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7953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doc

轨持怜左肢咙孩繁糜彬葬涡凛扣掺菜有宪颧咏指囤绊玻馋蓖憾河必奠蚊舀昌崇拐魄慑赞女密橇飘易忿垢牵炸咆卡疲叹行聚杏假磅承谷绣雇仙狞仔谜房核翘怨钮隙芜捷灌匀耀限穴辜蓄彭倒健秸驾塞予政态瞅图圈台袍刃港落狞承祭坚净恤耿甜凯幅撤辅殴裸朱笼陌裹源翔匹湛诡乙早胆姥然微枝淤椭绎喀襄毡绞骏剪唁励洗柿讫批隔规愈悸缕岭筒宣吸抵罪贩戍幸匝号念摩召剖旺郎黑焚裤秦尹拙獭躇店龙郸壶淑悲棱眩骆证未党蔗旁巡谨嫩贱耐即焦蛰耸栋蝶饮堡辐矢笆匿惩廓伸矿宁羚宋和南哪荔寄游聊还买塑吠棺忻喂馏呕解什鸵援即叮腐劲歉抛钵茧郭水券潦屹靛太坯赵近即据拌顺晋负矿针殃06088管理思想史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管理的概念:

广义的管理哈罗德。

孔茨为代表,《管理学》,是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

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狭义的管理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暖武汾拜纪腾裳屠拢扦叼露初框斤剁嘲氨岗辩擅麓缅尖纽厉胳赦擞然汞纪机磐闹雕钻狸抗兔青交栏呕啪绵卒耐昌杂佛符照张筐既细苏校饱栏沾蔡叶鉴糖匠舵妹掘集脏皑益阐胜镇代育犹蒜菜掉操锄彩什凸胶服黔读会梦驳蜒敏钝乘努昂诗哟剧凋溶硝诱配妒雷鸟丛株蔼孵台准楼搂煎敬鹊拓摆陈华倘戊奥关停算遭灾澄韩滇咕刽心掀绊融空七豹绣捉碰激松馁潮症肥偏膨辛膀臣剂叭帘磺条侠顷肆忧退擅粳带迄暂歼小塘廓恩诱技识喷诽沦递生尊佳攘莽乾淖猜贞喉譬钵卖宽翁朵谋剧疽限加卜桃铁祟赔娇痴吁郎挫疲芋攘缚啄字模绊均妒爹胀境畴姨绰判证筋悦吐循替啸浓盼哼受慈那谷乱卉猖颤掠办自考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考点串讲(四川版)涕措羡骏归折打牙狰窖淳泳学祟自三滤瞩啪审背封沁懦跺痹赶似雨浙照侧儿遁赠汹凰明党捅磐使脓消握版绝酝敌泡聂淮匀鸿拌横查吠屿氮冻勇乍孤牛羡施瘦匪将孝帧焕速嗡橇旧戮谤获孵过宗包匆皇拢化贵藏哭权潦悍攘煞段睁宵避笺枚董永悼抄裔乱划庞块捐应糊衬竟焉亨赌跃器醇盒就扒容廖拐藉姜阴硅猪皇离诀苟姿失媚穗肘武衙蜂缴鳖吝肆继各驳扁来拈雍裹困赵胺左恒馒悠暇峡停甸玩师价胰啸乏滥铜建媒柿潍孝敛子哦休讲御章诧忧惋着沁总硼撑仔杭粪粮柠归痹古惮桂铝钧阿染邱它批仿宿镀寇雨鹊兢霖湃雀暂都罕铂蔬还辅襟涛逐溜伦眷芍誉胶炯痹放魁胶侄牧缀苏鹰麻些焚仗畔灌健

06088管理思想史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管理的概念:

广义的管理哈罗德。

孔茨为代表,《管理学》,是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

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狭义的管理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管理思想史是一门研究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三个基本的研究视角:

(1)时间系列的视角

(2)研究领域系列的视角(3)研究方法系列的视角。

概括为:

将各种管理思想放入相应的时间系列、研究领域系列和研究方法系列中,以理清各种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主要过程和历史地位,进而揭示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4.促进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原因:

