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导游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92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清华导游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导游词.docx

《清华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导游词.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华导游词.docx

清华导游词

清华导游词

【篇一:

清华大学导游词】

清华大学导游词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

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

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

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

学校藏书400余万册。

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

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

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

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

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

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

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

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

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

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

面临世纪之交中国迅速发展的机遇,清华大学正向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建立医学院

2002年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年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

2004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

2004年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好了,校园概况这么多,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边的景点,我们看前面的这块石头是三峡石。

这块巨石贵韵。

我身后是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春天的春。

公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

从此伦为荒岛100余年。

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这栋雕像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至尊孔子雕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运过来的,它的意思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

前面的亭子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吴晗先生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苏俄已被同学们戏称“太史公”。

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

“文革”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迫害,1969年惨死在狱中,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这位基础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像,并且修建

了“晗亭”这两字是邓小平亲笔手书的。

“荷塘月色亭”是为纪念朱自清而建,他毕业于北大哲学系,1925年应聘清华执教,先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图书馆长、朱自清写过很多散文,如《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述近春园的景观,这篇文章用描写了一幅清有美妙的画面,“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添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

这一切都反映了他当时苦闷、孤独的心情。

1948年他因贫病交加而去世。

临终时他还嘱咐家人,不要政府派给的廉价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宁死不买美国救济粮”后来清华师生为了纪念朱自清同志,就在此建了”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厅内悬挂的”荷塘夜色“四字是来自朱自清文章手稿中的笔迹。

对面山上的零零阁,是2000年竣工。

所以叫零零阁。

近春园是清华师生休闲的场所。

现再给大家10分钟照相。

我们现在去参观清华园区,

大家左侧这两栋楼是第一,二教学楼,分别建于52、54年,是苏式建筑风格,里面有大小教室数间。

现在人在使用。

礼堂西侧市科学馆,建于1917年,初起是理科实验楼。

26年物理系在此办公,现在这里面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革时期也被破坏,去年刚才新装修。

最北边这个雄伟建筑是清华的大礼堂,使清华大学第二批建筑中的四大建筑之一,建成于1920年至今为止已经87岁了,他是一座罗马史和希腊式相混合的建筑。

圆顶、铜门、门前有四根两人合抱粗的汉白玉大石柱,位于清华大学大中心,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高27.6米有座位1200个是当时国内学堂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建礼堂时,美国政府不信任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所以由美国设计师莫非设计,一砖一瓦从美国先由水路运到天津塘沽,然后运到北京,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栋和他一模一样的建筑,很多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从这里动员出发,现在我们人在此举办各种各样活动。

大礼堂东侧建筑物i是水电水利系,胡锦涛主席毕业于此。

南侧的同方部也是清华早期建筑之一,还长期用作8月27号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两字与字《礼记》,“同方部”是指“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

1936年在此为鲁迅先生举行过追悼会,闻一多,朱自清都发表了演说。

现在是清华校友办公室。

清华学堂是清华第一栋教学楼,1911年竣工,96岁了的德国古堡式的古堡式建筑,门上端“清华学堂”四字是清朝军机大臣那桐所书。

25年在这里增设了“国学研究院”当时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

陈寅一、赵元任在此办公。

1946年作为建筑系的专用关,梁思成为系主任,现在是清华研究生院办公室。

日晷是1920级的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礼物,它的上部是中国古典计时器,圆盘中央的不锈钢针,圆盘中央的不锈钢针指着地球的南极北极,圆盘上面刻着十二个时辰,圆盘下面也刻着十二个时辰,春分以后看太阳照射圆盘上面的不锈钢针的阴影计时,秋分以后看圆盘下面钢针的阴影计时。

没有太阳是旧物作用,下部的底座上刻着“行胜语言”四字,是920级学生的名言,也是清华的校风。

就是鼓励清华的学生们少说多做,发扬实干的精神。

东面的石头上的八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先生以《君子》在大礼堂给清华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他引用了《周易》中‘乾’,‘坤’两字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人应该天一样,刚健不已,自强不息,努力进取,也应该想的一样柔和,培养出公而无私,宽厚为怀的高尚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演讲过后,学校就以此八字为校训,设计校徽,从而永久留传。

现在介绍到此,现再给大家10分钟照相。

北大导游词

北京大学介绍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

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

“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并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

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

198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位于京城西郊,占地2707853平方米(4062亩)。

学校现教职工17203人,36982名各类在校学生。

现有155个博士点、177个硕士点、86个本科专业,以及覆盖139个专业的29个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历代领袖都很重视北大的发展,北大西门校名是毛泽东亲笔题词,图书馆有邓小平题词,学校里是历史纪年馆由江泽民题词,正在建设的奥运场馆、乒乓球馆、北大体育馆由胡锦涛题词。

