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03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 三月份.docx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地理三月份

(三月号)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

地理(A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随着宇宙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入。

这不仅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而且还逐渐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比较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宇宙探测技术是

A.航天飞机B.航天站

C.宇宙飞船D.人造卫星

※2.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年代是

A.1956年B.1957年

C.1960年D.1970年

3.宇宙资源开发需要国际合作,主要原因是

①开发规模大②技术难度大③经济投入很大④维持世界稳定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

2003年10月15日9点正,我国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98°30′E)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6点23分安全着陆在内蒙古高原上。

据此回答4~5题。

※4.“神舟五号”发射升空时,酒泉和北京的地方时分别是

A.10月15日10点26分、10月15日9点

B.10月15日7点34分、10月15日8点44分

C.10月15日7点34分、10月15日9点

D.10月15日10点26分、10月15日8点44分

※5.“神舟五号”着陆以后,哪一个日期所包含的地域范围在逐渐扩大

A.10月14号B.10月15号

C.10月16号D.10月17号

副热带高压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系统,它通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对一些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

图1是副热带高压季节活动与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图1

※6.我国夏季东部雨带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A.台风雨B.对流雨C.地形雨D.锋面雨

7.我国夏季东部雨带位置总是较副高脊偏北,其原因是

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北上

B.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

C.副高气流辐合多形成对流雨

D.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陆上南下冷气流形成锋面雨区

8.当副高脊位于15°N~20°N附近时,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洪涝B.水土流失

C.干旱D.土壤次生盐碱化

读等高线示意图(图2),已知a>b。

回答9~11题。

图2

9.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P为山坡上洼地②Q为山坡上洼地③P为山坡上小丘④Q为山坡上小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P<300②300<P<400③100<Q<200④200<Q<300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03年7月2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决定,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已达29处。

所谓“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河流入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最近处仅距几十千米,奔流400千米结伴而行的罕见景象。

结合我国青藏地区图(图3),回答12~14题。

图3

※12.“三江并流”中“三江”是指图中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以上都不是

※13.“三江并流”属于哪一种自然景观

A.地质地貌景观B.气象气候景观

C.水文地理景观D.生物景观

14.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④

读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图4),回答15~17题。

图4

15.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A.①B.②

C.③D.④

16.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纬30°以北的点是

A.②③⑤B.③④

C.①⑤D.④⑤

17.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A.12月22日北极点

B.6月22日北极圈

C.12月22日南极点

D.12月22日南极圈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战略目标。

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如果一年内城市化率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把GDP拉动1~2个百分点。

结合下表回答18~19题。

近十年我国城乡收入比较表

年份

GDP(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恩格尔系数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1990

/

510.2

686.3

54.2%

58.8%

2001

95933亿

6859.6

2366.4

37.9%

47.7%

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物开支占总开支的比例。

18.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六大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其结果将主要体现在

A.城市人口数量上升

B.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数目增多

19.关于城镇化水平与恩格尔系数相互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A.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与恩格尔系数呈负相关

B.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与恩格尔系数呈正相关

C.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越少

D.城镇化水平越低,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例越小

20.图5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

图5

A.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

读等温线分布图(图6),回答21~23题。

图6

2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南地区

22.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D.环流形势

23.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

A.资源B.科技

C.人才D.交通

图7为某企业集团可能建厂地点与产品成本分析图。

据图回答24~25题。

图7

24.如果该集团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从经济效益看,最好建在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5.如果该企业集团吸引了外商投资,在乙地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①时装公司②软件开发公司③有色金属冶炼厂④移动通信器材厂⑤制鞋厂

A.①③⑤B.①②④

C.①②③D.③④⑤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题共50分)

※26.(4分)读某日太阳直射某点时,等太阳高度分布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图中所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

(1分)

(2)此时,伦敦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时。

(1分)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

(2分)

27.(10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图9

材料二:

该地区有关气候资料

气温(℃)

降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5.5

28

50

175

1450

(1)据材料二分析,该地属__气候,土壤以壤为主,呈性,是我国低产土壤之一。

(3分)

(2)该地区低产土壤改良的措施有、、、。

(2分,写出两条即得满分)

※(3)该区与黄土高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1分)

(4)材料一中,①~⑧处适合发展果树栽培业的是处,理由是;最适合布局水泥厂的是处,理由是。

(2分)

(5)图中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整治的措施是(2分)()

A.种植牧草放牧山羊

B.修梯田,种甜菜

C.种植马尾松等喜阳林木

D.种植香蕉等热带水果

28.(10分)图10为沿60°N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的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图10

(1)两图表示的是60°N纬线处月平均气温和气压的变化。

(1分)

(2)由图可知,经度附近气温最高,这是因为受的影响。

气温最低处的经度约为,这里低温的原因是。

(4分)

(3)a点的气温(高、低)于两侧的同纬度地区,表明该区域是。

b地所在气压中心是,受它影响,此时,印度半岛吹季风。

(4分)

