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999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docx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一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的知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信息。

  [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欢乐的泼水节》,老师觉得云南的西双版纳很美,傣族的泼水节也非常有趣,很想去看看,你们想去吗?

  2、走,让我们打好背包,现在就出发吧!

  过渡:

听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看画面(火红的凤凰花)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进入情境。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

  二、诵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第一自然段

  1、描述: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这儿一年四季都春色满园,有椰树掩映的多民族村寨、竹楼,还有高高耸立的佛塔,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看,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学生接读: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课件出示第一段内容: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3、指名读这一自然段,读后说说你觉得傣族人民喜欢泼水节吗?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

一年一度点红)

  4、是的,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5、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欢又激动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1、过渡:

泼水节是多么地欢乐呀,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

那就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打开书本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读完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朗读以后的想法和收获。

  3、

  过渡:

想参加这么有趣、这么欢乐的泼水节吗?

大家快去准备准备,出示第1~2句: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A.学生读1-2句

  B.谈话:

你准备了什么?

(点红:

早早地、早已,从早早地和早已我们知道了什么?

)适当时询问学生:

你为什么来得那么早?

  C.人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提、端、滴、撒点红。

)表示的动作,随机闻一闻、看一看、读一读。

第二句话谁会朗读了?

看来大家都想表达自己最美好的祝愿。

  D.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的心情来吧齐读1-2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学生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

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读1-2句。

]

  4、

  过渡:

出示3-4句: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A.开始泼水了,自读3-4句

  B.谈话:

通过朗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点红:

互相追赶、灌、泼、湿淋淋、乐开了花)

  C.体验:

老师创设情境,师生互相模拟泼水。

  D.再读:

读出体验(一边读这两句一边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E.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课件录象。

  F.从刚才的录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带进句子再读〈自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5.过渡:

指学生,你们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你的脸上笑开了花?

  A.生说:

  B.出示第五句: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谁来读读?

  C.师:

重复怎能不高兴呢!

一齐读读

  D.[

  师述:

小朋友说得真好。

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

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板书:

吉祥如意指导写吉祥两个字)

  E、大家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6、指名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

  7、这么欢乐的情景,你愿意让它永远留在你的脑海里吗?

好,让我们来把它背诵出来。

(学生先练习一下,随后指名来背诵。

  8、过度:

泼水只是傣族人民庆祝泼水节的一个活动,其实泼水节的活动有很多呢,大家看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来读读看。

  (三)利用声像手段,感受泼水节其他活动欢快热烈的场面。

  1、学生读课文第三段

  2、出示课件,师读进行环境气氛渲染.(看录象)

  听音乐,唱、跳金孔雀

  3、看:

赛龙舟

  4、听、看放烟火

  5、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敲象脚鼓,(指挥学生用手有节奏地敲桌子。

)模拟赛龙舟场景,唱歌跳舞放烟火进行狂欢。

  6、师生赛读最后一段评委评价体悟欢乐

  7、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让我们在铺满凤凰花瓣的地上,和傣族人民一起来欢乐地过泼水节吧!

  三、回归全文

  1、配乐师生朗读全文:

让我们再次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用我们的朗读让在座的老师感受泼水的欢乐,让在座的老师都想去。

  2、再次拓展,鼓励搜集:

从西双版纳归来,我们了解了很多傣家风情,和傣家人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节日,你们有没有查找资料,了解还有什么少数民族有什么的节日?

  3、课件展示彝族、壮族的节日图片及介绍。

  四、板书设计:

20.欢乐的泼水节

  吉祥如意

  [设计这样的板书,目的在于让学生重点体会泼水节的欢乐,这是全文自始至终体现的一个主题。

而这水又是幸福、吉祥、如意的象征,简单的四个字,就简明地把文意概括了出来。

同时吉祥二字又是我在本课时当中要教学的两个生字,在结合板书的过程中教学了生字,达到了低年级教学中要以识字为主的理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