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cast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9766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linuxcast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inuxcast笔记.docx

《linuxcast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cast笔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inuxcast笔记.docx

linuxcast笔记

uname查看当前用户

uname-a查看用户及当前主机所有信息

uname-r查看内核版本号

[用户名@主机名当前目录]

su-切换到root用户

su-用户名切换用户(-代表切换到用户的家目录)

sudo命令使用管理员权限执行命令

history查看执行过的所有命令

!

!

重复执行上一个命令

!

字符执行历史中以字符开头的命令

!

num历史中序号的命令

!

?

abc执行包含abc的命令

!

-n执行n个命令之前的那个命令

ctrl+r输入任何字符串,搜索历史中的命令

firefox&在命令后边加&表示让该任务在后台运行

jobs查看当前后台运行的所有作业

bg2控制一个程序继续在后台运行(被暂停的)

fg2将后台运行的程序放到前台继续执行

sleep20停止20s

ctrl+c停止某个任务,ctrl+z暂停某个任务(其实就是给底层发送信号17)

ls-R递归显示目标目录以及其子目录中的内容

ls-ld显示目录和链接信息

ll显示详情信息

ll-a显示所有文件及详情信息

file文件名查看文件类型

cd~回到家目录

cd-回到上次的操作目录

cp-r目录名递归复制整个目录

cp-rv目录名递归复制并且显示复制详情

mv文件目标目录移动(重命名)

rm-r文件递归删除文件或文件夹内的所有文件

rm-ri文件有提示性的删除

rm-rf文件强制删除(不会有任何的提示)

mkdir-r/a/b/c递归创建多级目录

rmdir目录名只能删除空目录

目录:

/bin是所有用户都可以用的一些命令

/boot引导目录内核文件(vmlinuz-xx.-xx)、grub引导文件、驱动的相关信息(initrd-xxx-xxx)

/dev保存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设备文件

/etc几乎保存所有的配置文件,大多以.conf.cnf结尾

/home家目录,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家目录,root用户的家目录单独在/root

/lib所有相关的库文件以.so结尾(相当于win中的.dll文件)

/media用来挂载的目录(有些系统中没有)

/mnt也是挂载目录

/opt用来安装一些大型软件,比如orcle(并不是强制的)

/proc只存在于系统内存中,每次系统启动都会创建一个新的proc,是一个虚拟的系统文件,显示的是系统实时信息。

/sbin这里边的命令只有root才能执行(磁盘分区,格式化之类的一些信息)

/sys包含系统底层的一些信息

/tmp保存一些临时的文件(系统会自动删除)

/usr默认的安装一些应用软件

/var保存的是一些经常变化的信息,服务器的一些信息(/var/log),默认邮件都是保存在此目录中

磁盘基本概念

cylinder柱面磁盘上位置相同位置的轨道立体上形成了柱面

sector扇区由中心到边缘形成的扇形结构称为扇区

head磁头一个磁头一次性读取512字节的内容

磁盘在linux中的表示:

第一块硬盘/dev/sda第二块硬盘/dev/sdbsatascsisasusb设备

/dev/hda/dev/hdbide设备

分区:

/dev/sda/sda1/dev/sda/sda2

MBR分区:

应用于绝大多数使用bios的pc设备,只支持32和64位

只支持不超过2T的硬盘,超过2T需要使用第三方设备解决。

最多只能创建4个主分区,mbr大小为512字节

0000-0088

MasterBootRecord

主引导程序

主引导

程序

0089-01BD

出错信息数据区

数据区

01BE-01CD

分区项1(16字节)

分区表

01CE-01DD

分区项2(16字节)

  

01DE-01ED

分区项3(16字节)

  

01EE-01FD

分区项4(16字节)

  

01FE

55

结束标志

01FF

AA

  

GPT分区:

解决了mbr的很多缺点,一个较新的分区机制。

支持超过2T的磁盘,向后支持mbr,必须支持uefi的硬件才能使用;

mac、linux系统都能支持gpt分区格式,windows764也支持。

fdisk分区工具:

fdisk支持绝大多数的操作系统,几乎所有的linux上都装有fdisk,包括linux的rescue模式也能使用。

fdisk是一个给予mbr的分区工具,所有如果要使用gpt,无法使用fdisk分区

给服务器加一个硬盘并且分区:

fdisk-l查看所有硬盘及分区信息;

fdisk/dev/sdb可以对目标磁盘进行分区操作(根据帮助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w写入系统保存)

partprobe让系统内核更新分区信息,否则重启才能识别新分区。

cat/proc/partitions也可以查看所有的硬盘分区信息

分区结束后必须格式化,未格式化的分区称为裸(raw)设备。

(格式化其实就是给分区内创建文件系统,系统通过文件系统管理分区上的文件)

