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8417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docx

校园普法讲义概要

内容提要

◆交通安全

◆校园安全

◆网络安全

◆食品安全

第一章:

交通安全

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其中“行”涉及交通问题。

同学们平日里上学、放学,除了步行以外,还要骑自行车、乘坐三轮车等交通工具。

所以,同学们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让家长放心、让老师放心、让学校放心,是十分必要的。

(一)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高峰期,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互动一:

在道路上行走时(B)

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

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

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

(二)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l.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互动二:

穿越马路遇到红绿灯时,应该做到()

答: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三)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2.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

  3.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4.雨天骑车,最好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伞,一手扶把骑行,要选择无冰冻、雪层浅的平坦路面,不要猛捏车闸,不急拐弯,拐弯的角度也应尽量大些。

  5.雨雪天气。

道路泥泞湿滑,骑车要精力更加集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骑行的速度要比正常天气时慢些才好。

互动三:

判断题

◇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上应靠左侧行驶。

(×)

◇经过交叉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行人和车辆。

(√)

◇雨天行车不能紧急拐弯,可一手持伞,一手扶把汽车。

(×)

(四)乘坐机动车应该注意什么

    汽车、电车等机动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保证乘坐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

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5.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6.尽量要避免乘坐卡车、拖拉机;必须乘坐时,千万不要站立在后车厢里或坐在车厢板上。

 

互动四:

乘车时较为安全的行为是(D)

A、在道路中间拦车

B、上车时争先恐后

C、车辆行驶时,将头、手伸出窗外

D、不乘坐无牌、无证车

乘坐校车安全第一

当前,校车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校车交通安全隐患日趋严重,校车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甚至发生重大恶性交通事故。

为此,政府职能部门、交通监管部门以及学校针对校车安全做了许多工作,但效果不甚明显。

如何避免校车事故频频发生?

值得大家深思。

案例一:

基本资料

时间:

2011年11月16日早上9时15分

地点:

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路口。

事件经过:

博士小学校车与一辆卡车相撞。

该校校车是核定载客9人的小型面包车,当时车里坐着30个儿童和两名成人。

伤亡:

事故已造成9人死亡(其中包括8名儿童)、23人受伤,共32人。

事故原因:

出事小学校车严重超载,核载9人车辆实载32人。

且事发时在逆向车道行驶。

事故分析:

车内受损严重,经初步分析:

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规超载,左道超速逆行。

二是该小学私自改装车辆,逃避监管,车辆限定9座现改装为无座。

三是该小学校长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因大雾天气影响,货车和校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力。

五是教育、交警部门监管不力。

第二章:

校园安全

(十条注意)

1、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

  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7、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9、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

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校内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1、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2、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3、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

“119”火警电话、“110”报警电话、“120”急救电话、“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打电话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的特征。

互动五:

遇到火灾时,拨打(B)

A.110B.119C.120D.121

遇到交通事故时,拨打(A)

A.122B.119C.110D.120

1、课余时间玩耍要注意安全。

课余时间主要是休息好,并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下课时,千万不要在走郎里推推攘攘,在校园里追追赶赶。

以免互相碰撞,造成伤害。

案例二:

楼梯踩踏事故

2011年,湖南某小学发生踩踏惨剧。

当天下午下课后,1名女生下楼时滑倒,后面潮水般涌来的人群,一层叠一层地压了上去,导致8名学生不幸殒命,26名学生受伤。

八朵生命之花瞬间凋零,类似校园踩踏悲剧频繁发生。

2010年,湖南省某中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六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25日,重庆市某中心学校又发生学生踩踏事件,造成15名学生受伤。

校园本应是我们社会中最安全的地方,是孩子快乐无忧的乌托邦。

可它为何总是逃不出死亡的阴影,真正令人揪心。

因此:

下楼梯精力要集中,一律靠楼梯的右边行走,前后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并排、不要跑跳、不要追逐打闹、不要前推后拥;发现拥挤现象不要慌乱,要靠墙或扶楼梯扶手止步;不要将身体探过楼梯扶手,更不能从栏杆上下滑。

2.同学间不要做危险游戏

这些情况,在我们之间发生过吗?

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互动六:

小思考

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意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些地方还需要注意安全?

例如:

1.教室内的用电插座—禁止触摸

2.玩耍时注意桌角、凳子;

3.学校建筑施工期间,儿童不准靠近...

互动七:

校园内有哪些危险活动

如:

儿童之间摔跤、拔河、手拿小刀乱晃、玩弹弓、玩玩具手枪、玩火、触电…….

