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32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docx

奶牛常见病的治疗

关于奶牛场常见病的治疗

俗话说奶牛的疾病是防重于治,然而随着养殖业大环境、疾

病变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论牧场如何防疫、免疫,在疫病爆发的

时候,都成了“防不胜防”,那么留给我们兽医人员不得不面对的客

观事实,那就是治疗。

对于治疗,那么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之外,我们必须要有创新

的方法和意识,这样才能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成本,也能减少因

治疗而引起的奶牛产奶量的降低,从而为牧场的增效而尽一份力。

从兽医角度讲,防重于治,那么当真正的疫病发生的时候,我

们在治疗的时候,从本人工作经历上看,治疗是三分治疗,七分靠养。

大家都知道,疾病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即病因,发生,发展的机理,

那么在治疗的时候我们也要遵循其中的规律,只有遵循其中的规律,

在治疗的时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本人针对奶牛场常见病的治疗小结,以便的家参考。

支气管炎

一、病因

1、由于非特异性细菌在患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趁虚繁殖,

且毒力加强,使患体上吸呼吸道发生病变。

2、也有患体由于贼风侵袭,冷雨浇淋感冒而伴发该病。

3、在牧场灰尘较多的时候,由杂物等刺激奶牛呼吸道而容

易患病。

二、症状

一般气管炎以慢性经过,但无明显症状,当运动后及呼吸寒

冷空气时症状加剧,咳嗽会变为频繁并出现支气管罗音,些时体

温也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为支气管炎并发肺炎而致支气管肺

炎时,肺部听诊有干罗音或湿罗音,重者为捻发音体温维持在

40~41℃。

三、诊断

1、全面了解病史,认真地临床观察诊断,区别与其它传染

病。

2、凡是由于受冷且显现咳嗽,支气管罗音而体温表现不明

显者基本可诊断为本病。

四、防治

1、秋末冬初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贼风侵袭,一般以关闭牛

舍门窗,也有用彩条布防贼风,加厚垫草。

2、牛体清洁,牛床干燥。

3、预防冰冻饲料。

4、药物治疗一般以抗生素及磺胺类药。

五、处方

1、青霉素80万/×10瓶链霉素1g×10混合肌肉注射每日

二次。

2、青霉素80万/×10瓶卡那霉素1g×10混合肌肉注射每

日二次。

一般症状消失时,继续巩固治疗2~3天。

3、适当可强心补液时加入抗生素一起静注。

支气管肺炎

一、病因

1、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受寒感冒,牛

舍及周边环境差及吸入有刺激性气体、尘灰等致使葡萄球菌、肺

炎球菌等病原体繁殖而致病。

2、气管炎、咽喉炎影响吞咽动作,也有其它疾病伴发该病,

如胃肠炎、子宫炎、放线菌病、肺丝虫病。

二、症状

发病突然,体温升高1~2℃,精神沉郁、呆滞,食欲减少,

甚至废绝,呼吸浅快,鼻腔内流出清水样鼻涕,频咳嗽,听诊病

灶区,呼吸音增加,并可听到支气管罗音。

血液检查,嗜中性白

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一般基本能确诊

实验室诊断,白细胞增多,尤其是以嗜中性白细胞增多为辅

助诊断

四、治疗

原则:

加强护理,调整饲料配方,加强营养以增强其抵抗力。

五、处方

1、青霉素80万/瓶×10链霉素1g×10混合肌肉注射,每

日二次。

2、5%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青霉素钾80万/瓶×15庆

大霉素2ml×10/盒×2静脉注射每日二次。

3、5%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青霉素钾80万/瓶×10卡

那霉素1g×10每日二次。

氢化可的松20ml/支×8混合静脉注射每日二次。

4、适当强心祛痰。

创伤性心包炎

一、病因

由创伤性网胃炎伴发此病

主要是误良混在饲料中的各种尖锐异物如铁钉、铁丝、硬扫

帚丝、缝针推向网胃,穿破膈膜,引发此病。

二、症状

该病一定有一段消化管道扰乱及腹压增加的病史。

病初以创

伤性网胃炎经过,体温升高至40℃,奶产量急剧下降,患牛表

现为沉郁、废食、心率加快在100次/分以上,心音为摩擦音1~2

天,后期转为拍水音,随病情加重,心音由拍水音所掩盖。

两侧

颈静脉努张明显,在下颌、前胸部出现水肿,且肿大明显,肘肌

外展有颤抖,牛体进行性消瘦。

心包穿刺有乳白色或乳黄色或棕

褐色浑浊异臭液体,常因心包液絮状物阻塞而停止流出。

三、诊断

主要根据心血管的特征症状不难诊断

四、防治

1、预防创伤性网胃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应作取出异物,可

用磁铁吸出,也可用磁铁从口腔内灌服,也可用瘤胃切开手术,

用手探查瘤胃、网胃尖锐异物而取出。

2、手术疗法:

先作患体全身麻醉,一般使用静松灵。

方法:

在剑状软骨与左侧肋弓之间三角区将腹腔切开,再将

第7、第8胸骨端切除,通过胸膜后组织用手伸进胸膜下部切开

胸腔,切开心包取出异物,对心包腔进行药物冲洗并导流最

后缝合。

3、手术进行过程需预防气胸。

五、预防

患牛进行如此手术以后,需加强护理,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但要恢复维持以前的生产能力,从生产观点出发,无关际意义,

一般都作淘汰处理。

真胃变位

真胃变位分真胃左侧移位和右侧移位(又称真胃扭转)。

述真胃左移,它指真胃从瓣胃后面由右侧经过腹底移至左侧胁部

置于瘤胃与腹壁之间。

多发生于分娩后新产牛,左侧11-13胁间

叩诊听诊有金属钢管音。

一、症状

多发生于分娩后新产牛,有时重胎牛也可发病。

患畜发病后

食欲、反刍、蠕动音明显减退,拒食精料,只吃一些干草、粗料,

大便干结,有时也拉稀,精神沉郁,日渐消瘦,被毛粗糙,无光

泽,产奶量逐渐减少至正常1/4,左侧腹壁处叩诊发出特有金属

钢管音“叮叮咚”或用膝盖骨顶住腹壁往上抬,听诊也可听到“叮

叮咚”响声,一般患畜体温,心率,呼吸均正常。

二、诊断

一般根据拒吃精料,只吃干草特征和叩诊听到特有金属音可

确诊。

三、治疗

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

原则:

消除真胃中气体,健胃、补液增加真胃活动。

1、非手术疗法:

外方:

大黄酊100ml、橙皮酊80ml、龙胆酊80ml、松节由

50ml、消气灵10ml×2瓶,一次口服,三次/日,连用两天,并

静注50%糖水500ml×1瓶,20%糖钙500ml×1瓶,5%糖盐水500ml

×1瓶加以VC10%×5支,VB120ml×10支,10%安钠伽10ml×5

支,一次静脉量协定用两天,并肌肉注射甲基新斯的明2ml×10

支,可起到良好效果,在饲喂过程中以后控制精料量,但复发较

多。

2、手术方法:

目前上海有三种方法:

左右腹壁切开法,左

侧腹壁切开法和右侧倒卧腹壁切开术

现介绍右侧倒卧腹壁切开术。

1、肌注5%静松灵5~8ml,患畜倒地采用左侧卧保定,牛头

抬高一些(术前禁用油类泻剂),手术区域在最后中胁骨下方10cm

处,并前后延伸10cm区域作常规剃毛。

5%碘皮肤消毒,2%普普

卡因200ml作菱形浸润麻醉,待5分种后患畜口流唾液或眼睑反

应不敏感时方可手术。

2、一般使用4号刀柄20号钝圆刀片,切开皮肤约20cm,依

次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一般小血管出血用止血钳止血

或纱布压迫止备。

待腹膜露出时,用止血钳轻轻夹住,腹膜往上

提一些,再用手术剪刀剪开腹膜,左手一指垫上后全部切开腹膜

约15cm左右,露出大网膜。

3、术者沿右侧腹壁用消毒过手轻轻伸入穿越腹中线后到达

左侧,触摸到真胃后缓慢拉回至右侧,为防止真胃以后再移位,

穿好两根18号白丝线在真胃上方大网膜大弯处固定两针。

注意

避让大网膜内肠子,针距在5~6cm穿透腹膜,在真胃解剖位置上

慢慢拉紧丝线,使真胃与腹壁相贴住,丝细固定在腹外斜肌上。

4、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处,并放入适量抗生素。

5、用3号羊肠线缝合腹膜(一般连续缝合)再作结节缝合

各层肌肉,层层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并放上适量抗生素,最后

用三菱直针18#白丝线结节缝合皮肤,针距在1cm左右。

6、外涂5%碘酊于缝针处,涂上胶棉液,覆上一层纱布。

7、术后连用三天抗生素,若有脱水现象,应补液补钾,一

般加强护理2天后,食欲恢复正常,奶产量一周后可复原,2周

后可拆线,拆线后暂停放牛,待创口肿势消退后即痊愈。

真胃扭转

真胃扭转指真胃仍处于腹底正中线偏右方向,但改变了前后

位置,造成向后方扭转(顺时针扭转)或向前方扭转(逆时针扭

转)。

特征是真胃转到瓣胃后上方,呈现气囊,叩诊发出明显金

属音。

一、症状

发病急,食废绝,心率加快,眼下凹,伴有脱水,右侧气囊

处叩诊发出特有金属钢管音,奶产量骤减,甚至无,病情短,可

在48小时内发生死亡。

二、诊断

根据症状即可确诊

三、治疗

原则:

矫正真胃位置,排出气体或积液

四、处方

与扭转程度有关。

轻者可口服消气灵10ml×2瓶,松节油

50ml,石蜡油500ml×2瓶,并驱赶牛在放牧场内。

一般可自行

调整真胃位置。

重者可手术,部位与左侧移位一样在最后切开腹

膜后,术者左手托住真胃,用带有6×9输血管的针头,刺入真

胃放气排液,慢慢纠正真胃扭转方向,促使真胃中气体和内容物

进入十二指肠,然后再固定真胃于解剖位置上,再层层缝合,层

层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放上适量抗生素,术后一定要加强护理,

控制精料喂量,并适量补液和补钾,恢复较快,拆线一般在2周

后预合良好。

犊牛下痢

犊牛下痢一般可分为消化不良,细菌性下痢和病毒性腹泻。

一、症状

犊牛消化不良,主要是犊牛体质虚弱,初乳温度偏低或量过

多,使犊牛不能完全消化,导致排粪次数增加,粪便呈淡黄色或

灰白色,最后水样或糊状,带有酸臭味,有的粪便中带血,有轻

微腹痛,犊牛表现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

1、细菌性下痢

呈急性型,体温上升,厌食,剧烈腹泻,脱水严重。

病犊迅

速衰竭,呈败血症倒地死亡。

(腹泻症状不明显表现)。

少数病例

粪便量少面粘稠,病犊里急后重,频频努责,以至肛门脱出,周

围粘结粪便块,极度消瘦。

皮肤夫去弹性,体表感觉冰冷。

慢性型:

可继发慢性肺炎,关节炎、脐带炎等。

2、轮状病毒性下痢

突然发病,有传染,2~3天内多数犊牛相继发病,粪便淡黄

色水样含有气泡及血丝。

有的病犊流粘液性鼻涕,咳嗽,初期有

体温,3~7天后多数可恢复。

二、治疗

以消炎、抗菌、补液,解除酸中毒为原则

三、处方碳片5g,食母生5g,磺胺噻唑8g。

小苏打5g,一

次口服,一日三次连服3天。

抗生素可使用庆大霉素、SMZ等,

严重病例静注生理盐水500ml×1瓶,10%安钠加100ml*1支,0.5g

氨化钾10ml×1支,NaHCO350ml一次量.

本病关键在于犊牛喂奶定时、定量、定温。

犊牛舍通风、干燥、清洁、每天消毒,增加运动,发生传染

性下痢,采取隔离,消毒。

腹泻

奶牛场发生腹泻分为三种:

奶牛消化不良,细菌性腹泻和病

毒性腹泻。

一、症状

1、消化不良

由于食到霉变饲料或饲料中带有不洁泥土,脏物,使奶牛肠

胃功能发生紊乱,消化吸收受阻,粪便变稀、臭,体温一般正常,

食欲减退,奶产量下降。

2、细菌性腹泻

体质差或高产、新产、老年,受到不良环境影响细菌侵入肠

道,发生腹泻,体温升高,精神差,有腹痛感。

粪便恶臭或水样,

奶产量减少,恢复较慢。

严重时细菌侵入乳房或血液,可呈现败

血症,抢救不及时,心率衰竭而死亡。

3、病毒性腹泻

发病时,精神沉郁、废食,体温高,口流涎,鼻流出浆液性

液体,咳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粪便呈水样,逐渐稠厚,恶

臭,并混有大量粘液和气泡,奶产量无,重胎牛可早产或流产,

持续时间较长。

二、治疗

抗菌、消炎、补液、解除酸中毒为原则

三、处方

一般性腹泻碳片40g,次碳酸铋40g,食母生40g,磺胺脒(70g

首次量),NaHCO340g,一次量,一日二次,连用二天。

肌肉注射10%黄连素10ml×5支,严重病例,脱水现象严重,

静注复方氯化钠500ml×4瓶,0.9%生理盐水500ml×2瓶,10%

安钠加10ml×5支,10%氯化钾10ml×7支,10%VC×5支,一日

二次。

抗生素可用庆大、卡那、氟派酸等。

发生本病,主要加强员工责任性,饲喂细心、耐心,牛舍干

燥,通风、定期消毒。

前胃弛缓

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神经的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使饲

料在前胃中的消化功能发生障碍,产生腐败和发酵,并伴有全身

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征:

食欲减退,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瘤胃蠕动音

减弱或停止。

诊断根据症状经过来确诊。

一、症状

1、急性前胃弛缓

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嗳气停止,瘤胃蠕动音弱、短、甚至

无。

左侧瘤胃三角处平坦,触诊瘤胃内容物充满,呈生面团样或

呈粥状。

大便干、黑,患畜奶产量下降,一般体温,呼吸,心率

值正常。

若伴发酸中毒,则病情急剧恶化,精神沉郁,眼球凹陷,

严重出现脱水现象。

2、慢性前胃弛缓

多为其他疾病继发或由急性转变。

患畜食欲时好时坏,反刍

无规律,嗳气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次数减少甚至无。

大便出

现便秘或下痢,有时相互交替,奶产量逐渐减少,患畜日渐消瘦,

皮肤干燥,无弹性,病情较长者,出现眼球下陷、脱水等,抢救

不及时,导致心率衰竭而死亡。

二、治疗

原则:

促进瘤胃蠕动,制止内容物发酵,改善瘤胃内环境,

防止患畜脱水和酸中毒。

三、处方

肌肉或皮下注射甲基新斯的明2ml×10支。

口服石蜡油

500ml×2瓶或人工盐300g~500g,加食母生40克,一次量,一

日二次,基本康复。

严重病例,若出现脱水等,须补液强心。

般静脉注5%糖盐水500ml×5瓶(或加500ml×2瓶复方氯化钠,

减少2瓶糖盐水)。

10%安钠加10ml×5支,100mgVB12ml×10支,

10%VC110ml×5支,有酸中毒现象另加5%小苏打液500ml×2瓶,

一天二次,一个疗程为三天,对于继发性前胃弛缓,首先积极治

疗原发病,其次加强患畜的饲喂和护理,有利于机体康复。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由于采食大量难以消化饲料或易臌张饲料且瘤

胃蠕动音减少、弱所致。

临床特征以瘤胃内容物积滞,腹围增大,

消化机能障碍为主,严重病例伴有脱水和酸中毒。

一、症状

发病于采食后数小时,早期患畜食欲、反刍、嗳气减少后即

停止,腹围增大,左腹中下部明显增大,病牛不安,呻吟,常回

顾腹部,触诊瘤胃内容物多而坚实或呈生面团样,蠕动音弱而短,

甚至停止,鼻镜干燥,粪便少而干结。

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

心率略快,呼吸较急、深,奶产量急剧下降。

当瘤胃内有毒的分

解物被吸收时,患畜表现中枢的抑制症状,四肢无力,震颤,卧

地不起,并伴发脱水,酸中毒。

二、诊断

根据腹围臌大程度,与前胃弛缓、瘤胃气胀,创伤性网胃炎

等相区别,加以确诊。

三、治疗

原则:

以尽快排除瘤胃内容物,制止异常发酵,促进瘤胃运

动机能以及防止脱水和酸中毒为治疗原则。

四、处方

首选药物人工盐500g,食母生40g,小苏打粉40g一次口服,

一天两次。

若瘤胃内稍有气体,该用石蜡油500ml×2瓶,消气

灵10ml×2瓶,食母生40g,一次口服。

当出现脱水现象时,应

补液强心,用药参照前胃弛缓脱水时治疗。

在康复期,应控制好

奶牛喂量,口服健胃药,如大黄酊80ml,陈皮酊50ml,一日二

次,逐步恢复正常采食量。

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又名瘤胃气胀。

主要是由于采食了大量易发酵饲料

后,在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瘤胃急剧臌大的一种急性疾病。

临床上以左肷部突出,腹部明显增大,呼吸困难,反刍、嗳气停

止为物征。

一、症状

患畜大多采食后马上发病,最明显特占是左肷、腹部臌胀,

尢以左欠部高突,甚至可高出脊背。

触诊瘤胃壁坚张而有弹性,

听诊呈鼓音。

患畜站立不安,时有回腹张望,有腹痛感,呼吸困

难,头颈伸直,张口伸舌,口中可流出泡沫唾液,呼吸心率增快,

体温正常,严重病例后期出现精神沉郁,站立不稳,最后卧地不

起,终因窒息而死亡。

二、治疗

以排除瘤胃内气体,制止瘤胃内容物发酵,改善瘤胃内环境

及增强其收缩力为原则。

三、处方

急性瘤胃臌气:

在瘤胃三角处经常规消毒,用穿刺针放气,

待放气到一定程度(约放掉3/4时),在穿刺处向瘤胃内注射消

气灵10ml×2瓶加20ml蒸馏水混合或配以鱼石脂20g,松节油

30ml,消气灵10ml×2瓶加适量水一次口服,一日二次,疗效尚

可。

或服用油类或盐类泻剂均可。

慢性瘤胃臌气或常发本病患畜:

除加强饲喂同时,发病时,

在牛舌面放一把人工盐(约50g)再用一木棒或一段稻草强制固

定于牛口腔中,让患畜不断舔,增加嗳气排出。

创伤性网胃炎

创伤性网胃炎指误入金属异物后,金属异物进入网胃造成其

创伤并伴有急性或慢性腹膜炎症。

特征:

患畜日渐消瘦,精神低

糜,被毛粗乱,无光泽。

一、症状

本病发生与奶牛大口吞咽饲料习性和网胃的解剖生理特征

相关。

一旦金属异物穿透网胃壁,造成创伤时,患畜表现为站立

不安,体温上升食欲减少,后期可停止,反刍停止,大便量少,

干带黑(片状隐血)伸颈、低头拱背,有痛感,四肢常曲于腹下,

不愿行走,或很少缓慢小心,病情一长,患畜消瘦、贫血、被毛

粗糙,失去光泽,产奶量下降,失去生产价值。

二、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借助于胸部剑状软骨处触诊,有疼痛感驱赶

牛时不愿走下坡等现象加以确诊,或借助于血液常规检查时,白

细胞总数可增至1~1.4万/MM3,白细胞分类计数,嗜中性可增加

50~70%作为诊断依据加以确诊。

二、治疗

取出网胃内金属异物,抗菌消炎,防止腹膜炎发生为原则。

三、处方

固定牛头,用开口器打开牛嘴巴,使用牛胃强力取铁器,使

导管慢慢从口空中插入食管再延伸至网胃中吸取金属异物(使用

时需两人),并投放磁棒一块,再每天二次肌注普青400万×2

瓶,链霉素1g×8瓶,连续一周,起到一定疗效。

本病发生关键在于预防,特别在牛舍、饲料堆放处控制使用

铁钉、铁丝等金属物,对于青年牛只每年吸铁一次并投放磁铁一

块,也是预防之一。

瓣胃阻塞

它是反刍动物一种严重前胃运动机能障碍性疾病,特别是瓣

胃自身的收缩机能减弱,使内容物不能排除而积聚于瓣胃中(也

有干草中塑料片、膜积于其中),使内容物的水分被吸收而变干,

致瓣胃肌肉麻痹,导致第三胃发生阻塞。

一、症状

病初有前胃弛缓症状,当三胃发生阻寒后,其蠕动音先弱后

消失,患畜表现为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或停止,有时空口咀嚼和

磨牙齿,鼻镜干燥、脱水、体温略低,呼吸心率增快,尿少而黄,

后期无尿,大便无或只有排粪便动作,常呈左侧横卧,头向右侧

观腹,四肢伸直有努责和疼痛表现。

二、诊断

根据症状,听诊三胃蠕动音消失,深部触诊有疼痛感,无尿

无大便。

三、治疗

原则:

软化三胃中内容物,及时排空,保证畅通。

处方:

病初,静脉注射糖盐水500ml×6瓶,口服石蜡油500ml

×3瓶,肌注甲基新斯的明1mg×2ml×10支,每天一次,连用三

天。

或三胃直接穿刺注射石蜡油1~2瓶。

后期:

常规手术疗法,切开患畜右侧腹壁,皮肤切口长20CM,

暴露出三胃和真胃,术者用手按摩三胃,轻轻地让三胃中内容物

向四胃中流动,待到三胃中内容物基本软化、流动,再缝合腹膜

肌肉、皮肤。

一般术后连续用三天抗生素,患畜基本痊愈。

对于

本病阶段,在于保证充足饮水,减少坚硬粗纤维,饲喂中挑选出

脏、塑料类纸屑等,本病发生大大降低,饲养管理好,正规奶牛

场发病少见。

生产瘫痪(乳热症)

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主要

特征是由于缺钙而知觉减退,体温下降,四肢瘫痪,一般多发生在

3-5胎次的高产牛,通常在产后三天内发生。

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

救治,可引起死亡。

一、诊断要点

1、多见于产后二、三天内发病,也有少数在产前或分娩后几周

发病。

2、病轻者能勉强站立,但走路摇摆不稳,后肢发软,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稍低。

二、典型症状

牛只呈现一种

特殊的卧地姿势。

初始四肢屈于躯干之下,头置地面,但很快就

将一侧前、后肢伸向前方,头向一侧弯曲至胸部,头、颈、背脊呈“S”

状弯曲。

体温下降,四肢末端发凉。

三、治疗

1、迅速补充钙剂、糖水。

静脉注射10-20%葡萄糖酸钙1000-2000

毫升,同时补充5%糖盐水1000毫升和50%糖水500-1000毫升,及

10%安钠咖20-30毫升。

如用药后未见效,可隔5-6小时再重复用药。

另可肌注适量维生素D3。

2、停止挤奶或减潮挤奶,加强护理,如静注钙剂后仍不能起立

因将牛只翻身,注意预防褥疮。

酮病

酮病是由于碳水化食物和脂肪代谢扰乱,血内积有酮体所引起。

原发性是母牛由于怀孕分娩和开始产奶时机体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

谢的负担加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发生扰乱,产生大量酮体,

过多的酮体进入血液引起酸中毒。

酮体本身对机体也有毒害作用。

发性酮病是于产后瘫痪、饲料中毒和前胃驰等病引起。

一、诊断要点

1、乳牛多发于产后,病初出现消化扰乱。

2、病牛常感觉过敏和兴奋,如眼球转动,颈部肌肉痉,吼叫,

以后运动失调,步态不稳,四肢瘫痪,不能站力、昏睡,呼吸、心跳

减慢,最后昏迷而死。

3、其主要特征为呼出的气体,尿、乳汁,有一种酮味,一般靠

近牛体也能嗅到气味。

4、乳、尿含有大量酮体。

二、酮病与产后瘫痪的鉴别诊断:

1、产后瘫痪缺乏兴奋症状,一开始牛只就不能站立或呈昏睡状,

瞳孔反射消失。

2、在治疗中如注射大量钙剂后病牛仍不能站立,就应疑患本病,

并作乳、尿的酮体检查。

三、治疗

1、本病主要是大量补充糖和抗酮,可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

毫升,同时静注50%糖1000-1500毫升、5%糖盐水1000毫升。

2、另可肌注胰岛素100-150单位,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

3、消化不良者应用健胃剂,对于昏睡反应迟牛只,同时注射咖

非因20-30毫升。

4、改善饲养,多喂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以上是奶牛场常见的疾病与治疗,当然治疗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对于个体与群发,地区差异等,治疗方式和方法,采用的药物也

不尽相同,但最主要的,本人认为还是要从奶牛的饲养管理入手,在

疾病发生时根据不同的牛只,不同的发病类型,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

方式,不同的治疗方式,分门别类的治疗才是最好的选择,由于时间

的关系,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和的家总结与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