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948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7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练习题.docx

《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练习题.docx

练习题

2014-2015学年度?

?

?

学校5月月考卷

一.单项选择题

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为起始点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构成“新丝绸之路”。

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新丝绸之路”的优势有()

①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关于“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修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与合作

B.有利于欧洲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

C.有利于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

下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

D.I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

4.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B.水平较高,发展快

C.水平低,发展慢D.水平高,发展慢

大连瓦房店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故乡和摇篮,目前瓦房店市轴承及相关企业总数超过300家。

读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5.大量轴承企业分布在瓦房店,体现了工业的

A.集聚现象B.扩散现象

C.迁移现象D.集约现象

6.近年来部分轴承企业向郊区迁移。

这些迁移的企业多为

A.生产企业B.销售企业

C.研发中心D.信息中心

读表,完成各题。

 

7.关于城市④人口迁移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必然导致该城市人口老龄化B.有利于该城市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C.必然加剧该城市的环境污染

D.可以缓解该城市

用地紧张的状况

8.表中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下列原因分析最不可能的是()

A.地区政策B.晚婚习俗

C.优美的环境D.文化观念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10.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有利于

A.合理利用土地,使城市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B.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

C.有利于分散城市职能,重点建设某一种功能区

D.完全摆脱地理环境的影响,建立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

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

A.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B.人口规模扩大,出现城市化

C.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D.林地减少,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12.影响该地农业结构从阶段Ⅱ到阶段Ⅳ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劳动力C.市场D.技术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分析表1、表2,完成下列问题。

表1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年份

种植面积(万h㎡)

总产量(万t)

1979

18.0

896.0

1980

360.6

16335.2

1999

1335.0

40513.5

2000

1523.7

423

99.7

表2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区域

1980年

1999年

大城市郊区

70%

20%

其他农区

30%

80%

13.1979--2000年我国蔬菜

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14.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15.有些学者以每平方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

渔猎时期为0.02—0.03人/m2,农业时期为40人/m2,工业时期为160人/m2。

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16.河北廊坊市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廊坊人着眼于长远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建设服从规划、规划服从环保,现已有境外大型跨国公司落户廊坊。

这表明

A.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

B.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后保护环境

C.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出现了经济快速增、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局面

D.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带来环境问题

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

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读下我国部分省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A省区

B省区

C省区

1984年

5.22

7.62

10.26

1997年

3.85

5.88

8.39

17.关于A、B、C三省区城市首位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B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第一大城市衰退明显

C.C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

D.三省区城市首位度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

18.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A省区城市首位度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国家政策驱动区域内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的作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不断迁移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圈4)完成8~9题。

19.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

下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

从图中数据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及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甲人口老龄化得以有效解决B.乙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C.丙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D.丁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20.下图是某城市略图和该市2010年各区人口变动(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干流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B.D工业区布局较合理

C.B区的人口不断减少D.地价最贵的是E区

21.下列因素中与我国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B.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劳动力需求量增长

C.各地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限制越来越少D.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增长

22.今后我国城市化的侧重点是()

A.扩大城市规模,积极建设新的开发区

B.新增非农业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大城市的人口逐步向中小城市转移

D.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推进小城市经济发展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之后许多跨国公司总部纷纷落户上海自贸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吸引跨国公司总部落户上海自贸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B.交通C.科技D.劳动力

24.图中磁悬浮列车专线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如今已黯然退场,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速度太快,安全系数太低B.高成本,低效益

C.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D.选址不够合理,利用率低

2011年,空客天津总装线将总共交付36架A320系列飞机。

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是空中客车公司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总装线。

自2008年9月投产以来,天津总装线的“中国元素”不断增加,本土化进程逐步加快。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5.空中客车公司选择在我国建设欧洲之外的第一个总装线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

A.科技实力雄厚B.消费市场广阔C.土地价格低廉D.劳动力资源丰富

26.空中客车公司落户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主要原因为该地区()

①制造业基础好②便捷的水陆交通③科教发达,人才众多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所给地理漫画图,回答问题。

27.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28.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读“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29.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

30.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一年只有一熟,单产也不高,但粮食商品率却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

C.机械化程度高D.人均耕地多

第II卷(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内蒙古部分区域图。

“一五”至“五五”期间,国家在优先发展包头的重工业思想指导下,把包头工业基地列为基本建设重点。

材料二:

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材料三:

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

(1)简析建国后包头建设成了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4分)

(2)说出1987~2002年,包头市面积呈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指出导致这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的原因(4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炼铁厂、炼钢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

请问要求搬迁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2.下面为华北某地区示意图和图中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表格为该地区1980年和200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时间(年)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

(%)

年较差

(℃)

年降水量

(mm)

河流含沙量

(%)

人口

(万人)

1980

4

18

33

430

1.5

30

2000

4.4

10

38

370

4.5

35

(1)按照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和乙地分别发展了林果业和乳畜业,请你说明其理由。

(4分)

(2)结合表格分析本地区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10分)

(3)简述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6分)

33.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这一时期民工流动的方向:

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是______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环境有何影响?