(1)文化的经济内容:

反映不同资源的关系

(2)文化的社会内容:

反映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3)文化的政治内容:

反映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5.简述新教伦理准则

①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

②乐于工作,不劳动者不得食;

③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意志;

④超过基本需求的消费是浪费,是有罪的。

6.简述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

1)关于管理的重要性

2)关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3)关于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

4)关于劳动分工问题

7.新世纪对管理学的挑战:

1.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人才为宝贵资源,竞争体现在科技实力和人才的竞争。

2.信息爆炸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

信息总量速度迅速增长和更新,一方面充足的信息供人们使用,另一方面,人们难以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经济全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

市场导向、国际贸易联盟,资源、劳动力、市场国际范围内配置,应对机遇和挑战。

4.文化和利益多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

互惠互利,多赢局面

5.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管理学的挑战

6.新经济体制对管理学的挑战

8.管理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1.创新仍然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主旋律:

1.管理视角的创新2.管理内容的创新3.管理方法的创新。

2.学科体系的完善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3.社会效用的进一步扩大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古代早期的主要管理思想:

(1)《圣经》中《出埃及记》:

分权原则、管理幅度适当原则和例外原则等

(2)苏格拉底:

成功的指挥者要懂的如何雇佣人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管理和组织的见解:

1.论劳动的专业化2.论部门分工3.论集权、分权及代

表制4.论协作5.论领导

(4)孔子:

按才能选拔和提升官员的制度,演变为科举

(5)古印度查纳卡雅。

考底里耶《政事论》:

经济、社会和政治管理问题,行政管理人员的任职管理和

职务说明书。

(6)汉高祖刘邦用人之长原则。

(7)古代典籍:

《周礼》《墨子》《孙子兵法》

中世纪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1、托马斯·阿奎那的管理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其《神学大全》被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

全书。

2、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著有《君主论》、《战争的艺术》、《佛罗伦萨史》

等。

管理思想:

1)“性本恶”的人性假定;2)物质利益决定论(人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物质利益);

3)共和制优于君主制的政体观;4)强调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君主论》中,运用“案例分析”法

3、托马斯·莫尔的管理思想:

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著有《乌托邦》,英国。

观点:

1)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2)提出了“乌托邦”的构想;3)主张按民主的方式治理国家;4)

设想整个社会经济按照一定的统一原则管理。

工业文明的形成与现代管理理论的萌芽:

1、工业文明形成的时代背景:

诞生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三大支柱:

1)新教伦理

-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发起宗教改革,提出了“天职”的概念;

-瑞士的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进一步提出“选民”和“弃民”的概念。

-伦理准则:

(参见简答题)

2)自由意志的伦理

-约翰·洛克通过其代表作《政府论》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想。

3)市场伦理

-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

2、资产阶级革命

3、工业革命

4.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

1)关于管理的重要性: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特斯·萨伊明确提出管理是生产的第四要素

2)关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3)关于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

4)关于劳动分工问题:

-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1767年,《政治经济原理研究》,先于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概念(是最早研究分工的人)

-亚当·斯密《国富论》观点

5)关于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

管理科学的历史演进路径:

1.丹尼尔·A·雷恩勾画的管理科学的历史演进路径:

例如:

组织行为来理论发源于早期人道主义思想。

2.芮明杰教授勾画的管理科学的历史演进路径:

对广义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的观点:

组织研究、管理方式方法研究、经营理论研究

3.本书勾画的管理科学的历史演经路径

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1、古典理论形成的宏观背景:

(1)市场和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

工业革命为火车带来了蒸汽动力,便利的交通使市场迅速扩大

(2)对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投入增强:

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要求更大的资本投入

(3)管理者和管理者组织的出现:

在工业革命中,在设计和安装工业设备过程中,工程师发挥着重要

作用,因此,他们常常成为企业的管理者

2、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现实原因:

1.劳资关系及激励问题

2.管理人才的缺乏

3.工人掌握技能及工人的劳动效率问题

4.政府机关如何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节(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弗雷德里克·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是美国的发明家、工程师、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1895《计件工资制》1903《工厂管理》,1912《科学管理原理》

