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187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doc

目录

目录……………………………………………………………………1

论文提纲………………………………………………………………2

内容摘要、关键词……………………………………………………3

正文…………………………………………………………………4-13

参考文献………………………………………………………………14

论文提纲

一、村干部工作现状

(一)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

(二)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

(三)较真工作与遭受反对攻击的问题

(四)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

(五)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二、基层干部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言行脱离群众,干部之间明显存在“两个距离”。

(二)对新形势认识把握不够,存在“三个不适”。

(三)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四种精神”。

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影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内容摘要

村干部虽然职位低,但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

关键词

村干部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工作思路

村干部现状调查

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对农村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身负着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在密切党群关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委政府职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使工作作风在一线得到转变,干部能力在一线得到提高,工作责任在一线得到落实,具体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以此来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村干部虽然职位低,但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

一、村干部工作现状

(一)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

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它得承担家庭的重负。

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二)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

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

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

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县、市参加个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凉”。

(三)较真工作与遭受反对攻击的问题。

村级工作不像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

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

这样就必须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

虽然现在是法制社会,诸如毁坏村干部的庄稼、山林,毒死村干部的牲畜或对村干部实施暴力的现象不再时常发生,但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

加上村干部工作不是一辈子的事,几年或十几年后退下来,还得在村上生活,这些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

(四)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

随着群众求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十分不满。

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

其实,村干部们怎么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么不想改变山村的面貌呢?

一来村干部手长衣袖短,二来部分村干部受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五)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的事。

诸如群众强烈要求兴办水利、路等公益带来,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现如今是经济时代,年轻力壮、有知识、技术的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残,谁愿意来为兴办公益事业尽义务劳动呢?

必须发展集体经济,有钱才能好办事。

二、基层干部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言行脱离群众,干部之间明显存在“两个距离”。

1、感情距离,部分村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薄,一身老爷习气,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另有一些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基层工作当提拔的中转站,在工作中蒙瞒上级,糊弄群众,隐瞒实情,一味应付了事。

2、熟悉距离,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和共同点越来越少。

干部抓的“大事”主要绕着上级下达的责任指标,而群众并不认可,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问题,有干部认为是“小事”,不屑一顾,有干部热心立项目,出政绩,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有的人甚至说:

干部让往东,咱们偏向西。

(二)对新形势认识把握不够,存在“三个不适”。

1、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代的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基层干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简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办法行不通,也有干部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甚至流露出怨群众难管的情绪;

2、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的方法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不适应。

群众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务,许多干部不知道怎么办,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不受群众欢迎。

3、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不适应,随着各项法律的宣传普及,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些干部对这种新情况不适应,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

(三)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四种精神”。

1、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

部分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束缚了农村经济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

2、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

有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即使深入农村也心在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淡然视之,漠然处之,要么拍拍胸脯,拍拍脑袋,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不仅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有损干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

3、缺乏深入学习的精神。

有些村干部学习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

4、缺乏长期发展精神。

因体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许多村干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为,只看当前,比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加上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决问题或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埋下隐患,留下包袱,为下任工作开展带来阻碍和困难。

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这一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关键。

当前,农村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济成份呈现多样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思想观念保守陈旧,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相当多的村级干部任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缺乏岗位所需的法律、科技、经济等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乡镇干部受师资、资金、场地等条件限制,也很难得到正规系统的教育培训。

由于文化基础较弱,知识更新不及时,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 驾驭全局的能力不强,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缺乏农村实用技术以及市场经济、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能为群众提供迫切需要的信息、技术、项目、市场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依法行政的能力依然偏低,面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力不从心。

  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村基层干部整体水平的发挥。

目前,村级干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

农村干部中,具有高中以下文化的仍占相当大比重;村干部有一半以上未接受过初中教育,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极少。

基层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远不能适应农村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

  后备干部不足,制约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外流,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以“老、少、病、残”为主的村庄,使村级组织选人用人的视野和空间受到限制,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凸现。

乡镇后备干部也存在进出渠道不宽、不畅的问题。

  

(二)影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是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目前,上级对农村基层后备干部的培养不够重视。

有的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基层干部,没有从未来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才战略的高度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的对基层干部缺乏正确的态度,认为基层干部水平低;有的乡镇党委在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上缺乏长远的治本措施和规划,重使用、轻培养,重调整、轻教育,抓一阵、松一阵等问题比较普遍。

  二是干部的选拔、管理、监督、激励机制不健全。

选任机制不健全。

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政策的系统性、配套性和规范性还不强。

对村干部的推荐、考察和选拔等环节还不是很规范,而且选人渠道较窄,乡村干部的“进”、“出”口不畅,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

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镇对村干部布置任务多,检查落实少,指导帮助多,有力监督少;村民由于缺少知情权和参与权,无法实施监督;村“两委”内部及相互之间由于缺少严格的监督制度,也难以实施监督。

  三是环境因素的制约。

受自然环境制约大。

也受到管理体制的制约。

现在乡镇党委的责任越来越大,但乡镇有调控和执法职能的机构大部分收归上级部门管理,乡镇党委权力越来越小。

税费改革后,乡镇站所职能发生了变化。

中专毕业生、军转干部、下派干部“恋城不恋乡”现象,成为选拔优秀年轻农村基层干部的一个较大障碍。

  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着眼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目标任务。

现阶段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首先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当前要在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考核、后备培养等五个机制上作文章。

在新形势下,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

当前,要紧紧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难得机遇,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在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上狠下功夫。

  首先,把培训作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措施,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要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责任制。

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分层次、分期分批培训,坚持经常性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

把学历教育当作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治本之策,支持、鼓励基层干部参加各种学历学习。

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除加强政治理论、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外,侧重进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工作、实用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其次,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和创新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坚持正确的选人标准。

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把经济的发展程度、农民的富裕程度、群众的拥护程度作为选拔村镇干部的重要标准。

要抓住村“两委”换届和乡镇党委换届的有利契机选准配强干部。

二是拓宽选人渠道。

坚持把党政机关新录用的公务员放到乡镇。

三是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坚持和完善干部公选制、末位淘汰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等。

对乡镇一般干部实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竞争上岗。

将村干部的任职年限由原来的三年改为五年,与乡镇干部任职年限同步,使乡村工作衔接起来。

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支部委员与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

 其三,探索建立一整套简易、便行、管用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和管理。

一是规范乡镇干部工作制度。

重点是建立健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

同时,逐步完善年度考评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村组财务审计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等制度,实现农村基层干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二是坚持和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重点是推行“阳光政务”。

在乡镇要落实好政务公开、党务公开。

在村一级,要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村务、财务公开。

加大组织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乡村领导干部预警教育制度。

三是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在乡镇,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要广纳民意,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意志贯彻于决策全过程。

在村一级,要落实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把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交给群众

 其四,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建立健全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坚持和健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

要认真贯彻执行信访首问责任制、信访责任追究制、群体上访责任制和重大上访责任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

  其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条件,为农村基层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的环境。

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对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可以选拔到乡镇事业单位,或通过公开选拔方式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

探索村党支部书记实行职业化管理的办法。

总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教育、监督、惩处、保护职能,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为加强农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农村长治久安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2]申长平.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合力问题研究[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3]梁建增等.面对面关注三农[M].北京:

知识出版社,2006年9月

[4]朱有志.中国乡村建设[M].红旗出版社,2009年11月

[5]史铁尔等.农村社会工作[M].长沙: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7年8月

[6]张荣臣.农村党支部工作问答[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6月.

[7]朱明阳.幸福江阴·科学发展观在江阴的实践与探索[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

[8]北京市.北京市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评价标准[S].房山区妇联网,2010年9月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