34.读“上海及附近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0分)

(1)自来水的取水口将移至A处,其原因是____

A.距市中心近B.地处河流下游C.水质较好D.接近居民区

(2)B地是上海_______钢铁厂,它所需要的煤大量来自______________等省,所需铁矿石来自印度、巴西等国,其区位选择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金山石化总厂,其属于___。

A.基本无污染工业B.轻度污染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源的工业

(4)D、E两处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说明______________对农业区位的突出影响。

(5)分析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的优势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1.C

2.B【解析】试题分析:

1.“新丝绸之路”属于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等优势,同时也具有建设成本较高、短距离运输成本较高等劣势,因此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

2.B选项明显不正确;“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修建的意义包括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与合作、有利于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等。

考点:

交通运输建设

3.D4.A【解析】试题分析:

3.读图,安徽省2000-2010年城市化水平低,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A错。

2020-2030年1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速度较慢,B错。

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加快,C错。

I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D对。

4.根据图中城市化水平的数值及变化,安徽省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快,A对,B、C、D错。

考点:

区域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特点。

5.A6.A【解析】试题分析:

5.大量轴承企业分布在瓦房店,体现了工业的工业集聚现象。

6.生产企业占地面积大,且有一定的污染,随着城市发展,土地租金不断上涨,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大量生产企业逐渐向郊区迁移。

考点:

该题考查工业地域。

7.D8.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人口变化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7.从表中数据看到④城人口迁出较多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人口迁出必然导致老龄化的说法错误。

人口迁出使该城市的劳动力减少不利于该城市发展需要劳动力多的工业。

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出该城市的环境压力减轻因此不会加剧该城市的环境污染。

8.地区政策、晚婚习俗、文化观念都可以降低出生率从而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

而优美的环境不仅不会降低出生率还可能提高出生率因此最不可能是该城市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原因。

9.A10.B

【解析】试题分析:

10.在城市各种功能用地中,住宅区始终是占比中最大的功能区,其占地面积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4千米范围内中心区用地比例往往都会增大,商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比例一般都比较小,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在市中心区占地比例一般变化不大,城市规模较小的早期工业区往往聚集在4千米范围内,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外迁,在4千米范围内工业区占地比例大大减小,对照图中所示各种用地变化,可以得出,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分别是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答案选A。

11.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但是并不是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如绿化用地,主要是环境效益,可以有效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可以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理环境,并不是摆脱地理环境的影响,科学规划卫星城,有利于分散城市职能,可以重点建设某一种功能区,建立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故答案选B。

考点:

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11.B12.C【解析】试题分析:

11.观察图阶段Ⅰ到阶段Ⅲ林地面积减小,耕地面积增加,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等级上升,土地利用状况发生变化,最有可能是人口规模扩大,出现城市化,B正确;A、C、D项描述现象不一定会出现。

12.阶段Ⅱ到阶段Ⅳ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满足城市需求的花卉和绿化树,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选C项正确。

考点:

通过读“土地利用状况变化过程示意图”推断可能出现的现象及主导因素。

13.C14.A【解析】试题分析:

13.表格中的数据不能比较种植面积比前一年增加多少;从表中数据计算,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低的变化,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增加。

故选C。

14.因农村种植面积增加幅度大,为主要产区,但城市仍然是主要消费市场,所以为了便于运输,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农村地区蔬菜主要供应城市,所以商品率提高;从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不能推断粮食种植面积的变化。

故选A。

考点:

农业生产

15.A【解析】

试题分析:

从渔猎时期到农业时期,再到工业时期,生产力水平在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在增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考点: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结合题文材料,否则容易误选。

16.A【解析】廊坊人着眼于长远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表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环境质量不断上升的局面。

17.C18.D【解析】试题分析:

17.根据图表中信息可知,A省区城市首位度不是最高,A错;城市首位度小于2时,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B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说明结构趋向合理,而不是衰退,B错;C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C对。