现任校长许智宏院士,党委书记闵维芳。

现在我给大京介绍一下,我身后这栋建筑物是北京大学图书馆。

建于1974年,1998年百年校庆时扩建,使全亚洲高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笺注面积万平米,藏书650万本,其中有150万本文物书籍。

有6000个阅览座位。

新馆是由李嘉诚捐资兴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秦汉建筑风格,房顶仿照天安门房顶大小设计,从上空俯视图书馆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北边是配殿,可容纳300人的报告厅,是学术讲座的地方,南配殿是音乐欣赏室,是师生休闲的地方。

在我们前面对称建设的着四栋建筑物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建设的,今年54岁,明清建筑风格,现在做教学办公用,东面是现代化教学区,理科楼群,由香港富商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包括生命科学学院、数学学院、地球学院、计算机系在此楼里面教学与办公。

给大家十分钟时间照集体相(让他们老师自己组织),个人照相,上洗手间,(旁边两栋楼有),现在是9点10分,我们9点2燃20分在此集合,请大家遵守时间,好了,(自由活动)。

十分钟之后整队。

两列纵队站好,数人数人齐后带队出发去下一个景点,靠马路右侧走。

未名湖区:

组织大家向讲解员靠扰,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边景点,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未名湖,未名湖位于燕圆中心,以前是乾隆宠臣和伸的一处别墅,名叫淑春园,和坤在此大事营造,他是一个人工湖,仿造颐和园昆明湖设计,皇家园林湖心一般有三个岛屿,素称蓬莱三仙岛,和坤恐与皇帝有冲突,在湖心建了两个岛屿,一大一小,燕大时期,校长让冰心为湖起名,她左思右想,没找到一个合适词语来形容未名湖的美丽、漂亮,最终未起出名字,所以未名为名,叫未名湖。

碑上未名湖三个字是大地理学家候仁之题词。

前面哪个最高的建筑是博雅塔,是1924年建设,是燕京大学教授博成光的叔父博氏捐资兴建的。

故名为博雅塔,它是一个水塔,仿照北京通州燃灯设计,顶端有水箱,塔下有水井,里边有螺旋状楼梯可以上去,目前是北大最高建筑,13层,37米高,今后再建新的教学楼都不能超过它的高度,这是校园规划,也是北大的精神象征。

北大的别称叫一塔湖图,有此bbc网站,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是我们北大独一无二、最代表北大的标志性建筑。

【篇二:

清华导游】

百年校庆校园讲解队完整讲稿

一、著名景点部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雕塑位于新水利馆前方的草坪上,是2002年水利系建系50周年之际,由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学长和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学长在内的水利系65届校友共同赠送给母校的纪念雕塑。

《论语》中“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雕塑的左边部分象征坚硬的山石,右边部分代表柔和的流水;智者反应敏捷,又思想活跃,就像流水一样富于变化;仁者安于义理,仁慈宽容,就像山峦一样安定稳重。

这就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座雕塑的由来。

荷塘月色(荒岛):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让清华园中的一方荷塘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池塘之一。

近春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名熙春园,与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和春熙院一起形成了北京西郊苑囿“圆明五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近春园被分成了两部分,东边叫熙春园,西边还叫近春园。

这里曾经是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生活的地方,咸丰当了皇帝后,把熙春园更名为“清华园”,并进行了部分扩建,咸丰亲笔题写的园匾还保留至今。

1860年,同治时期的清政府拆掉近春园,得到的石料准备用来重修圆明三园,近春园因此遭破坏,沦为“荒岛”。

1979年,“荒岛”得到了修复,并被改建为一处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胜迹。

园内除晗亭、吴晗塑像外,还建造了假山、瀑布、草坪和鱼池;“临漪榭”依照遗址内原有同名建筑仿制;东山上建有荷塘月色亭,亭内的朱自清手迹挺拔、清秀,见字如见其人。

到了盛夏,园中红莲依依、荷叶田田,秀色不败,蔚为壮观。

1987年,学校在整修近春园的过程中发掘出少量当年的石窗和石门券,于是将它们作为史迹,陈列于草坪之旁。

主楼:

西区体育馆:

清华第一个体育馆——西区体育馆,位于校园西北部,清华第一个运动场——西大操场的西侧,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

西区体育馆分为前馆和后馆两部分。

前馆建于1916-1919年,由墨菲设计,泰来洋行施工,外表采用西方古典形式,馆前有陶立克式花岗岩柱廊;后馆建于1931-1932年,建筑设施与前馆巧妙相接,建筑风格浑然一体。

前后馆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

前馆初建时,被称为“罗斯福纪念馆”,馆外柱廊内还曾嵌有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头像和纪念碑文,解放后被作为国耻残迹彻底清除。

前馆建成后,馆内有篮球场、手球场、80码悬空跑道以及各种运动器械;此外还有暖气、热气干燥设备;特别是附设的室内游泳池,实行池水水源消毒,十分清洁卫生。

所有这些在当时的中国高校中是仅有的,甚至在美国大学中也不多见。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清华体育馆曾是中国最先进的健身房,这点足以让清华人引以为自豪。

