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53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docx

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复习《古代史》教案古代外交专题

注: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仅为大纲版;新课标版未单列中国古代外交,仅零星散见于新人教版必修Ⅱ的中国古代商业和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框题。

本专题含中国古代秦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对外交往概况。

一.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

(1)秦汉—明初:

主动开放

①秦汉:

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

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

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

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

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

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

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

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后汉书》)。

②南北朝:

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③隋唐:

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半岛)和欧洲(如拂林即东罗马)等许多国家。

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

唐与朝鲜有商贸、制度、教育、物种、技术、风俗等方面交流。

唐与日本有使节(遣唐使)、制度(大化改新)、建筑(奈良城)、教育(儒学)、商贸(开元通宝)、生活习俗(和服)等方面交流。

隋唐与东南亚的骠国(缅甸)和南亚的天竺有使节、技术、宗教等交流。

隋唐与中亚的波斯和大食有交往。

唐朝时中国人学习了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周边邻国的乐舞风格。

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了行踪。

史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

④明初:

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中外矛盾尖锐,甚至发展为侵略反侵略斗争。

郑和下西洋,其最主要目的是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政治目的为主),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它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但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使这一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2)明后期—清前期(鸦片战争前):

闭关锁国

明中期,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

明中后期,戚继光和俞大猷配合抗倭,取得胜利。

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帝时,在雅克萨大败俄军,签订《尼布楚条约》。

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缺乏广泛的外贸需求(主要原因);也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扰和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明中后期开始实行的闭关政策在清初继续实行,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并规定由“公行”(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统一管理外贸事务。

2.从区位角度总结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主要内容

(1)古代中国与东亚的关系

①与日本的关系:

秦汉时期:

徐福东渡的故事;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人日本。

隋唐时期:

遣唐使;贸易往来频繁;突出人物:

鉴真和吉备真备;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明清时期: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明政府限制私人海外贸易;戚继光抗倭,1565年肃清倭患。

②与朝鲜关系:

秦汉时期:

秦汉之际,燕、齐、赵等人为避战乱,数万人迁居朝鲜;三韩多次派人赴汉,会见光武帝;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号;从朝鲜输入檀弓、果下马等;中国输出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

隋唐时期:

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铜、制瓷技艺等;新罗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2)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印度半岛的关系

①与印度半岛的关系:

汉朝:

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印度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隋唐时期:

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

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交流加强,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

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

玄奘从陆路到达天竺研究佛学。

义净从海路到天竺研究佛学,后来到印度尼西亚等地。

②华侨开发南洋

南洋:

泛指东南亚地区。

过程:

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

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诸岛定居,成为华侨。

作用:

他们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3)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关系

①陆上丝绸之路

开辟条件:

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西域都护设立——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甘英出使大秦——进一步了解西行路线;汉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路线:

长安一河西走廊一敦煌一疏勒一大宛一安息一大秦。

意义: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②海上丝绸之路

开辟:

汉武帝以后。

路线:

广东沿海港口(广州等)一印度支那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沿岸一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

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问的联系。

③郑和下西洋

目的:

弘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寻找建文帝。

条件:

国力强大,造船业发达,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罗盘针使用等。

过程:

1405年至1433年,先后7次,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路线:

沿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特点:

规模大,历时长。

次数多,航程远,抵达国家地区多。

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局限性:

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没有推动海外贸易新时代的到来。

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没有生命力。

随着国力衰退,航海壮举便悄然结束。

(4)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关系

秦汉时期:

东汉时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

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

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期:

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者往还,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人中国;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宋元时期:

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

明清时期:

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

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1685年和1686年雅克萨反击战;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关系

秦汉时期:

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铁器、丝绸以及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隋唐时期:

唐朝对外往来密切,隋朝和波斯互遣使节,唐朝波斯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

唐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

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

宋元时期:

元朝时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人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3.中国文化的外传(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①原因: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②表现:

中华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广泛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和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

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①原因:

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有很高的国际声望;隋唐对外交通发达,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现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

②表现:

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纺织即使传入朝鲜、阿拉伯;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中国儒家经典、佛教传入日本。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①原因: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盛,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

②表现:

一是造纸术的外传,朝鲜(4世纪)→日本(7世纪)→阿拉伯国家(8世纪)→欧洲、非洲(12世纪)→美洲(16世纪)→大洋洲(19世纪)。

二是活字印刷术外传,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西夏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后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三是指南针外传,13世纪时(南宋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是火药外传,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入传入欧洲。

4.外来文化的内引(西学东渐、外物内引)

(1)农作物品种: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2)生产技术:

唐朝时,波斯的织锦法、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

(3)科技:

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4)宗教: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游古印度;伊斯兰教在唐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

(5)艺术:

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传入中国。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1)条件:

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对外政策;中国古代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政府的对外政策,政局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等,也是其重要条件。

(2)内容:

反对外来侵略、援助邻邦国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政府使节互访、对外政策等。

(3)目的: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上互补互利;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4)特点:

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前四点又是中国古代贸易的特点。

(5)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一是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二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三是通过宗教人士实现;四是通过战争。

