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146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学案(无答案)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课标要求】

1.认

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出的努力。

【学习重难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

2、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措施;

3、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与经济措施。

预习学案

【知识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与地点:

年9月21日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2)与会人员: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

(3)内容:

①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通过了《》等几个重要文件;

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探究一】

材料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选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六个副主席中有三个是民主党派(或无党派):

宋庆龄(无党派)、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56人中有16个民主党派,8个无党派……

材料2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是民建成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是民盟党派。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调动了民主人士的政治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成立:

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为施政方针。

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任命周恩来为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开国大典:

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向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土地改革

(1)背景: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尚有约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过程: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②到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

(3)影响:

①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农民从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②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扫除了障碍。

2.稳定物价

(1)原因:

①国家财政困难。

②投机商人的不法行为导致物价上涨,市场混乱。

(2)措施:

①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必要的、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和“”。

②通过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3)结果:

①到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到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3.抗美援朝:

(1)背景:

①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②操纵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

③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2)过程:

①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附近,美国被迫同意进行谈判。

③志愿军入朝后,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

④经过边谈边打,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影响: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方针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包括“”“”“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同时,中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2.参加日内瓦会议:

(1)时间:

1954年4月

(2)特点:

新中国首次以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3)结果:

因美国的阻挠,会议并未解决。

由于中国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4)作用:

显示了新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1953年12月,时,周恩来首次提出。

(2)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确认将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4.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时间:

1955年4月

(2)特点:

战后第一次的国际会议。

(3)成果:

中国提出并坚持“”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4)影响: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领域: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①提出:

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提出。

②内容: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一五计划(1953-1957)

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3)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①概况:

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意义:

标志着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2.政治领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召开:

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原则和原则。

②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3)意义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思想领域——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探究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

民主集中制。

…………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第二十三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包括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

和产生办法,由选举法规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怎样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知识拓展】

1.为什么《共同纲领》说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包括序言和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人民政权的巩固面临哪些任务?

①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②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③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

④面对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3.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

内容

意义

“一边倒”

即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作为外交代表对待,以便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是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4.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意义?

①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

③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预习自测】

1.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

“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

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

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

”该会议(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  )

A.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3.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为了(  )

A.发展统一战线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造民主党派

D.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之所以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因为(  )

A.这一方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提出的

B.这一方针的提出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

C.这一方针有利于加强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

D.这一方针既是对以前合作成就的肯定,又是对未来合作前景的展望

5.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

6.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7.下列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8.“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下列哪对关系制定的(  )

A.祖国大陆与台湾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C.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区        D.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中国的中央政府再一次陷入分裂,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一个从降生之日起即深陷分裂的共和国出现在一个危险的国际环境中,它甚至没有机会将民主价值观付诸实现。

---[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二:

(本报记者,北京,2月25日)中华民国总统于今天接见了受邀造访的外国记者,并就中国的事件进行了坦率的谈话。

总统说,他会格外关注中国工业发展。

在中国工业发展上,他欢迎外国的参与。

总统最后又补充说,他对中国代表们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感到很满意。

-----摘编自方激《龙蛇北洋》“《泰晤士报》民初政局观察记”

材料三:

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若妖魔化这段历史,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摘编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概括以上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论证:

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④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

⑤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综合上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并不能简单用反动统治来慨括

【解析】

【详解】

根据四则材料中“中央政府再一次陷入分裂,中央政府再一次陷入分裂”,“没有机会将民主价值观付诸实现”,“中国代表们在巴黎和会上作为”,“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妖魔化这段历史,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用现代史观而不是革命史观,定位北洋政府统治的统治,可知得出材料的主要观点是,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所以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用这一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民生等相关史实,以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展开论证。

论证时首先要观点明确,其次注意史论结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

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

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

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

——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指出一种特点即可)

【答案】特点:

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过程;②他们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学习西方的变化伴随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深化。

(答出一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说明:

土大夫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深入地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挽救中国危亡的目的,但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答案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

由材料“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受到西方侵略之后开始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的,而且伴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逐渐深化;再由所学过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相关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再到思想学习的过程,这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特点。

结合近代中国探索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

近代中国的苦难与希望列强侵华与中国的近代化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抗争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论证:

(1)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又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

签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主权沦丧,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人民遭受巨大苦难。

总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2)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中华民族奋起抗争: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革命或运动前赴后继,在探索与抗争中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给中国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希望。

所以说,近代的这种大变化也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

综上所述: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国近代带来苦难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人民看到了希望和前途。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下被动进行的。

所以我们应该全面地分析近代列强侵略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解析】

近代中国的反抗与探索

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东西方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的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

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结合材料内容提出论题。

然后依据近代中国人求解放、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来进行论证。

回答时要注意事件的典型性与重大性。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探索

点睛: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几乎涵盖了整部中国近代史,考查能力水平高。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归纳出中心观点。

其次要选准论据,论据要准确而典型。

5.反对和议

1842年,给事中董宗远上奏皇帝反对和议,认为屈膝求和,将招致严重后果:

“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指出:

“民穷财尽,殆不可支,将何以裕国用厚民生乎?

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简要评述材料中董宗远的观点。

【答案】观点:

《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依据:

在董宗远看来,自此“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边境自此多事”。

评价:

中国自此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此后,中国所面临的外来侵略日益增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董宗远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出发,他担心的不仅是对外国威的丧失,更在于对内难以控制人民。

董宗远的看法,代表了封建统治者内部的士大夫阶级,在经历鸦片战争的刺激之后,对社会危机的忧虑。

【解析】

【详解】

评述:

首先根据材料可知其涉及的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结合董宗远所言“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边境自此多事”,可以概括出其观点:

《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评价:

从《南京条约》的影响看,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此后民族危急日益严重。

从董宗远的立场来看,其出发点是维护统治。

从其阶级属性来看,董宗远代表了封建统治者内部的士大夫阶级对社会危机的忧虑。

6.“文化出超”

“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

——《中外文化交流史》何芳川主编

问题:

运用隋唐、明清之际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实阐述这一观点。

【答案】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从隋唐、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来看,确实存在“不同文明相遇的时候,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对另一文明呈现出文化出超”这一历史现象。

隋唐时期,中华文明在当时的各文明圈中处于优势地位,对周边文化呈现出“出超”现象,并因此形成了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政治方面,东亚国家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思想方面,东亚国家都设立以儒学为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私人办学也普遍教授儒学;社会风俗方面,东亚国家在社会礼仪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深受中国影响。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在当时的各文明圈中的优势地位开始下降,西方文化的优势渐显,开始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系统,对中华文化呈现出“出超”现象。

自然科学方面,西方的数学、物理、地理、天文历算、水利技术、机械工程等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冲击;人文学术方面,西方的古典哲学、逻辑学和艺术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产生影响。

“不同文明相遇的时候,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对另一文明呈现出文化出超”这一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不同文明圈的相互交往与影响的体现。

叙述组织:

【解析】

【详解】

应该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从隋唐、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来看,确实存在“不同文明相遇的时候,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对另一文明呈现出文化出超”这一历史现象。

然后,结合所学隋唐、明清之际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实进行阐述,可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说明隋唐时期,中华文明对周边文化呈现出“出超”现象。

明清时期西方文化的优势渐显,对中华文化呈现出“出超”现象。

然后结合所学,明清时期西方自然科学、人文学术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产生影响。

最后进行总结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