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084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docx

拉萨热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1

第二章编制依据1

第三章工程概况与设计特点1

第四章主要工程量4

第五章施工临建4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5

第七章劳动力与机具设备配备5

第十章工期保证措施18

第十一章质量保证措施18

第十二章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保障措施20

第十三章成品保护措施25

 

第一章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专业设计是根据《拉萨过渡电源项目工程》的总体要求和相关施工图与规程、规范编制的,用于指导拉萨过渡电源项目工程热控、电气专业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以此为依据编制具体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在编制本施工组织专业设计时仅参考热控、电气部分图纸,加之时间仓促,本专业设计中的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广大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指正。

第二章编制依据

1.1拉萨过渡电源项目工程热控施工图;

1.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热工仪表与控制装置篇)》2002版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电篇)》2002版

1.4《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

热工自动化》(5190.5-2004)

1.5《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50093-2002)

1.6《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154-2000)

第三章工程概况与设计特点

3.1工程概况:

本工程设计9×11520柴油发电机组,其中6台柴油发电机组采用福州榕昌柴油机电厂拆迁机组(其中有1台作机组为备用),4台机组采用厦门永昌柴油机电厂拆迁机组,均为同一机型。

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为:

型号1640S,气缸数16缸,气缸排列型式V型,气缸内径400,活塞行程560,单缸出力720,柴油机转速500转/分,平均有效压力2.456,活塞平均速度9.33m,最高连续出力11520,燃油消耗率179.5±5·h,润滑油消耗率0.71g·h,冷却水温度35℃,允许出口烟气阻力小于4000。

本工程发电机为防漏、无水风冷式旋转磁场配以凸极转子的无碳刷同步发电机,型号:

三相Y型-51C(法国阿尔斯通),额定容量14000,额定电压10500V,额定电流770A,功率因数0.8,转速500,频率50,绝缘等级F,极数12级,最高持续输出11186,定子报警温度125℃,定子跳机温度135℃,发电机轴承油温报警85℃,发电机轴承温度报警90℃,发电机轴承跳机温度95℃。

3.2设计特点与原则

3.2.1热工自动化设计范围

此次设计包括9台柴油发电机组辅助系统与辅助车间设备和工艺系统的测量、监视与控制。

3.2.2控制方式

柴油发电机组与其辅助系统(燃油系统、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空气系统等)整体拆迁工艺设备与仪表控制设备,这部分系统的控制方式维持原设计,部分设备就地控制,部分设备在主控室控制。

循环水系统、辅助车间的综合水泵房、燃油泵房采用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点设置在主厂房主控室内。

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生水软化处理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就地控制,主控室监视其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信号。

控制系统中预留设计电气系统中功率、频率、电压、电流等模拟量输入信号接口,以与380V以上包括380V电源开关状态信号接口。

3.2.3控制水平

柴油发电机组的少量反馈信号通过硬接线与相连接。

柴油发电机的监控、调速等功能在原厂供柴油发电机本体配供的控制系统(柴油发电机组配供的仪表盘)中完成,不纳入系统。

柴油发电机组的辅助系统配供有控制屏,布置在主控室内,通过该控制屏可以在主控室中实现柴油发电机辅助系统的主要设备与参数的控制和监视。

辅助车间采用上位机远程控制模式,实现监控,不设后备盘台。

通过布置在主控室的操作员站完成循环水系统、辅助车间的综合水泵房、燃油泵房设备的监控,并对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生水软化处理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主要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视。

设置在综合水泵房、燃油泵房控制装置室的远程柜通过通讯电缆与主控室内的主机柜相连接,燃油泵房、综合水泵房和其它工艺系统区域无人值班,定期巡视。

3.2.4控制室布置

主厂房4.5m层设置一个主控室,在主控室内布置有厂供柴油发电机控制盘等厂供盘柜。

本地机柜、操作员站、打印机、火灾自动报警盘设备同样布置在主控室内。

综合水泵房控制装置室、燃油泵房控制装置室分别布置远程柜。

3.2.5拆迁仪表与控制设备使用原则

本工程是拆迁机组,主厂房内柴油发电机组辅助系统与其仪表与控制设备采用拆迁的仪表与控制设备,仪表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按原仪表设备型号和规范更换同类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