清华素有重视体育的传统。

说起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王国维先生。

早在1906年,王国维先生发表文章,提出教育必须德、智、美并行,使学生达到真善美的境界,此外再加上体育,学生才能成为完人。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个理论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周诒春心中生根开花。

6年后,周诒春出任清华副校长,立即确定德智体“三育并进”。

每天下午4点到5点,在体育部主任舒美科指挥下,学校会把图书馆、教室、宿舍统统锁起来,迫使学生们去操场或体育馆例行锻炼。

在清华,希腊人崇尚体育的精神得到伸张,体育课不及格,不能毕业。

学校还规定,所有学生必须通过5项体育指标并通过游泳考试才能出国,任何人不得违例。

大文豪闻一多和梁实秋都曾在这个室内游泳池里遇到难题。

他们翻江倒海,使出浑身的力气,努力向彼岸靠近。

正是这种传统使清华成为整个华北地区体育最强的高校,这种注重体育的校风一直延续到60年代中,甚至西南联大时期也没有间断。

西区体育馆在清华体育运动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1919年体育馆建馆伊始,学校即开始正规的体育课教学,此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一直是清华师生室内体育活动和比赛的重要场所。

作为清华体育运动发展的摇篮,它曾汇聚着我国体育界的精萃,如我国体育先驱马约翰、曹霖生、郝更生以及李剑秋、夏翔等都曾在此长期执教,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体魄健全的人才,其中不乏体育运动的佼佼者。

1921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清华学生孙立人、邓健飞所在的中国篮球队获得冠军,作为主力队员的孙立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西区体育馆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与之紧密相连。

1919年北京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5月5日,清华学校(1911年,为了消灭帝制时代留给清华的遗迹,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办学方针依然照搬美国)学生在体育馆前召开全校大会,高呼“收复失地”、“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并决定6日起罢课。

5月9日学生们又在体育馆内举行“国耻纪念会”,宣誓“愿牺牲生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会后在西大操场焚烧了校内的日货。

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的呐喊,并积极参与了北平学联组织的游行请愿、罢课、南下宣传等行动。

1936年2月29日,数千名国民党反动军警包围了清华园,疯狂逮捕进步师生。

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下,全校同学绝大多数躲藏在体育馆内。

军警进校时,发现全校竟是“空城”一座,几经周折才发现体育馆内有人,于是同学们团结一致,同军警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

抗战期间,日军的铁蹄踏遍了整个北平城,清华园也未能幸免。

体育馆遭到严重破坏,前馆被日军作为马厩,后馆又改成大伙房,馆内特制地板全部被毁坏,运动器械都被拆毁弃之室外。

1946年清华复校后,因财力不足,只对体育馆进行了简单的修整,勉强可用。

直到解放以后经过大力修复,体育馆才恢复原貌,重新成为全校师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20世纪50年代初期,清华体育馆曾一度成为毛泽东主席冬季游泳的场所。

建国伊始,主席日理万机,无暇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令人堪忧,身边工作人员进行了多种尝试,发现游泳对主席的身体健康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当时中南海只有一个露天游泳池,秋冬季节不适合主席游泳,遍寻北京城,只有清华大学拥有一个安全、清洁、供暖设备齐全的室内游泳池。

于是1954年10月以后,毛主席就不定期地在中午12点多或晚上11点以后,“秘密地”来到清华体育馆游泳。

这样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冬天,直到后来中南海修了室内游泳池为止。

西区体育馆历经了80多个春秋寒暑,她既有着辉煌的过去,又见证了清华历史的沧桑。

如今她已不再年轻,且年久失修,从内部结构及设施看,西区体育馆已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同东区现代化的体育馆相比甚至显得陈旧简朴。

可喜的是,根据学校建设规划,西区体育馆将改建为清华大学教工活动中心,同时供教学使用。

改建后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羽毛球活动场地,下层为保龄球运动场地;扩展前、后馆之间的南北向甬道,使前、后馆连接成为一个矩形,以充分利用占地面积,扩大健身场所。

我们相信,不管历史怎样变迁,她作为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作为清华体育运动发展摇篮的地位将永载史册。

综合体育馆:

综合体育馆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庄惟敏教授等人设计,为迎接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建设。

这座现代化的体育馆,整个造型似一只飞起的橄榄球,体现了建筑美感与运动精神的完美结合。

馆内中央比赛大厅是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国际比赛标准场地,其灯光设备可满足国际比赛和现场电视转播的要求。

体育馆内还设有裁判室、检录室、运动员休息室、和兴奋剂检验室等多种功能用房。

在2008北京奥运及残奥会期间,综合体育馆被采用为篮球等项目的训练场馆。

综合体育馆也是学校举办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包括开学典礼、一二九大合唱、新年电影晚会、各种大型晚会和重要演讲,成为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