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9899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94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0000亩杂交构树可行性报告.doc

XXX

100000亩杂交构树项目

可行性发展报告

XXX

年月日

3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

1.4综合评价与结论 5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7

2.1项目背景 7

2.2项目区生态环境 9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

第三章发展前景与评价 16

3.1构树基本简介 16

3.2发展前景评价 18

第四章建设条件分析 22

4.1自然地理条件 22

4.2社会经济条件 24

4.3土地资源条件 26

4.4劳力资源条件 26

4.5种苗供应条件 26

4.6基础设施条件 26

4.7外部协作条件 28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29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29

5.2项目区范围 29

5.3项目建设目标 30

5.4项目建设布局 30

5.5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33

5.6项目技术方案 34

5.7项目工程建设方案 47

5.8项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 49

第六章节能方案 51

6.1编制依据 51

6.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51

6.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3

第七章安全卫生防护及消防措施 57

7.1编制依据 57

7.2安全卫生防护 57

7.3消防措施 57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60

8.1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60

8.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60

8.3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62

8.4环境影响评价 62

第九章项目的组织及经营方式 64

9.1项目组织管理 64

9.2建设管理 65

9.3经营管理 67

9.4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70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74

10.1项目实施周期 74

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74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6

11.1投资估算依据 76

11.2编制说明 76

11.3投资估算 77

11.4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81

第十二章招标方案 82

12.1编制依据 82

12.2招标范围 82

12.3招标的组织形式 83

12.4招标的方式 83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85

13.1经济效益分析 85

13.2社会效益分析 86

13.3生态效益分析 87

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88

14.1编制依据 88

14.2社会稳定风险可能性分析 88

14.3风险防范措施 89

14.4结论 91

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 92

15.1总结 92

15.2问题和建议:

92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XX10万亩杂交构树产业化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X

1.1.3项目性质:

新建

1.1.4项目建设目标及建设宗旨:

XX10万亩杂交构树产业化项目大体分四步实施:

种苗快繁生产基地建设,杂交构树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构树饲料加工基地建设,构树种植推广基地建设。

2015年开始引进杂交构树综合开发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初步建立种苗快繁生产基地,首建高标准杂交构树种植示范基地10000亩,通过辐射带动、示范推广,由项目建设单位牵头,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3年内辐射带动全县农户,参与杂交构树种植推广基地面积达到9万亩,实现杂交构树精准扶贫项目的规模化、产业化的目标;同时建立构树饲料加工基地、万头肉牛养殖基地,核桃树等林下种植基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实现XX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的畜牧产业扶贫的宗旨,创造XX特色有机安全食品——构树牛肉。

1.1.5项目区范围:

10万亩杂交构树产业化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推广基地。

1、万亩杂交构树产业化种植示范基地分布范围:

XXXX

2、9万亩杂交构树产业化种植推广基地分布范围:

XXXX

1.1.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本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杂交构树种苗基地建设,杂交构树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构树饲料加工基地建设,共涉及11000亩(其中建设用地1000亩,集体农用土地10000亩)。

项目建成后,可形成标准构树苗木基地1000亩,种植示范基地10000亩。

①杂交构树种苗基地建设

新建杂交构树种苗基地1000亩,其中组培中心占地面积2500m2(约合3.7亩),组培室建筑面积2000m2,地上1层,钢架结构;50栋日光温室占地面积50亩,单栋日光温室占地面积1亩,钢结构。

预计年产1000万株优良杂交构树苗。

②杂交构树产业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万亩杂交构树产业化种植示范基地,主要分布在XXX

③生物饲料加工基地建设

建设杂交构树饲料产品的加工厂占地面积3000m2,总建筑面积1647m2,主要是建设加工车间建筑面积1000m2,库房建筑面积353m2,地上1层,钢结构;办公及生活用房建筑面积294m2,地上2层,砌体结构,100m3蓄水池及道路场地硬化。

年产3万吨构树生物饲料。

2、构树产业化种植推广基地建设

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XX其他适宜杂交构树规模化种植的乡镇,进行9万亩的产业化种植推广基地的建设。

1.1.7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实施周期3年,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

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编制及报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勘察设计、施工招投标、原种引进等;2016年3月-6月建设杂交构树种苗基地;2016年4月开始建设杂交构树种植示范基地2747亩,购置相关生产设备,同时建设杂交构树饲料加工厂;2016年底杂交构树种植示范基地扩大到10000亩;2017-2018年采用“公司+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全县杂交构树产业化种植推广基地发展90000亩,配齐各类生产设备。

1.1.8总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需投资23311.5万元。

其中:

1、万亩杂交构树示范基地及配套投资16111.5万元,其中:

建筑工程费11836.4万元,设备购安费1038.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564.7万元,基本预备费672.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

