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771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docx

绍兴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部分

绍兴市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质量部分

(一)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3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标(API)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污染类型为以煤烟、汽车尾气为主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冬季最高,春秋季居中,夏季最低。

〖API指数和AQI指数〗2013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类别以Ⅱ级天气为主,空气污染指数(API)小于100的天数比例分别为:

越城区(含高新区、袍江开发区、镜湖新区)80.5%;柯桥区89.0%;上虞区84.2%;诸暨市83.0%;嵊州市86.8%;新昌县90.1%。

越城区(含高新区、袍江开发区、镜湖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以上天数为225天,比例为65.2%。

〖二氧化硫(SO2)〗2013年度全市各区、县(市)级以上城市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1-0.184毫克/立方米,全市年均值为0.037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的0.040毫克/立方米相比略有下降。

各区、县(市)的二氧化硫年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图1绍兴市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值比较图

〖二氧化氮(NO2)〗2013年度全市各区、县(市)级以上城市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2-0.250毫克/立方米,全市年均值为0.042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的0.039毫克/立方米相比,上升了7.7%。

各区、县(市)的二氧化氮年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图2绍兴市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平均值比较图

〖可吸入颗粒物(PM10)〗2013年度全市各区、县(市)级以上城市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9-0.584毫克/立方米,全市年平均值为0.098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的0.088毫克/立方米相比,上升了11.4%。

除绍兴市区和诸暨市外,其余各区、县(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图3绍兴市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比较图

〖细颗粒物(PM2.5)〗2013年,越城区(含高新区、袍江开发区、镜湖新区)六个空气自动站开展了PM2.5污染因子监测,全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61-0.074毫克/立方米。

最高站点为袍江站和奥体中心北,最低站点为绍兴中专。

〖酸雨〗我市酸雨一直处于比较严重状态,全市降水pH值范围为3.43-7.90,全市降水pH年均值为4.62,酸雨率为80.2%。

与上年相比,全市降水pH年均值上升了0.05,酸雨率下降了5.9%,酸雨污染程度比上年略有好转。

 

图4绍兴市降水中pH均值年际比较图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3年绍兴市地表水环境监测市控断面70个,其中38.6%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61.4%的水质为Ⅳ、Ⅴ类或劣Ⅴ类。

其中Ⅰ类断面有2个,占总断面数的2.9%;Ⅱ类12个,占17.1%;Ⅲ类13个,占18.6%;Ⅳ类26个,占37.1%;Ⅴ类5个,占7.2%;劣Ⅴ类12个,占17.1%,总体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

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有30个,占总监测断面数的42.9%,不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有40个,占57.1%。

2013年度影响绍兴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

水域污染分布特征表现为城市周边河流和流经城市水体水质污染较为严重;鉴湖水域水质较差;绍虞平原河网、曹娥江水系总体水质有所好转;浦阳江及壶源江水系水质继续保持良好。

〖曹娥江水系〗曹娥江水系21个市控及以上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7个,占总监测断面的81.0%;Ⅳ类水质断面4个,占19.0%;无Ⅴ类或劣Ⅴ类质断面。

水质状况为良好,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

曹娥江水系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17个,占81.0%,尚有4个断面不能满足功能要求,占19.0%。

总体水质有所好转。

〖浦阳江及壶源江水系〗浦阳江水系10个市控及以上监测断面中,4个Ⅱ类水质,5个Ⅲ类水质,1个Ⅳ类水质,水质状况为优。

浦阳江水系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9个,占90.0%,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壶源江水系1个市控监测断面为Ⅱ类水质,水质满足Ⅲ类水功能要求,水质保持良好。

〖鉴湖水域〗鉴湖水域16个市控及以上监测断面中,无I-Ⅲ类水质断面,Ⅳ类水质断面9个,占56.2%;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6.3%;劣Ⅴ类断面6个,占37.5%。