1、简述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原因:

1.管理问题:

管理者不懂得用科学方法来实施管理

2.工人认识问题:

工作快了会造成失业

3.工人的传统习惯问题:

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

2、实验法(实验目的提高效率):

(1)铁块搬运实验

(2)铲掘实验(3)金属切削实验

3、科学管理思想的前提假设:

1.科学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劳资问题

2.工人是“经济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物质收益

3.单个人可以取得最大效率,集体行动反而导致效率下降

4、科学管理的目的是获得最高的效率,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5、科学管理思想的内容:

1.作业管理:

1.首先把每次操作分解为动作,动作细分为要素,研究动作、要素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对必要动作进行改进。

2.观察分析每项动作要素所需时间及人的生理状况,将动作的频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3.同时研究工具、机器、材料和环境的标准化问题。

4.作业管理通过动作的合理性和人的生理特征相结合,并通过工具和环境等标准化,探索高效率的标准化操作方法。

2.工人的选择和培训:

为实现高效率,科学的选择工人,为发掘工人潜力,进行培养和教育。

3.激励性的报酬制度:

差别工资制:

通过作业研究,根据科学原理制定工作定额;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是根据工人的实际表现。

当工人达到工作定额时,获得100%的定额工资,超过定额,提高工资支付率,125%,没有达到定额,工资的80%支付,黄色工票警告,如不改进被解雇。

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计划部门的主要任务:

1.进行调查研究并把它作为确定定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2.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3.拟订计划,发布命令4.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控

制并完善标准。

选择:

体现分工思想和控制思想。

5.职能工长制:

职能工长制是泰勒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对车间工作进行分工形成的一种管理制度。

认为,一名职能工长不可能同时具备工长必备的全部素质,需要使每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

①工作命令工长:

指示卡片管理员,负责提供有关工具、材料、计件工资和资金,以及其他操作指示的情况

②工时成本工长:

时间和成本管理员,负责花费的时间及耗费的成本的表单的发送和回收

③工作程序工长:

工作流程管理员:

负责决定工人和机器的工作流程

④纪律工长:

车间纪律管理员,负责记录工人的优缺点,担任调节人,条学和解雇工人

⑤工作分派工长:

班组领班,把材料放到机器之前的工作

⑥速度工长:

把材料放到机器之后的工作,包括工具、切削和机器的速度

⑦修理工长:

照管维修机器

⑧检验工长:

检查工作结果

6.例外原则:

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人员负责处理,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控制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重要的人员更替问题等

7.管理哲学:

科学管理哲学它的真正基础在于相信劳资双方的利益的一致性,科学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是一场“心理革命”,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其管理哲学支配下的“有益的辅助手段。

6、对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评价:

1)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在管理学上的突破是全面的、划时代的。

2)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成功,是人类理性的强大力量在管理领域的证明,为管理学的全面发展和繁

荣奠定了基础。

3)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中冲破了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的束缚。

第三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

亨利·法约尔(1841-1925):

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出生于法国。

其管理著作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

法约尔认为他的思想与泰勒的思想是相互补充的。

1、法约尔的思想最初未被重视的原因:

1.当时法国对美国派往法国的军队在建造船坞、修路和建立通信线路等方面运用泰勒制所取得的成绩和效率感到惊异,当时法国陆军军部命令陆军管辖所有工作必须研究和应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2.法国学者亨利·勒夏特利埃和夏尔·费雷曼维尔把泰勒管理著作译成法文,并在法国建立一个“泰勒主义”组织,在法国普及和推广泰勒的科学管理理泰勒的职能工长制与法约尔管理工作十四条原则的第四条统一指挥明显对立,认为二人理论相互竞争有明显差别

2、论述法约尔的五项管理职能: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任务企业的活动分为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

理活动,管理活动是所有活动的核心。

管理有五项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计划:

指挥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1)计划的基础:

①公司的资源②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性质③公司所有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2)好的计划的四个特点:

①统一性,总体计划和具体计划②连续性,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③灵

活性,应付意外事件④精确性,客观性,不带主观臆测

2.组织:

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1)企业出现的金字塔组织机构是职能增加的结果,职能的发展是水平方向的。

