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846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 电解质溶液.docx

高考化学考点训练24电解质溶液

(45分钟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重庆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

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不变

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2.(2012·上海高考)常温下amol·L-1CH3COOH稀溶液和bmol·L-1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若c(OH-)>c(H+),a=bB.若c(K+)>c(CH3COO-),a>b

C.若c(OH-)=c(H+),a>bD.若c(K+)

3.(2012·威海调研)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mol·L-1,c(OH-)=

10-bmol·L-1,已知a+b=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A.1B.4C.5D.6

4.(2012·天津高考)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C.含1molKOH的溶液与1mol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HCO3-)

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错选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5.(2012·安徽高考改编)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

已知25℃时:

①HF(aq)+OH-(aq)====F-(aq)+H2O(l)ΔH=-67.7kJ·mol-1

②H+(aq)+OH-(aq)====H2O(l)ΔH=-57.3kJ·mol-1

在20mL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OH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

HF(aq)

F-(aq)+H+(aq)ΔH=-10.4kJ·mol-1

B.当V=20时,溶液中:

c(OH-)=c(HF)+c(H+)

C.当V=20时,溶液中:

c(F-)

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

c(Na+)>c(F-)>c(OH-)>c(H+)

6.(2012·扬州一模)室温时,向2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

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在滴定过程中,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点时:

c(CH3COOH)>c(CH3COO-)>c(H+)>c(Na+)>c(OH-)

B.b点时:

c(Na+)=c(CH3COO-)

C.c点时:

c(H+)=c(CH3COOH)+c(OH-)

D.d点时:

c(Na+)>c(OH-)>c(CH3COO-)>c(H+)

7.(2012·安徽高考)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8.(7分)(2012·北京高考改编)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

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表: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__________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c(H+)=c(SO32-)+c(HSO3-)+c(OH-)

(4)(2012·福建高考)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

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_______(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9.(8分)(2012·烟台一模)食盐中的抗结剂是亚铁氰化钾,其化学式为

K4[Fe(CN)6]·3H2O。

42.2gK4[Fe(CN)6]·3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15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知:

虽然亚铁氰化钾自身毒性很低,但其水溶液与酸反应放出极毒的氰化氢(HCN)气体;亚铁氰化钾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能分解产生氰化钾(KCN)。

据此判断,烹饪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5℃下,将amol·L-1的KCN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测得溶液pH=7,则K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____0.01mol·L-1(填“>”“<”或“=”);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HCN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

(4)在Fe2+、Fe3+的催化作用下,可实现2SO2+O2+2H2O

2H2SO4的转化。

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

====4Fe3++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上述转化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Fe(OH)3的溶度积常数Ksp=1.1×10-36。

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pH为3时,通过计算说明Fe3+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当某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可以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了)

10.(7分)(2012·浙江高考)已知:

I2+2S2O32-

S4O62-+2I-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___________,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

取0.36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

1可选用____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

11.(8分)(2012·哈尔滨二模)某地有软锰矿和闪锌矿两座矿山,它们的组成如下:

软锰矿:

MnO2含量≥65%,SiO2含量约20%,Al2O3含量约4%,其余为水分;

闪锌矿:

ZnS含量≥80%,FeS、CuS、SiO2含量约7%,其余为水分。

科研人员开发了综合利用这两种资源的同槽酸浸工艺,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滤液中含有MnSO4、ZnSO4、CuSO4、FeSO4、Al2(SO4)3等。

试完成反应Ⅰ中生成CuSO4和MnSO4的化学方程式:

MnO2+CuS+_____

______↓+______+CuSO4+______。

(2)反应Ⅱ加入适量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锌过量,还会进一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Ⅲ要调节pH生成Fe(OH)3、Al(OH)3,中和过量的H+所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调节的pH范围是_________(pH数据见下表)。

(4)本工艺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有MnCO3、ZnCO3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A项可以用反证法,因为氯化铵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不可能为中性,由此判断A错误;B项,稀醋酸加水后氢离子浓度变小,pH变大,因此B项与题意不符;C项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冷却后仍然是饱和溶液,所以pH不变;D项形成胶体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降低,所以导电能力比饱和氯化铁溶液降低。

【误区提醒】解答本题易出现以下错误:

误认为溶液呈中性时盐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而错选A。

未注意“饱和”两个字,误认为加入CaO生成Ca(OH)2,c(OH-)增大,pH增大,而未选C。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思维的缜密性。