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

鉴湖水域所有断面水质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总体水质没有改善。

〖绍虞平原河网〗绍虞平原河网22个市控及以上监测断面中,无I-Ⅲ类水质断面,Ⅳ类水质断面12个,占54.5%;V类水质断面4个,占18.2%;劣Ⅴ类水质断面6个,占27.3%。

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

绍虞平原河网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3个,占13.6%,尚有19个断面不能满足功能要求,占86.4%,总体水质有所好转。

其中,绍兴市区内河6个市控监测断面中,Ⅳ类水质断面4个,占66.7%;V类水质断面1个,占16.7%;劣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16.7%。

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石油类。

绍兴市区内河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3个,占50.0%,尚有3个断面不能满足功能要求,占50.0%。

浙东运河4个市控及以上监测断面中,Ⅳ类水质断面2个,占50.0%;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25.0%;劣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25.0%。

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总磷。

所有断面水质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2013年各区、县(市)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水质状况为Ⅰ-Ⅱ类水质,全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其中对汤浦水库开展了109项水质指标监测,基本项目及特定项目指标全部达标。

〖“清水工程”55断面考核〗2013年全市55个“清水工程”考核断面中,水质类别为Ⅰ~Ⅲ类的断面有38个,Ⅳ类3个,Ⅴ类5个,劣Ⅴ类9个。

有27个断面考核结果为“达标”,占49.1%;17个断面考核结果为“基本达标”,占30.9%;11个断面考核结果为“不达标”,占20.0%。

(三)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在影响城市声环境的各类噪声源中,以生活声源和交通噪声源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2.3%和31.7%,工业噪声源为18.9%,施工噪声为3.6%,其它噪声源为3.5%。

噪声源平均等效声级以施工噪声最高,为55.8分贝,其它噪声最低,为53.5分贝。

与上年的噪声构成比情况相比,生活和其它噪声源比例有所减少,交通、工业和施工噪声源比例有所增加。

各类噪声源强度与上年相比,交通、工业噪声源强度有所下降、其它噪声源强度略有下降,生活、施工噪声源强度有所升高。

〖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2013年全市各区、县(市)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3.3-54.8分贝。

所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低于60分贝的国控标准。

区域环境噪声声级值总体水平保持稳定,绍兴市区、柯桥区和新昌县有好转趋势。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2013年全市各区、县(市)以上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63.9-69.0分贝,各区、县(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均达到70分贝的控制值。

全市道路交通噪声路长加权平均等效声级值为67.0分贝,路

长超标率为9.39%,两者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四)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2013年,全市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值范围在55.7~75.7纳格瑞/小时,均在浙江省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天然水平涨落范围内。

〖电磁辐射水平监测〗2013年绍兴综合电场强度监测点电磁辐射水平远低于我国《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有关公众照射的参考值12伏/米(频率范围30-3000兆赫兹)。

输变电设施周围环境工频电磁辐射水平均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二、污染物排放状况

〖废气〗2013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1420.3亿标立方米。

〖二氧化硫〗2013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60596.33吨,其中工业部分为59635.06吨,城镇生活部分为869.9吨,集中式治理设施部分为91.4吨。

 

〖氮氧化物〗2013年,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56135.82吨,其中工业部分为41781.4吨,城镇生活部分为199.0吨,集中式治理设施部分为29.8吨,机动车14125.6吨。

图11各区、县(市)氮氧化物排放量图(除机动车)

〖废水〗2013年全市废水排放量为48714.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7244.7万吨。

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如下:

重金属(汞、六价铬)62.9千克

挥发酚1515.7千克

氰化物21.1千克

石油类3.1吨

工业污染源排放化学需氧量28486.3吨

城镇生活污染源排放化学需氧量38170.3吨

集中式治理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826.4吨

农业源排放化学需氧量15106.1吨

图12各区、县(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图

〖化学需氧量〗全市2013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2589.1吨。

图13各区、县(市)化学需氧量排放图

〖氨氮〗全市2013年氨氮排放量为9080.3吨。

图14各区、县(市)氨氮排放图

〖“三废”处理和利用〗2013年全市“三废”处理与利用情况如下: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9.6%

