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9557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之二doc.docx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之二doc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之二

《一夜工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一、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事?

二、作者亲眼目睹了周总理一夜工作,有两点最深感受,是哪两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这两点就是作者抒发真情实感,我们这节课就重点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三、课文哪部分具体写了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第二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段。

1.课文哪些语句描写了周总理工作劳苦?

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画出有关词语或句子,并谈谈自己感受。

2.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谈感受,师生交流。

(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解决问题)

3.指导朗读:

(投影出示)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夜很静,经过相当长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4.同学们读得真好。

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样感受?

这也是作者真情实感,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在这里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边叙述事情,边抒发情感)

5.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第一种表达真情实感方法:

叙事抒情。

四、自学“生活简朴”内容。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周总理工作劳苦内容?

投影出示学习方法:

读课文,画语句,谈感受,学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周总理生活简朴?

(学生读书、谈感受。

教师帮助学习.总结作者表达真情实感方法:

第二种方法:

描写抒情。

第三种方法:

对比抒情。

这因为我们敬爱总理工作这样劳苦、生活这样简朴,所以在回来路上,作者深深地发出了这样感慨,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自学提纲:

1.作者对自己说了哪些话?

为什么说那些话?

2.他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什么?

为什么还要对全世界说那些话?

3.“我看见了他一夜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之间有什么联系?

(此问引出第四种表达真情实感方法:

通过联想来抒发感情,同时第三段还运用直接抒情表达真情实感)

指导朗读。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两个自然段。

(前一段读得轻一些,后一段读得重,让学生说出原因。

引导学生带着崇敬、自豪感情朗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五、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一夜工作》,我们随着作者看到了周总理一夜工作,敬爱周总理每一个夜晚都这样工作,他一生都是这样为中国人民事业辛勤操劳,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作者这样真情实感是用什么方法表达出来呢?

谁能.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几种表达真情实感方法。

1.叙事抒情。

2.描写抒情。

3.对比抒情。

4.联想抒情。

5.直接抒情。

(学生答完后,投影出示这五种方法。

这节课我们不仅体会了作者真情实感,而且学会了表达真情实感方法,同学们在今后.写作文时,就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一夜工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语文立体教学设计——《三顾茅庐》

312046浙江省绍兴县秋瑾小学刘发建

 

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阅读教学课堂,就应坚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现代教学理念。

立体课堂结构,就为“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活动”创造了有效时空,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理解《三顾茅庐》,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教学目标:

1、感受刘备省心诚意和诸葛亮妙计试探。

2、理解“大贤、怏怏、仰慕”等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直接板书“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简述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二、导读

1、一读——大声朗读。

导读题:

刘备那一点吸引了孔明?

打动了孔明心?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也大声朗读课文,既给学生一个示范,又体现了教师也是学生学习伙伴,体现课堂也是教师学习场所。

2、学生朗读课文后,.课件出示下列关联词:

“……之所以……是因为……、……正因为……所以才……、……如果不是……就不会……”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关联词,把自己读后感表述流畅、准确。

当然,也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表达。

3、对学生各种表述,教师不作点评,待学生充分表述个人读后感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刚才信息进行处理。

4、虽然大家说法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话语中都包含着一个共同声音,看谁能够用一个词概括。

(诚心诚意)培养学生现场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一个重要任务。

5、深入学习课文——默读。

(1)诸葛亮作为当今大贤,人人都渴望得到这样大贤。

也就是说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肯定有不少人诚心诚意邀请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没有出山。

这就说明,刘备诚心诚意是与众不同。

那么,刘备诚心到底有何不同呢?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

(2)学生默读课文,.课件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同时出示两个服务性导读题:

刘备用了那些方法使诸葛亮相信自己是诚心诚意?

诸葛亮又是如何得知刘备诚心诚意是可信?