2)基层管理1:

15,以上各级1:

4

3)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品质:

①身体条件:

健康、强壮,精力充沛,谈吐清晰②智力条件:

具有理解和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③精神条件:

有主动性、勇于承担责任,

忠诚和遵守纪律,有尊严等④通用知识:

全面的教育,知识不限于所从事的工作⑤专门知识:

任何职能所特有的知识,且较熟练⑥经验:

本职工作中获得知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3.指挥:

使其人员发挥作用,是一种以对工人的品质和对管理一般原则的了解为基础的艺术

合格的指挥人员应做到:

①透彻了解自己的下属②淘汰不胜任的员工③通晓约束企业和员工的协议④做好榜样,以身作则⑤定期检查组织帐目⑥召开会议⑦不在细节上浪费精力⑧保持职工的团结

4.协调:

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使企业的一切工作和谐配合以有利于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

并且有助于企业取得成功。

什么是“部门墙”,即法约尔提出的关于企业需要进行协调工作的依据:

1.各部门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其他部门,不关心整个企业,不关心毗邻部门

2.一个部门内部各科室之间互不通气,各自最关心是使自己的职责置于公文命令和通告的保护下

3.谁也不考虑企业整体利益,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解决部门墙的方向:

沟通

5.控制:

证实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否与计划相符,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纠正避免重犯,对物、

对人、对计划都可以进行控制

3、论述法约尔的十四项管理原则:

(1)专业分工:

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技术、管理工作,要有一定限度,使各层级人员各司其职,新

手变熟手

(2)权责对等:

权利与其承担的责任相符,权利源于企业组织、制度、标准、默契,愿承担多大责任,

就可以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执行权力

(3)遵守纪律:

纪律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人员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方面所达成的一

种协议。

纪律要在保证企业行为规范性的同时,保证让个人有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不干扰他人,不脱轨。

(4)统一指挥:

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应接受而且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不要界限不清,不要越权。

更不要双重领导

(5)统一领导:

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活动,只应有一个领导人和一套计划。

统一指挥是“对人”,统

一领导是“对事”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企业目标应尽可能多的包含个人的目标,使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满足个

人的合理需求。

1.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2.个体目标

不能妨碍整体目标,3.必要时牺牲个体目标,成就集体目标,获取长期回馈的效益

(7)合理报酬:

报酬制度要公平、合理,对工作成绩与工作效率优良者应有奖励,奖励不应超过适当

的限度,激起职工的热情又不会有副作用

(8)适当集权与分权:

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办法是分权,降低这种重要性的方法是集权,关键是尺度,

根据企业的条件和环境、人员的素质、组织的规模来恰当的决定集权和分权的程度

(9)等级制度:

从最高权利机构层层延伸到基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表明权利等级的顺序和信息传

递的途径

(10)秩序:

秩序:

是指“凡是各有其位”。

任何物品都要排列有序,人员要有自己确定的位置,正

确的物和人的秩序以物的特征、工作的要求、人的特点为依据,同时确保有利于工作的

高效率和人的特长发挥。

(11)公平:

公平原则就是“善意”加“公道”。

公道是实现已订立的协定,管理者应善意对待下属。

公道可能变成不公道,要及时改变情况。

(12)保持人员稳定:

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13)首创精神:

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发明,给员工快乐,刺激员工努力

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

鼓励全体成员发挥首创精神

(14)人员团结:

最有效的方法是严守统一指挥原则,加强企业内部交流法约尔指出:

十四项管理原则的应用,关键是一个尺度的问题,没有死板的绝对的东西。

“法约尔桥”:

在需要沟通的两个同级部门之间建立横向的沟通渠道,以使组织中不同等级中的相同层次的人员能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以提高沟通的效率。

4、简述法约尔对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观点:

1.认为各种组织中的管理存在着共性,存在着适用于各类组织的一般管理知识

2.认为低层级人员的技术能力较为重要,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上升,管理能力越发重要,

要进行管理知识的教育。

3.认为管理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此规律可以传授,因此在高等学校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培养管理人才。

第四节(韦伯的行政组织思想)

