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47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docx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湿地》附答案

篇一:

初中说明文精选(附答案)

湿地?

失地!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中所描写的场景就是湿地。

在人们眼中,湿地充满种种意象之美,引人产生无限遐想。

(2)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跟森林、海洋并行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相对于自然湿地而言,人工湿地强调了社会和经济功能,弱化了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

(3)中国是世界上湿地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从地理分布看,湿地分布较多的省区是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和西藏。

总面积为17.7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湿地面积的55%。

(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湿地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

从1990年到2022年的近20年间,我国湿地呈现出的趋势(见图1)。

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湿地的过度开发,尤其是农业开发。

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业高产量的追求,以往未能

开发的湿地如今被大量开发为农田,或排水后成为牧草草

原,或改造为鱼塘和盐田,成在河流上建坝拦水、修建水

库等。

(5)由于开发过度,我国的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功能也逐步减弱。

2022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

鉴明指出:

遭到破坏的湿地遍布华夏大地,破坏面积已经

涉及原有湿地的40%-50%。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因上游大量开荒造田,造成下游350公里的河道断流,罗布泊、台特玛湖已干枯沦为沙漠。

曾被誉为中国最美湿地大草原的若尔盖,300多个湖泊中已有200多个干涸,草原沙化面积已达到1053平方千米,每年还在以11.65%的速度递增。

(6)可悲的是,这些教训还不能给现代人足够的警醒。

在湿地边上建别墅,在滩涂里面打野鸭促旅游等破坏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一些饱受洪涝灾害之苦的地区,退耕还湖刚有成效,便又有人重新开垦。

(7)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湿地的兴亡只是整个生态环境变迁的缩影。

为了让湿地这个大自然的天然公园,不再成为永远的失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保护我们的地球之肾

(选自《百科知识》2022年2月上,有删改)

【链接材料】三垟湿地地处温州市瓯海区,湿地面积13.6平方千米。

据调查,区域整体水质属于劣Ⅴ类,氮、磷、重金属等严重超标,更可怕的是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

三垟湿地的现状已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按照政府规划,三垟湿地将建成“桔浦芳洲、白鹭野鸭、菱角莲藕、河网人家”的生态园。

(摘自“XX百科”)

7.阅读全文,结合标题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3分)

8.阅读第(4)段,根据图1,用简明的语言补写画线句。

(不超过35字)(4分)

9.第(5)段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据,结合上下文说说其作用。

(3分)

10.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指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三垟湿地是“城市之肾”,为城市增添了灵性,凸显了温州“山水城市”的特色。

B.三垟湿地能够在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C.为了充分利用三垟湿地,我们应该把以往未能开发的湿地改造为农田、鱼塘。

D.三垟湿地水质严重受损,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由此,三垟湿地亟待保护。

7.(3分)我国湿地遭受严重破坏,很多湿地成为“失地”。

(我国湿地保护面临巨大压力,若不重视,会有更多的湿地成为“失地”。

8

.(4分)自然湿地持续减少而人工湿地持续增加

9.(3分)准确说明了我国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功能逐步减弱。

10.(3分)C

给抗生素“把把脉”

①1943年,青霉素的诞生开启了抗菌疗法的黄金时代,其后还出现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

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

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

曾经只需2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是以杀灭的肺炎球菌,如今出现了新种,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

近年来还出现了超级细菌,最著名的是源于南亚的NDM-1超级细菌。

而2022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

为对付细菌耐药性,医药学家又开发出头孢氨苄、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直到最新的碳青霉素,但也赶不上细菌突变的步子。

②这一切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息息相关。

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

再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细菌的修复功能。

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

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

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③厂家、药店、医院,受利益驱动热衷于生产、销售、使用抗生素药品,这是根本原因。

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

针对目前抗生素市场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无法对药店持有的药方进行核实,药监部门开展的清查整顿效果有限。

更关键的是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到位,许多患者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这就加速了体内耐药菌的增长。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药成了当务之急。

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要严遵遗嘱:

不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随意改变服药时间,间隔太近会引发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

⑤只有给抗生素“把把脉”,明确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才能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链接材料】感冒是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的,有细菌性的,还有更复杂的。

病毒是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

人类传染病中的80%是由病毒引起的,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11.阅读第①段,指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细菌都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

B.很多耐药细菌毒力很强,所有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

C.如今肺炎球菌出现了新种,数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

D.人感染超级细菌CRKP后的死亡率达到35左右。

12.滥用抗生素会从哪些途径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

(3分)

13.在第③段段首加一句恰当的话,提示该段的只要内容。

(2分)

1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案例中王阿姨的做法有哪些错误。

(4分)