格式化分区:

mke2fs-text4/dev/sdb1

e2label/dev/sdb1WR给文件打标签

mkfs.ext4/dev/sdb1mkfs不如mke2fs精细

fsck/dev/sda2检查并修复损坏的文件系统(检查磁盘的时候,磁盘必须先卸载)

使用参数-y不提示直接修复;如果文件系统损坏严重,用-text4指明文件系统类型。

系统在启动时会对磁盘进行fsck操作。

挂载操作:

mount显示已经挂载的所有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

mount/dev/sdb1/mnt

卸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umount文件系统或挂载点

umount/dev/sda4或umount/mnt

如果出现deviceisbusy,可以使用命令查看使用文件系统的进程:

fuser-m/mnt或查看正在被使用的文件:

lsof/mnt

自动挂载:

修改配置文件:

vi/etc/fstab

需要挂载的设备挂载点文件系统挂载选项00

/dev/sdb1/mntext4defaults00

mount-a能够挂载所有fstab中定义的自动挂载项(或者重启后也会自动挂载)

对文件系统进行修改的时候(除了读写)必须先进行卸载硬盘!

获取命令帮助:

命令-h或者--help查看命令的使用;

man的使用:

1用户命令,可由任何人启动的。

2系统调用,即由内核提供的函数。

3例程,即库函数。

4设备,即/dev目录下的特殊文件。

5文件格式描述,例如/etc/passwd。

6游戏,不用解释啦!

7杂项,例如宏命令包、惯例等。

man-k关键字搜索跟关键字有关的文档

man与info都可以通过info/关键字或man/关键字方式进行搜索

一般程序和命令的文档的详细说明都会存在/usr/share/doc目录下。

跟用户组有关的文件:

/etc/passwd保存用户信息

/etc/shadow保存用户密码(加密的)

/etc/group保存组信息

whoami显示当前用户

who显示有哪些用户已经登录系统

w显示有哪些用户已经登录并且在做什么

(pts/0,pts/1,pts/2是指你从远程登录的终端号;tty1到tyy6是在linux机器上的终端号)

创建一个新用户:

useraddWR

这个命令会执行以下操作

1.在/etc/passwd中添加用户信息

2.如果使用passwd命令创建密码,则将密码加密保存在/etc/shadow中

3.为用户建立一个新的家目录/home/WR

4.将/etc/skel中的文件复制到用户的家目录中

5.建立一个与用户名相同的组,新建用户默认属于这个同名组

修改用户信息:

命令usermod用来修改用户信息

usermod参数username

-l新用户名

-u新userID

-d用户家目录位置

-g用户所属主组

-G用户所属附属组

-L锁定用户使其不能登陆

-U解除锁定

删除用户:

命令userdel有以删除指定用户:

userdelWR(保留用户的家目录)

userdel–rWR(同时删除用户的家目录)

修改文件所属用户、组:

chown用户名文件

chgrp组文件

-R参数递归修改目录下所有文件的所属组或所属用户

chmod修改文件的权限

修改用户和组以及权限的实例

网络配置:

查看本机的IP、DNS、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92.168.1.1)

通过cmd运行ipconfig/all可以查看。

网卡配置文件:

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eth0

DNS:

vi/etc/resolv.conf

主机名配置文件:

vi/etc/sysconfig/network

静态主机名配置文件:

vi/etc/hosts

host解析域名的地址

dig域名也可以解析域名(跟dns有关比较复杂的)

iproute显示路由表

tracerouteIP地址或域名路由追踪(追踪到达目标地址的网络路径)

mtr网络质量测试(结合了traceroute和ping)

故障排查:

查看到达网关是否正常

ping网关IP

 

基础命令:

date命令:

显示时间(月日十分秒年)

clock查看硬件时间

cal102015显示日历

uptime查看系统运行时间

cat查看文件直接显示到最后

more只能按空格向下翻页,enter向下一行

less空格向下翻页,pageup、pagedown、上下键

head-n20显示前20行,head文件名默认前十行

tail-n20显示后边的20行默认前十行

(tail-fn文件名追踪显示文件更新一般是查看日志)

