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600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docx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

第一单元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

把麻搓成线。

)B.也傍桑阴学种瓜(傍:

依靠)

C.山衔落日浸寒漪(漪:

水中的波纹。

)D.草满池塘水满陂(陂:

池岸)

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中衔”的意思是(),这里巧用了()的修辞手法。

A.含在口中,用嘴叼着B.遵奉,接受C.夸张D.拟人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耘田嗡嗡B.割掉码蚱C.拔草蝴蝶D.瞎闹水瓢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供耕织供应B.觉得睡觉C.明晃晃晃眼D.燕园燕子

5.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绩麻:

把麻搓成线。

B.稚子:

幼小的孩子。

C.信口:

随口。

D.磬: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6.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8.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下列选项中,对句意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系在美丽丝线上的闪着智慧与快乐的珍珠。

A.童年生活五彩斑斓。

B.童年生活如同美丽丝线

C.童年生活闪着智慧与快乐。

D.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珍珠。

10.下列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平,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B.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C.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D.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可;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11.将下面的句子插入文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儿突然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将它夹住。

①蜻蜓飞累了,停在树枝上休息。

②此时此刻的蜻蜓全身放松,警惕性低。

③它也顾不上身边有个庞然大物,威胁着它的生命。

④淘气的小孩儿蹑手蹑脚地接近它。

⑤蜻蜓拼命挣扎,但为时已晚,它已经成了孩童手中的“俘虏”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④⑤之间D.③④之间

12.下列词语中的“胜”,与“赏月胜地”的“胜”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B.不胜其烦C.不可胜数D.名胜古迹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B.《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C.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D.我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

下雨啰!

14.与“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流连忘返吗?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管是谁来到这里,能流连忘返吗?

B.不管是谁来到这里,还能流连忘返

C.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都能流连忘返。

D.不管是谁来到这里,不能流连忘返

1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一项是()。

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6.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走进厨房,一只老鼠突然从墙角窜出来,聪聪禁不住大叫起来:

“______

A.嗯,原来是只老鼠。

B.咦咦?

这是什么呢?

C.哦,是一只老鼠跑出来了。

D.呀,老鼠!

一只老鼠!

17.下面五句话填在横线上,按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沙滩。

①海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

②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③那些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了。

④嗬!

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

⑤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A.⑤②④③①B.③①④②⑤C.①④③⑤②D.②⑤①③④

18.“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几句话中景物的特征是()。

A.美丽B.明亮C.自由D.健康

第二单元

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

(筛酒:

斟酒。

B.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镌着:

刻着。

C.他是一名郎中,看好了许多疑难杂症。

(郎中:

一种官职。

D.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籰子:

绕丝线的工具。

2.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是屹立在文学名著中神一样的人物。

隐居深山时,他_______。

他是_______;空城迎敌,面对周瑜的屡次陷害,他却能_______,他是谁?

他就是诸葛亮。

A.以德报怨淡泊明志镇定自若B.镇定自若以德报怨淡泊明志

C.淡泊明志以德报怨镇定自若D.淡泊明志镇定自若以德报怨

3.阅读名著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判断词语的大致意思

B.可以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C.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D.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地理解就可以了,不用去查找词语的具体意思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私自粗鲁B.熟悉手仗C.傍样都督D.碗蝶紧急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擂鼓擂台B.调查调节C.更加更改D.漂泊停泊

6.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议军事制造弓箭推却时间预计功课

B.招待客人吩咐事情准备材料探听虚实

C.报告领导制订计划调度车辆连接线路

D.靠近码头支援灾区布置房间下达命令

7.下面四个句子分别体现了武松怎样的特点?

()

(1)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2)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3)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4)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极又打了一回。

A.爱面子机敏心细无畏B.无畏机敏爱面子心细

C.无畏机敏心细爱面子D.无畏心细爱面子机敏

8.下列故事和主要人物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船借箭——刘备B.三打白骨精——孙悟空

C.单刀赴会——关羽D.焚稿断痴情——林黛玉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走进张家界,你会为这天造地设的景观而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B.一遇到难题就抓耳挠腮,这就是个别同学学习生活的写照。

C.新年到了,我们序齿排班向奶奶拜年。

D.每次老师提问时,同学们都七手八脚地抢答问题。

10.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

上联是“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与之对应得最恰当的下联是()。

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C.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D.报仇雪恨,莽李逵泄愤山神庙

