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8235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句本位发言稿.docx

一、 语法研究中的“本位”理念

语法理论中所谓的“本位”指的是语法体系的核心纲领,是表述语法规律的依托和架构。

它既是语法分析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语法分析的“归宿地”,还是研究成果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

问题的提出由它而起,问题的解决又再次回到它来进行归纳、整理和表述(徐杰2001)»语法研究一定要有“本位”吗?

答案是,不一定!

没有“本位”也可以进行语法分析和归纳,汉语语法学界就有“无本位说”。

但是,我们认为,有本位比役有本位好。

这就好比,卖东西不一定非要有"货架”一样。

小商小贩卖东西,根本就不管什么货架不货架的,辣椒、黄瓜、西红柿的,摆一地,还不是照样可以做生意赚钱?

但是,我们深信,有货架比没有货架好。

商店里的货架有两个重要功能:

一是把现有的货品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排列开来,二是给应该有但尚未进来的货品预留空位。

语法体系的本位也有类似的两个功能:

它既应该把已经归纳出来的语法现象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排列开来,还应该给理论上存在但是尚未观察到的语法现象预留空位,从而引导语法研究中更进一步的事实发掘和理论探索,亦即找寻更多样更丰富的语法现象,解释当有却无的语法类例。

本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本位应具有以下四个条件:

第…,语法因素齐全;第二,是各种语法单位的联络中心;第三,具有控它性;第四,能发现其他本位上不易发现或不能发现的问题。

二、 各类语法“本位说”的出场路径

-般意义上的汉语语法研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应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算起,迄今己有一百多年了。

其间,围绕着哪一级语法单位应该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出发点或哪一级语法单位是语言结构中的最基本单位等问题,相继出现了各种语法“本位说”,1.马建忠的“词类本位”;2.黎锦熙的“句本位”;3.朱德熙先生的“词组本位”;4.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5.邢福义先生的“小句中枢”;6.邵敬敏先生“无本位”之说等。

如果按照语法体系分类,1和2属于传统语法;3和5属于结构主义语法,4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是立足汉语特点提出的,所以单列。

6.邵敬敏先生实际实际上是否定有本位这一说。

三、对各类语法“本位”的评述

各种语法体系在汉语语法史上都起过一定的作用,都有一定的贡献。

但对各种汉语语法体系作…比较,平心而论,还是有高下之别的。

评判汉语语法体系高下的标准是什么呢?

本文定为“两性”,即科学性、实用性。

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人们主观构建的汉语语法体系要尽可能符合客观存在的汉语语法系统。

任何一种理性的抽象,如果能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是科学的、合理的,所以主观构建的汉语语法体系越符合客观的汉语语法系统,就越科学。

再说实用性。

-般说,构建一个语法体系总有一定的实用目的。

当前,语法的实用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语言教学(包括对内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另一个是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

有比较才能看出高下。

先看有代表性的各家的汉语语法体系,即本位观:

1、“词本位”评述首先,我们应该肯定马建忠先生"导夫先路”的开创之功。

马先生是晚清时期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人物之一,他写作《马氏文通》的初衷肯定是好的,其创作目的诚如书中所言:

“童蒙入学能循是而学文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

但此书是以拉丁语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语法理论框架来套用汉语的语言事实,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们知道,马氏模仿的拉丁语保留着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化,在拉丁语中,词是天然的语法单位,依照词的形态变化,词可以分为不同的类,比如动词、名词、形容词,这些类有着明明白白的形态标记。

汉语恰好与此相反,它没有具有普遍意义的词形变化,在汉语中也压根没有与WORD相对应的词。

该体系是以词为基点为纲缔造起来的。

尽管它对汉语语法学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是机械模仿西洋语法而忽略了汉语语法的个性。

“词本位”的语法体系对于词形变化发达的语言来说,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汉语语法与西方语法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缺乏西方语言那种词的形态变化,因此“词本位”的语法体系不符合汉语的实际。

