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78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0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docx

资源与评价答案历史八下配北师大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B2.C3.D4.D5.C6.B7.B8.A9.B10.C11.C12.D13.C14.D15.A

16.

(1)C

(2)和平解放

17.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纪念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英雄们。

(3)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合理即可。

18.

(1)1949.10.1

(2)开国大典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中国新社会的主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19.

(1)1949年,北平

(2)筹建新中国

(3)A.制定《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B.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确定了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20.

(1)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2)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鸦片战争

21.能体现“居安思危”的理念即可。

22.能体现举国欢庆的特点和人民获得解放后的喜悦心情即可。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1.B2.C3.C4.D5.A6.C7.D8.B9.D10.C11.A12.A13.C14.A15.C

16.

(1)1950,1952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17.

(1)图一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图二反映的是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2)变化从朝鲜军队在美军的打击下不断后退,并请求中国政府支援,到中朝两国军队共同作战打败美军,迫使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或侵略者必将失败等言之有理即可。

(3)国际社会应该本着“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平等、协商地加以解决,坚决避免战争,反对霸权主义和大国强权政治介入朝鲜“核问题”。

18.

(1)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9.

(1)A.美国假借联合国的名义介入朝鲜战争后,打到了中朝边界鸭绿江边,侵略我国东北边境;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B.国内反动残余势力乘机加紧破坏、反抗,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也在叫嚣反攻大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

C.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

(2)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3)任务是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结果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20.回味一是:

D;回味二是:

黄继光,邱少云。

21.回味一是:

主人;回味二是:

土地。

22.能将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即可。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1.D2.B3.D4.B5.B6.B7.B8.C9.D10.C11.B12.B13.B14.B

15.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2)社会主义

16.

(1)亚洲,非洲

(2)求同存异

17.

(1)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2)《共同纲领》

(3)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所以说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8.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印度,缅甸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可以利用材料中所给的语言,也可以自编,能够体现出周总理深受印尼人民欢迎的伟人风范即可。

20.有理有据即可

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D2.D3.B4.B5.D6.C7.D8.B9.B10.D11.C12.B13.B14.B15.D

16.

(1)农业生产合作社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1953---1956社会主义改造

(4)1956

17.

(1)第一个五年计划

(2)有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发展我国的重工业

18.

(1)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农业、手工业:

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19.

(1)变化:

先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后又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

(2)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

20.略

第5课“万方乐奏有于阗”——“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学习与探究之二

1.B2.C3.A4.A5.D6.B

7.

(1)A.藏族B.达斡尔族C.维吾尔族D.朝鲜族

(2)特点是能歌善舞。

8.略

9.略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B2.A3.D4.C5.D6.C7.A8.C9.B10.C11.C12.A13.C14.A15.C16.B17.A18.B19.D20.B21.B22.C23.B24.B25.B26.A27.B28.D29.B30.D

31.

(1)在长江上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2分)

(2)使天堑变通途,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分)

(3)变成了,在湖北宜昌地区修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以及三峡水利工程。

(2分)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共的正确领导,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分)

32.

(1)变化:

先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后又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

(3分)

(2)出发点:

土地改革把土地由地主所有,变为农民所有,是基于农民迫切希望得到土地的愿望;三大改造时,把农民土地所有制又变为国家、集体所有,是因为这种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状态,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要求走集体化的道路。

所以土地所有权的变化,表明了党和政府是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3分)

(3)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

(2分)

33.

(1)开展土地改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4分)

(2)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仍然落后(或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城市)。

意义:

有利于我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发展的成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5分)

34.

(1)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原因:

美帝国主义对中朝人民的力量估计过低,因而遭到了失败。

(4分)

(2)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超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2分)

(3)国际社会应该本着“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平等协商地加以解决,坚决避免战争,反对霸权主义和大国强权政治介入朝鲜“核问题”。

(3分)

35.合理即可。

(6分)

36.错误:

朱德改正:

彭德怀(2分)

错误:

中国人民解放军改正:

中国人民志愿军(2分)

错误:

邱少云改正:

黄继光(2分)

错误:

最伟大的人改正:

最可爱的人(2分)

37.

(1)有必要。

原因:

随着“一五”计划中工业化的开展,必然要求分散的个体农业走向联合与社会化;新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求农业中的生产资料要实现公有制。

(3分)

(2)把土地交给各个农户经营,打破了原来集体大锅饭的体制,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发展较快,等等。

(3分)

(3)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等等。

(4分)

38.反动势力:

国民党上百万军队在华南、西南一带负隅顽抗;国民党大批特务、土匪到处进行破坏活动;美国的侵略也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

斗争:

(1)解放全国:

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敌;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1950—1953年,进行抗美援朝运动,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维护了国家安全。

(10分)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1.D2.B3.A4.C5.C6.A7.D8.B9.C

10.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

(2)略,重工业。

11.

(1)大跃进时期。

(2)中国共产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3)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12.

(1)人民公社

(2)大跃进;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3)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13.

(1)大跃进运动。

特点:

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结果:

大跃进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教训:

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问题:

三年困难时期。

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3)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刘少奇认识到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缺点、错误和教训。

14.B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1.A2.A3.A4.B5.D6.C7.C8.A9.C10.B

11.

(1)文化大革命时期。

标志: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冤案:

刘少奇被开除出党,含冤病逝。

(3)略

12.

