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09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docx

税收学复习第六章

第6章税收负担与宏观税负

第1节什么是税收负担

一税收负担的概念

税收负担:

绝对数表示→税收负担额

相对数表示→税收负担率→定税收负担的轻重,更直观→

(主要工具指标)实纳税额

————

课税对象

 

二税收负担的分类

(一)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的层次)

宏观税收负担:

政府征税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结构

→国民收入在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间配置状况

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税收收入

------------

GNP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税收收入

------------

GDP

国民收入税负率→税收收入

------------

NI

微观税收负担:

微观涉税经济主体,税收负担结构分布,不同税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状况

指标: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商品劳务税负担率

企业综合回收税负率

个人所得税税负率

→便于分析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产品之间的税负水平,制定合理的税负政策

 

(2)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最终真实承担税负)

名义负担:

名义税率和相应计税依据计算→用税法上规定的法定税率表示

实际负担:

实际缴纳税款形成的税收负担→实际税率表示

 

两者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现实中往往背离,一般后者<前者

关系到不同主体的利益:

纳税主体偏向税收优惠政策→纳税成本大小

征管机构偏向关注征税不足导致的两者背离→税法的规定有无正确实施

 

(3)直接税收负担与间接税收负担(税负能否转嫁)

直接税收负担:

难以转嫁→纳税人即是负税人

间接税收负担:

可以转嫁→纳税人并非负税人

 

(4)其他分类

税收的调节效应:

平均税负→全部应纳税收

------------------

应税收入

边际税负→最后一单位计税依据所承担的税款

 

税种结构:

所得税负担

流转税负担

财产税负担

特定行为目的的税收负担

 

形式:

货币负担

实物负担

 

三税收负担的量化指标(纳税人的规模覆盖面划分)

直观地反映税收负担的大小

(1)宏观税收负担指标

宏观税收负担:

一个国家/地区的总体税负水平→宏观税负

(总体税收负担)

1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含义:

一定时期内(1年)→T

----×100%

GDP

 

2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T

---×100%

GDP

 

3国民收入税负率

NI: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

T

---×100%

NI

 

总结:

这些比例越高→一国的税收负担越重,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税负承受能力越强

前两项指标国际较为通用,尤其第二项

 

(2)中观税负指标

中观税负:

介于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间的概念

→某地区、某部门、某税种的税收负担

意义:

分析地区税负差异

掌握各行业的纳税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指标:

某地区的税收负担率=该地区的T

---------------------×100%

该地区同期GDP

某行业的税收负担=该行业的T

---------------------×100%

该行业同期GDP

某税种(税类)负担率=某税种实纳T

---------------------------×100%

该税种计税依据数量

例:

商品劳务税负担率→某种商品劳务负担的T

------------------------------×100%

商品或劳务的盈利总额

→考察商品劳务税在企业所纳税收中的比重→分析某种产品/某个行业的税负水平

注:

间接税→这个指标难于真实反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情况

 

(3)微观税收负担指标

微观税收负担:

单个纳税人,及其相互关系

反映:

税收负担结构分布、各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状况

指标:

1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实缴所得税总额

---------------------×100%

实现利润总额

→一定时期,企业收益在国家和企业间的分配状况

 

2企业综合税收税负率

含义:

一定时期,实缴各种税收总额,与同期盈利或各项收入总额的比率

→企业实缴各种T

--------------------×100%

企业盈利(y)

 

3个人所得税税负率

→个人实缴所得总额

------------------------×100%

个人所得总额

反映:

国家运用税收手段参与个人所得分配的程度

 

总结:

宏观指标能较为真实的反映国家总体税收负担

微观税收负担并不能完全反映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状况

 

第二节宏观税负水平的基本理论

一研究宏观税负水平的必要性

二计算宏观税负水平的口径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三个层次的统计分析口径:

1狭义的宏观税负→T

------

GDP

2中间层次的宏观税负→财政收入

-------------

GDP

3广义的宏观税负→财政收入+预算外收入(不含公债收入)

----------------------------------------------------

GDP

 

应纳入我国计算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

1社会保障金

2预算外资金

3关税及其他

 

三宏观税负水平的合理性分析★

(1)拉弗曲线与经济增长

拉弗曲线:

直观反映税收收入和税率间关系

说明:

较高宏观税负水平不一定使T↑;相反超过一定界限,税率↑T反而↓

书图6-1

理论上存在最优税率点E

 

拉弗曲线说明T和经济↑的一般关系:

第一,一国征税两种税负模式,轻税负和重税负模式

理性选择:

后者

前者→抑制经济

后者→促进经济

 

第二,税率不是越低越好

轻税:

促进生产和投资

减少政府Yd

第三,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税率

既保证经济发展有实现政府Tmax

 

(2)衡量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的标砖

理论上分析,两个基本标准:

1经济发展标准

2政府职能标准

税收最基本职能:

筹集财政收入,满足政府职能需要

宏观税负水平高低,应建立在政府职能范围大小的基础上

 

(3)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反映:

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物质基础

经济实力↑宏观税负水平↑:

发达国家,T/GDP≈30%

发展中国家,T/GDP<30%

 

2政府职能范围

越广,需要的T越多

越窄,需要的T越少

正向变动关系

 

3税收制度

影响最为直接

首先,主体税种税基宽广和税收收入的增长弹性

其次,税收优惠政策的多寡

一方面,过多税收优惠→削弱了税收正常增长机制

另一方面,税收优惠引导→产业结构更合理推动经济→提高税负税水平

再次,税收征管水平高低

 

4税负统计口径

国际上两种口径,把社会保险税计入税收负担

不计入

 

5其他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因素

财政收支状况

社会和军事因素

宏观政策调整

 

第3节宏观税负水平的国际比较

一税收负担类型的国际比较

1高税负型

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负税率>35%

采用:

大多数发达国家

趋势:

取消部分社会福利,降低税负,刺激经济的发展

 

2中等税负型

表现:

20%≤国内生产总值负税率≤35%

采用:

多数国家

从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角度考虑,但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税负比重难以提高

 

3低税负型

表现:

国民生产总值负税率≤20%,大多15%左右,有的<10%

低税负国家类型:

一实行低税负的避税港→吸收外资繁荣经济

二经济落后国家

三靠非税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资源国

 

总结:

一发达国家税负水平通常高于发展中国家

二记过税负税水平受经济运行体制的影响

三近年,增加了社保环保等支出,各国税收负担↑

四一国税负的适当水平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二我国宏观税负与OECD国家比较

我国现行狭义宏观税负水平在19%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30%左右,低于发展中国家20%左右

与OECD国家比较:

我国目前宏观税负水平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若将社会保险税(费)考虑在内,差距将会缩小

 

第4节我国的税负水平分析

一我国税收负担的分布状况

在微观经济主体、产业及区域间的分布各具特点:

首先,税种角度

我国是流转税为主体的国家→企业是我国主要的纳税主体

企业承担的税收又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所有制上非国有和其他企业很大推动经济

国民收入构成上,非国有经济2/3国有经济

1/3

税收:

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

齐次,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扶持

再次,地区间税负不均衡

东部沿海总体上低于中西部地区

 

二我国的宏观税负

统计口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

狭义宏观税负

中间层次税负

广义宏观税负(大口径宏观税负)

 

特点:

一总体税负水平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动趋势

二总体税负水平偏低

三社会保险税(费)收入的比重低,且未纳入总体税收负担

 

三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评价及政策选择

(1)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评价

现行水平依然较低,且存在结构性缺陷:

一狭义低于广义

政府所得到的收入与纳税人所感觉到的负担之间存在差距

二税负结构不均衡

纵向比,我国狭义宏观税负水平较低

横向比,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狭义宏观税负水平偏低→政府Yd→公共商品供给不足

缺陷对经济发展危害:

1广义高于狭义→投资扭曲

2减少规范的财政收入,削弱财政的调控力

 

(2)我国宏观税负政策的选择

主要政策措施:

1建立富有收入弹性的税制体系

税收收入弹性:

税收收入变化率与GDP变化率的比例

三种情形:

弹性系数>1

弹性系数=1

弹性系数<1

2调整税制结构

作用: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弹性

各国趋势:

发展中国家人均Y↑→直接税↑

→税制结构,间接税向直接税过度

3开辟新财源,扩大税基

4区别税收负担和非税负担

规范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制度,提高企业负担的透明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