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很有特色。

引导学生学习内容上具有交叉点,而学生在展开具体学习过程中其思维又是多向、多维,只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才能立体认识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及其特点。

6、小组交流。

经过刚才充分默读思考,每个学生都会产生强烈交流欲望,此时小组交流,要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满足全体学生学习需求。

但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下几点:

(1)发表自己意见时,不要围绕某个小问题争论不休;

(2)注意听同学发言,学会从同学嘴里获取信息。

这是课堂立体结构进一步拓展,也是由个体学习过渡到小集体学习,个体智慧在谋求集体智慧主体发展。

小组学习,可以达到求同目,但是,小组学习绝不是为求同而合作学习,而恰恰是利用他人智慧和成果来满足自己学习需求和促进个体发展。

7、全班交流。

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后,这里全班交流,不能停留在前面两个层次上,否则就不能获得个体有效发展。

这里就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协调学生之间交流,点拨学生不太到位模糊认识。

教师主导作用表现为:

(1)引导学生把自己表述内容概括成一个词语,并在黑板上恰当位置板书出来,做到说要到点;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原句,有感情朗读好,做到读要到味。

8、引导学生整理板书。

集体智慧汇聚在一起,加以整理,自然形成立体认识结果。

刘备诚心:

(1)轻叩柴门——真心;

(2)巧妙利用天气——用心;

(3)不达目不罢休——恒心;

(4)斥责张飞——齐心;

(5)下拜谒见——尊心。

诸葛亮妙计:

(1)利用书童作耳目——观察;

(2)故意回避——试探;

(3)聊天——面试。

刘备懂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以自己真心和诚心打动诸葛亮心,诸葛亮也以自己妙计考察了刘备诚心。

9、学了三顾茅庐,将来你作了老总,去招聘人才,或者你是当今大限,对你会有何帮助?

跳出语文,联系学生生活,活学活用。

真正实践了把语文学习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和发展之路上。

三、结课出示教师对联。

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给学生以文学熏陶,知道一种新读后感.写作形式。

刘备三顾茅庐喜得孔明如虎添翼创大业

诸葛卧龙出山幸会明主大展宏图扬美名

语文立体教学设计——《三顾茅庐》

语文立体教学设计——《三顾茅庐》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卖火柴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梅子黄时雨

 

教学目标:

1、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自读感悟,感受小女孩美好幻景,体会其所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残酷现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同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美好幻景和残酷现实。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4分一、听写词语,梳理内容。

1、听写词语:

擦燃、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要求全部听完,再动笔写。

2、教师默写,学生校对。

3、用上这5个词语和课题连起来说一段话。

4、导入新课,揭示任务:

这就是课文第二段内容。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着重讨论、学习这些幻景。

1、听完词语后默写。

2、检查校对,说说错处。

3、轻声自由练说,交流。

听写富有新意和实效,也是课文第二段内容巧妙梳理。

13分二、研读第二段

(一)、体会幻景美好。

1、默读划找描写幻景句子。

2、播放.课件,体会幻景美好。

3、说说你印象深刻幻景与原因。

4、由读描写幻景句子,个别点拨。

5、交流,指导朗读。

1、默读划找描写幻景句子,用一个词概括,交流感受。

2、欣赏幻景,感受幻景美好。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5、指名朗读,评议。

6、齐读。

体会幻景越美好,与出现破灭结果一旦相联系,则更凄凉,为后面比较作基础。

大量时间自读自悟,体现人文性,珍重学生独特感受。

18分

(二)理解小女孩残酷现实。

1、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景?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寒冷、饥饿、痛苦、孤苦;温暖、食物、欢乐、幸福。

3、火柴终究是要灭,火柴一灭,结果如何?

4、随机点击.课件,出示描写幻景破灭句子。

5、研读课文第10节。

指名朗读,思考语气处理。

6、.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1)她敢从成把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7、理解句子含义(.课件出示句子)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也没有痛苦地方去了。

(1)边读边想,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2)朗读指导,比较两种读法:

越读越高,越读越轻。

哪种更能准确地表达情感呢?

