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19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3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docx

高级认识论训练题

2010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

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3、图1漫画《招聘》启示我们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

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

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

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

”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

”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6、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

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

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7、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8、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2010年联考题

一选择题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④

2.2009年12月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摄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而特别制作的纪录片《澳门十年》在京举行了首映式。

该片用大量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澳门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设好澳门,伟大的祖国始终是澳门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从哲学上看,这段话体现了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部分影响整体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右图为某著名画家的作品,从图中可以看出

A、意识是人脑进行的物质活动B、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了艺术加工

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完全再现

4、现在,要求通过手机阅读新闻、了解资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手机报”应运而生。

右图是一幅“手机报”广告,设计这一广告运用了

A、矛盾分析的方法B、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C、分析和综合的方法D、合理想象与创造思维

5.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说:

“中国有一句古语: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6.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有一句经典名言: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

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这表明:

①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追求终极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据专家估算,

如今每年大概有20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和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由此导致全球出现酸雨、自然灾害等异常气候。

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

这从哲学上来说:

①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②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③违背规律客观性,就会受到规律惩罚

④虽然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但还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好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这体现了

①矛盾的对立统一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石家庄降雪创历史纪录。

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

他在前往石家庄的火车上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

他强调,要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做好应对暴雪的各项工作,实现保民生、保生产、保运输的目标。

3.“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反映的哲学思想是

A.规律的客观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辩证的否定观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随着网络的出现,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没有料到,它的出现使得世界经济发展如此快捷提速。

面对网络经济,经济学家几乎没来得及哪怕是粗浅的探讨,国家立法往往落后于网络经济的发展。

4.从目前来看,经济学家和法律专家都没有跟上网络经济的发展速度,从哲学上来看体现了

A.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推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建国以来的第14次国庆阅兵,充分展示了我军的实力。

5.阅兵实践通过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严格刻苦的锤炼,把突出“精气神”贯穿于阅兵准备和实施的全过程,强化“一次受阅、终生光荣”的自豪感、“创造历史、追求辉煌”的使命感、“只争朝夕、全力冲刺”的紧迫感,激励官兵更加坚定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以高昂的政治热情投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B.社会实践决定价值观的产生C.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D.社会实践决定价值观的发展

6.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

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

这一说法体现了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它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

吉祥物海宝的设计过程说明了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自2009年4月25日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全球多个国家都难以幸免。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国务院及时组建甲流联防联控工作组,建立了疫情直报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

拨出相当经费迅速研制疫苗。

对甲流重症救治,其费用纳入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支付框架中去。

8.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9、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在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三大阵营(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包括中国在内的77个发展中国家)之间激烈交锋,争论和妥协成为这次大会的显著特征。

在对待全球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表明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立场不同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C.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时是有条件的,有时是无条件的D.各国的国体、政体不同

10.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一个略带幽默、外形象中国传统汉字“人”的蓝色小孩。

取名“海宝”意为“四海之宝”。

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过程,意味着

A.人的意识活动不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B.人的意识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D.设计者的感受完全是主观形成

11、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截至25日中午,黑龙江新兴煤矿“11·21”爆炸事故已确认108人遇难。

国务院安委会的通报称,事故暴露出企业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现场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超强度组织生产,通风系统复杂,抗灾能力弱,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反映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是一起责任事故。

这启示我们:

①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④要尊重群众的实践经验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2、1999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从此,占中国陆地面积71%左右的西部地区开始进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据统计,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10年。

实践证明,10年之前,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10年之后,中国政府再次吹响开发西部的号角。

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B价值观对人生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物质与意识关系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3.2009年12月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强调“权益、责任、落实”。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艾滋病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防治艾滋病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艾滋病这一全球性挑战,为有效推进防治艾滋病事业作出积极努力。

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艾滋病,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

①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②改造世界的活动③自觉的能动性的活动④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

14.009年10月5日,庆祝中朝建交六十周年活动在朝鲜隆重举行。

温家宝总理表示,我们将继续本着“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的精神,切实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友好合作关系,使之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促进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这体现了

①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②矛盾双方具有对立统一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2009年12月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摄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而特别制作的纪录片《澳门十年》在京举行了首映式。

澳门特别行政区十周年成就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

展览用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澳门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设好澳门,伟大的祖国始终是澳门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从哲学上看,这段话体现了: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部分制约整体

A①③ B②④C①②D③④

16.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前进和发展是与不断变革创新分不开的,解放思想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果以此举办“新中国成立60年成就展”,你认为最符合展览要求的哲学主题是

A.主观决定客观,实践产生理论         B.思想引领实践,创新促进发展

C.量变决定质变,变化推动发展         D.系统决定要素,部分影响整体

17.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部分,他的自我感觉是:

“不满意!

!

!

”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

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

“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这表明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C.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8.有专家指出:

“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认识事物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资源或废物有严格界限、互相对立

③资源和废物在人类出现前就已经存在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每一次认识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②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影片《2012》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强烈的感官刺激,冲击人的灵魂,引发人们对世界未来和人类生存的思考,引起社会的反响。

这表明,影片《2012》()

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②是对人类生存状况歪曲的反映

③推动人类同舟共济价值的传播④推动了世界气候变化的好转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福建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于2010年1月24日起在武夷山上演。

回答20~21题。

21.《印象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和现代演艺技术,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主要在于

A.广泛运用了大众传媒手段B.充分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

C.大量吸收了民间文化资源D.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2.《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剧的演出,改变以往“登山观景、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增加了全新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蜂拥而至,再次推动了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增长。

这表明

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②高雅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较好的市场

③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④文化产品生产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二非选择题

1、(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理论创新看做永葆自己生机活力的根本,而理论创新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在世纪之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伟大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纲领和理论指南。

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条基本规律。

(1) 请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原因。

(8分)

 

2.(2010届福建省福州八中第三次质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科技实力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我国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涌现出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重大自主创新性成果。

材料二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

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得益于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著名科学家毅然回国,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也得益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材料三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高瞻远瞩。

从毛泽东同志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邓上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再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的科技力不断增强,一大批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进入新世纪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认识。

(6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8分)

 

3.(2010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教学目标检测)(9分)万卡特拉曼一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一施泰茨和阿达一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工作,是根据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茵就无法存活。

在医学上,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但出现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进一步了解核糖体,有助于研制出疗效更好的抗生素。

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

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

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

 

2009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

我们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这表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是

A.相互作用的关系B.彼此分离的关系C.相互对立的关系D.完全一致的关系

2.当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传播时,世界各国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

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

A.客观的物质活动B.纯粹主观的活动C.自觉能动的活动D.社会历史的活动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研制大型飞机纳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为此,国家转变体制机制,坚持自主研发,加强国际合作,优化整合全球资源,成立了国家控股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标志着大型飞机的研制进入实体操作阶段。

研制大型飞机的决策和实施需要

 ①审时度势 ②在分析指导下进行综合 ③运用系统综合思维方法④发挥体制创新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一个替政府看门的中学毕业青年,60年锲而不舍地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打磨镜片。

借助自己研磨的超出专业技师水平的复合镜片,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得到科学界广泛赞誉,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头衔。

他就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

材料表明

①实践是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②生活理想是个人全部理想的基础和归缩

③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④获得社会认可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

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  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   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

6.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

“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

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这里是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

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象征。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我们要坚强,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

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废墟下鼓励同学们坚持待援,最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

这体现了

①面对灾害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②面对灾害人们应该相互合作

③团结互助可以战胜自然④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

A.①②B.①④C.①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