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8927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总结.docx

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稳态与环境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2)反射的类型: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比较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形成过程

先天具有(遗传获得)

后天形成(学习训练)

刺激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神经联系

永久性、不消退

暂时性联系(可变性)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大脑皮层

举例

缩手反射、吃食物流唾液

谈虎色变、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

(2)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传导兴奋(神经冲动)

兴奋的概念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概念:

高等动物接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2)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聚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静息电位的形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静息)时,大量的钠离子多存在于膜外的组织液中,钾离子多存在于细胞内,由于钾离子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钠离子向内扩散更容易,导致细胞膜外的阳离子比细胞膜内的阳离子多,造成离子外正内负。

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

此时,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叫做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的形成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大量钠离子内流,使膜内外离子的分布迅速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发生来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这种电位波动叫做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膜电位的变化过程

(1)K+通过K+通道外流形成静息电位;

(2)Na+通过Na+通道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3)通过Na+-K+泵,细胞排钠保钾,再恢复到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形成时,Na+内流及K+外流均不需消耗能量,但静息电位恢复时,膜内Na+外流为“逆浓度梯度”属主动运输,故消耗能量。

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至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生物电变化。

突触的结构

神经递质及其作用特点

(1)神经递质:

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2)供体:

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3)传递: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受体:

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上的蛋白质。

(5)作用:

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6)种类:

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

(1)传递过程

(2)传递特点

特点

解释

单向传递

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方向:

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传递速度慢于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因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经历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

对某些药物敏感

突触后膜的受体对神经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

总和

通常兴奋性突触兴奋一次,并不足以触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但是,同时传来的一连串兴奋,或者是许多突触前神经末梢通时传来一排兴奋,引起较多的神经递质释放,就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这种现象叫做总和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突触对内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缺氧、二氧化碳增加或酸碱度的改变等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功能

大脑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下丘脑

体温、水盐平衡、血糖调节中枢,控制生物节律等

脊髓

具有低级反射中枢,例如,膝跳反射中枢、排尿反射中枢、排便反射中枢,并将有关刺激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络通路

人大脑皮层的组成及功能

(1)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人的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大脑皮层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呃结构基础。

(2)组成: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位于大脑的表层,由很多神经元构成。

(3)功能:

大脑皮层具有调控机体活动(包括躯体活动和内脏活动),感知外部变化,控制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活动的功能。

1)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前回,又称“第一运动区”,一般为“对侧支配运动”。

2)躯体感觉中枢:

中央后回,一般为“对侧感觉”。

3)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

言语区。

人脑的语言功能

(1)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可划分为四个言语区,分别管理人的听、说、读、写四种智力活动。

不同区域的名称的英文字母,分别对应相关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如H(hear)、S(speak)、V(vision)、W(write)。

(2)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会导致特有的某种言语活动的功能障碍

中枢名称

别名

受损后的病症

症状

书写性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W区)

失写症

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运动性语言中枢

说话中枢(S区)

运动性失语症

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听觉性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H区)

听觉性失语症

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见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答非所问

视觉性语言中枢

阅读中枢(V区)

失读症

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过程

(2)传导形式:

局部电流

(3)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都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

2)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3)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分泌器官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下丘脑

促(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蛋白质

垂体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促激素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减少尿的排放

垂体

生长激素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性腺

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全身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

肾上腺素

肝脏等多种细胞

促进肝糖元分解而身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的兴奋剂,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胰岛

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全身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肝脏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肺汤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胸腺

胸腺激素

多肽

免疫器官

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外周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睾丸

雄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常见激素的化学本质

(1)肽类或蛋白类激素:

包括下丘脑、垂体、胰岛所分泌的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激素:

主要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3)固醇类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醛固酮)、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

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

激素

调节的过程

分泌因素

降低血糖

胰岛素(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1)促进血糖去向,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脂肪等2)抑制血糖来源,抑制肝糖元分解,抑制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等

1)血糖浓度升高(最重要)

2)胰高血糖素

3)下丘脑相关神经的调节

升高血糖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血糖浓度降低(最重要)

2)胰岛素

3)下丘脑相关神经的调节

肾上腺素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1)血糖浓度降低

2)下丘脑相关神经的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1)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使肝糖原分解。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

(3)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4)胰高血糖素靶器官(细胞)为肝脏,胰岛素靶器官为全身各种细胞。

反馈调节及其意义

(1)反馈调节概念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2)反馈调节的意义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3)反馈调节模型

1)正反馈:

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

2)负反馈:

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多见,如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等。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1)下丘脑分泌的TRH对垂体有促进作用,垂体分泌的TSH对甲状腺有促进作用。