工业烟(粉)尘去除率97.7%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2.7%

 

三、污染整治和环境治理

〖污染减排〗2013年我市通过强化措施,全力推动污染减排,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NOX(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69%、4.47%、5.79%、7.40%。

〖“分质提标集中预处理”〗为了更好地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排放新标准,结合绍兴印染行业实际,我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分质提标集中预处理”方案并获得了环保部批复试点:

把越城区、柯桥区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分类收集、分别处置;同时对绝大部分印染废水进行集中预处理。

集中预处理可以有效促进印染企业集聚,可以切实加快印染企业转型升级,可以积极引导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从敏感区搬离,可以加快发挥现有集污管网效用。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2013年全市共新增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量3.53万吨/日。

绍兴市区投资0.89亿元,实施排水工程建设36个,生活污水新纳管企事业单位54家,生活小区35个,新增生活污水0.68万吨/日;柯桥区投资3.04亿元建设排水管线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完成泵站15座,新增管线381.34公里,新增生活污水1.27万吨/日;诸暨市实施污水管网工程15只,增加污水管网15.2公里,另有生活污水新纳管企事业单位180余家,生活小区17个,枫桥污水处理厂已累计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22.1公里,服务范围包括58家工业企业及约3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上虞区投入2.4亿元建成曹娥、谢塘等10个乡镇污水收集管网,新增集污人口6万余人,新增生活污水0.3万吨/日;嵊州市和新昌县生活污水新增1.57万吨/日。

〖烟尘控制区建设〗2013年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为549.4平方公里。

〖“清洁空气”行动〗2013年初制定下发了《绍兴市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内容作出了全面部署;4月市政府召开了清洁空气行动联席会议暨市区大气污染集中整治工作会议,制定印发了《绍兴市区大气污染集中整治行动方案》;5月分阶段推进城市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和秸秆禁焚等方面重点工作;8月集中开展市区扬尘整治百日攻坚行动;11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今冬明春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已启动开展110家印染企业“煤改气”工作,全年列入前三批改造计划的印染企业新增天然气总用量约为6360万立方米,淘汰燃煤导热油锅炉101台合计660余蒸吨,每年减少燃煤消耗近15万吨,削减二氧化硫约3000吨、氮氧化物约700吨、烟尘约600吨,改造工作初见成效;全市共建成6个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实现了全覆盖,形成了33条简易工况法检测线、11条其它方法检测线、年检测车辆约55万辆的检测能力;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和环保合格标志核发工作,发放检验合格标志457403份,其中绿色合格标志422328份,黄色合格标志35075份;全市均划定了“黄标车”限行区;市区、诸暨市和上虞区先后出台了高污染柴油车淘汰补助实施办法,加快淘汰高污染柴油车;完成11家电厂29台锅炉的炉外脱硫和12家电厂37台锅炉的脱硝改造,完成5条水泥生产线脱硝工程,关停4条水泥生产线。

〖噪声达标区建设〗2013年全市噪声达标区面积为172平方公里。

〖“清洁水源”行动〗开展清洁水源行动,印发《绍兴市2013年度清洁水源行动暨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开展合格规范饮用水源地自查,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行业整治〗2013年我市全面推进重污染高耗能行业三年整治工作,对全市671家印染、化工、造纸、制革企业实施污染整治,截至2013年底,累计完成淘汰关停80家、整治提升162家、搬迁入园39家,基本完成年度整治任务。

〖养殖污染治理〗完成2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深度整治。

4、固体废物和辐射源污染防治

5、

(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工业固体废物〗2013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60.1529万吨,综合利用量为333.8418万吨,处置量为22.6397万吨,贮存量3.8642万吨,排放量为0万吨。