2、9万亩杂交构树推广基地退耕还草补助款7200万元。

1.1.9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需投资23311.5万元。

其中:

申请贷款15000万元,国家苗木补助款7200万元,其余由建设单位自筹。

1.1.10项目效益

发展10万亩构树生产基地,并进行生态产业链深加工,共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利润约5亿元。

解决约2000人的就业,带动约5000个农户、1万个农村劳动力发家致富,还绿化了10万亩边际土地,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1

产品规模和方案

1.1

种苗基地

1000

年产1000万株

1.2

示范种植基地

10000

1.3

推广种植基地

90000

1.4

构树生物饲料

万吨

3

占地面积3000m2

2

总投资

万元

23311.5

2.1

万亩杂交构树示范基地及配套投资

万元

16111.5

2.1.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4111.5

2.1.2

流动资金

万元

2000

2.2

9万亩杂交构树推广基地

万元

7200

苗木补助款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及XXX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2、《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

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4、《关于开展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司发[2015]20号文)

5、XXX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

6、《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3〕25号)

7、《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扶贫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X开发办[2013]3号)

8、《XXX构树扶贫工程试点方案》

9、《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发改西部[2014]1772号

10、《XXX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意见》

11、《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4/T136-2011)

12、《育苗技术规程》(GB6001-1985)

13、《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NY/T2772-2015 

14、《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1.4综合评价与结论

1.4.1综合评价:

1、本项目符合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工程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的发展规划,符合国家有关部门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配合省市有关部门打好XX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战的有效措施。

2、本项目刚刚起步,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看好,建设内容和规模切合实际,技术方案科学可行,投资估算合理,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措施得力,运行方案科学可行,符合环保要求和规定。

3、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促进XX杂交构树产业链的形成,带动参与农户的长期致富和稳定增收,同时为XX杂交构树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同时通过建立良种种植示范点,开展杂交构树的良种先育、繁育和保存研究,建立杂交构树优质、高产种质资源库,为XX省的高产优质杂交构树的稳定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1.4.2结论

构树种植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扶贫政策要求,符合扶贫开发需要,有显著的产业化扶贫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综合效益,具有非常现实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1、杂交构树是中科院专家利用传统杂交育种方式,通过太空搭载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具有抗逆性、多用途、速生树种,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性强,属丰产型树种,当年种植即可砍伐,且次年萌生,可年收割多次。

该树种不仅可以治理盐碱化、沙漠化及石漠化土地,速生性强,而且其叶、杆、皮均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主要有三大用用途:

一是盐碱化、石漠化荒漠化及退耕还林地治理的先锋树种;二是做为绿色生态饲料;三是林、纸、浆、板一体化优质原材料。

杂交构树全身是宝,可入药、做茶、做酒和保健品等等,更重要是发展构树产业可以建设绿色生态经济,解决人畜争粮问题,缓解我国木材供给紧张状况。

2015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项目列入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协调各产业部门,成立“杂交构树产业扶贫”项目组,采用中科院植物所杂交构树品种以及产业化技术,重点在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的畜牧产业扶贫。

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进行了试验示范。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数量的减少,粮食资源贫乏越来越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

开发构树饲料以弥补粮食饲料的不足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采用生物工程高科技方式开发的构树资源,其叶的营养成份含量高,并且各项营养成份均衡度好、利用价值高,可制成如构树营养粉及配制与面粉、豆粉等混合的粮食制品、营养保健剂。

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大面积的荒山荒滩,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强化水土保持,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和保护农民收益、富裕广大农村,使农民尽快实现小康。

为解决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的问题,大力发展粗蛋白木本饲料资源植物,使“以树代粮”成为缓解饲料原料危机和确保食品安全的新途径。

杂交构树具有速生、丰产、多抗、耐砍伐等特点,在饲料、造纸、生态绿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杂交构树可在我国边际土地大量种植,既能获得粗蛋白木本饲料,解决农牧争地的矛盾,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又能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一项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统一的利国利民工程。

3、2013年以来,XX省在东南、西北地区进行杂交构树试验种植,试种苗木长势良好。

从自然分布和试验种植情况来看,构树在全省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种植。

XX省2015年启动实施构树扶贫试点,并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XXXXX县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XX2个非贫困县打造7个构树扶贫工程基地,总面积约7.2万亩,计划总投资额为2.2亿元。

4、XX县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升级,拓展更宽富民渠道指出:

壮大高效农业。

制定出台XXXX,大力扶持肉牛特色养殖,实施秸秆养畜、标准化养殖小区和畜禽粪便沼气工程,发展牧草种植、秸秆青储和软化饲料,构建种养经济循环链,每个乡镇至少发展3个标准化特色养殖小区,其中薛关、克城、古县、太林、黑龙关各建一个500头以上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推动畜牧业向生态环保、现代高效转变,通过3至5年的努力,建成全省优质肉牛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县。