(6)古代对外关系频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①原因: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实行开明的外交政策。

②表现:

政治军事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

③影响:

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发展。

(7)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主流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待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8)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启示:

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潮流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2.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三次高潮

中国是文明古国。

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1)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

汉字也传入朝鲜。

儒学经典传到日本。

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2)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第二次高潮)。

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

传入中国的有:

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

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

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3.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是清朝政治需要: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成为统治阶级必然引起汉民族人民的反对,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威胁统治为防范中外结成反清联盟;②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

清前期工商业比较发达,但自给自足封建经济仍占领重要地位,使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往来滋事;③重农抑商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④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顶峰的必然;⑤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结果。

(2)影响:

①积极方面,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政治侵略,暂时延缓了殖民侵略,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发展;②消极方面,几乎隔绝了中外联系,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各时期与主要国家和地区交往的主要史实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阶段特征、政策分析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方面的联系是高考的冷点。

3.应高度关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复习与训练。

四.高考题例

01.(2006江苏历史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02.(2004全国四卷文综13)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①政治经济制度②建筑样式③中国姓氏④儒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03.(2005北京文综12)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

A.佛教传入中国B.法显游历天竺

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

04.(2005北京文综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D.罗盘针

05.(2006广东历史4)下列中外文化交流事件中,发生在宋代的是

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内地  B.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

C.活字印刷术开始外传  D.引进玉米和甘薯

06.(2008四川Ⅰ卷文综1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

这次战役客观上促进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07.(2009年重庆文综13)汉武帝时期,一位前往中国的日本人途经朝鲜半岛时可能看到

A.作坊里正在生产麻纸B.寺庙里在进行佛事活动

C.工匠用雕版印刷书籍  D.许多中国人在那里生活

08.(2009年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十分繁荣。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理了从“刀耕火种”.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09.(2009年浙江文综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

“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2006全国二卷文综38)(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清中期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8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12分)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4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BA、D项为西汉武帝时,C项为西汉元帝时。

02.B排除③项。

03.C只有C项在时间和方位上都符合要求。

04.D只有D项在时间和影响上都符合要求。

05.CA项在西汉末年,B项在唐朝,D项在明朝。

06.A造纸术在8世纪传入阿拉伯,正好在唐朝。

07.D汉武帝时期是公元前2世纪,造纸术传到朝鲜最早是4世纪,佛教由中亚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是西汉末年(传到朝鲜更晚),雕版印刷术是隋唐时期中国的印刷术。

08.C指南针应是南宋末元朝初年传到阿拉伯的。

09.C①③两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②④两项突出意义。

10.

(1)(用发展的眼光看变化,从性质上对比)从领先转为落后。

(4分)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

(4分)

(2)(从经济、政治、思想状况分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3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2分);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3分)。

(如答出其它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3)(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基础、文化政策等方面思考)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2分);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分);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3分);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科技发展(4分)。

(如答出其它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4)评分说明:

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

(4分)

五.新题预测

01.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多次来华考察,在《中国》一书中,他称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商业通道为“丝绸之路”。

汉代丝绸之路的走向是A

A.长安——陇西地区——葱岭一一西亚一一欧洲

B.长安——玉门关——酒泉——今新疆——西亚一—欧洲

C.成都——大理一—身毒一一西亚

D.长安——阳关——安西都护府—一葱岭——西亚

02.据史料记载,两汉时期,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

”导致楼兰文明衰落的原因有C

①人类活动加剧,破坏生态环境②经济重心的转移

③民族之间战争的破坏④两汉中央政府的移民政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03.至今在荷兰、德国,橘子还被称为“中国苹果”,它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陆的。

据此可推定A

A、中国可能是橘子的原产地B、橘子是汉朝时期经丝绸之路传人欧洲

C、橘子是唐朝时期由阿拉伯人经海上丝绸之路传人欧洲D、德语与荷兰语同出一源

04.在论及隋唐文化时,鲁迅先生曾说,“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

”能说明鲁迅观点的例子有C

①接纳了外来宗教②引进西方自然科学

③吸收波斯纺织艺术④学习东罗马的医术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05.梁启超曾感叹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之所以出后“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A

A.受传统经济结构与政治制度的制约B.中国再没有出现明成祖式的开明君主

C.明朝顽固推行彻底的“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造船工业比西方落后了

06.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新现象的是D

A.西学东渐B.中国与外国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C.政府几度实施海禁D.葡萄、石榴等物种传人中原

07.诗人杜牧有“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的诗句。

诗中的“西海”是指今天的D

A.红海B.里海C.孟加拉湾D.波斯湾

08.最能反映中国与日本政治关系的材料是D

A.徐福东渡的传说B.《汉书•地理志》记载倭人的生产生活

C.日本出土的汉代铁器、漆器等D.日本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

09.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通过陆路和海路均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半岛。

以下技术或物品属于唐朝时开始传入朝鲜半岛的是B

A.漆器B.茶种C.活字印刷术D.铁制生产工具

10.“舍身取义传道艺,唐风漾溢奈良城”。

郭沫若的这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D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