综合水泵房的仪表重新设计,采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产品。

循环水系统、燃油泵房部分就地压力与温度仪表利用原有拆迁仪表。

被使用的拆迁变送器(压力、差压变送器等),其仪表阀、导管与安装附件同样利用原有的拆迁设备和材料,此次设计不再开列。

盘间、盘内的预制电缆设计中不再单独开列。

被使用的拆迁仪表与设备的安装材料利用原有的拆迁材料,此次设计不再单独开列。

第四章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施工包括热控部分和电气部分工程量,具体如下: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控制柜、保温箱、柜

各种规格

43

2

变送器

21

3

液位开关、液位计

15

4

流量计

2

5

热电阻

2-05

33

6

控制电缆电线

各种规格

公里

29.6

7

安装钢材

2

8

镀锌水煤气管

各种规格

350

9

无缝钢管

#20,ф14×2

400

10

桥架

50

11

防火堵料

20

12

φ32

1200

13

金属软管

各种规格

167

上述工程量统计由于图纸差缺的原因不尽详细,尤其电气部分图纸差缺严重,施工中以实际工程量为准。

第五章施工临建

办公室两间各20m2,工具室2间各25m2,设备、材料库房2间各25m2,集体宿舍6间各20m2。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热控安装施工在初期要做好各种施工准备工作,特别是热控施工图纸、电气图纸仔细审查,作好加工件的清理制作和各种工器具、机具的配置等工作。

施工中要随时掌握机务施工作业计划和实际安装进度,做到机务专业安装一个系统,我们就与时完成相应的热控、电气安装工作,以确保每一个网络计划工期的实现。

第七章劳动力与机具设备配备

7.1劳动力配备:

热控安装以工程队的形式入场,具体人力资源配置如下:

7.1.1.队长1人;技术员2人;班长2人;安全员1人;材料员1人;质检员1人;

7.1.2.共设置2个施工班组,其中热控安装1个班,每8人,电气安装一个班,每班7人。

施工人员随工程进度逐步调入现场,在整个施工阶段还需要临时工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

7.1.3.施工组织机构图

工程队长

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

热工班电气班

机具、工器具配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交流焊机

12

2

直流焊机

2

3

台钻

1

4

台式砂轮机

1

5

型材切割机

2

6

冲击电锤

2

7

飞机电钻

2

8

手枪电钻

2

9

电动弯管机

1

10

角磨机

4

11

精密电阻箱

1

12

直流电位差计

1

13

兆欧表

1

14

万用表

3

15

台虎钳

2

16

手推叉车

2

第八章施工图纸、材料、设备进场计划

该计划是根据“拉萨过渡电源项目工程整体施工进度计划”而排出的材料设备进场倒排计划。

在不影响实际的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材料设备进场计划随实际情况调整)

8.1图纸进场计划

名称进场时间

1)热控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与施工图2009-11-10

2)电气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与施工图2009-11-10

 

8.2材料进场计划

名称规格型号进场时间

1)电缆桥架2009-11-25

2.控制电缆2009-12-10

3)仪表管、截止阀2009-12-10

4)其它消耗型材2009-11-30

8.3设备进场计划

名称进场时间

1)盘、柜2009-11-30

2)就地控制箱2009-11-30

第九章主要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拉萨过渡电源项目工程顺利达到试运投产的要求,本工程全面贯彻1900209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标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施工前应编制如下技术保证措施:

第9.1节电缆桥架安装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9.1.1.施工准备

9.1.1.1.安装人员必须熟悉电缆桥架结构图,参加技术交底活动,熟悉和掌握电缆桥架的安装方法和工艺要求。

模拟演示。

专用工、器具配备齐全。

型钢切割机配备三台。

9.1.1.2.认真校对电缆桥架图。

9.1.1.3.参阅土建有关的结构和施工图,了解土建施工进度。

9.1.1.4.参阅机务部分有关图纸,弄清有关热力管道与设备的安装位置。

9.1.2.施工方法与工艺要求

9.1.2.1.电缆桥架不宜用火焊切割,也不能用电焊焊接。

桥架用型钢切割机切割后,切口应去毛刺。

9.1.2.2.桥架在安装前应进行预组合,校正偏差。

9.1.2.3.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外形无扭曲变形,整齐美观。

9.1.2.4.桥架应固定牢固,螺丝与附件应齐全。

9.1.2.5.电缆桥架的连接、变宽、变高,小角度转角时,应分别使用配套的连接片,并采用螺丝连接。

9.1.2.6.桥架个别部位因施工或其它原因造成镀锌层脱落时应补刷银粉漆。

9.1.2.7.电缆主、辅桥架安装完后,按设计要求接地。

9.1.3.电缆桥架安装质量标准

9.1.3.1.桥架立柱间的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

9.1.3.2.桥架同层横支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底偏差不应大于5。

9.1.3.3.竖井中的垂直桥架,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2/1000,竖井对角线的偏差不应大于其对角线长度的5/1000。

9.1.3.4.桥架外形无扭曲变形,安装横平竖直。

9.1.3.5.桥架连接外无借口。

9.1.3.6.不同宽度桥架相接过渡平缓。

9.1.3.7.桥架固定牢固,螺丝、附件齐全,盖板拆卸方便。

9.1.3.8.桥架接地符合设计要求。

9.1.4.安全措施与文明施工

9.1.4.1.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带上工具袋,防止高空坠落。

9.1.4.2.其他安全事项,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9.1.4.3.桥架切割时,夹具要固定紧,并有防止砂轮片破碎或铁片飞溅伤人的安全措施。

9.1.4.4.高空作业如需搭设脚手架,一定要搭好脚手架并铺好跳板后才能施工。

9.1.4.5.桥架组合安装后,余件与与螺钉全部回收,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1.4.6.尚未安装的桥架应堆放整齐。

第9.2节热控电缆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9.2.1.电缆敷设前应达到的条件

9.2.1.1.电缆隧道、沟道、孔洞、电缆竖井、电缆夹层应畅通,隧道、沟道排水良好,无杂物,通风良好。

9.2.1.2.电缆隧道、沟道、电缆竖井、电缆夹层内的电缆支架、桥架安装完,电线管(线槽)已安装到设备或热工取样点以与就地接线箱位置。

9.2.1.3.电缆夹层、电缆隧道内照明应充足,并采用36伏的安全电源。

9.2.2.施工准备

9.2.2.1熟悉电缆敷设路径,根据设计图和设备或取样点的安装位置,确定电缆敷设实施方案。

并首先应在计算机上进行电缆敷设对模拟演示路径不通畅的地方应找出原因与时修改敷设路径,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9.2.2.2电缆敷设前应检查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出厂试验报告,不合格的电缆严禁使用。

9.2.2.3到货电缆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压扁现象,电缆封头良好,电缆绝缘符合出厂技术标准要求。

9.2.2.4加工16个(八对)可以升降,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架。

9.2.3.电缆敷设方法与工艺要求

9.2.3.1.开出电缆敷设清单,对照电缆清册检查电缆规格、型号与电压等级是否相符。

9.2.3.2.电缆敷设应由专人指挥,统一行动。

9.2.3.3.电缆集中的地方,众多电缆交叉时,要成排交叉,支架或桥架上的电缆要拉直,成排搁放。

9.2.3.4.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9.2.3.5.动力电缆、控制电缆、测量电缆的分层顺序与层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9.2.3.6.电缆严禁在油管路的正下方平行敷设和在油管路接口的下方通过。

