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818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docx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 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 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答案】B

【解析】【分析】《骆驼祥子》的作者应为老舍,不是“冰心”。

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名著的故事情节积累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是《羊脂球》,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

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D.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答案】C

【解析】【分析】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韩愈的谥号是“文”,“昌黎先生”是世称。

故答案为:

C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原名蒋海澄,诗人,1966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真挚,诗风清新。

B.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走过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姻国等多个国家。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C. 在《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她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D. 李逵,绰号“黑旋风”,使两把斧,力大如牛,为人爱僧分明。

【答案】B

【解析】【分析】B错误,没有经过大人国、飞岛国、慧姻国。

故答案为:

B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4.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铭”“记”“表”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我们学过张潮的《核舟记》、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

B.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其中“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韵和写作内容。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诗经>两首》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

不同的是《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错误,《核舟记》的是魏学洢所做;

B项错误,词牌名不能规定写作内容;

C项错误,《悲惨世界》是雨果所做;

D项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以及著名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根据选项描述,抓住关键细节进行辨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比如本题A项,虽然看上去描述很合理,但错误设置在“张冠李戴”上,张潮,清代文学家,而《核舟记》是明末散文家的作品,作者是魏学洢。

5.综合学习。

(1)阅读文段,回答相关问题。

他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起拜倒在地。

这段话是明代________(作者)写的《水浒传》中的________(写人物名称和情节)

(2)请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

________

【答案】

(1)施耐庵

;花和尚(鲁智深、鲁提辖)倒拔垂杨柳

(2)失信者会受到惩戒

【解析】【分析】

(1)根据片段一是人物的动作描写,描写的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出自名著《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2)考寓意分析要抓住漫画中夸张的部分体会主题,主题的表达要凝练深刻、准确,揭示某种现象、本质,表明作者的态度,如:

讽刺、批判、赞颂。

仔细观察画面,图画上招聘单位拒绝招收有不诚信记录的人,可见其寓意为:

警醒人们,失信者会受到惩戒。

故答案为:

⑴施耐庵;花和尚(鲁智深、鲁提辖)倒拔垂杨柳;

⑵失信者会受到惩戒。

【点评】⑴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人物的神情,不能偏颇或漏掉。

6.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

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

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

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

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学上,细细地数,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

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悉,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

”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

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

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

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选文出自名著《童年》,作者是________。

(2)阅读选段,简要概括文中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形象特点。

(3)请列举出这部小说中的另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谈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感受。

【答案】

(1)高尔基

(2)围绕“外祖父贪婪吝啬;外祖母宽厚善良”回答即可。

(3)示例:

①情节:

两个舅舅为争存家产争吵斗殴,甚至我狂地层待自己的妻子

天;②感受:

这部小说使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

人性的光芒,在悲剧氛围中感受到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解析】【分析】

(1)根据对《童年》这部作品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

(2) 结合人物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分析,从“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

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等可以看出外祖父贪婪吝啬;外祖母宽厚善良。

(3)①根据对这部小说情节的积累列举一个情节即可。

②根据对这部小说情节、人物或主旨的阅读和理解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即可。

从一个侧面来谈即可。

故答案为:

⑴高尔基;

⑵围绕“外祖父贪婪吝啬;外祖母宽厚善良”回答即可。

⑶示例:

①情节:

两个舅舅为争存家产争吵斗殴,甚至我狂地层待自己的妻子;②感受:

这部小说使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氛围中感受到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能力。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②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③从分析小说的环境入手。

⑶本题名著阅读和积累能力,名著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启发。

7.《傅雷家书》是多篇家书汇编,《海底两万里》是外国长篇小说。

请分别为两部名著推荐一种适合的阅读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跳读法)。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比如,书中一些用专业术语来谈论音乐的内容,可以略而不读。

再有,书中少数内容雷同,也可以跳过。

而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对我们有启发的可以分门别类,以梳理的形式阅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方法:

①《海底两万里》是长篇小说,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对小说有个概括性的了解;②《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阅读时要注意小说中作者的创意性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作品想象的魅力。

【解析】【分析】①《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法,从你所读的文章中找到只是你所需要信息的那部分内容,学会从阅读中去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应当学习用选择的方式去阅读。

选择性阅读会提供只是你所需要的信息。

②《海底两万里》是“海洋三部曲”之一,可以拓展阅读其他两部作品。

《海底两万里》是外国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译文版本,可以与多种译本进行比较阅读。

故答案为:

《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跳读法)。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比如,书中一些用专业术语来谈论音乐的内容,可以略而不读。

再有,书中少数内容雷同,也可以跳过。

而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对我们有启发的可以分门别类,以梳理的形式阅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方法:

①《海底两万里》是长篇小说,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对小说有个概括性的了解;②《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阅读时要注意小说中作者的创意性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作品想象的魅力。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方法。

名著的阅读方法有①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②略读与精读相结合;③做点读书笔记;④借助工具书及相关参考资料扩展视野等。

当然,要结合阅读内容及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

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

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二】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

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

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

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

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

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

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

“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答案】

(1)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

(2)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3)①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②经历 示例1:

