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876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

《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2年阿坝州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真题.doc

2012年阿坝州共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

《教育专业知识》题本

(满分:

100分,时限:

90分钟)

答题须知:

1.请首先在题本和答题卡上填写(涂)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考证号一律从左到右填写,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横排空白方格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竖排用2B铅笔填涂相对应的数字。

2.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

注意:

在题本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严谨折叠答题卡!

一、判断题(请在答题卡上按题号将所选的答案用2B铅笔涂黑,全部选“√”或者全部选“×”,均极为0分,共40分,每小题1分。

1.目前家庭生活照的“抚养”、“养育”等行为属于广泛的教育。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形态中,学校教育是主导型的现代教育形态。

3.原始社会人们所举行的各种仪式或宗教活动,都具有社会教育的意义。

4.我国的学校产生于1000多年前的商代。

5.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构成的。

6.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7.一个人只要接受了中小学教育,完成了高等教育就不需要再接受教育了。

8.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强制措施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9.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的。

10.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书、数、文法、修辞“六艺”。

11.国家课程是由省级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2.校本课程是由本校教师编制的课程。

13.按照生活环境可以把学生生活划分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文化生活和同辈群体生活。

14.人不能直接感知光的运动速度,但通过实验间接推算出光速为每秒30万公里,证明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

15.我国的学校教育实行的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16.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17.生师比即学生与老师的比例,较小的生师比表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较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8.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理念的是米尔基。

19.教育行为研究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20.小学毛入学率是指小学适龄儿童的实际入学人数与小学适龄儿童的总人数之比。

21.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即象物理学研究的声和光那样属于不同的现象。

22.自觉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之一,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自觉的。

23.反射学说认为,一切心理现象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24.有意识的反映是人反映现实的唯一形式。

25.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26.在心理防御机制中,把对某人的情绪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是移置。

27.凡是发生过的心理活动,都会在人脑中保留一定的影响,留下一定的印象。

28.知觉是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要知觉事物必须要对事物有所理解。

2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30.人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3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他被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32.对同一事物有相同表现的两个人无需借助语言就能用表象直接交流。

33.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去个性化的过程。

34.没有记忆的意图就不是有意识的记忆,所以无意识记忆对知识经验的积累没有任何作用。

35.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与学生的学习倾向和特点有关系,一般来说,在学科兴趣方面,场独立性者较倾向于喜欢自然科学,而场依存者则喜欢社会科学。

36.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就是记忆。

37.创造性思想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有其产品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38.以动机的动力来源为标准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类。

39.角色之间的冲突是指一个人承担了多种社会角色,而不同角色的行为规范互不相容使其左右为难。

40.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顺向负迁移。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

共40分,每小题2分。

1.“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这是()

提出来的。

A.江泽民B.邓小平C.胡锦涛D.毛泽东

2.在我国,首次把“实施全民教育”纳入教育目的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现在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家庭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终身教育问题

4.以下关于现代学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美国的学制属单轨制

B.原苏联的学制是分支性学制

C.欧洲国家的学制都曾采用双轨学制

D.我国现行学制是单轨制

5.我国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学记》B.《大学》C.《师说》D.《传习录》

6.以下不属于班级管理不成文制度的有()。

A.班级舆论B.班级规章制度C.班级的传统D.班级的风气习惯

7.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

A.年级B.班级C.小组D.学生

8.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品德评价运用的方法是整体印象评价法,其步骤是()。

A.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班主任评价

B.班主任评价—学生小组评价—自我评价

C.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学生小组评价

D.学生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

9.喜欢学生听命于自己,自己的话就是命令、指示,对不服从者动辄发怒、批评威吓或谩骂的班主任属于()班主任。

A.放任型B.民主型C.专制型D.权威型

10.以下属于狭义的品德教育的是()。

A.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C.政治教育D.人格教育

11.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由()建立的。

A.休谟B.华生C.冯特D.柯勒

12.桑代克发现“一个已经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并把它成为()。

A.准备率B.失用率C.定势率D.效果率

13.下列选项中,()是由感知到思维的必要的过渡环节。

A.感觉B.知觉C.表象D.推理

14.班主任要和家长打交道,必要时还要与社会各方交流,这属于教师角色中()角色。

A.课堂管理者B.公共关系员C.团队活动领导D.办事员

15.在教育和生活中,对于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都属于()。

A.无意注意B.无意识记C.有意识记D.有意注意

16.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学习,在考试的时候都不能取得好成绩,于是认为“自己脑子笨”,产生()。

A.习得性无助感B.情绪挫败感C.毛塞顿开感D.行为无力感

17.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调查法

18.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对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是学习中的()。

A.顺向正迁移B.逆向顺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19.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的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

这种现象叫做()。

A.注意B.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20.学习者在具备了一定的技能之后,无论怎么练习成绩也不能继续提高,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A.控制现象B.低谷现象C.高原现象D.挫折现象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各选项中,可能有2——5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在答题卡上按题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多选、少选、错选,该题均不给分。

共20分,每小题2分。

1.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策略D.教学评价E.教学质量

2.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责任。

A.教育B.培养C.发展D.激活E.夯实

3.班级教育管理的内容包括()。

A.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B.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

C.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D.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E.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4.根据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通知》我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等。

A.道德品质B.公民素养C.学习能力D.交流与合作能力E运动与健康

5.教师教育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有()。

A.研究报告

B.经验总结

C.思辨性科研论文

D教育教学案例

E.文献资料

6.从知觉的背景中分离出对象来,要受到()几个条件的影响。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B.对象与对象的差别

C.对象的运动

D.对象各部分的组合

E.背景与背景的差别

7.解决问题的过程包含()几个阶段。

A.提出问题B.发现问题C.分析问题D.提出假设E.检验假设

8.依赖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征,可以分出()几种比较复杂的知觉。

A.时间知觉B.空间知觉C.运动知觉D.视听知觉E.冷热知觉

9能够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它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与已经具备的知识相联系

B.它们必须能够提供某种新知识,包含暂未理解的内容

C.它们必须能够提供一些新问题并且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D它们必须能够给人带来或多或少的好处

E.它们必须在人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

10.就内容来看,记忆可以分为()。

A.感知形象的记忆

B.词语概念的记忆

C.情绪的记忆

D.运动的记忆

E.逻辑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