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0500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docx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实验器材:

实验11:

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1.光具座放好在桌面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好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点燃蜡烛,把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光屏移到光具座最右端,再把凸透镜往光屏方向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即为焦点,并测出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记为f。

本实验中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cm实验22:

探究五种情况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中间,并移动蜡烛和光屏。

(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的性质。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处,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的性质。

(3)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的性质。

(4)把蜡烛移到焦点处,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如果不能,则观察光屏移动时,光屏上的光斑大小是否变化(是不是正好和凸透镜的面积等大)。

(5)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之内,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如果不能,则拿掉光屏,直接用眼睛代替光屏,从光屏一则,对着凸透镜看,能否找到一个象,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的性质。

2.设计表格,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表内容(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

cm)

实验序号物距u物距范围成像性质像距v像距范围实际应用正倒大小虚实①

U>2f

U=2f

V=2f无①

2f>U>f

U=f不成像一束平行光①

U<f

3.实验结论:

(1)实像是______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____________而成的。

虚像是_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的。

(2)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

u=f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点;u=2f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点。

实验33:

探究物距变化引起像距及像的变化规律

(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然后将蜡烛缓缓靠近透镜(使u变小)到另一个位置,移动光屏直到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距及像的大小变化情况。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然后将蜡烛缓缓远离透镜(使u变大)到另一个位置,移动光屏直到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距及像的大小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

(3)通过凸透镜(放大镜)观察近处的物体时,若适当增大凸透镜(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你看到的像是增大还是缩小?

实验结论:

实验44:

探究用不透明挡板挡住凸透镜一半时,光屏上的像会怎样变化?

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或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然后用一个不透明的挡板遮挡凸透镜,观察像的性质是否变化?

像的亮度有无变化?

实验结论:

【友情提醒】

1.移动蜡烛时小心点,不要烫伤,不要把蜡烛油滴到光具座上,以免影响下次实验。

2.实验完成一个步骤,马上记录数据。

以免遗忘。

3.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探讨。

【实验思考】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应该注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活动中,放置好蜡烛和凸透镜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总找不到像,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

原因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我们发现了如下规律:

①实像总是______立的,虚像总是______立的。

②当物体置于焦点以外时,物距u增大,则像距v_________,像也___________。

如: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则要将蜡烛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如果凸透镜破成两半了,选用其中一块,还能观察到成像情况吗?

5.实验过程中,如果有一只苍蝇吸在凸透镜中央,你认为还能完成实验吗?

6.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有哪些?

【课后提高练习】

1.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倒立的实像,这个物体应放在

,如果要得到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应在

位置。

2.一个凸透镜焦距是10厘米,将物体放在离透镜8厘米处,成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12厘米处,成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30厘米处,成

像;(指像的倒正、大小和虚实)。

3.有一凸透镜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物体距透镜25厘米时,所成像一定是(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4.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A、50厘米

B、40厘米

C、30厘米

D、10厘米5、一块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40厘米处逐渐移到15厘米处。

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

A、都成放大的像

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

B、都成缩小的像

D、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凸透镜4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

)A、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再变小。

B、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

C、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大。

7、利用家中的有关器材,按课本所讲的方法尝试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并完成下列表格:

物距像距像的性质应用虚实正倒大小u>2f

u=2f

测量焦距f

u=f

一束平行光/u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水平桌面从左向右依次摆放的是

、______和_________,并使蜡烛、透镜和光屏在______________;点燃蜡烛,调整_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9、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时凸透镜成实像;在

时凸透镜成虚像。

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在

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时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所成的像中,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凸透镜所成的像中,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距u变大时,像的大小变

,像距v变

;当物距u变小时,像的大小变

,像距v变

; 10、凸透镜焦距为12cm,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距离透镜__________cm的范围内。

11、眼睛透过焦距是20cm的凸透镜观察烛焰,看到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此时,可以断定蜡烛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20cm.(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2、物体离凸透镜16cm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再移动16cm,移动光屏后,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的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13、常用的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截面积如右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从E处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相当于_______镜,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__________像。

1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10crn处,所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15、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邮票,若看到了如右图所示的画面,则邮票与凸透镜的距离是(

A.大于20cm

B.大于10cm小于20cm

C.等于10cm

D.小于10cm

1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好在光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它的焦距(

A.小于12cm

B.大于12cm

C.等于12cm

D.小于24cm而大于12cm。

17、利用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1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称为航空摄影,如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cm,则所成清晰像与镜头距离为(

A.约10cm

B.略大于5cm

C.略小于5cm

D.等于5cm19、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不断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C.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20、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些21、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果将透镜的表面遮去其下面的一半,结果是(

A.像的上半部分没有了

B.像的下半部分没有了

C.像全存在,但上半部分变暗了

D.像全存在,但整个像变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