做游戏具有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等作用。

但一些游戏非常危险,轻则伤人、重则危及生命。

在游戏时不用玻璃制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弹弓、发射子弹的玩具枪)、含有化学性质的玩具。

游戏时不搞“突然袭击”玩笑,如突然在同学背后大喝一声或猛拍对方的头等。

案例三:

危险游戏致伤

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刘某用橡皮筋做了一副弹弓。

课间休息时,刘某邀同班同学小刚在草坪玩耍,他俩用弹弓上的橡皮夹住小石子,对着不远处的矿泉水瓶不停射击。

刘某射击时,小刚站在他的右前方进行指点,射出的小石子击中小刚右眼。

小刚在医院住院治疗26天,花医疗费3408元。

医院诊断伤情为:

外伤性白内障(右);眼球视网膜挫伤。

经鉴定,小刚构成七级伤残。

小刚父母就儿子的损害赔偿问题与刘某父母及学校争议较大,便起诉至法院要求刘某父母和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判决被告刘某父母承担主要责任,被告学校承担次要责任,原告自负一定责任。

3、体育活动中的自我防护  

经常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注意安全:

   

 

(1)要在运动之前换上胶底运动鞋。

运动鞋弹性大、摩擦力大,而塑料皮底的鞋又硬又滑,不适宜运动时穿。

 

 

(2)要认真做好全身准备活动,否则肌肉拉伤、扭伤、骨折等可能发生 。

 (3)运动前,女孩子摘下发卡、塑料或玻璃饰物,男孩子不要在衣裤内装小刀等锋利物品。

(4)要在教师或同伴的保护下做器械运动;如单杆、双杆运动时,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尤其是投掷标枪、铅球时,不能擅自投出或捡回,否则有可能被击中受伤,甚至危及生命。

 (5)一旦摔伤,不要急于起来,也不要乱搬动胺伤同学,等校医或教师来处理。

  

 (6)夏天运动后不要喝凉水,可以喝些淡盐水,防止中暑;运动后及时擦净汗水穿好衣服,不要立即冲凉,以防感冒。

饭前饭后及睡觉前不要做剧烈运动。

第三章:

网络安全

互联网上精彩的虚拟世界不仅吸引了成年人,而且也同样让孩子们感到新奇。

很多家长知道,“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电脑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但是网上不健康的东西也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痴迷网络电脑游戏的现象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难以自拔,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案例四:

沉迷网络游戏

骆笑天,男,小学四年级学生。

身体健康,发育良好。

父母工作忙,照顾孩子比较少,爸爸管教孩子比较严,家中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孙子。

性格内向,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电脑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

主要行为:

痴迷于电脑游戏,如果不玩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

但对玩电脑游戏,他感到很过瘾,玩得很开心。

如果不让他玩,会很难过,所以每天不由自主地要玩,拦也拦不住。

诊断分析:

他是因学习不适应导致了电脑游戏痴迷。

在行为方面:

针对他得到的表扬和鼓励太少的现状,运用正面奖励办法可减少骆笑天玩电脑游戏的次数。

同时会使他精神面貌有所改变,上课态度更加端正,与同学关系也更为融洽,打电脑游戏的次数逐渐减少。

为了消除电脑游戏的负面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结合心理辅导,用爱心与耐心去关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拨正困难学生的发展航向,这不仅有益于学生,更有益于社会,则善莫大焉。

小结:

如何正确引导儿童使用电脑?

首先,家长、老师应告诉孩子在电脑上可以做什么。

除了他们最爱玩的游戏外,不妨让孩子在电脑上学着画画、写些小段落、在电脑上阅读图文并茂的童话、进行益智类的数学游戏、学习少儿英语、学等都是很好的办法。

在解除电脑的同时,要和孩子形成“规矩”,一般儿童每天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最好。

其次,在选择电脑软件上,要注意选择儿童语言。

因为不少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对枯燥乏味的“电脑语言”往往感到兴味索然,因此在选择软件上,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更应该强调“玩”,做到“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帮助和引导孩子积极上网互动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在网上搞的教育活动,为孩子创造上网交流的机会。

再次,家长、老师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出现诸如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困顿等症状,就说明孩子已过度痴迷网络,需引起家长、老师的警惕,这个时候应要求甚至强行命令孩子减少和电脑的“交往”,多多参加其他活动。

