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12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x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

2010年12月31日上午9∶00~11∶3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全卷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H:

1O:

16S:

32Zn:

65Al:

27

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6分)

1.下列对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RNA与DNA都是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②核孔是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它对物质的通过没有选择性

③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④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

B.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所形成的效应B细胞不能与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C.记忆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够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

D.艾滋病、风湿性心脏病都是因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3.从某动物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

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

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下列有关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受精卵相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的囊胚中,各种有机物的质量均减小

B.鸟类的胚后发育主要是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成熟

C.被子植物在种子形成时,胚往往先于胚乳发育

D.被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未形成幼叶),胚的干重均减小

5.下列关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有氧运动中,人体骨骼肌细胞及红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B.人体合成蛋白质时必需氨基酸的来源只能是食物

C.低血糖的一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脑组织供能不足引起的

D.某人患糖尿病,其体内脂肪分解会加强,所以一定不会导致高血脂症

6.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关于“热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就可建溜冰场

B.“热冰”的密度比水小,是因为“热冰”中含有大量氢键的原故

C.水凝固为“热冰”所发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D.采用弱电场的条件,说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molN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B.1.7gH2O2中含的电子数为0.9NA

C.1mol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完全取代,需要氯气分子数为2NA

D.pH=13的NaOH溶液含OH-的数目为0.1NA

8.实验室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的离子)的无色混合溶液,且要求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下列选项能达到要求的是

A.Cu2+、NH4+、SO42-、NO3-B.Ca2+、Al3+、NO3-、Cl-

C.Na+、Mg2+、SO42-、I-D.H+、HCO3-、K+、F-

9.如下表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A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B

FeCl3溶液

FeCl2

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C

CO

O2

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D

K2CO3固体

NaHCO3

置于坩埚中加热

10.如图,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过量M的洗气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为BaCl2溶液,则洗气瓶中会产生BaCO3和BaSO3沉淀

B.若M为Ba(OH)2溶液,洗气瓶中只会产生BaCO3沉淀

C.若M为KI淀粉溶液,洗气瓶中溶液一定会出现蓝色

D.若M为水,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1.常温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pH=3弱酸溶液与pH=11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B.pH=5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500倍,稀释后c(SO42-)与c(H+)之比约为1:

10

C.0.1mol/L的Na2S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

c(OH-)=c(HS-)+2c(H2S)+c(H+)

D.中和10mL0.1mol/L醋酸与100mL0.01mol/L醋酸所需的NaOH物质的量不同

12.爱迪生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的反应为:

Fe+NiO2+2H2O

Fe(OH)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Fe作负极,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B.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Fe(OH)2+2e-==Fe+2OH-

C.充电时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该蓄电池可能用稀H2SO4作电解质溶液

13.某浓度的硝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N2O气体4.48L。

若改用铝粉反应(生成NO气体),则最终可溶解铝粉的质量为

A.8.9gB.9.0gC.13.5gD.27.0g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8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

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求出分子的体积

D.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15.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境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火星平均密度的是

A.在火星表面使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下落的高度

和时间

B.发射一颗贴近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飞船,测出飞船运行的周期

C.观察火星绕太阳的圆周运动,测出火星的直径

和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

D.发射一颗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测出卫星离火星表面的高度

和卫星的周期

16.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点为球心半径为R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e点的电势等于f点的电势

C.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不做功

D.a点与c点所在的直线上没有场强相同的点

17.如图,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块M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连接,且m、M及M与地面间接触光滑。

开始时,m和M均静止,现同时对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

在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对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正确的说法是

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F1、F2分别对m、M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

C.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系统机械能最

D.系统机械能最大时,两物体动能都为零

18.如图所示,三物体A、B、C均静止,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且伸直,mA=3kg,mB=2kg,mC=1kg,物体A、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B物体拉动,则作用在B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

A.3NB.5NC.6ND.8N

19.一个质量为30kg的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只有

段和

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像可知,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内,蹦床对小孩的平均作用力为(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A.400N