9.2.3.7.电缆敷设时,防止电缆之间以与电缆与其他硬质物体之间长时间磨擦,以免损坏电缆。

9.2.3.8.电缆敷设后应进行整理和用塑料扎带规范要求间距固定。

特别是集控楼+11.00米热控电缆夹层和各大主桥架底层电缆固定应用塑料编线按300-500间距固定。

固定时按顺序排列,不宜交叉,松紧要适度,使其整齐美观。

在电缆的两端挂上标明编号的标志牌。

9.2.3.9.电缆敷设后在以下各点用电缆卡或扎带固定牢固。

1垂直敷设时,在每个支架上。

2水平敷设时,在直线段的首末两端。

3电缆拐弯处。

4穿越保护管的两端。

5电缆引入表盘前300_400处。

6引入接线盒与端子排前150-300。

9.2.3.10.若有电缆夹层,电缆敷设后在其出口处必须用耐火材料严密封闭。

9.2.3.11.电缆敷设完后,整理、固定、经施工班组、施工队和项目经理部质检部三级检查验收,质量符合要求,方可做头、接线。

9.2.3.12.电缆敷设完,经整理固定,清除灰渣后,应与时盖上电缆盖板。

9.2.3.13.控制盘内电缆头排列整齐,二次接线正确,排列整齐、美观。

9.2.3.14.盘内接线时,应使用专用接线鼻子与多股线芯采用专用压线钳压接,线鼻子规格应与线芯相符。

接线鼻子与线芯表面接触良好,无裂纹、断线。

导线和接线鼻子压接应牢固。

9.2.4.电缆敷设质量标准与检验要求

9.2.4.1.电缆敷设与接线质量标准

a、电缆距保温层距离:

平行敷设≥300;交叉敷设≥200。

b、电缆距不保温的热表面距离100。

c、层间距离:

电缆与导管150-200;电缆与电缆150-200

d、电缆弯曲半径:

铠装电缆≥10Ф;非铠装电缆6Ф-8Ф。

e、电缆排列整齐,无明显交叉扭纹。

f、计算机电缆与电力线路最小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g、电缆标志牌整齐、美观、齐全。

内容正确清晰。

h、导线与端子接触良好。

接线螺丝垫圈齐全。

i、导线余留部分弯曲弧度一致,排线整齐、美观。

j、屏蔽电缆接地方式和接地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k、电缆敷设记录齐全。

9.2.4.2.检验要求

a、规格与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b、电缆绝缘电阻值≥1兆欧。

c、外观检查无凹瘪损伤。

9.2.5.安全措施与文明施工

9.2.5.1.安全措施

a、进入带电区域敷设电缆时,应取得运行单位同意,办理工作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设专人监护。

b、在放有电缆带电盘内时,事先办理工作票,采取隔离措施,严防电缆触与带电部位。

c、在放有电缆的支架、桥架上方进行焊接作业时,用铁皮或其他隔热材料保护电缆。

d、对处于恶劣环境,易受油、煤灰等可燃物侵蚀、高温烘烤与化学腐蚀的电缆,要采取特别的防护措施。

如涂刷防火涂料或缠绕防火包带。

e、其他有关安全事项,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9.2.5.2.文明施工

a、电缆盘的堆放要整齐。

动力电缆、控制电缆、测量电缆分区放置,便于查找。

b、每天完工后,将锯断后的剩余部分电缆绕回至电缆盘,避免电缆被损坏。

c、每天接线完工后,将电缆皮和短根电线全部收回,并将施工现场打扫干净,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第9.3节热控仪表盘安装技术措施

热控仪表盘是电厂热控重要设备,值班员通过热控盘上的仪表和控制设备对工艺系统与主、辅设备实现监督与控制,热控盘安装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盘上表计的运行,也直接影响电厂正常运行操作。