最后,儿童不宜过早接触电脑。

专家建议,儿童在读小学五六年级时开始学电脑比较合适。

因为这时的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这时学电脑不需要费太大的精力,又不会对其身心发育产生影响,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发掘他们的聪明才智。

第四章:

食品安全

每天上学放学,学校门口总是热闹非凡,学生们总是三三两两地到小卖部和一些小摊点买零食吃。

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校园周边的饮食实在令人担忧。

如:

油炸食品大都摆在自制的小推车上,没有遮挡,灰尘满天,直接覆盖到了食品上;商贩为吸引食品安全辨别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在食物上往往添加一些非法添加剂,比如一些不允许添加的人工食素,它可以让食品更好看,也可以掩盖腐败变质现象,校外商店卖的麻辣小吃较多,一些袋装零食的外包装上只是很模糊地印上一个食品名和厂名,却没有标注具体的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更是空白,基本上都属于“三无”产品,甚至于过期产品。

学生正在发育阶段,经常吃那些不卫生的含有化学色素、香精的食品,直接影响孩子的发育和健康。

而且,学校周边的摆摊也会影响到学校的维护和秩序,由于放学期间,校门口人流量多,但校门口的摊点又将道路给堵住了,使得交通很拥挤,也容易发生事故。

这些摊点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吃完食品后,就会随便将手上的竹签、塑料袋随便乱丢,不仅影响周边的卫生环境,而且也会影响到市容市貌,给环境带来污染。

案例五:

食用“五毛钱小吃”导致闹肚子

重庆某小学门口除了有路边摊之外,还有一些小卖部向学生们兜售各种“垃圾食品”。

放学后,该校学生成群结队地走进小卖部,挑起了“5毛小食品”,这些小食品价格便宜,种类和名字也是五花八门,有“爸爸去哪儿”“鸡汁牛筋”“臭豆干”“魔鬼舌头糖”……其中,有几款调味面制食品的包装里都是辣油,而且不是真空包装。

翻到包装背面,只见“焦糖色素”“甜蜜素”“糖精钠”“食用香精”“山梨酸钾”……小小的一包零食居然有10多种添加剂,而且QS(质量合格)标志模糊,属于疑似“三无”产品。

还有一些食品的包装上既没有写生产日期,也没有写成分说明。

调查发现,不同种类的“5毛钱小吃”都属于“重口味”食品,对人的味觉刺激较大,一旦吃了就会上瘾,很难拒绝它的诱惑,同时对儿童身体也造成重大伤害。

因此,儿童应提高自制力,坚决抵制食用此类“垃圾食品”。

案例六:

学生食用皮蛋中毒   

 2012年9月14日,普洱市一所小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查明,这是一起食用凉拌皮蛋而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共有25名学生发病,中毒学生均食用过学校门口加工销售的凉拌皮蛋,中毒学生经医院及时救治,治疗痊愈,无死亡。

案例七:

学生好奇误食桐子果伤生   

    2011年3月13日,某镇小学的部分学生,午饭后在学校操场边玩耍,有学生来到桐子果树下,捡到落在地面的桐子果,剥开后吃果仁,先后有47名学生捡吃了桐子果,数量3至10粒不等,晚上9点左右,有学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的症状,经老师询问,有同学说是吃了地上捡的桐子果,随后凡吃了桐子果的同学纷纷出现相同的症状。

后经调查证实这是一起误食桐子果所导致的中毒事件,共导致47人中毒,无死亡。

提示:

桐子属有毒物,果仁如花生般大小,误食多因小孩好奇心及缺少食品安全知识所致。

误食中毒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皮肤青紫,严重者循环衰弱,少尿危及生命。

  此起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理,以及缺少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所致,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各级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让其不要随意采摘和捡拾不知道其属性的野果食用。

解析:

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有的是从小食品市场批发的,甚至还有个别经营者直接从小作坊或者小加工厂购进“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

经营者在进货过程中只考虑价格因素,不注重对食品质量和生产者资质条件的审查,只要便宜就收,有利就卖,食品质量难保证。

由于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又贪图便宜和好奇心,往往都是买很便宜的食品,经营者往往投其所好,这也是流动摊点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

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宣传与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等,以及垃圾食品的危害性,指导学生科学饮食,营养消费,不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学校联合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制止学生购买有问题食品,时间长了,没人购买,问题食品的生存空间就会缩小,甚至消失。

3、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对学校周边零食摊点及小商店做到全方位的巡查和监管,将有问题食品无藏身之地,坚决打击坑害学生的行为。

安全无小事

为了生命安全

时时处处小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