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25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docx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1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塔城地区辖区有几个县(市)?

面积有多大?

答:

塔城地区辖2市、5县:

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沙湾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辖区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

2、创建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七个一”标准是指?

答: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一部高质量的专题片(或PPT),一份精炼的汇报材料,一套完善的档案资料,一个浓厚的宣传氛围,一套顺畅的观摩流程,一个突出的工作亮点。

3、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是指?

答:

进机关、进乡(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

4、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大工程”是指?

答:

一、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程;二、民族团结“细胞工程”;三、现代文化引领工程;四、发展富民工程;五、民心满意工程;六、平安塔城建设工程;七、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5、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好”是哪些?

答:

好村民、好家庭、好巷道、好楼道、好小区。

6、民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7、塔城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四情”是指哪些?

答:

肩并肩、爱国情;手拉手、兄弟情;根连根、骨肉情;心连心,鱼水情。

8、塔城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比”是指哪些?

答:

比稳定发展;比重视支持;比团结和谐;比文明守法;比互助友爱。

9、塔城地区的四个文化指的是什么?

答:

戌边文化、口岸文化、包容文化、生态文化。

10、塔城地区两个以上民族构成的家庭占到百分之多少?

答:

7.5%。

11、塔城市两个以上民族构成的家庭占到百分之多少?

答:

20%。

12、塔城地区与哪两个地州一起开展三地同创活动?

答:

阿勒泰地区、伊犁州。

13、塔城地区的哪一个市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答:

塔城市。

14、塔城地区的哪几个县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县?

答:

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

15、塔城地区共有多少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了国家保护名录?

答:

11项。

16、锡伯族西迁节、达斡尔族沃沃其贝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

西迁节是每年农历4月18日、沃其贝节是公历6月8日。

17、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分别于什么时间召开?

答:

2010年5月、2014年5月召开。

18、全疆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乡,塔城地区共有多少各民族乡,塔城市唯一的民族乡是哪个乡?

答:

全疆有42个民族乡,塔城地区共有5个,塔城市唯一的民族乡是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

19、什么是新疆精神?

答:

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20、新疆目前有多少个世居民族及语言、文字分别为多少个语系中的语族?

答: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使用11种语言,8种文字。

11种语言分别属于三大语系中的6个语族。

21、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

答:

1949年9月25日。

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哪年成立的?

答:

1955年10月1日。

23、我国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答:

55个。

24、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5、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什么?

答: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五观”?

答:

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的四种意识教育是指什么?

答:

四种意识的教育是指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28、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

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29、什么是民族差别?

答:

民族差别是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民族差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而发生不断变化。

30、什么是民族关系?

答:

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的地位、权益、感情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3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

我国有56个民族。

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32、什么叫民族干部?

答:

民族干部,在中国通常是指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包括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33、民族区域自治是指?

答:

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

34、我国第一个自治地方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是哪个自治区?

答:

我国1947年5月建立了第一个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35、什么叫民族文化?

答: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是一定社火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6、“四个认同”是指什么?

答:

“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37、民族团结教育月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答:

民族团结教育月自1982年5月开始,今年是第3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38、宗教有哪些特点?

答:

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

39、什么是民族观?

答:

民族观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民族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

40、什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答: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41、五好宗教人士评选标准是什么?

答:

爱国爱教好、民族团结好、学识教风好、群众影响好、发挥作用好。

42、塔城地区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多少?

答:

45.75%。

4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答: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祖国领土与主权、祖国历史与文化、祖国统一与巩固、祖国保卫与建设、祖国人民与社会制度、祖国独立与繁荣,以及祖国前途与命运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精神。

44、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答:

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

45、“三股势力”指什么?

答:

“三股势力”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是分别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为基础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政治力量。

46、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概念?

答: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各个兄弟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发展、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共同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在一定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

47、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一是科学性;二是时代性;三是民族性;四是开放性;五是群众性;六是创新性。

48、什么是民族?

答: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如:

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

49、什么是民族共同语言?

答:

民族共同语言是指组成的人们在内部相互联系中所使用的语言。

民族共同语言是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面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

50、什么是民族问题?

答:

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

民族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它随着人们形成为不同的民族而发生,也将随着民族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51、什么叫民族聚居区?

答:

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叫民族聚居区。

在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民族的分布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又多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一个民族聚居区内,也还杂居或聚居着其他的民族。

5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哪些地区?

答: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面积却很广,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少数民族除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四川、湖南、湖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海南、台湾等省(区)外,还约有1000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

53、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答:

一、要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二、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三、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五、坚持教育疏导;六、相信和依靠干部群众;七、严格宣传纪律。

54、什么是民族分裂主义?

答:

民族分裂主义,是指破坏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分裂祖国统一,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政治主张、反动这会思潮和反动社会势力,是极少数仇视社会主义祖国的敌对分子,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进行破坏祖国安全和统一的犯罪行为。

55、什么是中华民族?