【案例回放】王阿姨出现了头痛、发烧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她患的是流行性感

冒,因为家里还有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胶囊,她就自行服用了这些药。

11.(3分)C

12.(3分)唤醒细菌的耐药基因增强细菌的修复功能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13.(2分)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很多。

(意思符合即可)

14.(4分)①流行性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不可使用抗生素。

而她服用的阿莫西林、头

孢氨苄胶囊都是抗生素。

②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也不行。

(二)阅读《植物聊天》,回答11~14题(10分)

植物聊天

①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

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②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

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十分相似,因此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植物聊天”。

但是让人们好奇的是,植物们在这个聊天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

③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迫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

如果有一株植物被毛虫咬食了,那么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其他植物都会接到内部的警告信号。

在接到警告信号之后,那些还没有被咬食的植物就会进行化学物质防御和机械防御,使自己不易受到侵害。

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

可见,聊天网络功不可没。

④当然,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

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⑤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

现在我们才发现,我们身边那些最常见的植物其实早就是网络聊天的高手了。

(选文有删改)

11.(2分)文章结尾处说“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

请你说说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是什么。

12.(2分)说说什么是“植物聊天”。

13.(2分)分别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

(2)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

()

14.(4分)阅读全文,请写出植物聊天网络的“利”与“弊”。

利:

弊:

11.(2分)植物是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

12.(2分)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

13.(2分)

(1)举例子

(2)打比方

14.(4分)利:

传递警告信息,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

弊:

传播病毒,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二)阅读《捕捉空中之水》一文,回答14-17题。

(8分)

①空气中有一些水,这也许是一些人想象不到的。

其实,从雨的形成和下降就可以理解,如果气雾分子含水量到达一定比例,就会凝结下降,形成雨。

②不过,在不下雨的时候,空气中也含有水,卫星观测表明,无论什么时候,地球表面都始终有30%的地区被云雾覆盖。

在夏秋季节,即使一块不太大的积云,所含的水分也有10万升左右。

而在浓雾中行走的人,都有过被雾水打湿头发和衣服的经历,可见雾中的含水量不可低估。

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丰富的水资源,使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想出了许多办法。

③加拿大的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多雾又盛行风的地方,在离地面2米处,将双层的有1平方毫米小孔眼的尼龙布网,架设在与风向垂直的地方。

当浓雾经过尼龙布网时,约有80%较大的雾滴被孔眼捕捉住,经碰撞合并后凝聚成大水滴,这些水滴顺着尼龙布网流到下面的水槽中。

当网的大小为4某12平方米时,最多的一天可从雾中取水700多升,平均取水量为237升。

④德国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设备,能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

这种可移动的装置体积只有1立方米,每天大约可提取1000升饮用水。

该设备的核心是一种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剂(如碳或其它聚合体)。

水被吸附后,采取物理的方法(如阳光照射),使得水从吸附剂中蒸发出来,凝结到凝结器上,再经过消毒和加入矿物质等流程,水就可以饮用了。

这种设备尤其适用于只有海水、成水或地下水被污染的地区。

当有雾出现时,设备采集水的效率会成倍提高。

⑤西班牙科学家曾在特内里费岛上建成一座温室,为了解决温室内植物的灌溉问题,科学家将岛上潮湿的空气吸入温室之中,再将温室的四面墙和屋顶进行降温冷却,潮湿的空气便在冷凝的墙体上变成小水珠,汇集起来。

这种方法不仅能解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且还能供人畜饮用、洗涤等。

⑥当然,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最有效的措施,当属人工增雨——将云中的水分转化为降雨。

目前人工增雨的手段主要是用高炮、火箭或飞机将碘化银、干冰送入云中,经催化反应后,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变大,成为雨滴,降到地面。

20世纪末,我国在干旱的黄河上游地区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人工增雨行动,共增加“人工降水”30多亿立方米,遏制了黄河上游降水连年减少的趋势。

(选自《百科知识》2022年第8期有删改)

14.试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15.选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用是什么?

