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53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填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填空.docx

《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空.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填空.docx

填空

四川省2010年10月教育心理学A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20题20分)

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布鲁纳)

A.泰勒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

2、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该书的作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

A.詹姆士B.桑代克C.斯金纳D.布鲁纳

3、皮亚杰认为,11至15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抽象思维)

A.思维准备B.思维C.感觉运动D.抽象思维

4、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学习理论)

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

5、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掌握学习)

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官能心理学)

A.官能心理学B.人本主义C.行为主D.认知心理学

7、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概括化理论)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

8、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无声的外部言语)

A.活动定向B.内部语言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9、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提出假设)

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10、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移植)

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

1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马斯洛)

A.弗洛姆B.罗杰斯C.马斯洛D.弗洛伊德

12、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文学)

A.文学B.数学C.化学D.物理

13、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的方法(测验)

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

14、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内部言语)

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叫做(高原现象)

A.高原现象B.倒退现象C.抑制现象D.顶峰现象

16、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学习)

A.心理健康B.记忆C.智力D.学习

17、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

18、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格式塔学派)

A.行为主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认知心理学

19、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信号)

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

20、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是(创造性理解)

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二、填空题(15空15分)

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本规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23、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

2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具有稳定性,有具有可变性。

25、记忆干扰的两种表现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26、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三、名词解释(5题15分)

27、陈述性组织者:

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

28、智力技能:

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

29、有意义学习:

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30、非正式学生群体:

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31、迁移:

学生对其学得的东西,不仅能重复、应用或表现,而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广类化的现象就是学习的迁移。

四、简答题(5题30分)

32、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学与教的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问题;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对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增多,对学习的条件也有较系统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33、简述美国学者马杰提出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个学习目标包括三个基本要求,这些要素的实现应能达到可操作、无歧义、术语化的标准:

要说明具体的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条件。

34、简述提高知识巩固的途径。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动用记忆规律,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合理地组织复习

35、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

要求学生有相当知识和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发现学习的课堂上知识涉及面极广,要求教师系统全面掌握本学科知识,教师既需要指导学生以免学生的积极思维“误入歧途”,又要巧妙地“隐蔽”自己,不露出太多的指导痕迹,以免影响学生的探索;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的过程。

36、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识。

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五、论述题(2题20分)

37、结合实际论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校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学生认同,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要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能。

3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四川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C)

A.泰勒B.布鲁纳.布鲁姆D.班杜拉

2.一般认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称为独立学科的开始,该书出版于(C)A.1923年B.1913年C.1903年D.1879年

3.皮亚杰认为,2岁至7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

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4.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D)

A.心理健康B.记忆C.智力D.学习

5.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C)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

6.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C)

A.行为主义B.精神C.格式塔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7.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B)

A.刺激反应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

8.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D)

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

9.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

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

10.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

11.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低水平是(B)

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12.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A)

A.内部言语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1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叫做(D)

A.顶峰现象B.倒退现象C.抑制现象D.高原现象

14.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C)

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15.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A)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

16.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种心理现象叫(A)

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

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D.自我实现的需要

18.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型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B)

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

19.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B)

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

20.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C)

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

二、填空题。

21.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同化模式有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22.学生成就动机的三个来源是认知的需要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学生过程派生类属的需要。

23.布鲁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教育目标分类掌握学习理论

24.遗忘的干扰理论认为,干扰主要有两种表现,即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25.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认为,学生的知觉和思维方式主要有冲动型反省型两种类型。

26.美国学者马杰提出,学习目标的三要素是行为、条件和标准。

三、名词解释题。

27.理解:

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28.记忆恢复:

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得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

29.智力技能:

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

30.下位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区,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31.创造性思维:

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四、简答题。

32.简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

(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

(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33.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记忆经验。

(3)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

(4)复习。

(5)过度学习。

(6)记忆术。

34.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般说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意以下问题:

(1)发展发散思维。

(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35.简述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36.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五、论述题。

37.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1)合理地安排课程和组织教材。

(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

(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38.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

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下面三个规律:

第一,差异率。

第二,活动率。

第三,组合率。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四川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考试

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C)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认知心理学

2.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B)

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

3.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究是(A)

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4.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B)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斯金纳

5.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斯金纳B.罗杰斯C.布鲁纳D.弗洛伊德

6.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该书出版的年份是(B)

A.1913年B.1903C.1923年D.1879年

7.皮亚杰认为,7岁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属于的阶段是(B)

A.思维准备B.思维C.感觉运动D.抽象思维

8.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C)

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

9.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是(C)

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

10.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

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

11.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D)

A.心理健康B.记忆C.智力D.学习

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

13.一个人八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C)

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

14.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C)

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15.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低水平是(D)

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1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D)

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C)

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无声的外部言语D.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18.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型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

A.文学B.数学C.化学D.物理

19.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A)

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

20.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B)

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

二、判断改错题

2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

(√)

22.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改正: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应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3.非正式学生群体可称之为学生集体。

(×)

改正:

把“非”字去掉。

24.测验的信度是指测验的真实性、正确性。

(×)

改正:

测验效度是指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

25.阿Q精神是认同作用的一个典型。

(√)

三、名词解释题。

26.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

27.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28.上位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29.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非正式的学生群体既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30.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里进行的。

四、简答题

31.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知。

(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2.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1)价值性标准

(2)可能性标准

(3)低耗性标准(4)丰富性标准

(5)就高性标准

33.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3)教师可以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给予教师与父母最大启示为:

(1)智慧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越简陋的学习环境或越缺乏活动(感官、动作,或抽象思考活动)的个体,越产生迟滞的心智能力。

(2)认知活动经历四个性质不同的阶段,各阶段有其特殊的智能活动,教学者应根据儿童发展的阶段,安排最适当的环境并作最充分的教学活动。

34.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记忆经验。

(3)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

(4)复习。

(5)过度学习。

(6)记忆术。

35.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36.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

(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37.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

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下面三个规律:

第一,差异率。

第二,活动率。

第三,组合率。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四川省2009年4月高等教育考试

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

一、选择题

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C)

A.泰勒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

2.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称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该书作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

A.詹姆士B.桑代克C.斯金纳D.布鲁纳

3.皮亚杰认为,11岁至15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属于的阶段是(D)

A.思维准备B.思维C.感觉运动D.抽象思维

4.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C)

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

5.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

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

A.官能心理学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

7.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C)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

8.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D)

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9.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A)

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10.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C)

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

1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A.弗洛姆B.罗杰斯C.马斯洛D.弗洛伊德

12.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

A.文学B.数学C.化学D.物理

13.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A)

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

14.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B)

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

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叫做(A)

A.高原现象B.倒退现象C.抑制现象D.顶峰现象

16.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D)

A.心理健康B.记忆C.智力D.学习

17.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

18.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C)

A.行为主义B.精神分C.格式塔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19.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D)

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

20.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D)

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二、判断改错题。

21.正式学生群体可称之为学生集体。

(√)

22.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

23.阿Q精神是投射作用的一个典型。

(×)

改正:

.阿Q精神是认同作用的一个典型。

24.测验的效度是反应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

(×)

改正:

测验效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的真实性、正确性指标。

25.学习积极性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三方面加以考察。

(×)

改正:

学习积极性可以从学生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三方面加以考察。

三、名词解释题。

26.组织者

组织者指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27.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28.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29.上位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30.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四、简答题。

31.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1)教学目标的启动功能。

(2)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

(3)教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