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2.7796万吨,综合利用量1.8424万吨,处置量为10.8892万吨,贮存量为0.2981万吨,排放量为0吨。

〖生活垃圾〗2013年全市处置城市生活垃圾123.47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为100%。

〖医疗废物〗2013年对186家县(市)、乡(镇)两级医院调查统计,医院医疗废物产生量为4223吨,全部进行了集中焚烧处置。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2013年全市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单位6家,核准年综合利用能力为99000吨,实际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27589吨。

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2家,核准年焚烧处置能力为12000吨,当年危险废物处置量为7356吨。

〖进口固废〗2013年全市进口固废加工利用企业共11家,主要进口铜废碎料、废电机、废塑料、人造纤维废料等。

2013年度批准进口量为179650吨,实际进口量为50174吨,加工利用量为55238吨。

〖固废监管〗完成全市151家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双达标”创建;对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并立案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对市区工业企业产生的印染污泥按“五统一”模式进行监管,启动绍兴市区污泥刷卡试点工程;建立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累计检查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200余次,取缔非法企业与经营户20余家,立案查处企业3家,整治成效初步显现。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至2013年底,我市共有集中污泥处置设施单位4家,焚烧处理能力为3200吨/日,浙江龙德环保有限公司一期1000吨/日的污泥焚烧工程和诸暨天基环兴350吨/日的污泥焚烧工程基本建成。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单位2家,核准年焚烧处置能力为12000吨;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单位1家,焚烧处置能力为10吨/日。

上虞众联3万吨/年危险废物填埋场已通过环评审批。

〖危废许可证管理〗至2013年底,全市已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为11家,其中收集类经营单位4家,焚烧处置类经营单位2家,综合利用经营单位6家,其中1家经营单位包括焚烧处置和综合利用。

〖印染污泥“五统一”监管〗建立健全印染污泥“五统一”监管模式(统一台帐、统一清运、统一处置、统一价格、统一结算),制定出台《绍兴市区工业污泥清运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和《绍兴市区工业污泥清运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二)辐射源污染防治

〖辐射安全许可〗全市共有辐射工作单位262家,目前全部领取了辐射安全许可证。

2013年完成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48个,审批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11份。

收贮闲置、废弃放射源3枚。

2013年底,我市涉源单位持证率达到100%,射线装置使用单位持证率达到100%。

〖电离辐射〗2013年全市共有在册放射源应用单位72家,放射源691枚,比上年增加61枚。

在册射线装置应用单位191家,比上年增加了23家,射线装置464台,比上年增加了34台。

〖电磁辐射〗根据申报调查,2013年全市共有206家电磁辐射设备(设施)使用单位。

〖辐射监管〗2013年顺利完成省环保厅下达的电离及电磁辐射环境监管和监督性监测考核任务,共检查、监测262家辐射工作单位及20家废旧金属熔炼企业。

5、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6、

〖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4月和11月两次召开绍兴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第十次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并对当年的“811”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生态市建设等目标任务作出部署。

市生态办印发了《绍兴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2013年实施计划》,公布了2013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的11件实事。

调整充实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成员单位由27个扩展到42个。

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会议制度等各类工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督察督办、考核激励、全民参与、宣传教育等六大推进机制基本建立。

〖生态创建〗2013年新昌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通过环保部组织的技术评估,柯桥区省级生态区创建通过省生态办的技术核查。

新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6个,全市已有107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街道),占全市乡镇(街道)的93.9%。

〖绿色系列建设〗全市新创建国家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1家,省级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1个,绿色社区17个,绿色家庭26户,市级绿色学校19所。

〖循环经济〗组织实施“991”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专项行动,40只项目列入2013年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项目总投资和项目数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15%,分居全省第1、第3位。

〖节能降耗〗制定出台《绍兴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完善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核准制度,全市共对92个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开展节能评估审查,涉及用能总量35.7万吨标准煤;结合全省“万吨千家”节能行动,开展我市百家万吨能耗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制定出台《绍兴市节能量交易办法(试行)》,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区域间新增用能量以及现有用能存量有偿转让和交易试点,实行地区间“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合作与交易。