三省区城市首位度差异,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不是自然条件,D错。

选项C正确。

18.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城市首位度明显下降,只是比值减小,不一定是最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①错;城市首位度下降,说明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人口增加,②对;也表明该省区城市化进程快,城市人口比重在增加,③对;城市首位度下降,可能有产业转移,但不会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迁移,城市规模减小,④错。

所以选项D正确。

考点:

该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的发展。

19.C【解析】试题分析:

仔细读图,注意本题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标尺应当是两图的右竖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标尺是图中左竖轴;由图可知甲在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约7%,2010年大约9%,可见人口老龄化加剧,排除选项A;本图是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没有显示男女比例变化和城市化水平,故排除选项B、D;丙地在2000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约12%,2010年大约8%,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可以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故选项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20.B【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

自来水厂与饮料厂应布局在河流上游,所有河流流向主要为向东北流;根据B地区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判断B区人口基本不变;地价最高的位于市中心A。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1.D

【解析】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加之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国家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限制逐渐放宽,促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了人口的增长,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率放慢。

因此选D。

22.D22.我国的城市化应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发展中小城市为重点,严重控制大城市的发展。

23.A24.B【解析】试题分析:

23.跨国公司总部落户纷纷落户上海自贸区,是在国家设立上海自贸区之后,所以最主要因素是政策,A对。

交通、科技、劳动力因素在自贸区成立前就具有,不是最主要因素,B、C、D错。

24.做此题需要知道磁悬浮列车的特点,磁悬浮列车速度太快,安全系数高,A错。

但磁悬浮列车的建设成本高,效益低,B对。

与目前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相符,C错。

选址合理,但利用率低,D错。

考点:

影响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因素,磁悬浮列车退场的原因。

25.B26.A【解析】试题分析:

25.大飞机制造体现一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科技水平。

我国科技实力与欧美相比仍有很大差距,A错。

土地价格与廉价劳动力对飞机制造影响很小。

空客在我国建立总装线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民航市场迅速扩大有关。

B正确。

26.大飞机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基础雄厚,生产协作条件好,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人才众多,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的地区。

A正确。

考点:

工业区位因素

27.B28.D【解析】试题分析:

27.试题以漫画浑身布满灰尘与油渍的小鸟形象说明了当今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问题。

28.根据题干信息,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的合理措施:

A。

建设新城区,可以,但扩大城市规模不可以。

因为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可能使城市化问题更加严重。

故A错。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与减缓污染严重关系不大。

故B错。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是针对臭氧层空洞而言的,与题意不符。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可以减轻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故D对。

考点:

本题组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

本题组结合以漫画形式展现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形象生动。

考查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针对问题(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采取措施,否则易误选。

29D30.D

综合题31

(1)临近煤、铁、稀土等矿产地,原料、能源丰富;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位于主要铁路线沿线,交通运输方便;国家政策支持(每点1分共4分)

(2)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2分)工业化和城市化、土地退化(沙化、荒漠化)、开垦耕种(过度垦殖)(2分)。

(3)这些工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1分)随着新城区扩展,污染城区(新城区位于下风向),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远离城区。

(1分)【解析】

试题分析:

(1)认真审题,仔细读图,结合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如土地、水源、原料、燃料、交通、政策等进行分析。

由图可知包头临近煤、铁、稀土等矿产地,发展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重工业,原料、能源丰富;附近有黄河流经,水源充足;位于主要铁路线沿线,交通运输方便;国家把包头工业基地列为基本建设重点,政策支持力度大。

(2)看清题目要求,找准需要阅读的图形,仔细读图,注意图例。

由图可知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曲线中,变化幅度(图的右侧竖轴上)在0以上的有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说明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的面积增加。

由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可知城区面积大大扩展,可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快,建设用地增幅最大;该地处于中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荒漠化等现象严重,未利用地增加;该地区过度垦殖导致草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加。

(3)仔细观察图中炼铁厂、炼钢厂、水泥厂等所在的西部工业区位置及其在包头市城区中的相对位置,结合这些工厂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由图中风向玫瑰图可知西部工业区在包头市城区的上风向,而这些工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随着新城区扩展,对城区的污染大,影响居住环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增强,这些工厂需远离城区,从而保护环境,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考点: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工业布局。

32.(20分)

(1)甲位于丘陵地区,种植果树有利于保持水土。

乙靠近城市,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4分)

(2)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6分)。

原因:

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4分)

(3)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6分)等。

【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甲位于北部的丘陵地区,坡度较大,种植果树有利于保持水土。

乙靠近城市,地形平坦,发展乳畜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