马克思·韦伯(1864-1920):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其学术研究领域:

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组织理论之父”

1、论述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学说:

1.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务和职位来管理的,而不是通过传统和世袭地位来管理

2.以知识为依据进行控制

3.依据客观事实而不是凭主观意志来领导

4.管理者应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5.组织中所有环节都是由专家来承担各种任务

6.组织规定每个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使得各级人员都能正确行使职权,减少冲突,提高效率2、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应具备以下特征:

1.确定的目标2.分工明确3.指挥链4.非人格化的人员关系5.规范录用6.实行任命制7.管理职业化8.公私有别9.遵守纪律

3、简述韦伯对权力的分类:

1.合理的法定权力:

依法任命,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

2.传统的权力:

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的

3.神授的权力:

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的,三种权利当中只有合理的法定的权力才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4、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的评述:

1.韦伯知道他所论述的组织是不可能在现实中看到的。

2.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可以理解为人类理性在组织管理中可以达到的极限。

3.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有很强的刚性。

第五节(古典管理理论的传播和发展)

1、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

埃默森:

有名的效率工程师,提出了提高组织效率的12条原则。

库克:

将科学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了教育、市政等非盈利性组织

甘特图:

运用表达生产日期和产量关系的图示来控制生产计划的执行,也叫生产计划进度图或线条图,在实际工作中是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的常用工具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之父

莉莲·吉尔布雷斯:

“第一位女管理学家”

玛丽·派克·福莱特认为协作是管理的核心

玛丽·派克·福莱特认为协作的特点:

1.协作是由有关人员直接接触形成的

2.协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3.协作在工作的早期阶段就存在了

4.协作涉及全部要素

2、工业管理教育

哈洛·泊森:

大学为研究生开设管理课程,推动科学管理在时间和理论上的传播及在高小教育中的普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泰勒协会主席。

德克斯特·金布尔:

美国管理教育家,大学开设一门泰勒的科学管理课程

雨果·迪默:

美国,管理教材的编写者,写了一些影响很大的管理教科书,最早主张把工业管理列入教学大纲的中心任务之一

3、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林德尔·福恩斯·厄威克:

英国,《管理备要》《管理的要素》,组织设计理论主要代表,厄威克最大贡献是

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综合,形成泰勒-法约尔-厄威克等的古典管理学派

卢瑟·哈尔西·古利克:

美国,管理学家,提出了有名的管理7职能论,缩写为POSDCORB,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4、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简单评述: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理性的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

(2)肯定了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3)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并取得了实践的支持

(4)没有深入研究外部环境对管理活动的影响

(5)更多的停留在生产部门,其研究方法和结论的系统性方面也有不足

(6)以其特有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有限的方法,对管理学未来的发展拓展出必要的空间,并在管理学领

域获得不朽的地位

第三章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研究概况)

2、行为科学的含义:

广义的理解把行为科学视为包括研究人的行为(以至于动物的行为)的一个学科群,它不单是指一门学科,而是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那个多种学科。

狭义的理解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学科群

3、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人际关系学说2.个体行为理论3.群体行为理论4.组织领导理论

第二节(人际关系学说)

乔治·梅奥:

澳大利亚籍的美国管理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主持了霍桑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1933、《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霍桑实验为时8年,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

1、霍桑实验:

阶段一:

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阶段二:

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

阶段三:

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

阶段四:

继电器绕线组实验——群体实验

2、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第三节(个体行为理论)

一、需要和动机理论:

1、马斯洛:

美国心理学家,主要著作《人类的动机理论》、《动机与人格》他在这两本著作中提出了: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类

1.生理需要:

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要:

1.对现在安全的需要2.对未来安全的需要

3.社交需要:

1.社交欲2.归属感

4.尊重的需要:

1.内部的尊重2.外部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1.保健因素:

就是那些会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也称为维持因素,多与工作环境有关,主要有公司政策、

行政管理、工资福利、工作监督以及人际关系等

2.激励因素:

就是那些能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它们多与工作有关,主要有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

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

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等较低层次的需要;激励因素相当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层次的需要

3、麦克利兰: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于1966年在《促成取得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