〖清洁生产企业〗对全市111家重点用能和用水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生态农业〗2013年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列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诸暨市十里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等3个示范区被认定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绍兴市一景乳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

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2个、绿色食品11个,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25个。

〖美丽乡村行动〗2013年全面完成120个待整治村年度整治任务,着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第一批10个美丽乡村示范区已基本建成,第二批10个美丽乡村示范区已全面启动。

绍兴市和柯桥区、诸暨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五年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森林绍兴行动〗2013年全市完成绿化造林5.66万亩,完成平原绿化3.93万亩,完成重点防护林3万亩,完成森林通道635.6公里,森林抚育19.05万亩,建成优质林224.4万亩,全市松材线虫病除治面积19.67万亩。

〖“四边三化”和“双清”行动〗2013年通过“四边三化”和“双清”行动,全市集中打捞处理河面漂浮物4.2万吨,清除河中障碍物3500余处,清理河岸垃圾7.3万吨,清理违法排污口近200个,打捞并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5800余只;累计清理阴沟、臭水沟近1000条,12万余米,清理污水坑、池塘3500余个,清理农村垃圾近38万吨;全市公路边共拆除广告牌6600余块,清除生活和建筑垃圾2.3万吨,拆除违法建筑物8万余平方米,清除桥下堆积物14余万立方米,清理违法种植14余万平方米,绿化土方平整与覆土741万平方米。

〖机构建设〗截止2013年末市、县(市)两级环保机构各类工作人员(编制)537 人,其中市本级 151人,县级386人;环境监测人员301 人,环境监察人员155人。

〖环境执法〗2013年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54600人(次),检查企业27800家(次),依法作出环境行政处罚案件621件,罚款金额2503.08万元,责令停产整顿违法企业203家。

依法移送行政(刑事)拘留案件22起,刑事拘留32人,行政拘留19人。

〖排污收费〗2013年全市缴纳排污费的单位有1672家,征收排污费总额7268万元,全部上缴财政。

〖环境行为信用等级〗2013年全市纳入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定覆盖面范围内的企业已达507家,共评出绿色企业84家、蓝色企业265家、黄色企业133家、红色企业15家、黑色企业10家。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2013年全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907.7万元;交易333笔,涉及交易金额4787万元;办理排污权抵押贷款120笔,金额196046万元。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2013年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1939个,其中编制报告书的项目186个,编制报告表的项目628个,填报登记表的项目1125个。

否决不符合审批要求的建设项目247件,否决率为11.3%。

审批项目总投资1202.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3.7亿元,约占总投资额的1.97%。

2013年度市本级审批的建设项目369个,其中编制报告书的项目65个,编制报告表的项目70个,填报登记表的项目234个,否决项目202个,否决率为35.4%。

〖“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2013年全市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建设项目1165个,环保投资13.3亿元。

绍兴市区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建设项目数为444个,环保投资10.6亿元。

〖人大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2013年市环保局共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意见和提案79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意见33件,政协委员提案46件。

〖信访处理〗2013年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4191件,其中涉及水污染1033件,涉及大气污染2213件,涉及噪声污染605件,涉及固废污染154件,其他186件,信访总量与上年相比增长9.1%,办结率100%。

〖刷卡排污〗2013年刷卡排污自动控制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已有344家重点企业安装刷卡排污系统。

〖在线监控预警〗2013年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预警企业1695家(次),向企业发出预警短信2666条,向各级环保部门、乡镇领导发出企业预警短信24037条。

〖空气自动站建设〗2013年全市10个县级空气自动站建设升级改造全部完成,新增了PM2.5、CO、O3、碳黑、能见度等监测项目,顺利发布了县级空气质量指数(AQI)。

注:

公报中的绍兴市区统计口径为除柯桥区和上虞区外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