽应按通辽电业局要求施工。

如通辽电业局没有具体要求,可按下述施工:

保护帽宽度为基础主柱宽度。

台阶基础保护帽混凝土采用C15级,直线塔、换位塔高度200mm,转角终端塔高度250mm或控制在有效保护范围内。

灌注桩基础在铁塔塔组立经检查合格后应将地脚螺栓拧紧,可随即浇制保护帽。

保护帽采用C15级混凝土,宽为塔脚板宽度每边向外延伸100mm,高为300mm。

保护帽应与塔脚接合严密,不得出现裂缝,保护帽顶部预留排水坡度。

保护帽混凝土应充分振捣,并与塔脚板上部铁板及其它塔材接合严密,且不得有裂缝。

保护帽上表面应做成一定坡度,以防积水。

5.21现场个别基础需要护坡挡土墙的,但基础配置表中未标注的,请通知设计现场处理,所有挡土墙的材料量由基础工程施工结束后统一确认。

6非直线塔基础施工的预编要求

为减少转角塔、终端塔架线后向受压侧倾斜,施工时应将受压基础的顶面标高按规定调高,提高后其他地脚螺栓露出部分长度不变。

受压基础:

转角塔时指线路转角内侧二基础,终端塔时指线路侧基础。

预编值按下述规定计算:

转角塔:

6º-9º取基础根开的2.5%。

10º-20º取基础根开的3.5%。

21º-40º取基础根开的4.5%。

41º-60º取基础根开的6.0%。

61º-90º取基础根开的6.0%。

终端塔:

取基础根开的7.0%。

7其他要求

7.1施工准备

7.1.1本工程如无特别说明铁塔基础均以其塔位中心桩地面标高作为施工基面,并兼顾10m范围内的地形高差。

凡基面降低0.5m以上的他塔位,基础施工前需征得设计同意。

7.1.2对于需要铲除较大土方和基础“下坑”积水的塔位请与设计沟通,研究处理方法。

尤其注意一下明显不合理情况:

(1)山坡平缓时他塔腿被埋入地下0.5m以上或塔腿被埋入地下,即使铲适量基面,也会使塔基形成凹坑积水。

7.1.3施工图中所有钢筋尺寸仅作为计算重量用,实际弯折长度,应以保证主筋保护层为原则,由放样确定。

7.1.4基础混凝土中严禁掺入氯盐。

7.1.5混凝土粗骨料粒径的选取:

一般基础为20-40mm,灌注桩基础为10-30mm。

7.1.6混凝土中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7.1.7现浇基础混凝土的级别为C20级。

7.1.8地脚螺栓应安装牢固、准确,安装前应除锈,并将丝扣部分涂黄油包裹。

7.1.9基础混凝土施工应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捣。

一般情况下,每只基础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

7.1.10由于本工程部分基础抬高1.0-1.5m,使接地体在基础主柱侧面。

施工时可用膨胀螺栓加以固定,每腿4-6个为宜。

7.2环境保护

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地貌的破坏。

在农田、林地内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时,应采用适当的措施,减少在材料堆放、材料运输、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对农田耕作层及林地的不利影响,基础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清理场地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