(1)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2)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3)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3.

(1)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受到严重摧残。

(2)略

(3)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界里,他们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要夺取政权,把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只有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才能把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14.略

15.略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1.C2.B3.B4.A5.D6.A7.A8.A9.C

10.

(1)东方红一号

(2)《东方红》(3)它标志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11.略

12.略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1.A2.B3.C4.C5.B6.D7.D8.D9.A10.B

1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2.时间:

1972年2月主题: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等。

13.标志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4.

(1)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2)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5.略

第10课“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学习与探究之二

1.A2.A3.D4.B5.A6.A7.D8.B

9.

(1)在美国已经得到的荣誉、地位和物质生活。

(2)对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0.

(1)“为科学服务,科学为人民服务”。

(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完全是自己设计、自己创造、独立完成的。

(3)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要立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全面发展、博学创新,积累科技知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青春。

11.王稼祥、雷锋、王进喜等;艰苦创业、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的高尚质量,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

(可自由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12.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10月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成功爆炸了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还是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A

A

B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B

C

A

B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C

D

A

C

B

(每小题2分,共计52分)

27.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3分)

(2)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但是,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

(4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4分)

(3)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分)

28.

(1)王进喜-----“铁人”;邓稼先-----“两弹元勋”;焦裕录-----“人民的好干部”或“县委书记的好榜样”(9分)

(2)拼搏、奉献、科学的精神(答到任何要点均可得2分。

29.

(1)人民公社(3分)

(2)大跃进(3分)、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4分)

(3)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4分)

30.

(1)在“大跃进”应该改为“文化大革命”(3分)

(2)1959年开国庆典应改为1949年开国庆典。

(3分)

(3)有,“‘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应排在最后(3分)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C2.D3.C4.B5.D6.A7.B8.C9.A10.A

11.

(1)四个经济特区是: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省份是:

广东、福建。

(2)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3)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利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2.

(1)外出务工一定要有法律意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2)略

13.正确顺序:

(2)(3)

(1)(4)

14.老人:

邓小平,春天:

改革开放,圈:

对外开放地区。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1.D2.C3.A4.C5.D6.D7.D8.A9.C10.B

11.

(1)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祖籍江西德安。

1949年---1953年就读重庆相辉学院(今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

1980年至今,多次赴美国、印度、越南、缅甸等国作技术指导。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863-101-01”专题责任专家。

(2)容国团,1959年容国团带着世锦赛冠军的奖杯回国。

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比赛中,容国团先后战胜了美国、匈牙利等国世界乒坛名将夺得冠军,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

(3)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12.略

13.许海峰

14.《狂人日记》

15.《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1.B2.A3.B4.C5.C6.D7.B8.A9.C10.D11.A

12.略

13.

(1)1624年荷兰占领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台湾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且迄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统一。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虽然台湾问题尚未最终解决,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容分割。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14.

(1)香港地区

(2)图一:

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国力大大落后于西方,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英国割占香港。

图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中国收回香港。

(3)落后就要挨打,清朝的落后,使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B2.A3.C4.D5.A6.A7.B8.D9.D10.A11.A12.B

13.

(1)时间:

1989年宗旨:

是通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2)我国领导人出席了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且为其发展提出了“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

(3)略

14.

(1)村民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15.略

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学习与探究之三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每小题2分,共计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D

D

B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B

B

B

C

B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24.

(1)香港(2分)

(2)图A:

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国力大大落后于西方,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英国割占香港。

图B: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中国收回香港。

(3)落后就要挨打,清朝的落后,使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

(2分)

25.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

(2分)

(2)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分)

(3)我国农业终于摆脱了长期停顿的困境,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2分)

26.

(1)土地改革时期(2分)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2分)

(3)略(2分)

27.

(1)邓稼先

(2)袁隆平(3)王进喜(4)焦裕禄(5)略。

(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28.

(1)A香港B澳门(4分)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分)

(3)台湾(2分)

(4)略(2分)

29.

(1)材料一:

毛泽东(2分)

(2)材料二:

邓小平。

经济:

对外开放,农村、城市、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

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同中国建设的实际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文化和科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863计划”实施,《义务教育法》颁布,茅盾文学奖的设立和“五个一”工程的实施,都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体育: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2000年第27届奥运会获金牌总数世界第三的好成绩。

(10分)

(3)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和优惠措施。

(2分)

(4)略。

(2分)

(八年级下)历史期中检测题

(一)参考答案

(每题1分,共计30分)

1.A2.D3.A4.A5.C6.B7.B8.C9.B10.C11.C12.C13.A14.C15.C16.B17.D18.B19.B20.B21.B22.D23.C24.A25.A26.B27.D28.C29.D30.C

31.

(1)青藏,川藏,新藏(3分)

(2)民族区域自治。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分)

(3)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

(3分)

32.

(1)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结束阶级斗争,进行现代化建设;结束封闭状态,实行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2分)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教育三个面向,科教兴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结盟政策等。

(3分)

(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分)

33.

(1)时期:

土地改革时期、三大改造期间和改革开放后。

(3分)

(2)原因: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影响: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依靠在土地改革中形成的有组织的阶级队伍,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农村的改造,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4分)

(3)弊端: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农具。

(2分)

(4)态度:

热烈拥护。

原因:

实行这种制度,责任明确,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生活得到了改善。

(3分)

(5)启发:

生产力对生产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