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

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

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4:

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5:

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解析】【分析】

(1)根据选文中的“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冻坏的双脚”“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

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可以判断出选文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B”两个人物分别是保尔和朱赫来。

(2)选段一中写到的工程是由雅尔卡站筑一条窄轨铁路通到伐木场。

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不过最终还是把路修好了。

在修路的过程中,保尔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他身染重病却坚持工作,直至倒在工作岗位上。

根据选段二中的“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

‘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可以看出保尔具有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精神。

(3)根据“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和原著中面对疾病的摧残折磨,保尔想到自己将要失去工作能力,无法为党和人民效力,反而成为革命队伍的累赘,因此想到自杀等情节,可知“铁环”指的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此题还要求叙述保尔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写出保尔与疾病、伤痛、死亡等斗争的情节即可。

故答案为:

⑴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

⑵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⑶①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②经历 示例1:

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

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

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4:

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5:

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点评】⑴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3)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9.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下列小题。

(1)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

               

B. 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C. 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D. 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2)请用正楷写出一句含有这幅书法作品中的字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

(1)题考查学生对汉字书法的了解。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审美惯性的艺术形式。

图片给出的汉字是“马”,注意辨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B项的评价不正确,这种字体不是楷书,是草书。

(2)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理解与积累能力。

古诗中含有“马”字的诗句很多,如: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故答案为:

(1)B。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书法字体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了解各种书法的字体特点,做到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书写汉字和背诵默写诗文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熟悉并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正确美观。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10.学校开展“清廉一生传千古,纪念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调查学习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完成以下任务。

提及福安的历史名人,薛令之是一位不得不说的人物。

明《八闽通志》记载:

薛令之(683-756年),字君珍,号明月先生。

长溪廉村(今属福安市溪潭镇)人。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中进士。

史书称:

全闽登第自令之始。

薛令之在长安约30年的时间里未拿走一金一银,以清正廉洁著世,晚年两袖清风告老回乡。

作为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在走过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选拔人才制度中,让八闽大地首次突破零功名的落后局面。

他的勤奋好学也成为后世学子的学习典范。

而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薛令之,他的清风亮节不仅在当时得到帝王的肯定,还名扬四海、千古流芳。

(1)我国明朝时期,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第一名叫________,会试第一名叫________,加上殿试第一名的________,合称三元。

(2)我们都学过于谦的《石灰吟》,古今中外有多少名垂千古的优秀官吏,在一个又一个的朝代中闪耀着光芒,他们真真正正做到了“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那么除了薛令之,请同学们再举出一个古代优秀官吏的例子,并述说与其有关的一个小故事。

【答案】

(1)解元;会元;状元

(2)古代著名官吏例子不少,例如狄仁杰、包拯、海瑞等等,事例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

了解古代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即可解答。

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1、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

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

解元——会元——状元。

(2)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符合题意的古代著名官吏并要写出与之相关的故事作答。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

(1)解元;会元;状元;

(2)古代著名官吏例子不少,例如狄仁杰、包拯、海瑞等等,事例略。

【点评】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

了解古代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即可解答。

11.某中学九(3)班以“小说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渲染活动气氛。

(2)活动中,班主任张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自己最喜爱的小说,并写出推荐理由。

你最喜欢哪一部小说?

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3)下面是魏晓曼同学写的活动感言,请你帮她修改。

有人把书籍比作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我觉得点儿都不为过。

【A】几年来,通过阅读小说,使我的知识不断积累,思维更加活跃,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

【B】人生是短小的,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C】从阅读第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开始,每读一部小说,我都沉浸在小说故事之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这也是我阅读小说的最大乐趣。

①【A】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将“________”删去。

②【B】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C】句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

(1)走进小说天地,感悟精彩人生。

(2)略

(3)通过;短小;短暂;双引号;书名号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

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

本题围绕“小说伴我成长”这一主题,用两个上、下句字数相等,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进行拟写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本题只需回答出小说名字,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题,兼容语病修改、标点符号等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病句已经指出病因,修改起来就简单多了。

标点符号考查的是双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也是较容易分析的。

故答案为:

(1)走进小说天地,感悟精彩人生。

(2)略

(3)通过;短小;短暂;双引号;书名号

【点评】拟写宣传标语要做到:

①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必须具体明确,让人一看就明白,不能含混模糊。

②简洁精练,朴素平易:

要尽可能做到语言高度浓缩,篇幅短小精练。

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

要力争做到内容醒目,便于记忆。

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

应尽可能用“美”和“善”的人格目标唤起人的潜在美德。

12.选做题。

(下面两个小题任选一题回答)

(1)《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77位诗人的诗,这些诗人的诗歌风格各异,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诗风正确的一项是(     )

王昌龄的诗风是       ,王维的诗风是        ,李白的诗风是       ,杜甫的诗风是      。

A. ①沉郁顿挫   ②飘逸豪放   ③雄健浑厚   ④恬淡生动

B. ①飘逸豪放   ②恬淡生动   ③雄健浑厚   ④沉郁顿挫

C. ①雄健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