B.700N

C.1000N

D.1300N

20.一根拉紧的水平弹性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m,b点在a点的右侧,当一列简谐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向最大时,b点的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s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4.67m/sB.10m/sC.14m/sD.18m/s

21.电子以水平速度V0沿两平行金属板A、B的中心轴线MN射入,两金属板间电压UAB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电压周期为T,电压为U0,若电子(不计重力及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t=0时刻进入两板间,在t=T/2时刻恰好能从板的上边缘飞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子从t=T/3时刻进入两板间,在半个周期内恰好能从板的下边缘飞出

B.若电子从t=T/4时刻进入两板间,能从板右边水平飞出

C.在从t=0时刻到t=T/2时刻这一段时间进入两板间的电子中,有电子能从板右边N点飞出

D.在从t=0时刻到t=T/2时刻这一段时间进入两板间的电子中,电场力对电子做功最多为eU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2.(6分)以下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需要用重锤线确定竖直方向

B.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大小”的实验中应直接将纯油酸滴入水中

C.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摆长测量无误.测得的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将全振动的次数N误计为N–1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E.在“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导电纸上形成的是两等量异号电荷的静电场。

23.(12分)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

(1)根据实验原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端(选填“A”、“B”或“AB中间”)

(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U/V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I/A

0.10

0.16

0.20

0.23

0.25

0.26

0.27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

 

(4)若已知小灯泡灯丝在27℃时电阻值约为1.5Ω,并且其电阻值与灯丝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试估算该灯泡以额定功率工作时灯丝的温度约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6分)飞机以恒定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飞行,距地面高为H,在飞行过程中释放一枚炸弹,假设炸弹着地即刻爆炸,爆炸声向各个方向传播的速度为V0,空气阻力不计,求:

(1)释放炸弹后经多长时间飞行员可听到爆炸声。

(2)试分析飞机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时飞行员不可能听到爆炸声。

25.(18分)如图所示,A、B是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相距为2L,分别带有等量的负、正电荷,在两板间形成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

A板上有一小孔(它的存在对两板间匀强电场分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孔的下沿右侧有一条与板垂直的水平光滑绝缘轨道,一个质量为

,电荷量为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轨道的中点P处。

孔的下沿左侧也有一与板垂直的水平光滑绝缘轨道,轨道上距A板L处有一固定档板,长为L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固定一块轻小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薄板Q。

撤去外力释放带电小粒,它将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穿过小孔后(不与金属板A接触)与薄板Q一起压缩弹簧,由于薄板Q及弹簧的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小球与Q接触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

小球从接触Q开始,经历时间T0第一次把弹簧压缩至最短,然后又被弹簧弹回。

由于薄板Q的绝缘性能有所欠缺,使得小球每次离开Q瞬间,小球的电荷量都损失一部分,而变成刚与Q接触时小球电荷量的

求:

(1)小球第一次接触Q时的速度大小;

(2)假设小球第

次弹回两板间后向右运动的最远处没有到达B板,试导出小球从第

次接触Q,到本次向右运动至最远处的时间Tn的表达式;

(3)若

,且小孔右侧的轨道粗糙与带电小球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试求带电小球最终停止的位置距P点的距离。

26.(2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MN的左端M处有一弹射装置P(P为左端固定,处于压缩状态且锁定的轻质弹簧,当A与P碰撞时P立即解除锁定),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恰平齐且很靠近,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率υ=5m/s匀速转动,水平部分长度L=4m。

放在水平面上的两相同小物块A、B(均视为质点)间有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弹性势能Ep=4J,弹簧与A相连接,与B不连接,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块质量mA=mB=1kg。

现将A、B由静止开始释放,弹簧弹开,在B离开弹簧时,A未与P碰撞,B未滑上传送带。

取g=10m/s2。

求:

(1)B滑上传送带后,向右运动的最远处与N点间的距离sm;

(2)B从滑上传送带到返回到N端的时间t和这一过程中B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能Q;

(3)B回到水平面后压缩被弹射装置P弹回的A上的弹簧,B与弹簧分离然后再滑上传送带。

则P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B与弹簧分离后不再与弹簧相碰。

 