(4)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为。

(1分)

29.(6分)《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尽。

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

读上面材料回答:

(1)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具有下列哪种特点(2分)()

A.极易被破坏

B.利用潜力大

C.数量是有限的

D.再生能力差

(2)“生态脚印”说明(2分)()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3)阿联酋“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2分)()

A.发展速度快

B.生态系统承载量太小

C.资源消费量大

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30.(6分)读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

图11

(1)图中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表示高空的是。

(2分)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受热的是,冷却的是。

所形成的热力环流圈流动方向是(从冷却点开始)。

(3分)

(3)当P点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分)()

A.黄土高原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B.华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C.我国北方地区多风沙、扬沙天气

D.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

31.(7分)图12是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12

(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地区(1分)()

A.东北B.西南C.华南D.东南

(2)该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

(2分)

(3)要发展当地旅游业,需要修筑公路,图中A、B两条线路利弊如何?

(2分)

(4)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

(2分)

32.(7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是:

2010年全国大陆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基本上完成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转变。

材料二: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切实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近期目标是,从现在起到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

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要初见成效。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国政府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上正在积极实施什么战略?

这一战略有哪些基本要求?

(2分)

(2)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形势、环境形势?

(3分)

(3)面对这些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继续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2分)

参考答案

1.D(人造卫星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空间通信、气象观测以及寻找资源,为飞机导航等)

2.D

3.B(宇宙开发活动,无论规模和技术,还是经济投入,都已不是一个国家所能独立完成的)

4.B(明确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5.C(明确地球上两条日期界线。

一条是0时刻所在的经线,另一条是180°经线。

根据日期界线确定地球上两天的地域范围。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解答)

6.D(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陆上南下冷空气形成的锋面雨区,形成我国夏季东部地区的雨带)

7.D(锋面雨区总是位于锋面下方冷气团一侧)

8.C

9.C(等值线图上,极值区等值线闭合。

两条等值线之间有闭合等值线,如图中a、b等值线,闭合区域的值的大小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

因已知a>b,故P处高度大于a,Q处高度小于b,即a为小丘,b为洼地)

10.C11.A12.B13.C14.C

15.B(根据图中提供的昼长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确定点的位置。

要求对昼长的时空分布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有较强的空间概念和估算能力。

1月初,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昼长为12小时,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介于66°34′~90°之间,故选B)

16.B(3月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位于北纬30°以北的地区,昼长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小于60°,故选③④)

17.C(⑤点昼长2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接近23°26′,该地极昼,估算为12月22日南极点附近)

18.B19.A20.A

21.B(熟悉我国经纬网,对我国主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区有相对准确的空间概念和数值概念)

22.C(学会综合分析问题。

②处纬度低,气温低,说明与纬度无关,同处内陆,环流形势相当,故选C)

23.D

24.D(经济效益就是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分析四地成本结构,丁处最低)

25.B(乙处从三种成本结构看,工资水平最高,说明劳动力素质高,适合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26.解析:

该题关键是切入情景。

明确圆心是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

圆表示等太阳高度线,即该图表现的是:

太阳直射点(23°26′N,0°)时,以该点为中心,周围地区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答案:

(1)(23°26′N,0°)

(2)12

(3)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7.

(1)亚热带季风红酸

(2)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矿质肥料在土壤中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

(3)水土流失

(4)①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可产生经济效益⑦远离城镇,且位于城镇盛行风向垂直的方向,对城区污染小

(5)C

28.解析:

该题关键是读懂图,横坐标代表经度360°,纵坐标表示气温和气压的数值。

根据气温分布图上a点(60°N,180°)位于海洋上且较两侧陆地气温偏高,确定北半球为一月份。

读坐标系看出:

最高气温值对应于0°经度,大约位于欧洲西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度较高;最低气温对应于120°E经度,大约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是大陆内部冷空气的发源地。

同理由此可得出(3)题答案。

答案:

(1)一

(2)0°北大西洋暖流120°E深居大陆内部,是冷空气的源地

(3)高海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东北

(4)负相关

29.

(1)C

(2)D(3)D

30.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

解题关键是切入情景,明确图中方框为等压线,然后估算四点的气压值:

P点约1200、Q点约800、N点约900、M点约1000。

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①近地面气压值大于高空气压值;②近地面高压区对应于高空低压区。

综合分析四点的数值关系,确定P、M位于近地面,N、Q位于高空。

进而推理其他问题即可。

答案:

(1)P、MN、Q

(2)MPP→M→N→Q→P

(3)C

31.

(1)B

(2)傣族风情石林雪山湖泊

(3)A线路短,成本低,但占用耕地多;B线路少占农田,但线路长,成本高。

(4)①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②旅游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32.

(1)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发展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三个原则。

(2)①人口方面: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低,对资源和环境构成很大压力;

②资源方面:

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

③环境方面:

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

(3)一方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充分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好有限的资源,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