  1、思考讨论。

2、交流汇报。

3、读课文,划出描写幻景破灭句子。

4、交流理解句子。

5、自由朗读,体会心情。

交流,齐读。

6、读句思考,同桌讨论句子不同。

7、交流,朗读体会。

8、4人小组交流,全班反馈检查。

9、体会,齐读。

  学生读懂哪句就交流哪句,体现教学是为学生服务,教师充分发挥引路人作用。

运用句间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残酷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犹豫到最后果敢)。

体现新课程探究与合作精神。

5分  三、.总结延伸

1、.课件播放配乐诗《火柴天堂》。

2、.总结:

和卖火柴小女孩相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富足而和平时代感到幸运,感到满足呢?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

《卖火柴小女孩》给我们很多启迪,也教育了一代一代丹麦人,推荐课外阅读《诘问生命》,相信你会有新收获。

1、感情地朗读《火柴天堂》。

2、课外阅读《诘问生命》。

重视吸收与课程相关内容,对课程内容整合,体现语文课程开放性。

 

板书设计:

18、卖火柴小女孩

幻景现实

(美好)————————(残酷)

火炉(温暖)寒冷

擦燃烤鹅(食物)饥饿

圣诞树(欢乐)痛苦

奶奶(幸福)孤苦◆

 

《卖火柴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7 詹天佑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

拖、挠、权、庸、勘、竣。

2.新词:

阻挠、要挟、竣工、勘测、轰动、尝试、勉励、赞叹不已。

3.会用“否则”、赞叹不已”造句。

4.理解句子: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2)许多到中国来游览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二)能力训练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归纳课文中心思想。

4.学习作者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安排材料方法,进行说一段话及写一篇小作文练习。

5.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

当讲读到詹天佑根据山势不同,分别采取了两种开凿方法时,让学生画简单示意图并进行讲解。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爱国工程师”。

通过感情朗读,品词析句,画图,勾画圈点等来解决重点。

(二)难点:

“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困难。

采用学生参与活动及动手插拉投影片方法来解决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口答课文中设计问题,勾画圈点重点词语。

(二)同位合作画两种开凿方法示意图。

(三)前后位同学为一组说一说“全国都轰动了”场影及外宾赞叹不已情况。

(四)仿本课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方法写一篇短文:

德、智、体全面发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二)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全文,结合正音,检查对字词自学情况。

注意“挠”读音是“N2O”。

“狂风怒号”“号”读“H2O”。

“要道”“要”读“Y4O”,“要挟”“要”读“Y1O”。

施工:

本课指按照设计规格和要求修筑京张铁路。

阻挠:

阻止或暗中玻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杰出:

才能、成就出众,超过一般人。

要挟:

利用对方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要求和条件。

轰动:

一下子引起很多人注意。

嘲笑:

不怀好意地取笑别人。

勉励:

在肯定成绩基础上鼓励人继续努力去做。

藐视:

轻视、小看。

周密:

周到而细密。

竣工:

完工。

赞叹不已:

已,止、完。

连声称赞。

勘测线路:

本课指勘察和测量铁路走向。

否则:

连词,是“如果不这样”意思,本课指“如果修不好京张铁路”。

毅然:

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2)交流预习情况。

先默读课文画出最使你感动地方,然后同位交流,最后指名读出所画受感动地方。

(3)质疑问难。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问本课以什么命题。

(以人物姓名命题)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题课文?

(黄继光、李时珍等)凡是用人物姓名命题课文都选择他一生中最主要事迹写,那么本课写了詹天佑一件什么事迹呢?

(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事)

(2)简介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年)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

他是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

他自动酷爱学习。

1872年,12岁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17岁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

1881年回国。

1888年在当时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

他在铁路工地上亲眼看到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暴行和我国人民反抗斗争,使他下定决心要为祖国修筑完全由我国自己设计施工铁路,不让帝国主义侵占掠夺。

1905-1909年他主持修筑了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他曾.计划修建其它铁路,但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于1919年4月不幸逝世,终年58岁,未能实现夙愿。

(3)自由读课文然后谈感想。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

并用笔划下这句话。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

(2)围绕着这句话作者又选择了哪些内容具体叙述?