(2分)

16.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第④段加点词“大约”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17.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请你举出生活中两个浪费或污染水源的例子。

(2分)

(二)阅读《捕捉空中之水》一文,回答14-17题。

(共8分)

14.选文主要介绍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方法。

评分说明:

(2分)意思对得2分。

1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工增雨是利用空气中水资源的最有效措施。

评分说明:

(2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

16.不能去掉。

不能去掉。

“大约”表估计,是说这种装置,每天可能提取1000升饮用水。

如果去掉就可理解为每天恰好提取1000升饮用水,这与事实不符,“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评分说明:

(2分)态度明确,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表明态度不得分),指出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分。

17.示例:

学校水房的水龙头没有关好,造成长流水,浪费了水资源;造纸厂讲污水倾入河里,造成河水污染等。

评分说明:

(2分)意思对并举出至少两个例子即可得2分。

感冒吃药有讲究

①又到了感冒多发季节。

②感冒引起的鼻塞、咽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状着实让人难受,不少市民为了免受这些感冒症状的折磨。

一有感冒症状就马上吃药或打点滴,甚至身边有人感冒或流感流行时,害怕自己被传染,也赶紧服用板蓝根等药物,认为这样可以把感冒截住。

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主治医师刘红升表示,感冒药的主要功效是缓解症状,让感冒的人感到舒服点,但是并不能让感冒病程缩短。

而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因为抗生素无法消灭病毒。

对付感冒病毒最有效的不是药,而是多休息、.

多喝水,让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普通感冒与流感相混淆。

刘红升解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⑤普通感冒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

普通感冒的症状有发热、流涕、打喷嚏、鼻腔干燥、头疼、头晕、恶心等,但不是所有的症状同时出现,根据个体差异症状各异。

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特点是具有流行性。

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冬春季节,大面积群体出现,由病毒引起。

流感的症状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比较典型,一发病即可能出现高烧,常达38.5℃以上,并伴有寒战、肌肉酸痛、头痛、咽痛、全身乏力;但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不典型,通常和普通感冒症状类似,只是在程度上稍重。

尽管这些流行性感冒的主要表现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季节性和传染性较强,一定要引起注意。

⑦普通感冒不是什么大病,许多人选择了自己买药服用,这种方法不是不可取,但一定要明白如何选药。

刘红升表示,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轻微,甚至可以不用药,如果症状重,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物抗病毒和减轻症状的西药,比如白加黑、泰诺、康泰克等,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一些病人几种药一起吃,这样的做法有害无益。

因为这些西药的药物成分大多类似,多种药物一起吃,仅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⑧流感的处理则要区别对待,如果症状不典型,市民不能分辨自己是患了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处理原则可以参考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迁延不愈,可以看医生来帮助解决。

但对于症状较重的流感,最好发病初即去医院就诊,医院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检查帮助明确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在治疗上会加用治疗流感的药物,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奥司他韦——选自2022年03月28日《科技日报》(“03月”这不符合数字用法的规定,应去掉这个“0”。

12.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说明的。

(2分)

13.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何异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加点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多出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请列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本文和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预防感冒。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逻辑顺序(2分)

13.同:

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

(1分)

异:

普通感冒30%—50%由鼻病毒引起,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易

引起流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流行性,多发于春冬季节,大面积群体出现。

(2分)(意思接近即可)

篇二:

湿地说明文

东方湿地之都_说明文

东方湿地之都

盐城拥有着东方湿地之都的美称。

绵延数百公里的滩涂湿地拥有丹顶鹤和麋鹿两个国家

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保护区位于斗龙港与新洋港之间,面积为1.71万公顷。

有四百种左右

的各种鸟类,每年有占世界近一半的野生丹顶鹤到这里过冬。

丹顶鹤穿着洁白如玉的衣服,

但翅膀的边儿却是黑的。

头上翘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美丽极了。

宛如一个少女跳着优美的

舞蹈。

这里还有珍禽标本馆,主要陈列出了鹤家庭成员各个种类的标本。

大丰的麋鹿保护区

是自然的﹑美丽的动植物王国。

进入保护区,先通过的是一座提有大丰麋鹿苑五个大字的古

朴典雅的牌楼。

不远处便是麋鹿和牛﹑驴﹑马﹑鹿群雕塑,更是忍俊不禁。

再往前走,便是

麋鹿场。

麋鹿俗称四不像,即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

它的食

性以吃植物为主。

盐城拥有着这么美丽的,壮观的景色,真不愧是东方湿地之都。

篇二:

明文阅读材料

2022年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现代文阅读《湿地》湿地

①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的乐曲,

然而,谁又能说其着力表现的只是湿地呢?

⑨令人忧虑的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湿

地面积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

就我国来说,从科学家们绘制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

玩耍,各种水鸟在欢娱地歌唱这就是湿地的写照。

像这样濒临江河湖海的地带,长期受

水浸泡而形成的滩涂、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红树林以及潮落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

是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

②湿地是如何形成的?