答: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56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各民族之间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6、为什么说“3.14”事件、“7.5”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答:

2008年3月14日,极少数不法分子在西藏拉萨制造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2009年7月5日,一些不法分子在新疆乌鲁木齐大肆打砸抢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这两起事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给我国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国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我国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极大的伤害,是对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公然践踏。

“3.14”事件、“7.5”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分裂与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与破坏祖国统一的严肃斗争。

57、什么是丝绸之路?

答:

“丝绸之路”又称丝路,是古代以中国长安为起点,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等地,进而联结中西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一条陆路通道,她进入新疆后分三道。

汉唐以后的1000多年间,这条道路始终畅通繁荣,以丝绸最为着名。

58、新疆三区革命指的是什么?

答:

1944年9月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爆发的一场有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等十多个民族群众参加的反对国民党武装统治的起义。

59、哈萨克族在婚育嫁娶和重大节日庆典上,或者在风景优美的夏牧场上,常常有专长水平较高的歌手进行对唱,哈萨克语将对歌的歌手称为什么?

这种对唱又被称为什么?

答:

阿肯,阿肯弹唱。

60、维吾尔族的民间乐器主要有哪几种?

答:

热瓦甫——一种弹拨乐器;

都它尔——一种弹拨乐器,意为“双弦”;

萨帕尔——一种打击乐器,亦称“铁环”;

萨它尔——一种弦乐器;

艾杰克——一种弦乐器。

61、蒙古族民歌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答:

蒙古族民歌主要有长调和短调两种。

62、“花儿”是哪些民族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

答:

它是生活在甘肃、青海、宁夏的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

63、开斋节是哪些民族的节日?

答: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

这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10个民族的盛大节日。

64、“瓜果之乡”指哪个自治区?

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5、“无花果之乡”指新疆的哪个自治州?

答: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66、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指?

答:

是阿尔金山。

阿尔金自然保护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青海、西藏三省交界。

67、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是?

答:

塔里木河。

68、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是?

答:

额尔齐斯河。

69、世界第一高峰是?

答:

珠穆朗玛峰。

70、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答:

西藏。

71、什么是民族隔阂?

答:

指民族之间相互猜疑,互不信任,相互戒备的心理感情及其在语言行动上的表现。

72、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有以下九条:

(1)民族平等政策;(2)民族团结政策;(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4)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和文字的自由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政策;(8)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政策。

73、民族团结的“四个人人”和“五个互相”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

74、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答:

民族风俗习惯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居住、饮食、衣着、婚姻、丧葬节日、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

风俗习惯是在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75、我党关于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76、维吾尔族传统套曲木卡姆共有多少套?

现流行于世的套曲是根据谁的演唱录音整理而成的?

答:

共有十二套,现流行于世的套曲根据吐尔迪阿洪的演唱录音整理而成。

77、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是?

答:

乌鲁木齐。

78、我国东汉、西汉时就已畅通的“丝绸之路“从什么地方起?

经过哪个地区?

到什么地方止?

答:

从西安起,经过河西走廊,到新疆。

79、民族团结教育是指什么样的教育?

答:

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

80、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8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答:

实现共同富裕。

82、着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答:

是西安,古称长安,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83、我国最大的沙漠是?

答: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

84、我国最大的野生核桃林在?

答:

新疆巩留县境内。

85、新疆天山一号冰川位于?

答:

乌鲁木齐市南郊100公里胜利大坂处。

86、天池位于哪里?

答:

位于新疆博格达峰下海拔1980米处。

87、宰牲节是哪些民族的节日?

答:

宰牲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

回族称为古尔邦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称其为库尔班节,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称其为“尔代”。

阿拉伯语“古尔邦”有“牺牲、献身”之意,“尔代”即节日。

88、冬不拉是哪个民族的拨弦乐器?

答: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拨弦乐器。

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以用于独奏和合奏。

89、现在汉族使用的乐器中有哪些是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

答:

有笛子、琵琶、箜篌、胡琴、羯鼓、腰鼓、哑铃等。

90、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吗?

答: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无本民族文字。

91、请简要概述锡伯族西迁?

答:

18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了新疆准噶尔和大小和卓之乱后,为巩固、充实西北边防,将东北锡伯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迁往新疆,并在新疆伊犁河谷安营扎寨,为开发和保卫新疆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92、我国第一部研究少数民族音乐历史的专着是什么?

于何时出版?

答: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于1998年4月21日出版。

93、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叫什么?

答:

骏马奖。

94、我国哪个省或自治区率先召开了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5、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哪些特征?

答: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三、民族区域自治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得以体现和实现的。

96、新疆主要出产什么名贵药材?

答:

雪莲。

97、什么是民族歧视?

答:

指按民族成分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民族的基本权利的现象。

98、民族平等的含义?

答:

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99、解决我国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00、56个民族是哪些?

答: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