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134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x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

它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帮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同时,它又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同学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授课内容

学时数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4

4

4

6

6

6

6

8

10

总计:

54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培养优良学风;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掌握

(1)大学学习新理念

(2)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塑造当代的学生的崭新形象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2.熟悉

(1)大学生活的特点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当代的学生的历史使命

(4)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3.了解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教学内容】4学时

1.适应人生新阶段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

2.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1)当代的学生的历史使命

(2)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塑造当代的学生的崭新形象

3.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1)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

4.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化为实践。

1.掌握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4)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2.熟悉

(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了解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内容】4学时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3)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4.结合理想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

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明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形势下更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觉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了解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握弘扬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把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1.掌握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熟悉

(1)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2)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3)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4)做忠诚的爱国者

3.了解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教学内容】4学时

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3)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做忠诚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4.怎样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5.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端正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各方面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和处境。

1.掌握

(1)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3)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4)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5)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6)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7)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熟悉

(1)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2)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了解

(1)世界观与人生观

(2)价值观与人生观

(3)协调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内容】6学时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与人生观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价值观与人生观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2)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协调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在现实社会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

为什么?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是怎样的?

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3.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

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

4.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1.掌握

(1)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4)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5)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2.熟悉

(1)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3.了解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的历史发展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6学时

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3)道德的历史发展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3)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4.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6.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正确认识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正确把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规范,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公共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努力做维护公共秩序的模范。

1.掌握

(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熟悉

(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2)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3)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3.了解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2)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3)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教学内容】4学时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3)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

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2.公共生活有序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5.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6.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职业的基本内涵,把握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主要法律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摆正爱情在人生发展中的位置,认识婚姻与家庭的关系,自觉遵守婚姻家庭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

1.掌握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4)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2.熟悉

(1)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2)爱情与人生

(3)婚姻与家庭

(4)家庭美德

(5)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3.了解

(1)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2)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教学内容】4学时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1)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4)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2.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1)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1)爱情与人生

(2)婚姻与家庭

(3)家庭美德

(4)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3.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4.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

5.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社会主义法律基本原理,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正确处理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1.掌握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2)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

(4)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5)大学生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6)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2.熟悉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机制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4)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3.了解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4.自学: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教学内容】8学时

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

(2)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2)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4.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2)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大学生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在实践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努力做到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维护法律尊严,以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要求。

1.掌握

(1)宪法的本质和特征

(2)我国的国家制度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5)民事主体制度

(6)民事权利制度

(7)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8)税收法律制度

(9)犯罪概述

(10)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2.熟悉

(1)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机构

(3)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

(4)民事行为制度

(5)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7)刑罚制度

(8)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3.了解

(1)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2)民事责任制度

(3)经济法的概念和原则

(4)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5)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4.自学

(1)行政行为

(2)合同法律制度

(3)犯罪种类

(4)仲裁法律制度

【教学内容】10学时

1.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1)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我国的国家机构

2.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1)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2)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3)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4)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3.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1)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2)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3)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4)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1、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4、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