(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完成任务。

(3)按照上面思路讨论分段、口述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在帝国主义阻挠和要挟情况下,詹天佑被任命为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第三段(第4、5、6自然段)讲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第四段(第7自然段)讲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给了藐视中国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回击。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理解全文内容,重、难点教师点拨。

2.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3..总结中心。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1-段,重难点教师点拨。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读第一段,划中心句中重点词(板书:

杰出、爱国)

②说说你怎么理解詹天佑是杰出爱国工程师。

(结合“最高”、“第一条”、“完全”等词语理解。

“第一条”说明过去铁路都是有外国工程师参与修筑,这一条是詹天佑首开头例,可见意义之大。

“完全”就是说京张铁路修筑都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

这对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来说是何等自豪!

综上所述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

(2)学习第二段。

默读并思考:

从哪些地方体现出詹天佑是杰出爱国工程师?

詹天佑在极端恶劣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下,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任务。

面对帝国主义嘲笑,詹天佑铮铮铁骨,毫无惧色,帝国主义者认为“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意思是当时清朝政府修筑不了这条铁路。

再过几十年也修不了,要修这条铁路,只有依靠外国人。

当时自然条件也十分恶劣,这条铁路所经路线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录像机出示投影图片,演示自然条件恶劣)。

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爱国工程师。

教师小结:

1905年是清朝末年,那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如此轰动、人民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接受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任务,真不愧为杰出爱国工程师。

(3)学习第三段。

①轻声读第三段,说说筑路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学生答: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教师随之板书。

②讨论“勘测线路”一节,詹天佑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

边讨论边在书上注上“说”、“做”、“想”并勾画出相对应内容。

③指名分别把“说”、“做”、“想”内容读出来。

④是什么想法支配他这样说、这样做呢?

(理解“一定要把它修好”表明詹天佑修好铁路决心非常大,没有一点回旋余地只能修好。

如果修不好这条铁路,外国人讥笑、中国工程师也会失掉信心。

为了灭帝国主义者威风,长中国人民志气,扬国威,这种想法指导着詹天佑行动,这也是詹天佑完成任务动力所在,充分表明詹天佑热爱祖国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坚强决心。

⑤学习“开凿隧道”一节。

A.默读课文,你是否读懂了这段话,读懂了请在本上画出开凿隧道示意图。

B.同位交流画图情况。

C.指名一人到黑板上去画。

D.学生看图讲解。

学生讲解:

图1代表居庸关,图2代表八达岭。

因为文中说“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三倍长”。

图1表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方法,图2表示采用中部凿井法,由两个工作面,增加到四个工作面,能把工期缩短一半。

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不同采取两种不同开凿方法呢?

(为了节省时间,缩短工期。

如果居庸关隧道也像八达岭那么长,你们认为采取中部凿井方法好不好?

(这一问题设问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因为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打直井困难大,不一定节省时间。

另外,文中说,山顶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

工地上没有抽水机,打直井,就打成“水井”了。

⑥学习“设计线路”一节。

问:

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了火车能爬上陡坡问题。

此时可用抽拉片演示,也可指名4—5人到台前演示,站成一列,依次扶住前一人腰部,前面一人为车头,后面一人为另一车头在后面推,斜方向行走,然后转过身来,在后面推改为在前面拉,原来在前面拉改为在后面推,再联系以前学过《挑山工》一课折尺形线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小结:

对待工作,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中部凿井法”表现了他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设计,体现了他创新精神。

在工作中他时时处处都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詹天佑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

(4)学习第四段。

①齐读最后一段。

②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最后结果怎样?

(提前两年竣工,给了帝国主义有力回击。

③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帝国主义者一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