本工程采用炉机集中控制,设有控制室,热控盘除个别的外都安装于控制室。

热控仪表盘安装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控制室基础地面完成后,制作安装热控盘底座。

第二阶段是整个控制室土建与装饰完成后,安装热控盘台。

9.3.1.底座制作安装

9.3.1.1.热控盘底座安装在安装处基础地面已经完工,地面或二次抹面还未进行时,进行制作安装。

9.3.1.2.控制室仪表盘集中安装,底座可用[6槽钢(立放)或[8槽钢(平放)制作,就地仪表盘可用∠50×5角钢制作。

型钢领取后要先调直,调平后待用。

9.3.1.3.检查预埋铁件与预留孔洞是否符合设计,预埋件过高要剔平或找土建专业来人处理。

9.3.1.4.底座制作前要核实盘台尺寸,底座尺寸与盘底相符。

9.3.1.5.用型钢切割机或锯弓下料,严禁用火焊下料,用铁水平尺、铁角尺找平找正。

9.3.1.6.清理基础地面,根据图纸找出盘的安装中心线,确定底座的安装位置。

9.3.1.7.将底座就位,用胶皮管水平仪找平,用不同厚度的垫片进行调整,盘前宜比盘后高1-2,以弥补由于盘前仪表自重所造成的自然倾斜。

9.3.2.仪表盘开箱与安装

9.3.2.1.控制室仪表盘安装必须在控制室土建、装饰、空调、照明等工作结束后才能进行。

9.3.2.2.为搬运方便并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盘损坏,仪表盘应在安装前运至控制室或就地安装处开箱。

9.3.2.3.仪表盘开箱后安装前先对盘进行外观检查看有无损坏、掉漆,然后对照盘面布置图与设备表检查:

(1)各元件型号、规范与设计是否相符;

(2)设备缺陷、缺件情况;(3)边盘、侧板、盘门等是否齐全;(4)盘尺寸、盘面尺寸与部件位置是否符合设计。

9.3.2.4.仪表盘就位采用人工搬运方法,小心将盘移至安装位置立盘。

9.3.2.5.在底座上将各仪表盘就位并调整到设计位置,由每块盘的地脚螺丝孔处向底座划线和冲圆心,然后将盘搬下,一一钻孔。

9.3.2.6.成排安装的盘,如果盘的数目多,宜先安装调整中间一块,然后依次安装调整其余的盘。

9.3.2.7.仪表盘的水平调整用水平尺测量,垂直调整用线锤和钢直尺测量,用薄铁片进行调整。

9.3.2.8.仪表盘安装应牢固,平整垂直、仪表盘所有螺丝孔都要上地脚螺丝。

9.3.2.9.根据设计要求,仪表盘和计算机机柜用软铜线接地。

9.3.3.质量标准与检验要求

9.3.3.1.底座直线度偏差每米不大于1,总长超过5m时,全长最大偏差不大于5。

9.3.3.2.盘底座顶面应水平,倾斜度不得大于0.1%,其最大水平高差不应大于3。

9.3.3.3.盘正面与正面边线的不垂直度应小于盘高的0.15%。

9.3.3.4.相邻两盘连接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偏差不大于1。

当盘间的连接超过五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偏差不得大于5。

9.3.3.5.各盘间的连接缝隙不大于2。

9.3.3.6.相邻两盘盘顶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2,成列盘的顶部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5。

9.3.4.安全与文明施工

9.3.4.1.底座安装后在二次抹面前不能堆放重物,防止受压变形。

9.3.4.2.仪表盘开箱应使用起钉器,先起钉子,后撬箱板,如使用撬棍,不得以盘面为支点,不能将撬棍在箱内乱撬。

拆下的木板集中堆放,避免钉子扎脚。

9.3.4.3.移动仪表盘时,不得在地面上拖动。

9.3.4.4.不得在仪表盘面和盘内用重物敲打。

9.3.4.5.内不应进行电火焊工作,如要进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损坏盘内设备。