2、“句本位”评述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标榜为“句本位”语法体系,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句子本位”,而是“句法成分本位”,(李宇明1997)该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心词分析法和“依句辨品”的词类区分法。

尽管它对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建立和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体系也存在严重的缺陷,主要是它的中心词分析法忽视了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它的“依句辨品”法脱离了汉语语法的实际,所以科学性也就打了折扣。

从国外引进并加以改造的图表式句子成分分析法、紧缩式病句修改法迄今为比仍在沿用,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句本位"语法在传统语法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句本位"不符合汉语事实。

我们知道,黎氏模仿的英语虽说形态变化大为简化,语序和虚词的语法手段大为增强,但英语的句子总是受着一条语法规律的制约,即主谓关系的一致性。

在英语里,一个句子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当前边出现什么主语,后边的谓语动词就-•定得在时、体、态、式、数等语法范畴内与前边的主语保持一致。

而汉语呢,一个句子不一定非得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实际上存在着大量的“无主句”。

在这种情况下,照搬英语的语法理论框架来套用汉语,怎么合适呢?

3、“词组本位”评述。

朱德熙的“词组本位”说的优点是科学地说明了汉语的词类和句法的关系问题(在“词组”层面根据词的句法分布划分词类),通过对“词组”结构的描写来说明复合词和句子的结构,打通了词组跟复合词以及句子在结构上的内在联系,较好地描写了汉语语法的句法系统。

该语法体系在语法的句法结构平面的分析上比较科学。

缺点是这种语法体系侧重于句法分析,而对句子的语义和语用分析缺乏足够的重视(虽然也意识到句子还有语义和语用表达),而且也很难通过“词组”为基点来说明句子中的语义、语用方面的全部内容(特别是语用表达方面的)。

可见这种语法体系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现行汉语语法体系中,"词组本位”仍居统治地位。

比起“词本位”、“句本位”来,“词组本位”研究者的的确确挖掘出了汉语不少的语法规律,例如“在汉语里,词组和句子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该本位注重了对"词组”这一级语法单位的研究,对某些歧义结构进行了较好的分析与解释。

但“词组本位”在建立学科体系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把握“词组”这个中心,而是陷入到诸如“词类的划分”、"主宾语的确定"、“单复句问题”等泥潭之中,在背离“语法研究为大众服务、而向应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另外,对某些语规律的揭小,比如关于汉语特点的论述,认为“在汉语里,词类与句子成分是一对多的关系”。

这明显是在用“印欧语的眼光”考察汉语实际,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诚如徐通锵先生所说,真正的语法规律应该是简明而具有解释力的,这不能成为汉语的特点。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词组本位"的不足,马庆株先生(1998)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本位”的语法观念,即选择语法单位的两个层级作为基本单位,除“词组"夕卜,再加一个“词二

4、“字本位”评述。

“字本位”语法是20世纪末期诞生于中国大地的一种全新的汉语语法理论,倡导者有专事语言理论研究的徐通锵先生。

徐通锵重视汉语语法特点的精神是好的,但把“词”取消而以“字”(方块字)作为语法结构的基本单位的“字本位”观点很难说理论上是一种进步。

首先,“字本位”最受人指责的是“字”能否成为一级语言单位。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字”只能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符号的符号。

其次,“字本位”引起争议的是关于“字”的定义。

徐通锵先生认为“语言中只要是和概念或判断相联系的音义结合的单位,它就有可能是这种语言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而在汉语中,这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就是“字”,因为“字有明确的封闭性、离散性特点,一个音节表达一个概念,形成'1个字•1个音节•1个概念'的结构格局,字在汉语社团中具有心理现实性,不管是谁,受过教育还是没有受过教育,都知道一句话中有儿个字。