2)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又存在负反馈调节(抑制作用)。

(2)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1)TRH作用的靶器官:

垂体

2)TSH作用的靶器官:

甲状腺

3)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或细胞:

垂体和下丘脑以及其他各种细胞。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同一生理活动不是由单一激素调节完成的,而是由与此活动有关的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

对于同一生理效应,有的相关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有的则表现为拮抗作用。

作用类型

概念

举例

协同作用

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调节血糖平衡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是升高血糖,表现为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调节血糖平衡时,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激素的作用机理

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而是通过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原有的代谢过程,或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

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高效: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但却能显著改变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对机体的代谢、生长与生殖等重要生理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3)作用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处,与组织细胞广泛接触,但却是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细胞、腺体、器官,能被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细胞。

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

(1)概念: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2)起调节作用的物质:

激素、CO2、H+等化学物质。

(3)作用方式:

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4)作用机制:

调节因子与靶细胞上的受体发生结合,改变细胞代谢。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及联系

人体热量的来源与散失

热量来源:

细胞内有机物氧化放能——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心脏和脑,其他器官在总产热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人体在安静和剧烈运动状态时产热状况分析如下:

1)在安静状态下,肝脏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20%-30%,骨骼肌占25%,脑占15%。

2)剧烈运动时,总代谢率显著增加,总产热量比在安静时要高出好多倍,骨骼肌产热量剧增,可占总产热量的75%-80%。

热量的散失:

主要是通过皮肤实现的,即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是通过呼气、排尿和排便带走热量。

体温调节机制

(1)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1)神经调节:

感受器为温(冷)觉感受器;神经中枢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为皮肤血管、皮肤立毛肌、肾上腺、甲状腺、汗腺等。

2)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二者协同作用。

(2)调节过程及意义

人体水的来源和去路

(1)水的主要来源:

饮水、食物中的水和物质代谢产生的水。

(2)水的去路

1)主要途径:

肾脏排尿;2)皮肤排汗;3)肺呼出水蒸气;4)大肠排便。

水盐平衡的调节

(1)调节类型:

神经-体液调节

(2)调节原理:

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改变失水量和补水量,从而改变细胞外液渗透压。

1)渗透压较高时:

降低失水量,增加补水量→渗透压下降。

2)渗透压较低时:

增加失水量,降低补水量→渗透压升高。

(3)神经调节

1)感受器: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2)神经中枢:

下丘脑;渴觉中枢:

大脑皮层。

3)效应器:

垂体后叶。

(4)体液调节

1)激素名称:

抗利尿激素;分泌部位:

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部位:

垂体后叶。

2)靶器官:

肾小管、集合管。

3)作用:

加强对水分重吸收。

(5)调节过程

第四节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

(1)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2)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作用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种类

扁桃体、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免疫细胞

概念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种类

吞噬细胞

作用

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淋巴细胞

存在

淋巴液、血液、淋巴结

组成

T细胞

成熟场所:

胸腺

作用:

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

成熟场所:

骨髓

作用:

只参与体液免疫

功能

作为第三道防线,参与特异性免疫

免疫活性物质

组成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来源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几种重要免疫细胞及其对抗原的识别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抗原识别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传递抗原,吞噬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体

可识别“非己”成分,但不具“特异”识别功能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与记忆细胞

均可特异性识别抗原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分泌淋巴因子,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识别靶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不能识别抗原

淋巴细胞的起源

人体的三道防线

主要组成

获得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

先天具有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先天具有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在和病原体斗争中获得

特异性免疫

(1)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盐酸等杀菌物质并不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因为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并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而是由黏膜分泌的,属于第一道防线。

(2)吞噬细胞虽然属于第二道防线,但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比较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区别

范围

机体对体内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作用范围广)

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作用范围狭窄)

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形成

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

后天逐渐形成的,因人而异

作用

联系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构成人体总的防御系统,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

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来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二次免疫反应及其特点

(1)二次免疫反应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2)二次免疫特点

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更强,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3)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和患病程度如图:

免疫失调症

免疫功能失调有免疫功能过高或过低两类。

免疫功能过高则引发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低分为免疫功能不足和缺乏,统称免疫缺陷病,具体见下表。

过敏反应

概念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原

花粉、尘土、鱼、虾、牛奶、青霉素等

预防方法

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医学诊断

自身免疫病

概念

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缺陷病

概念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概念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先天免疫缺陷

常见病

先天性缺乏T细胞或B细胞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概念

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常见病

艾滋病

艾滋病

(1)全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2)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3)病理:

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免疫调节障碍,最终引起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4)直接死因:

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