11.下列加点的字词换成现代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凡客人来我店中(但是)B.武松读了印信榜文(印章)

C.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为什么)D.何不拜我为王(为什么)

12.如果“复”字不会读,那么应该用()查字法来查词典。

A.音序B.部首C.数笔画D.随便哪一种

12.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次“美德少年”的评选,既然大家都推荐你,你就别再_____了

A.推脱B.推让C.推选D.推卸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班长神机妙算,这些数学难题全都做对了。

B.走进张家界,你会为这天造地设的景观而感叹大自然的伟大。

C.狂风夹着大雨迎面扑来,她紧抓雨伞,踉踉跄跄地往前走去。

D.考试结束的时间快到了,王明还有一道题解答不出来,急得抓耳挠腮。

14.下列句子中,歇后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真是“猪八戒打蚂蚱——笨手笨脚”的,费了好大工夫,才把掉了的纽扣缝好

B.卖这么贵,果然没有人买,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C.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800米跑对他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D.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上,展品琳琅满目,看得我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了。

15.下列故事,不是出自《西游记》的一项是()。

A.女儿国遇险B.大战红孩儿

C.倒拔垂杨柳D.大战流沙河

 

第三单元

1.下列关于汉字字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C.小篆是秦朝时发展来的,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D.隶书的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而楷书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南北朝之后占主导地位,一直通行至今

2.下列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内容

B.写研究报告时要写出研究目的,写清楚研究方法

C.搜集资料的办法主要有:

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

D.研究报告的结论必须是科学的

3.“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这是对写错别字的人的()

A.赞美B.嘲讽C.安慰D.同情

4.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问题的提出调查研究情况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B.标题问题的提出调查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研究结论

C.标题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研究结论资料整理

D.标题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5.生活处处有语文,下列街头宣传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本公司承接管道按装业务。

B.夏季服装大促销买300元送100元(券)

C.本商场付食品专柜新进一批特色糖果。

D.前车于后车必需保持安全距离。

6.小明的妈妈和小华的妈妈分别想开一间裁缝店和书店,你能帮她们分别挑选出一副对联供开业时使用吗?

(填序号)

裁缝店()书店()

①酌来竹叶凝杯绿饮罢桃花上脸红②剪彩为歌袖裁云作舞衣

③石池春暖人宜浴水阁冬温客更多④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⑤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⑥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

第四单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丽受了很大的委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B.妈妈缝衣服时不小心一针见血,手指受伤了。

C.跑到这里的时候,陈成的额头上已经是汗如雨下了。

D.我们不要老想着意外之财,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吧。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浪费时间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C.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

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D.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吗?

3.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却看:

回头看。

B.三万里河:

三万里长的河水。

C.遗民:

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D.五千仞岳:

指华山。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丽受了很大的委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B.王老师表扬学生总能一针见血。

C.跑到这里的时候,陈成的额头上已经是汗如雨下了。

D.我们不要老想着意外之财,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吧。

7.对句意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A.船长屹立在舰桥上。

B.船长一句话也没有说。

C.船长沉入了深渊。

D.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

8.人的语言是内心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下列人物的语言和哪一种心理相对应呢?

(填序号)

(1)“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

(2)“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

(3)“岸英!

岸英!

”()

A.悲痛万分B.怒火中烧C.激动不已

9.下列句子中和“三万里河东入海,千仞岳上摩天”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对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判断不正确的是()。

A.“今天天气真好!

——我们晚上吃么?

”姐姐对我说。

(话题转换)

B.我的一些财产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

(解释说明)

C.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发生了一桩趣事。

(意思转折)

D.这次运动会我们班的口号是——团结、超越。

(提示下文)

1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熟练慰问慈详B.年龄奔赴肃然齐敬

D.有衷锻炼一针见血C.崭新眷恋荣幸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千仞(长度单位)B.摩天大楼(碰到、接触)

C.若有所思(好像)D.情不自禁(取消、制止)

13.“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尽”,意思是()。

A.消失B.完C.全部用出D.全;都

14.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老师用慈爱的目光______着我,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A.审视B.注视C.凝视D.扫视

15.朗读的语气,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

“你,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惊诧)

B.“岸英!

岸英!

”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悲痛)

C.“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你堪称军神!

”(敬)

D.病人微微一笑,说:

“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犹豫)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王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B.通过这次学习,明白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C.我们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学过的词语。

D.我正在做完功课,小青来叫我一起玩。

17.下列对句子描写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外貌描写)

B.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军礼。

(动作描写)

C.“你骗谁!