积极培育现代农业新业态,XXX农业开发项目区要整合捆绑涉农资金,撬动社会力量投入,年内完成整体规划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占地1.2万亩,集有机种植、特色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进而与东岳庙景区对接融合,走出一条强农兴旅、以农促旅、农旅并进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加大扶贫攻坚。

坚持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实施精准扶贫,以“百企千村”扶贫开发、“千村万人就业培训计划”、“千人百村惠万家”活动为抓手,打好产业扶贫开发、企业对口帮扶、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启动金融扶贫工程,全年脱贫4000人以上。

基于此X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主导下,依托中科院技术支撑,于2015年11月开始引进杂交构树综合开发项目,利用3年时间全面实施XX县10万亩杂交构树产业化项目。

2.2项目区生态环境

XXX

XXX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现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XXX是度假避暑的好地方。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需要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耕地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5%,属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

粮食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无农不稳,无粮则慌”,这是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

以中科2号构叶为主要原料开发生产生物饲料,每吨饲料比常规饲料平均可以节约30--50%的粮食,这一举措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粮食,有效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

2、解决蛋白质饲料原料的需要

(1)国内饲料粮的生产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饲料粮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饲料粮可约占谷物总产量的1/3,即1/3的粮田生产饲料谷物,加上14%的耕地种植饲料作物,将近40%的耕地用于饲料生产。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粮食问题实质上是饲料问题。

随着全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人口的激增,据预测,21世纪中叶,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可能会下降到1.0亩以下。

另外,从我国的水土资源、土壤肥料等农业生产条件分析,预计在近期内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难度很大,不可能从现有粮食产量中为我国饲料工业提供更多的粮食。

而且一部分草地以绿化和水土保持为目的而不能放牧或利用。

以增加饲料粮的土地面积来增加饲料粮的产量已经越来越不现实。

(2)国际饲料粮的进口情况

我国饲料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其中60%以上的氨基酸依靠进口,畜禽饲料中主要的蛋白原料均依靠进口。

2014年我国进口谷物1952万吨,进口薯类867万吨,进口大豆7140万吨,若将541万吨玉米酒糟作为玉米制品纳入粮食范畴,去年粮食进口总量达1.06亿吨,占当年国内粮食生产的17%以上。

对进口的依存度达75%,鱼粉进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

饲用玉米用量已超过1.1亿吨,占国内玉米年产量的64%,供应日趋紧张。

而国外进口的大宗大豆、玉米多为转基因类型,经常会受到国内消费者质疑和排挤,而选择玉米、大豆类型必然引起价格的上扬,加剧市场供应的紧张。

(3)饲料粮的供需状况

目前,我国饲料粮每年缺口在4000万吨左右。

根据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的估算,按照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与养殖业的发展规划要求,蛋白饲料会更为紧缺,到2020年蛋白饲料缺口将达到4800万吨,供给与需求量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饲料原材料主要包括玉米等能量类物质,豆粕、鱼粉等蛋白质类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

根据“饲料工业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预测,未来5年国内饲料行业规模增长空间应在5000亿元以上。

长远来看,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大宗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波动更加频繁是必然趋势。

3、市场呼唤绿色畜产品的需要

近年来不断有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这些都与我国饲料长期缺乏有直接关系。

在畜牧业生产上,必须立足于本国的饲料资源,除了利用常规性饲料外,还需要寻找其他资源以减轻对动物饲料的需要,大力开发木本饲料已成为必然趋势。

高蛋白质的构树是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用构树饲料发展养殖业,可减少饲料粮消耗,实现“化树为粮”。

据测算,每吨畜禽、水产采用构树饲料喂养,比常规饲料可节约饲料粮30—50%。

一方面可以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提高饲料的品质,从而进一步提高肉的品质和禽畜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饲料的成本。

同时向市场提供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冲破“绿色堡垒”,进入国际大市场。

4、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所有方方面面。

要发展我国农村的养殖业,必须降低饲料成本,在现有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的形式下,必须寻找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必须生产出真正的“绿色饲料”。

发展中科2号杂交构树种植能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如果合理的开发利用,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其他经济作物,中科2号杂交构树可以利用盐碱地和长期闲置不用的荒地为农民创造效益,既帮助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又为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做出贡献。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发展构树产业不与粮争地,不与人畜争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

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把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林下经济等与构树种结合起来,统筹发展。

开发构树产业,促成构树种植—饲料生产—养殖畜禽—肉类加工—构树林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扩大贫困地区的植被面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2015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项目列入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重点在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的畜牧产业扶贫。