③当泥沙丰富的流水流近湖泊之时,由于水域变阔而流速变缓,泥沙下落沉积而成浅水

滩。

湖泊,不单是五彩云霞的梳妆镜,更是水生植物的乐园。

浅水湖区,芦花飞荡,香蒲拂

摇;次深湖区,睡莲、浮萍悬浮、漂摆于水面上;深水湖区,墨绿色的绸缎般的波浪时起时

伏,那些生长于其中的水草繁杂而茂盛。

春来夏往,秋隐冬藏,植物生活于湖泊,总会有生

有死,有死有生。

那些腐烂的残体日积月累,最终多默默地、叠加式地沉积于湖底,经由水

涨水落的浸泡,经由日月轮转的沧桑,终成泥炭,于是,湖底慢慢抬升,湿地也就逐渐形成

了。

④湿地调节着地球的水循环。

那些河边的森林、湖边的漫滩,一直在进行地下水与地表

水的交换。

洪涝之时,湿地总能够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倘遇干旱季节,又能够将水分“解

放”出来。

湿地上的植被摇荡起伏,减轻或减缓了水体对海岸线、河湾及湖岸的侵蚀。

⑤湿地被科学家誉为地球之“肾”。

自然界生物链的完整、优化,离不开湿地。

湿地既吸

收营养物质,有促进地球的新陈代谢,是“天然的过滤器”。

⑥植物在湿地繁衍,动物在湿地蹒跚游弋、跳跃爬行和栖息。

即使晴空排云而上的仙鹤,

声鸣于天,也是清晨从湿地出发,黄昏则次第归来,在湿地降落,喝水照影;翩翩起舞的大

雁会呈“一”字、“人”字形排列,从广阔的天空降落于湿地之上。

鸟类依赖湿地就像影子依

赖光,翅膀依赖空气一样。

湿地是生命的家园,是文明的摇篮和温床。

⑦人类本应与湿地和谐相处,本应悉心呵护湿地。

⑧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湿地究竟贡

献过多少关爱呢?

古典诗词中那些拍打碣石的咆哮海水,朝天际奔流的滚滚江水,秀比西子

的杭州西湖等,姑且算是反映人类对湿地的关爱吧,却也仅仅是蜻蜓点水般人文情怀的附加

点缀。

空灵、超脱的中国画亦有描绘苍茫烟水的画作,民间音乐尽管也有表现湖月照影,流

泉叮咚

的湿地分布遥感图即可看出,中国的湿地总面积10年间已减少了5万多平方公里。

由于

人类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天然湿地面积不断消减,功能不断下降,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衰

退,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还造成湿地降解污染能力的下降,导致水质不断恶

化,许多河流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的功能。

比如,目前我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已被污染,

不可饮用。

另外,又致使其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的能力下降,直接给调蓄防洪带来极大的

隐患。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不能不说与湿地面积的锐减有着一定的关

系。

不讲“土地伦理”(【美】利奥波德:

《土地伦理》)成了自蒸汽机诞生以来世界性的不可

逆转的黑色潮流,湿地的命运岌岌可危⑩保护湿地已经成了人类刻不容缓的行动。

国际《湿地公约》的诞生,引起了人类对保

护湿地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了缔约国的行列。

迄今为止,《湿地公约》缔约国已逾

百个,每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都会有一个宣传主题。

可以说,保护湿地目前已成为人

们的共识。

相信随着人类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湿地的命运定然会出现转机。

12.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以湿地为说明对象,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湿地,其次介绍

了,再次介绍了,另外还介绍了,最后

则介绍了湿地的前景。

(3分)

13.文章开头部分指出“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

请根据具体内容

说说“湿地的多种独特功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分)

14.文中第⑨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运用这些说明

方法的作用是:

(2分)15.阅读文章

第⑨段文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湿地面积不断消减、功能不断下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3

分)

16.说明文语言有“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之分。

请分析文章第①、第⑥两段划线的文字,其中,属于“平实说明”的是第段文字,其说明效果

是:

;属于“生动说明”的是第段文字,其说明效果

是:

(4分)2022年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现代文阅读“零高度”飞行

①从上海浦东龙阳路往国标机场方向,一条白色的“游龙”飞驰而过,三十多公里的路

程仅用了短短的六七分钟时间,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令人折服、赞叹。

这就是创造了吉尼斯纪

录,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列车竟然是在

地面上“零高度”飞行。

②众所周知,超音速飞机要在几千米的高度飞行,直升飞机也至少要有十几米的高度才

能飞行,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③要使磁悬浮列车“飞

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

④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

这种磁悬浮列车利用磁铁“同性相

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安装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上铺设磁铁,利用磁

铁的吸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腾空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悬浮运行。

⑤为了保证这种悬浮的可靠性和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必须精确地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

保证磁场稳定的强度和悬浮力,使列车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厘米的间隙。

这个间隙是使

用气隙传感器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