9.3.4.6.仪表盘进控制室后,要时刻保持室内清洁,准备电动吸尘器与柔软绒布经常打扫。

进出计算机室要换鞋,减少灰尘进入。

9.3.4.7.使用电动机具和电焊必须遵守用电与电焊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9.4节热控取样管路与阀门安装措施

热控取样管路敷设是热控安装中工作量仅次于电缆敷设的一项工作,国内热控设计没有管路走向图,管路走向和就地仪表架位置的确定是一项重要的安装技术工作(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定位),管路敷设的质量好坏又直接影响仪表测量的准确性。

9.4.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9.4.1.1.按照设计清册领出管材与阀门,必须有合格证与材质化验单,合金钢使用前应打光谱检查,并与碳钢部份分开存放。

9.4.1.2.管材安装前要用压缩空气吹扫,使管子清洁畅通。

9.4.1.3.阀门必须送汽机研磨班进行研磨和打压。

9.4.1.4.管路安装前要勘察决定管路路线。

要求是:

a、保证压力管路1:

100,差压管路1:

12的坡度。

b、要远离热表面,油管路严禁平行布置在热表面上部,交叉敷设基距离要大于150。

c、不应敷设在易受到机械损伤,腐蚀与震动较大的地方。

d、要尽量使管路最短,以减少测量时滞。

e、应能保证管路整齐、美观,尽量减少交叉和拐弯,并便于维护。

f、进集控室的烟风在测量管路可与电缆桥架同时敷设。

g、如果在机务管道,主设备未安装前敷设取样管路,要核对有关机务管道、本体设备与施工组织设计等图纸,保证管路不与本体设备与管道碰撞,也不影响其吊装与检修。

h、取样点的位置选择必须选择在便于维护的地方。

9.4.1.5.焊工应经焊接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9.4.2.管路与阀门的安装

9.4.2.1.安装时要核对管材与阀门的型号、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

9.4.2.2.导管弯制应采用冷弯法,用固定型和携带型弯管机,其弯曲半径和弯头外观应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9.4.2.3.成排敷设管路弯头要全部弯好后再安装,保证弯头弧度一致,管子要平行,其间距为管子外径。

9.4.2.4.在炉本体或有膨胀的管道上取样,其引出管要考虑膨胀进行补偿。

9.4.2.5.蒸汽管道和泵出口取样接地压力表,管子要弯弹簧弯,防止蒸汽直接进入表计和减小对表计的冲力,蒸汽取样接变送等表计,管路不能太短,要保证管内有足够的凝结水。

9.4.2.6.管路用气焊对口连接,要选用性能与化学成分与管路相近的焊丝。

9.4.2.7.同一仪表架上安装的阀门(如变送器架、汽机仪表架等)要安装整齐。

9.4.2.8.管子与阀门与设备连接,管子与接头要对准,不得承受机械应力,对不准的必须将管子校正后再连接。

9.4.2.9.管路支架与间距要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9.4.2.10.要安排专人给接头加垫片,并边加垫片边作记号,垫片加完后,派人逐个检查记号,保证没有遗漏。

9.4.2.11.管路试压合格后与时油漆。

9.4.3.安装后的检查与投运

9.4.3.1.进控制室的管路敷设完后在控制盘对每根管子用压缩空气吹洗,就地有人配合,以检查管子有无堵塞与管路连接是否正确,确认管路连接正确后,在管子两端挂上标示牌。

就地仪表的管路可直接挂牌。

9.4.3.2.汽水测量管路要随本体在试运前作工作压力试验,有可能并冲管。

9.4.3.3.风压管路要单根作风压试验,其结果要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9.4.3.4.高空用电、火焊时,应观察施工下方有无可燃物,如有要采取隔离措施,以防火灾发生。

9.4.3.5.电、火焊要遵守焊接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9.4.3.6.工作完毕后,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第9.5节需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目录

9.5.1热控盘台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9.5.2液位取样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9.5.3流量取样装置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