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1936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

《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doc

表Ⅳ黑龙江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省级评估得分

指标值或简要结论

L1

L2

L3

L4

L5

入学机会(20分)

1.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

3

 

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弱势儿童和青少年关爱体系、政策资助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

4

 

3.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当地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80%

3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

4.推进初中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初中的比列逐步提高

2

 

5.严格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3

 

6.县域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要统筹兼顾县域内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布局学校网点,建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入学,防止和纠正因学校布局调整出现的学生就学困难、学校班额过大、安全隐患等问题

5

 

保障机制(25分)

1.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并做为年度目标考评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

 

2.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和人大、政协定期对教育的监督视察检查制度

2

 

3.完善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政府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切实履行相关教育职责,有效落实共管机制

2

 

4.把教育发展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政府常务会和办公会,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

2

 

保障机制(25分)

5.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

继续强化对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

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

2

 

6.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普通高中“三限”政策,积极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初中升入优质高中定校配额比例,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

1

 

7.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教育工作导向,切实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不得向学校和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标准评价教师和学校

2

 

8. 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

3

9.标准化学校建设达到省定标准,制定并有效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和老、少、边、穷地区重点倾斜

3

 

10.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省级规定要求

1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

%。

11.按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及时拨付教育部门使用

2

 

12.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用于教育

1

 

13.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对特困残疾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1

 

14.有效贯彻落实教育经费管理的有关制度,实现教育财权事权相统一,做到及时拨付教育经费,无截留、挪用

1

 

教师队伍(35分)

1. 实行县域内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同一标准,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并保障教师各项福利,积极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5

 

2.学校领导配备结构合理,校际间相对均衡。

教师配备齐全,年龄、学历、职称、学科校际间大体相当,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形成梯次结构、分布合理。

生师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

5

小学生师比:

初中生师比:

教师队伍(35分)

3. 建立并有效实施了由政府为主导的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实行小学按一个学制、初中按两个学制为期限进行交流,每年流动面不低于校长、教师总数的10%

5

 

4.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教师培训制度健全,制定5年一轮的教师培训计划;校长和教师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全员培训,每年都开展专任教师培训。

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县级财政按需要设立了教师培训专项资金。

培训机构设施设备齐全,能满足全员培训要求

5

 

5.以政府为主导开展有效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将师德作为对教育和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

建立并完善政府和社会的师德监督机制;

定期开展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尊师爱师环境

5

 

6.建立和完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

校长、教师执证上岗,小学教师专科及其以上毕业学历人员占85%、初中教师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人员占70%。

5

 

7.完善教师考评体系和奖惩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统筹,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

全面实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和负责制;认真落实校长和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

5

 

质量

与管理

(20分)

1.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3

2. 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率达到100%。

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省级规定的99%和98%,辍学率城市控制在1%以内,农村控制在2%以内

3

小学巩固率:

%。

初中巩固率:

%。

3. 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

3

小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

%。

初中生体质健康及格率:

%。

质量

与管理

(20分)

4.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黑教联[2009]44号)。

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大班额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建立和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测、公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4

 

5.重视学生德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

2

 

6.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积极推广学区式、联盟式、托管式等学校管理模式,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互补,提高县域内整体义务教育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

2

 

7.县域内教师全员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实际,具有本地特色,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制度,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校际间基本均衡

3

 

总计

——

100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