查看pci设备(声卡、网卡)

lscpi查看PCI设备,lsusb(可用参数-v显示详情)

lsusb查看USB设备(可用参数-v显示详情)

lsmod查看加载的模块(也就是驱动)

shutdown-hnow关机shutdown-h23:

30

shutdown-r+10十分钟后重启

poweroff立即关机reboot立即重启

压缩、归档

zipabc.zipabc

unzipabc.zip

tar其实是一个归档命令

tar-czfabc.tar.gzabctar-cvfabc.tarabc

tar-xjfabc.tar.bz2tar-xzfabc.tar.gz

查找:

locatekeyword快速查找(此命令要预先建立数据库,数据库默认每天更新一次,可用updatedb命令手工建立、更新数据库)

find目录-name*wr*名字

find目录-perm777权限

find目录-typed文件类型(d是目录,)

find.-name“a*”-execls-l{}\;

将找到的文件执行后边的命令

-group,-user,-ctime,-size

find.-size+1M查找当前文件下大于1M的文件

ls-ld/root2>outfile

将前边命令出现错误的信息写到后边的文件中(-ld只显示目录文件)

ls-ld/root2>&1outfile(将错误和正确信息都写入后边的文件)

greproot

>覆盖;>>追加

vim中:

命令模式:

i在光标前插入文本o在当前行的下一行插入新行

dd删除yy复制nyy复制当前行及以下的n行

p粘贴r替换当前字符/查找关键字u撤销

EX模式

:

x保存,:

setnu显示行号

:

!

系统命令(执行一个系统命令,enter返回到vim中)

:

sh切换到命令行,使用ctrl+d切回vim中

ex模式下的文本替换:

替换当前行:

:

s/from/to/    将当前行中的第一个from,替换成to。

:

s/from/to/g   将当前行中的所有from都替换成to。

:

%s/from/to/g替换所有行中的的内容

%s/^#.*\n$//g将#开头的全部删除

g/^\s*$/d删除空白行

插入模式:

i(字符前)a(行末插入)o(下一行插入)

文本查看和更改:

grep关键字(搜索命令)

-i忽略大小写;-n显示结果所在的行数;-v查找不带关键字的文件

-Ax在输出的时候包含结果所在行之后的指定行数

-Bx在输出的时候包含结果所在行之前的指定行数

wc文件名(文本查看命令)

-l只统计行数;-w只统计单词;-c只统计字节数;-c只统计字符数

sort文件名(文本排序命令)

-r倒叙排序;-n基于数字排序;-f忽略大小写;-u删除重复行

-tc使用c作为分隔符分割为列进行排序

-kx当进行基于指定字符分割为列的排序时,指定基于那个列排序

删除重复行:

sort-u可以删除重复行命令uniq可以删除重复的相邻行

处理文本内容:

tr-d‘TMD’<文件名删除文件中的关键字

tr‘a-z’’A-Z’<文件名将文件中的小写转换为大写

ACL权限设置(练习)

1.临时开启分区ACL权限

mount-oacl/dev/sda5/mnt

2.永久挂载:

vi/etc/fstab(分区的挂载配置文件)

UUID=bbf48d28-1f08-484a-82ed-70250761560e/ext4defaults,acl11

UUID时至分区的唯一识别符,/指挂载点,ext4硬盘分区格式,11这两个数字代表启动时是否需要检测,是否需要备份

本来default中已经包含acl,再加上acl之后,代表在原基础上还强行加入acl权限。

查看acl设置:

getfacl文件

设置acl:

setfacl-mu:

用户名:

rwx文件

setfacl-mg:

组名:

rwx文件

删除一个acl:

seftacl-xu:

用户名文件

开机过程:

bios------MBR:

BootCode------执行引导程序-grub------加载内核-----执行init--------runlevel

/boot/grubstage1--------以stage1_5结尾的文件(加载要读取的文件系统)---------stage2

dmesg命令查看本次启动时内核的输出信息。

(/var/log/dmesg)

init是linux系统中运行的第一个进程,调用/etc/rc.d/rc/sysinit负责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挂载文件系统,根据运行级别启动相应服务。

通过/etc/inittab配置文件修改默认的运行级别,/etc/init为init的配置文件目录。

每个级别对应的启动服务保存在/etc/rc.d/rc[0123456]d中。

runlevel可以查看当前运行级别,init3可以改变当前运行级别

修改开机的引导时间:

vim/boot/grub/grub.conf

如何给grub引导界面添加密码:

命令grub-md5-crypt------输入密码-----在/boot/grub/grub.conf的第一行添加password--md5加密后的密码串。

如果同样忘记了grub引导密码,那么需要将硬盘拆下来挂载到其他linux系统下,将加密字段删除。

SystemV

每个服务的启动重启操作都由一个systemV脚本控制,通过编写sysV脚本来手工创建sysv控制的服务们也可以通过自定义进行管理。

命令service可以调用指定服务的sysv脚本,并执行指定任务。

在/etc/rc.d/rc[0123456].d下保存的是该运行级别下可以运行哪些程序,连接到的是----------->/etc/rc.d/init.d

chkconfig服务名[on|off]控制服务开机是否启动

chkconfigiptableson开启防火墙服务

chkconfig--list列出所有服务的状态

SSH(文本远程管理工具,采用tcp协议)

ssh以什么用户登录@登录主机的地址

sshroot@192.168.1.111

scp用以用过ssh在两台计算机间进行快速的、加密的传输数据:

scp源文件目标地址:

/data(指定到目标地址的某个目录下)

scpabc.tarroot@192.168.1.1:

/data

-r参数递归拷贝文件夹

rsync用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ssh协议同步文件

rsync*.*root@192.168.1.111:

/data(通常用于备份)

VNC(图形化远程管理协议,使用的是RFB协议)

centos6和RHEL6中使用tigervnc

yuminstall-ytigervnc-server

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vncservers

添加VNCSERVERS=”1:

用户名”

配置好后,关闭防火墙,切换到该用户,使用vncpsaawd创建登陆密码,然后启用servicevncservicerstart

(清空防火墙规则:

iptables-F)

客户端使用vncviewer

 

rpm(需要手工解决软件包的依赖关系)

安装:

rpm-isoftware.rpm

卸载软件:

rpm-esoftware.rpm

升级形式安装:

rpm-Usoftware.rpm

通过http、ftp协议安装软件:

rpm-ivh

rpm查询:

rpm-qa列出所有安装的rpm软件

rpm-qffilename查询目标文件属于哪个rpm包

rpm-qipackagename查询指定已安装rpm软件的信息

rpm-qlpackagename查询已安装rpm软件包含的文件

rpm-qipsoftware.rpm查询rpm文件的信息

rpm-qlpsoftware.rpm查询rpm文件包含的文件

rpm的验证

导入秘钥:

rpm--importRPM-GPG-KEY-CentOS-6

验证rpm文件的完整性:

rpm-Ksoftware.rpm

验证已安装的rpm文件:

rpm-Vsoftware

yum(用来解决软件包的依赖关系)

yuminstallsoftwarename安装软件

yumremovesoftwarename-y卸载软件

yumupdatesoftwarename升级软件

yum仓库:

yum使用仓库保存管理rpm软件包,仓库的配置文件保存在/etc/yum.repos.d/下

1.将挂载的光盘中的rpm文件全都cp到/root/yum中,cd进入Packages2.需要创建索引信息,安装createrepo,rpm-ivhcreaterepo.xxx.rpm,3.运行createrepo-v仓库的路劲(-v显示详细信息)

2.yum使用仓库保存管理rpm软件包,仓库的配置文件保存在/etc/yum.repos.d/下,

3.vimgnome.repo

[gnome]

name=gnomeyumrepo

baseurl=file:

///root/gnome-yum/

enabled=1

gpgcheck=0(0代表不检测完整性,1代表检测)

4.移除默认的网络源的配置文件(如果有的话)

mv/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k

5.做完以上操作以后,就可以来测试了

yumcleanall  ,yumlist

 

日志rsyslog

目录/var/log内存放的日志都是由rsyslog写入的

servicersyslogstatus

配置文件:

/etc/rsyslog.conf

在/var/log下messages保存的是正常情况使用产生的信息;

scure中保存的是一些用户登录、安全机制、权限有关的信息。

boot.log保存的是启动所产生的信息;

dmesg保存内核的相关信息;

通过tail-f文件名实时监控日志记录

iptables

linux内核通过netfilter模块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功能,在用户层通过iptables程序对netfilter进行控制管理

ftp

ftp是一种cs架构的服务,使用tcp协议作为底层传输协议,20为数据接口,21为指令接口。

grep-v“#”http.conf>>./abc.con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