2、中科2号杂交构叶饲料市场优势

(1)中科2号构叶饲料是一种纯天然绿色环保饲料,它所采用的主要原料是中科2号构叶。

在杂交构树种植过程中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构叶不含任何农药残毒。

采用构叶饲料饲养畜禽,不添加任何有毒有害的物质和“瘦肉精”等激素物质。

因此用构叶饲料饲养的牲畜、家禽,肉质纯正、回归自然品质、味道鲜美。

肉产品不含农药、激素,堪称真正的绿色食品。

中科2号构叶饲料必将替代现在以粮食和豆粕为主要原料的普通饲料。

(2)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科2号构叶饲料作为一种优质的绿色饲料,其饲养效果与名牌饲料相比毫不逊色,其饲养成本大大低于采用其他饲料或粮食的成本,采用构叶饲料必将给低迷的养殖业创造更丰厚的利润,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资金及组织保障

省、市、县扶贫开发办给予本项目大力支持,县政府主导,XXX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合作社及农户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4、相关的技术保障

杂交构树是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历经十年潜心研究并通过示范验证,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的优质树种。

采用现代农业育种技术,通过太空搭载育种,杂交选育等手段培育出了中科1号、2号、3号杂交构树树种。

XX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签订“杂交构树生态农牧业示范推广”技术合作协议,由研究所提供原种及技术支持,为XX县杂交构树种植示范项目的顺利地开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第三章发展前景与评价

3.1构树基本简介

3.1.1野生构树

构树(学名Broussonetiapapyrifera)别名褚桃等,为落叶乔木,高10-20m;树皮暗灰色;小枝密生柔毛。

树冠张开,卵形至广卵形;树皮平滑,浅灰色或灰褐色,不易裂,全株含乳汁。

为强阳性树种,适应性特强,抗逆性强。

构树具有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易繁殖、热量高、轮伐期短的特点。

其根系浅,侧根分布很广,生长快,萌芽力和分蘖力强,耐修剪。

抗污染性强。

在中国的温带、热带均有分布,不论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长,其叶是很好的猪饲料,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其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很高。

3.1.2杂交构树

杂交构树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沈世华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构树基因资源和种质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杂交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富含粗蛋白的杂交构树。

该树种具有突出的抗逆性多用途速生树种,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性更强,在种植当年即可砍伐,且次年萌生,可年收割多次,属丰产型树种。

杂交构树侧根更发达,其地表根系网络足以抵制地表径流、治理水土流失及阻止土地沙化,能迅速绿化荒山、荒坡、荒滩和盐碱地。

杂交构树更可以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栽植,构树叶是一种优质的畜禽饲料资源,蛋白质含量更高。

其树皮、木杆是纸浆、纺织纤维的原材料。

1、杂交构树特性

速生性:

年均株高4-6M,粗4-6CM。

当年栽植,当年收获。

丰年性:

每年亩产韧皮纤维200KG,木材2000KG,构枝叶构枝叶鲜重多达10吨以上,干重可达3.0吨。

耐砍伐:

一年栽植,连年收获。

2、杂交构树的适应性与荒漠化治理

构树是标准的先驱植物,其适应性强,分布广,能耐北方的干冷和南方的温热气候,耐干旱瘠薄,也能生长在湿地,喜钙质土,也可在碱性,中性土中生长;喜强阳,又能在林荫下正常生长;萌芽力强,速生,构树早期生长快;构树根系发达,部分可形成根瘤菌,侧根系分布幅冠大,形成网络状,固土固沙性能很强,保护水土不易流失;易繁殖,种子自播和地下走根萌生新株的能力强,而且“越砍越发”,种一次苗,可多年受益;地上丛生植株形成良好的保护结构,抗风,减少风蚀和失土;能大量吸滞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硫,氯等等有毒物质,构树栽培管理简易粗放,在早春季节,不论树龄大小均可移栽成活,能安全越冬和正常生长,省人,省水,成本低,且病虫害极少。

3、杂交构树开发利用

开发新型饲料:

构树嫩枝、树叶在饲料开发中具有诸多优势:

绿色环保,不含农药、激素,适口性好。

目前,构树饲料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了规模化生产,在浙江、广西、湖北等省区已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构树饲料产业规模。

扶贫开发:

大面积种植构树,每公顷地平均可出售20吨以上干树枝叶给构树饲料厂,可获得6万多元的收入。

如每个农户栽种0.35hm2构树,1~2年成林后每年采构叶经发酵加工制成的饲料足够养肥40头猪,利润超过20000元,40头猪的粪尿熟化后,可以返还构树林和农田作底肥,其效益远远超过种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而且构树种下地后,一次投入,长期受益。

开发新药:

构树属植物的提取物被发现具有抗真菌、抗肝毒、抗过氧化、抗血小板形成以及抑制晶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