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296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docx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单元能力训练卷5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四)

(考查范围:

第四单元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

“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

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中国军事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

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2.“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该条文实质上(  )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3.一名学者针对其研究收集了以下资料:

①北洋舰队的有关文献记载;②明治维新后日本内政外交的档案;③李鸿章所著的《李文忠公全集》。

由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对象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5.“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陈旭麓先生指出: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

这反映了当时(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8.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这部著作是(  )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D.《新学伪经考》

9.庄秋水在《武昌三日:

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

“10月10日……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人。

……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10.有学者认为: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有一点是胜于英国的。

”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铲除了封建帝制

B.开辟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件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1.下列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四副对联中,哪一副能够反映出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年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12.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

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  )

A.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B.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

C.由愚昧、专制走向科学、民主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3.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是对外来挑战的一种被迫应战,近代化的过程不是按照社会发展内在规律循序完成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必然有诸多不完善的方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威逼,迫使中国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建立起侵略中国的条约体系框架。

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作为一个社会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

近代

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材料二 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但是……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

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材料三 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十六七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小撮士大夫。

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5年“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原因。

试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史实,概括此后中国近代化发生的变化。

 

(3)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加以说明。

 

14.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

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

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

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

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

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

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什么制度。

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四)

1.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失利,是中国科学落后、人才缺失、无世界知识的结果。

解答本题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词“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全球化强调的是与世界的联系、接轨,从这个角度分析可知,C项符合题意。

2.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这说明中国官员无权管理在中国的外国人,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明治维新后,日本加快对中国的侵略步伐,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签订人是李鸿章。

故选C项。

4.A [解析]B项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C项是明显错误的表述,D项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

5.D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转折点”发生在西太后时期,“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说明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丧失了民族抵抗意识,与之直接有关的是《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代理人。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并没有消磨中国人以及清政府的抵抗意识。

6.C [解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反映了用“中世纪”(落后)的方式进行爱国,这一爱国行为与近代化相悖。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与材料中“爱国主义”关系不大;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与“中世纪”不符。

故C项符合题意。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原因的理解。

根据所学,“替爷替哥杀妖魔”体现了太平军把西方基督教徒当成兄弟,把清政府看作妖魔,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阶级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

故选A。

8.B [解析]据题干中“近代民主色彩……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启蒙作用”分析,应是《资政新篇》,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9.D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

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题干反映了在谣言的背景下,汉族士兵加入革命,说明武昌起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故选D项。

A、B、C三项无从反映。

10.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和比较分析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B项与辛亥革命的结果不符;D项是辛亥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共有的成果之一;两国革命期间或之后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新制定的法律文件,排除C项;辛亥革命在废除帝制基础上建立的共和制,相对于君主立宪制,反封建更彻底,故选A项。

11.D [解析]在全国人民的斗争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罢黜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学生相继复课,商店相继开门营业,D项反映出了这一点。

12.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第一次历史巨变”实质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

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13.

(1)口岸的被迫开放使中国丧失贸易主权、关税主权,便利了列强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促进了西方思想文化和科技的传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近代化。

(2)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变化:

由“器物”阶段向“制度”阶段和“思想”阶段转变。

(3)说明:

资产阶级虽然进行了改革和革命,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没有最终确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畸形状态,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情不利于近代化的推进和发展。

[解析]第

(1)问,抓住“双重作用”“强权政治的产物”“作为一个社会窗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问,第一小问注意结合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器物”阶段向“制度”阶段和“思想”阶段转变回答。

第(3)问依据材料“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小撮士大夫。

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回答。

14.

(1)制度:

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君主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等。

(2)制度:

责任内阁制。

意义:

制约专制。

(3)袁世凯(或北洋军阀)。

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

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中国不注重学习外国事务。

[解析]第

(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没有获得成功;原因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等方面进行分析。

(2)问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是责任内阁制;这个制度的进步意义是限制专制。

第(3)问中“最坏的时期”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根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的因素主要有:

中国地域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中国不注重学习外国事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