”由此可见,“字”的判断标准要看它是否和概念或判断相联系。

字本位”让人无法接受的第三个理由是“字不利于观察各种语法单位和语法规律”。

换句话说,"'字'虽然是'语音、语汇、语义、语法'的交汇点,但它自身所包含的语法因素是相当有限的,也不是各种语法单位的联络中心,对其他语法单位的控制力也非常弱。

”(李宇明,1997。

其实,“字本位”说跟“语素本位”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如果以语素(或“字”)为出发点自下而上来构建汉语语法体系,也不是不可以。

这可以回避汉语中词跟短语的划界,但付出的代价是否定了词是语法的或造句的基本单位这个语言的共性。

更何况,语素本质上是词素,研究语素主要用来说明词法,用它说明句子结构就得绕几道弯,用它来说明语用表达那更是一种奢求。

5、 “无本位”评述,(邵敬敏,1998。

邵先生在列举了“本位说”的二大弊病之后,认为“各种'本位说',对强调该语言单位或语言层而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动辄就称之为'某某本位',最终不会给语法研究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6、 “小句中枢”说的评述。

邢福义先生(1995,1996)十年前正式提出“小句中枢说”。

他本人虽未冠以'.本位"之名,但是却也被普遍认定为一种本位理论。

邢先生(1996:

13-16)明确指出,“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共7种:

1.语素;2.词;3.短语;4.小句;5.复句;6.句群;7.句子语气。

”“比较地说,在各种语法实体中,小句这种语法实体所具备的语法因素最为齐全。

一方面,就小句构成的基础而言,小句既包含词和短语,又带有句子语气。

另…方面,就小句构成的结果而言,小句包含各种各样的语用因素,而且,小句所反映的各方面的语法规律,实际上就是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律。

”邢先生(2004)本人对自己提出的这一新体系的定位是,

“对汉语语法事实进行研究的一种观测点的选择”,而其他的本位理论在邢先生看来“都有不可忽视的理据,都有可能成立的理由”。

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其他语法体系的包容与尊重,平和而中肯,毫无排他性。

最近十年间,邢先生本人和汉语语法学界许多学者,或从不同的理论侧面对这一新的语法学说进行论证补充,或采用其分析框架来观测和解释语法现象,成果令人瞩目。

仅我们所看到的就有,邢福义(1995,1996,2000,2001a,20016).李宇明(1997)潇国政(2001)储泽祥(2004),丁加勇(2004)、刘街生(2004)、刘云、俞士坟(2004)、温锁林(2004)、郑贵友(2004)等一系列语法论著。

四、细说“小句中枢说”

1、何为小句

在汉语语法史上,“小句”这个说法始见于刘复先生的《中国文法通论》。

但是,刘复没有把“小句”当做语法单位,刘复先生是为定义“子句”而提到“小句,在他的体系里,“小句”只是一个名称而不是一个句法单位…。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语言的静态单位是:

语素、词、短语(包括主谓短语)以及介乎词和短语之间的短语词,其中语素是基本单位。

语言的动态单位是:

小句、句子(一个或几个小句),小句是基本单位。

静态单位和动态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一个小句一般是一个主谓短语;也常常是一个动词短语(包括只有一个动词);在少数情况下是一个名词短语(包括只有一个名词)。

”在此,吕先生认为小句是语言的基本的动态单位,但他只是描述出了小句的结构形式,没有进一步对小句进行定义。

后来,吕先生在翻译赵元任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时,将clause译为小句。

在《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先生直接将作句子成分的主谓短语、并列复句中的分句(复合句中的小句)和偏正复句中的分句(从属小句)以及单句都称为小句。

曲承熹则认为主谓结构都可以看做小句。

在同一时期。

邢福义先生提出了“小句中枢说”。

邢福义先生采用吕先生“小句”这个名称,对小句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强调小句在语法体系和语法分析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邢福义先生对小句的定义是:

“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和独立性的语法单位。

”这是从语用的角度给小句下的定义,正是这个原因,邢先生把单句和复句中的分句归为一类,都叫小句,而把充当句子成分的主谓短语排除在小句之外。

后来的研究者中,还有试着给小句下定义的,如陆镜光认为,“小句的定义应以形式和意义为标准:

一定形式和意义的句法结构就是小句”,这个定义不能对小句和短语、词进行区别因为短语、词也有“一定形式和意义”,而小句和短语、词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实际上,在此之前储泽祥先生就指出,小句是汉语语法基本的动态单位。

语调才是区别汉语小句和短语的关键因素,从而为辨识小句打下了基础。

2、“小句中枢说”优点

邢福义的"小句中枢”说。

该理论认为:

小句在各种实体中所包含的语法因素最为齐备;小句处于“联络中心”的位置,跟其他语法实体都有直接联系;小句能够控制和约束其他语法实体,成为其他语法实体所从属所依托的核心;小句还有“•:

律”(成活律、包容律和联结律);所以小句处于汉语语法系统的“中枢”地位。

(邢福义1995)与上述各种汉语语法体系比较,“小句中枢”说构成的汉语语法体系可以说是胜人一筹。

第一,“小句中枢”说构建的语法体系内容比较完备。

语法是多侧面、多角度的,任何一个句子都存在着“三维”(句法、语义和语用扮平面)或“•:

角”(语形、语里、语用)。

以往的汉语语法体系或侧重于描述词类系统,或侧重于描述短语和句子内部的句法系统,而对语义和语用问题则不涉及或很少涉及。

“小句中枢”体系不但要研究语形,还要研究语里,并比较重视语法中的语用问题。

如提出“小句成活律”的观点,强调要揭示小句成型和生效的必要条件,要研究句子的语气和说话者意志的有效表达;在“小句包容律”中提出要研究其他句子的特有因素(语用成分、成分逆置现象、成分共用现象等)。

这样的语法体系比较符合语法的客观实际,比之其他“本位”说所构建的体系在内容上更加完整、更加丰富。

第二,“小句中枢”说做到了理论观点和表述内容的统过去有些语法体系的理论观点和实际表述内容存在脱节现象。

比如《马氏文通》,该书《例言》中说:

“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

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该书的观点:

一是“句读”是其体系最重要的语法单位,是研究的直接对象,是体系追求的目标;二是通过字类(即词类)来说明句读。

观其“是书本旨专论句读”的立论,未尝不可说是“句读本位”。

但就实际表述内容而言,该书以词为基点、为重点(全书共十卷,句读只有一卷,而字类有八卷,占全书的十分之八),说它“专论词类”也不为过,所以人们认为该书的体系是“词本位”语法体系。

可见该书的理论观点和表述内容是脱节的。

再如《新著国语文法》,自称是用“句本位”理论建立起来的。

该书说,“'句本位'的文法,退而'分析',便是词类的细目;进而'综合',便成了段落篇章的大观又说“先理会综合的宏纲(句子),再从事于分析的细目(词类)”。

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句本位”理论是以句子为中心或中枢的。

但从实际表述内容看,该书的重点却放在句法成分上,是以句法成分为纲建立语法体系的(以词在句中的句法成分来确定词类,根据句法成分来划分实体词的''实位”,进而论述句法成分的复杂化以及复句等)。

所以《新著国语文法》的语法体系实际上是“句法成分本位”。

这表明该书表述内容跟它说的句子是“宏纲”、“中心”的理论也是脱节的。

“小句中枢”说在理论上强调“小句”是中枢,认为小句在汉语语法系统中居于“中枢的地位”,是各语法实体的“联络中心”:

“在说话方式上,小句同语气相联系;在内部构件上,小句同词和短语相联系;在外部组合上,小句同复句和句群相联系。

”(邢福义1995)根据“小句中枢”说理论观点著述的《汉语语法学》,其语法体系的表述框架是:

“小句~小句构件(词和短语)~小句联结(复句)”。

这个表述框架所反映的内容跟“小句中枢”说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跟《文通》、《新著》相比,"小句中枢”说做到了理论观点和表述内容的统一。

第三,“小句中枢”说中的“中枢”比“本位”说的“本位”所指要明确。

“本位”的含义可以有各种理解:

如“基本单位”、“基础”、“基点”、“标准”、“本体”、“坐标”、“观察点”、“出发点”(或“起始点,’)、“纲”、“中枢”、“中心(或“核心”)”、“重点”、“研究对象(或目标)”等,都可以理解为“本位”。

如果着眼于语法单位,可以依据上述的某一理解定位于某个单位,如说“词本位”、“词组本位”、“句本位”等。

如果着眼于语法的某一方面定位,如说“句法本位”、“语义本位”、“语用本位”等。

有些没有直说用何种“本位”的语法体系,究竟说它是什么“本位”,人们很可能会莫衷一是。

总之,“本位”是个很模糊的概念。

不同的“本位”观构建的语法体系不可能相同,即使对“本位”的含义理解相同,构建的语法体系也未必相同(如都认为“基本单位”是“本位”,但由于对何种语法单位是基本单位有不同的认识,因而构建的体系也不一样)。

面对如此众多的"本位”观,人们很难取得共识,于是乎“复本位”、''多本位”、“移动本位”说都提出来了,无怪乎有的学者主张“无本位”说,那是对“本位”感到迷茫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否定。

(邵敬敏1998)事实是,提“本位”这个术语也好,不提也好,人们都可依据自己所理解的那个''本位”来构建汉语语法体系。

“小句中枢”说避开''本位”而用''中枢”命名,含义比较明确,是明智的。

3、“小句中枢”说存在的问题

“小句中枢”说的优点应该肯定。

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是:

第-,有的内容似不应纳人现代汉语语法体系。

《汉语语法学》提出要用“大三角”(普•方一古)方法来描述现代汉语语法,即在分析普通话语法现象时,要“以'普'为基角,撑开'方'角和'古'角”,要“深人发掘方言事实的结论和有关材料”,“考察所研究的对象在方言里有什么样的表现,以方言印证普通话”,“看古代近代汉语里有什么样的表现,以古印证今疽'(邢福义1996/1997)这些话如果泛论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或讨论“普、方、古”之间的关系,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指在涉及现代汉语语法的某些现象(比如古汉语的遗迹或受方言语法的影响)时适当地用古汉语或方言进行印证性的解释,那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对普通话的每一种语法现象都要考察它们在方言里和古汉语里''有什么样的表现",并用来“以方证普"和“以古证今”,那就成了以“普”为上兼及“方”、“古”的''普、方、古”汉语语法体系,而不是单纯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

可见,如果用“大三角”来构建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把“方”、“古”的语法事实当作必备的内容纳人普通话语法体系,似欠妥贴。

第二,在小句有没有“独立性”问题上说法有矛盾之处。

关于小句有没有独立性的问题,目前有三种看法:

••种认为小句是指不独立的句子(包括主谓短语),那就是小句没有独立性,如《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王维贤主编的《语法学词典》就持这种观点;⑤另•种认为小句有两种:

“独立小句”(即单句)和“非独立小句”(即分句)。

那就是单句有独立性,分句无独立性,如吕叔湘(1979;29)就持此观点。

再有一种是"小句中枢”说的观点:

一方面认为小句是具有“独立性的语法单位”,小句.'具有独立性”(独立性“是指一个小句不包含在另•个小句之中”;另一方面却又认为小句中的分句不独立)说''复句一旦形成,其中的小句便不再是独立的”。

(邢福义1996八997)那就是小句中的分句既有独立性,又无独立性,这在理论上陷于自相矛盾。

-个语法结构体是否具有独立性,要看它在言语中是不是一个能单独成立的句子。

凡是单独成立的都具有独立性,凡不是单独成立(尽管抽出来可以单独成立)而在一个统一的句子里作某个成分或分句的,就不具有独立性。

说白一点就是:

作为单句的小句具有独立性,不是单句的小句不具有独立性。

这样在理论上就能圆说。

第:

,说小句都能成活,似可再酌。

要讨论小句能否成活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成活”的条件。

“小句中枢”说提出“成活”的条件是:

有“可成句构件语法单位”、“句子语气”、“意旨的有效表达”等,这些都是正确的。

可以更简明地用“独立性+表述性”来概括“成活”的最基本的要素。

“独立性”是指它在言语交际中能独立进行表达,“表述性”是指能表述“一个完整的思想十-种有效的意图”。

“独立性+表述性”的形式特征是:

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句调)或语气词,在口语中有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通常用句号、问号、叹号、分号等。

人们说出话语表达思想,总是一句一句地说的,所以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都有“独立性+表述性”,它们都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也就是都能“成活”。

“小句中枢”说的小句有两类:

一类是单句,它具有独立性和表述性,能成活没有问题。

另一类是复句中的分句,分句是否都能成活就有疑问。

“小句中枢”说认为“复句一旦形成,其中的小句便不再是独立的”,这话是对的。

既然“不再独立”,也就只能用逗号,不能用表示“独立性”的标点符号,分句似乎谈不上“成活”。

但“小句中枢”说又认为分句“带有特定的句子语气”,因此能“成活”。

(邢福义1995)的确,陈述、疑问、祈使、感叹之类语气是独立性和表述性的重要标志,问题是分句是不是都有这类语气。

在某些复句中,分句抽出来往往能够单独成立,并表达特定的语气,如“哥哥在唱歌,妹妹在跳舞”、“你是田家的媳妇,我就不是田家的媳妇吗"中的分句,抽出来能成为一个既有独立性乂有表述性的单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然能够成活。

但在另一些复句中,分句单独抽出来没有独立性语气和语调,如“他吃了饭,挥了挥手,就走了”、“因为下雨,所以我不去了”、“孩子越不听话,我就越生气”这儿个复句,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述了•定的意旨,全句有统•的语气和语调。

但是如果把某个分句独立出来,则不能成立,也就不能成活。

比较:

(1) a.,他吃了饭,b.他吃了饭了。

(2) a.”孩子越不听话,b.孩子不听话了。

(3) a.?

因为下雨,b.下雨了。

上述例中a都是复句中的分句,单独拿出来都缺少“完句”的语气,人家一听就觉得句子“意犹未尽二这就不能表述一个完整意旨或体现一个特定意图,不能单独“成立”、“生效”,也就不能“成活二相反,例中b都是单句,都具有独立性和表述性,所以都能成立,都能“成活”。

可见,把分句全都看成具有独立性和表述性的能“成活”的语法单位是可以再斟酌的。

不妨把小句分为两类:

一类是能单说、单用,即能单独成立或成活的独立小句(或称“自由小句”);一类是不能单说、单用,即不能单独成立或成活的豁着小句(或称“不独立小句”)»如果把“成活律”看作语法单位“中枢”地位的重要条件,那就得对“小句”进行必要的限制,即只有独立小句(自由小句)才能成活。

如果这个前提能成立,那么,把“小句中枢”说改为“独立小句中枢”说可能准确一些,或者改为“单句中枢”说可能更好、更适切。

第四,小句跟句子、主谓短语的关系也还需要明确。

“小句中枢”说认为“小句是'句',复句也是句。

……通常提到'句子',往往只是指小句,特别是只指小句中的单句。

……'句子'这个概念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

有时统指所有的句,这是广义的用法;有时只指小句,这是狭义的用法。

”(邢福义1996/1997:

15-16)这涉及对句子的看法。

•般认为:

句子是指单句和复句,因为它们都表达…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和特定的意图,即具有“独立性+表述性二分句是不是句子?

严格地说,它未"完句”,只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不能说是句子。

赵元任说:

“一个句子是一个自由形式。

”(赵元任1979:

41)吕叔湘说:

“句子说出来必得有语调……书面上,句子终了的语调用句号、问号、叹号来代表,有时候也用分号。

”(吕叔湘1979:

28)朱德熙说:

“我们说复句是由单句组成的,这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

从理论上说,组成复句的单句(即分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