若a=b,恰好反应生成弱酸强碱盐CH3COOK,溶液呈碱性,A项正确;若a>b,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CH3COOK和CH3COOH,该溶液可能呈中性,则C项正确;若该溶液含CH3COOH很少,CH3COOH的电离程度小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c(K+)>c(CH3COO-),B项正确;若溶液中c(K+)<c(CH3COO-),利用电荷守恒知溶液中一定存在c(H+)>c(OH-),溶液显酸性,而a<b,溶液一定呈碱性,二者矛盾,D项一定错误。

3.【解析】选B。

据题意可知在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10-12,而不是1×10-14。

通过①可知,此NaOH溶液中,c(OH-)=10-4mol·L-1。

由②可知,加入20mL盐酸后溶液的pH=6,此时恰好完全中和。

c(H+)=

=1×10-4mol·L-1,则c=4。

【方法技巧】

酸、碱混合时溶液pH计算的步骤

(1)首先判断混合溶液的酸碱性。

(2)若为酸性,计算剩余H+的浓度,再求出pH。

(3)若为碱性,先计算剩余OH-的浓度,再通过Kw求出c(H+),最后求pH。

4.【解析】选D。

同浓度的强酸和强碱溶液,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不一定相同,所以A错误;硫酸钡中加入硫酸钠,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硫酸钡溶解平衡受到抑制,钡离子浓度减小,所以B项错误;1mol氢氧化钾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碳酸氢钾,但生成的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所以钾离子浓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所以C项错误;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受到抑制,当达到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根据电荷守恒,钠离子的浓度等于醋酸根离子的浓度,所以D项正确。

5.【解析】选A、B。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可得:

HF(aq)

H+(aq)+F-(aq)ΔH=-10.4kJ·mol-1,故A项正确;当V=20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

c(OH-)=c(HF)+c(H+);因F-水解,故溶液中存在:

c(F-)<c(Na+)=0.05mol·L-1,故B项正确,C项错误;D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取决于V的大小,V不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就不同,离子浓度的大小也就不同。

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F-)>c(H+)>c(Na+)>c(OH-)或c(F-)>c(Na+)>c(H+)>c(OH-)或c(Na+)=c(F-)>c(OH-)=c(H+)或c(Na+)>c(F-)>c(OH-)>c(H+),故D项错误。

6.【解析】选B、D。

a点时,CH3COONa和CH3COOH的量为1∶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c(Na+)>c(CH3COOH)>c(H+)>c(OH-),A不正确;c点时NaOH和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OH-)=c(CH3COOH)+c(H+),C不正确。

7.【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到由于Ksp[Al(OH)3]≫Ksp[Fe(OH)3],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开始阶段无Al(OH)3沉淀生成。

【解析】选C。

因Ksp[Al(OH)3]≫Ksp[Fe(OH)3],因此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首先应生成Fe(OH)3沉淀,当Fe3+沉淀完全后,再生成Al(OH)3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则Al(OH)3+OH-====AlO2-+2H2O,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消失,故C项图像符合实际情况。

【误区提醒】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审题,“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否则易错选B。

8.【解析】

(1)SO2与水生成H2SO3,H2SO3被氧气氧化成H2SO4。

(3)由数据表可知,当Na2SO3和NaHSO3二者混合时,若前者过量或等量混合时,溶液均显碱性;当后者过量较多时溶液才显酸性,即NaHSO3溶液显酸性。

当显中性时,NaHSO3量多,c(Na+)>c(HSO3-)>c(SO32-)>c(H+)=c(OH-)。

(4)无论Na2SO3是否完全水解,则加硫酸都会中和OH-,酚酞都会褪色,只能证明发生了水解,而无法说明是否存在水解平衡,A选项错误;氯水既可能中和

OH-,又可能将酚酞氧化,所以褪色不足以说明存在水解平衡,B选项错误;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沉淀一定是BaSO3,说明SO32-没有水解完全,红色褪去,说明c(OH-)减小,因为OH-与BaCl2不反应,只能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引起其浓度的减小,C选项正确。

答案:

(1)SO2+H2O

H2SO3,

2H2SO3+O2

2H2SO4

(2)2OH-+SO2

H2O+SO32-

(3)①酸

HSO3-存在:

HSO3-

H++SO32-和HSO3-+H2O

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

②a、b

(4)C

9.【解析】

(1)K4[Fe(CN)6]·3H2O的摩尔质量为422g·mol-1,则42.2g该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根据图像可知,150℃时固体质量为36.8g,失去的质量为5.4g,不难确定失去的是0.3molH2O的质量,故固体为K4[Fe(CN)6]。

(2)因亚铁氰化钾水溶液与酸反应放出极毒的氰化氢(HCN)气体,故应避免与酸或酸性物质烹饪;亚铁氰化钾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能分解产生氰化钾(KCN),故烹饪温度不宜超过400℃。

(3)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混合溶液中存在c(K+)+c(H+)=c(CN-)+c(Cl-)+c(OH-),因溶液pH=7,故c(H+)=c(OH-),则c(K+)=c(CN-)+c(Cl-),又因c(Cl-)=0.01mol·L-1,则c(K+)>0.01mol·L-1。

HCN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N-)·c(H+)/c(HCN)=[c(K+)-c(Cl-)]·c(H+)/c(HCN)=(a/2-0.0050)×10-7/[a/2-(a/2-0.0050)]=(0.5a-0.0050)×10-7/0.0050。

(4)SO2先和Fe3+反应生成Fe2+和SO42-,然后Fe2+再被O2氧化。

(5)Ksp[Fe(OH)3]=c(Fe3+)·c3(OH-),故c(Fe3+)=1.1×10-36÷(1.0×10-11)3mol·L-1=1.1×10-3mol·L-1>1.0×10-5mol·L-1,故沉淀不完全。

答案:

(1)K4[Fe(CN)6]

(2)应避免与醋、西红柿等酸性物质一起烹饪;控制烹饪温度不超过400℃

(3)>

(100a-1)×10-7或(0.5ª-0.0050)×10-7/0.0050

(4)2Fe3++SO2+2H2O====2Fe2++SO42-+4H+

变废为宝,消除污染

(5)计算得c(Fe3+)=1.1×10-3mol·L-1>1×10-5mol·L-1,故Fe3+没有沉淀完全

10.【解析】

(1)加入的物质在调节pH时应该保证两点,一个是使pH减小,再一个是不能加入新的杂质离子,所以应该选用氢氧化铜或者碱式碳酸铜;若此时pH=4,则c(Fe3+)=Ksp[Fe(OH)3]/(1×10-10mol·L-1)3=2.6×10-9mol·L-1。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时,由于CuCl2是强酸弱碱盐,所以Cu2+会发生水解,故得不到纯净的无水CuCl2,所以要想得到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必须在加热过程中抑制其水解,所以应该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

(3)①由于相当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碘单质,所以可以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褪色。

②铜离子具有弱氧化性可以把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自身被还原成+1价的铜。

③由反应可知,关系式如下:

CuCl2·2H2O~Na2S2O3

11

n(CuCl2·2H2O)0.1000mol·L-1×0.020L

则n(CuCl2·2H2O)=0.1000mol·L-1×0.020L=0.002mol

则m(CuCl2·2H2O)=0.002mol×171g·mol-1=0.342g

则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

0.342g/0.36g=95%。

答案:

(1)Cu(OH)2或Cu2(OH)2CO3

2.6×10-9mol·L-1

(2)2CuCl2·2H2O

Cu(OH)2·CuCl2+2HCl+2H2O

[主要产物写成Cu(OH)2、Cu(OH)Cl、CuO均可]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3)①淀粉溶液

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恢复原色

②2Cu2++4I-====2CuI↓+I2③95%

11.【解析】反应Ⅰ为酸浸过程,Mn、Al、Zn、Fe、Cu元素在该过程均转化为金属阳离子进入溶液,而难溶于酸的S、SiO2则通过过滤而分离出来。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Zn将Cu置换出来,并通过过滤而分离出来。

然后在所得滤液中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MnCO3、ZnCO3调节溶液pH在5.2~5.4之间使Fe3+、Al3+完全转化为Fe(OH)3、Al(OH)3而分离[超过5.4Zn(OH)2会析出]。

最后所得溶液中含有Zn2+、Mn2+、SO42-等,再进一步制得MnO2、Zn、Na2SO4。

答案:

(1)2H2SO4SMnSO42H2O(后两种物质顺序可颠倒)

(2)将溶液中的硫酸铜转化为铜Zn+Fe2+====Fe+Zn2+或Zn+Mn2+====Mn+Zn2+

(3)MnCO3、ZnCO35.2~5.4(或其中的数值)

(4)Zn、M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