27.(15分)X、Y、Z、M、N、K是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其中X、Y、Z是阳离子,M、N是中性分子,K是阴离子,它们具有下列结构特点和性质:

它们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②N溶于M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③X和N都由A、C两元素组成,X和Y核内质子数相等;

④Y和K都由A、B两元素组成,Y核内质子总数比K多两个;

⑤Z为单核离子,且离子半径是与其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化学式为,X的电子式为。

(2)试比较M和N的稳定性:

MN(填“>”、“<”、“=”)

(3)检验X的方法是。

(4)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各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5)上述六种微粒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复盐,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产生沉淀的关系如下图,则该复盐的化学式为。

 

28.(13分)在80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的NO和O2混合发生反应

,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0

20

30

40

50

n(NO)/mol

0.2

0.1

0.08

0.07

0.07

0.0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O2表示从0~2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

(2)若升温到850℃,平衡后n(NO)=n(NO2),则该反应是热反应(填:

“吸”、“放”)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C.n(NO)=n(NO2)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E.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F.v(NO2)=2v(O2)

(4)若改变某一条件,达新平衡时n(NO)=0.0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B.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一定量的NO气体

C.NO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可能是缩小了容器的体积

(5)假设在一定条件下0.2molNO气体与氧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放出热量akJ,此时NO转化率为80%,写出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9.(18分)利用下图进行浓硫酸与铜反应,并验证二氧化硫的性质。

实验操作如下:

连接仪器和安放药品,用酒精灯加热1分钟后撤去酒精灯,将铜丝伸入液面以下,一段时间后拉起铜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反应后的试管充分静置,观察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出现,中间层是浅黄色液体(浓硫酸),上层是蓝色溶液。

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上述现象中体现了浓硫酸的性质有(填序号)

酸性

强氧化性

吸水性

脱水性

(2)直玻璃管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某次实验中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观察到浑浊,你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它。

(4)某学生发现,常温下将铜片长时间放入浓硫酸的试管中并密封,最终生成黑色物质(Cu2S)和蓝色溶液,无气体生成,写出此条件下铜片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14分)A、B、C、D、E、F是中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反应

是置换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B是黄绿色气体,C、F是空气的主要成分,A、D相遇有白烟生成,则该白烟的化学式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B所属晶体类型是,其一个重要的用途是。

(3)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

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工业上冶炼金属A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A、D是常见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反应

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1.(10分)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过程。

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

②过程的实质是。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

(5)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是、。

32.(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当光照强度为600lx时,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同化总量为umol/(m2.s),当光照强度(大于、小于、等于)200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

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____(a、b、c、d)点最为理想。

(2)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最适合该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倍。

(3)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0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则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每天交替进行12h

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

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2分)为了更好的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科学家经常用青蛙、大白鼠、猴等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

请根据下列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

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行为亢奋。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将正常大白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中,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在低温刺激下,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促进的分泌,进而主要促进,使血糖升高。

(2)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脊蛙反射实验。

实验前将蛙头部剪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右后肢下端的皮肤上,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在此反射活动中,兴奋以形式从上一个神经元传到下一个神经元。

若破坏蛙的脊髓,再重复上述实验操作,上述实验现象不出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为用猴进行的科学实验,实验中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

在此反应过程中建立的突触结构类型有神经—神经突触和突触,兴奋在后一突触处传导的机理及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1分)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植物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_________(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

左图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___________(180°≥α﹥0°、180°≥α≥90°、

90°≥α﹥0°)。

②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____(一定、不一定)相同。

③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________(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右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茎的远地侧的是。

(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

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

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

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人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化学参考答案

6.C7.C8.B9.B10.D11.D12.A13.C

27.

(1)H3O+(2分),

(2分)

(2)>(2分)

(3)用试管取含X的溶液少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2分)

(4)NH4NO3等(2分);HNO3等(2分)

(5)(NH4)3Al(SO4)3或3(NH4)2SO4﹒Al2(SO4)3(3分)

28.

(1)0.0015mol/(L.S)(2分),6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