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语言描写)

D.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神态描写)

18.下面诗句不属于送别诗的一项是()。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凭/君/传语/报平安B.凭君传/语/报平安

C.凭君/传语报/平安D.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五单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入木三分地揭露了那些贪官目无国法、贪得无的丑恶本质。

B.我们班语文老师的讲解条理清晰、分析透彻,真是巧舌如簧啊!

C.小偷自以为案子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两天之内就被抓了

D.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赞成!

2.下列对句子中人物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神态描写)

B.如果举了手,王老师会喊我吗?

课后李悦会不会嘲笑我?

(心理描写)

C.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外貌描写)

D.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动着嘴唇却没作声,态度变得恭敬起来了。

(动作描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

他千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B.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到底是小胖墩儿的力气大,小嘎子让他一下推倒了。

C.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老板吩咐他,快把钱找给客人。

D.老奶奶已经八十岁了,依然精神焕发。

这个孩子长得真精神。

4.严监生临死前的举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的形象。

A.替罪羊B.老黄牛C.纸老虎D.铁公鸡

5.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的是()。

A.“要不——摔跤。

B.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C.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6.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语言描写B.外貌描写C.心理描写D.动作描写

(1)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

(2)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

(3)“往邮筒里一塞就行。

我们大门外边不就有个邮筒吗?

”()

(4)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

7.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进他的腰:

把他的腰勒得细一些。

B.哥子:

古时对男童的称呼。

C.监生:

所有学生的统称。

D.一声不倒一声:

一声连着一声。

8.对下面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是()。

他一身青布长衫,旧是旧了,却洗得发了白洁净中透着皂角的气味,连那双靴子的样式也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朴素的穿着与他著名的身份丝毫不相符。

A.他的穿着很旧。

B.他的穿着很干净。

C.他的穿着很朴素。

D.他的穿着与身份不相符。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学到见到听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B.二十来岁左右,他已经很大很高。

C.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D.上课的时候,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10.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威严鞭打格局手疾眼快(疾:

疾病。

B.泥桨肢体派头仰面朝天(朝:

面对着;向。

C.包袱衔接诈骗诸亲六眷(眷:

亲属。

D.侵犯期负屏障轰然倒去(轰:

形容巨大的声响。

11.下列词语中的“堪”与“不堪一击”中的“堪”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堪当重任B.苦不堪言C.堪称楷模D.不堪设想

12.“颏”的意思,与下列词语最相关的一项是()。

A.头部B.衣领C.骨头D.立刻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表情不自然,说出的话让大家半信半疑。

B.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屡屡得分。

C.这家伙膀大腰粗,一站起来就把大家镇住了。

D.眼看小女孩要跌倒了,王力手疾眼快一把拉住了她。

14.下列对句子中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她闭着眼睛,绝美的脸庞显露出一丝痛苦的神情。

(神态描写)

B.如果我举手了,老师会叫我吗?

同学们会嘲笑我吗?

(心理描写)

C.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外貌描写)

D.成绩出来了,他无精打采地低着头。

(动作描写)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两茎灯草》的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写的。

B.他把嘎子的故事讲得引人注目,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C.为迎接“五一”节,同学们清洗并打扫了教室。

D.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他说的话不能当真。

B.他说的话怎能当真呢?

C.他说的话不能不当真。

D.他说的话差点当真了

17.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

A.水资源的重要作用B.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C.水资源使用范围广D.水资源的特点

18.下列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成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的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因为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第六单元

1.下列词语中的“陷”与“于物无不陷也”中的“陷”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陷到泥里B.两眼深陷C.弥补缺陷D.无不陷之矛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守株待兔遵守B.道旁李道路

C.问其故缘故D.弗能应应答

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③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④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就难以回转身来

B.因为孙膑合理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C.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D.即使孩子跳进海里,也比摔到甲板上安全一些。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其人/弗能应也。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7.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2)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3)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A.动作语言心理B.神态语言动作

C.语言外貌神态D.动作神态心理

下联: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8.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上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131岁B.151岁C.121岁D.141岁

9.《红海行动》将“勇者无惧,强者无敌”这八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网友在惊叹祖国日益强大的同时,纷纷在网上留言,下列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勇者无惧,强者无敌”,影片向全世界诠释了中国军人的担当,向中国军人致敬

B.新时代中国军人的精神让我感动我要求你们为祖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